张鹏翔的主要科研成果

2024-05-16

1. 张鹏翔的主要科研成果

共七项,排名第一,列出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共两项:1、项目“强关联材料薄膜物理及应用研究”获2003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目“磁振子的布里渊散射”获1989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

张鹏翔的主要科研成果

2. 张鹏飞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SCI、EI检索10余篇。专利:1项专著:1项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

3. 张鹏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解析,同时利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手段阐述蛋白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植物代谢与信号转导重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解析植物体中产生很多对人们有用的代谢物,我们对植物重要代谢物的产生过程中关键酶的结构进行解析,对这类酶的产物特异性以及催化效率低的机制进行研究,希望将获得的信息利用于这类酶的改造。植物体中另外的一些代谢物(激素、磷脂等)可以作为植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介导植物体对抗各种逆境如干旱、损伤、虫害等生理过程。我们对这些代谢物介导信号传递相关过程的蛋白质以及复合体开展结构与功能的解析,探究其在植物体内产生、转运以及对抗逆境的分子机理。2、 能量耦合因子型转运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转运机制能量耦合因子型转运蛋白/ECF(Energy-Coupling Factor) 转运蛋白属于一类新的ABC(ATP-Binding Cassette) 转运蛋白复合体,分布于多物种中,依靠分解ATP 产生的能量驱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跨膜转运。ECF 转运蛋白在结构上包括细胞膜上底物特异性结合蛋白S、以及由膜结合蛋白T、胞内ATP 结合蛋白A/A’形成的能量耦合模块组成。ECF转运蛋白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体中,其结构与跨膜转运机制一直不清楚。我们课题组的另一方面的研究兴趣是通过解析转运复合体不同状态的结构,进行体内、体外功能分析,开展ECF转运蛋白底物特异性识别及跨膜转运机理的研究。

张鹏的研究工作

4. 张鹏的主要参加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2 “ 863 ”项目, 1 项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

5. 张鹏的在研科研项目

(1)雪里见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2)珠芽艾蔴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3)浙贝乙素胆汁酸衍生物的新药研究(4)基于蛇胆川贝散活性物质浙贝乙素胆汁酸衍生物的呼吸系统作用机制研究

张鹏的在研科研项目

6. 张鹏的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25项,其中部级以上的有18项:主研王光远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59493300,1998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鉴定)、“九五”(59895410,其中负责负责2个子专题7.2.3“多级递阶系统全局优化的实用方法”和7.2.4“网络工程系统全局优化的实用方法”)重大项目共2项,自由申请项目2项;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项、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7项、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创新基金项目1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研究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基金项目1项、油田重点协作研究项目4项。一些成果在塔里木油田、四川地区、新疆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石油管道局等管道现场、水平井、深井超深井、机采技术装备、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降低火灾损失的能力中得到广泛应用。

7. 张鹏的个人成果

主持和参与了瑞士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科技部973计划和863计划项目等资助的薯类生物技术课题。2004年获得德国乌尔姆Eiselen Foundation的Jubilee Prize,2009年获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2011年度明治生命科学奖”科学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张鹏的个人成果

8. 张鹏飞的研究领域

电磁隐身技术:关注国内外雷达隐身技术动态,分析国内外新出现的基于外形、吸波等技术的雷达隐身技术,并探索电磁斗篷、电磁黑洞等新理论在电磁隐身技术中的应用;新形式天线设计:关注左手媒质、FSS、EBG、DGS等周期性电磁结构在天线技术中的应用,并用于大型阵列天线设计;电磁测量:追踪国内外最新的地磁辐射与散射测量工程进展,研究测量的工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