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张消费,中国则为储蓄,但为什么都能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

2024-05-13

1. 美国主张消费,中国则为储蓄,但为什么都能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


美国主张消费,中国则为储蓄,但为什么都能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

2. 西方人的消费模式,和我国的老百姓有什么差异?

按理来说,人口规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多达14亿,并且经济在这些年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才不过3亿人,那么为何消费能力却没有美国高呢?在深究之后得出的结论让人意想不到,原来美国的繁荣都是假象,国民负债率在全球也是遥遥领先。

我国消费能力低于美国
我国这些年的发展是所有国民有目共睹的,从一个在国际上根本不会被发达国家正眼看待的国家,变成了如今这个掌握世界极大话语权的国家,我们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综合国力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今天要说的就是经济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经济体毫无疑问就是美国,那么能够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什么呢?国民的消费能力。
虽然中美之间在这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可是却依旧与美有着不小的差距,按理来说,国家的人口规模对消费能力也是存在影响的,我国人口数量是美的四倍还多,那么为何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中国民众喜欢存钱并且背负债务较多
中美的消费模式不同。我国民众因为曾经经历过一段十分艰苦的日子,并且勤俭节约也一向被认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所以大量民众手里有钱的时候,更愿意将钱存到银行,这样还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况且,一名专家曾经说过,我国真正具备消费能力的人口数量只有2亿人,剩余的一些民众才更好能够过上小康生活。再加上,现在正常家庭都需要买车买房,但是房价太高又使得他们很难全款拿下,最终只能负债,这样就使得他们更加没办法放肆的消费。

美国民众更喜欢提前消费
而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是一个非常提倡让民众消费的国家,该国大部分民众都属于提前消费类型的,他们对于存钱是没有任何概念的。说到买房的问题,美大部分民众在能不买房的情况下也不太会买房,他们更加愿意租房住,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缴纳房租之外,还有的都会直接花掉,甚至还会借钱消费。信用卡在美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很多人手中都有数张卡,以满足他们日常所需的开销。而信用卡在我国虽然也是比较普遍的,可是普通民众不会经常性使用信用卡消费,除非是在急需用钱的情况下,所以消费模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两国消费水平的差异。

疫情让美国经济的弊端暴露无遗
不得不说,美这样的情况确实促进了消费,让国家的GDP大肆上涨,这样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倒是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发达国家提前消费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过去年爆发的疫情却导致美这种消费模式的弊端被无限放大,美民众原本的收入也仅仅够维持生活、还信用卡。
可是在疫情期间,很多民众都失业了,他们没有了经济收入,可是他们的债务却还是需要偿还,国家虽然也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贴,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美国的经济真实情况是,国民的消费能力确实很高,但是贫富差距巨大也是事实,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真的有钱,一旦国家面临任何的重大灾害,这样的弊端就会出现。
所以说,我国想要的消费能力能够提高并不是希望借助这种虚假繁荣的方式,而是真正想要实现民众在抛开基本的生活开支之后,还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也就是实现国民手中真的有钱可花。这样的目标其实是比较宏大的,不过照国家当前的发展来看,终有一天也是能够实现的。

3. 如何看待中美两国环境差异

大家看问题各持己见是正常的。与其争论谁的观点细节“对”,不如争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哲学观去看问题。进步人士很注重“方法论”估计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经常被误导到“数理方法”上去了,呵呵。。。)

我的一点点认知水平不值一提,但是我不赞同把社会的两种形态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引致的两个政治经济面貌“现状”拿来做清晰详细的“表象静态对比”——这类哲学统称“形而上学”。反之,我认为只有一个世界历史文化大趋势和人类总体生产力发展大趋势才能给大家看出问题的大致方向提供正确“视角”和充分的“广度”——这类哲学统称“唯物主义”。

我一点都不反对所有的事实:确实,美国的科技发达程度不是今天的中国可以比拟的,自主创业型商业文化领先中国数十年,中国现在很多方面还是离不开“抄袭美国”;从绝对意义上说,美国的老百姓在社会上能感受到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即便在今天的相对萧条的现状下也比中国来得富足、自由、“需要担心的东西少”、“政策风险低”、“政策连贯性强,清晰度高”、等等等等。。。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中国现在没有人会去回忆一下中国在80年代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反正我刚有记忆的时候我家住还住大院,院里院外的人穿着基本一致,整个社会基本都是白蓝绿红四种颜色(白衬衣,白背心,蓝红交织的背心“花”边、蓝外衣外裤,绿色解放鞋)有点黑色(如黑皮鞋)都是生活好的象征。人们唱的歌看的新闻联播甚至说的话哪一样不是“苏联红”?有没有今天的富足开放自由民主?短短20多年,速度上的飞跃、加速度的巨大、社会经济政治前进的方向之明显为什么没有人提?贪污是特别严重,而且越来越厉害,这是事实,但是,看看人类从群居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甚至从苏联解体时反向进入资本社会,看看这些历史,为什么没有人提出一个稍微有点大历史观的看法:当一个社会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迅速转变的时候,有很多瑕疵很多漏洞很多社会不和谐因素似乎无可避免,而人类和人类社会都只有在“吃了大亏”的情况下才能慢慢吃一践长一智的慢慢走向成熟。

美国的历史也少有人问津,(中国民众现在天天就愚昧地盯着某个投行人士哪年赚了多少花红,谁又是首富。。。简直是too simple, 甚至naive!)但是,请大家去随便查查资料,看看19世纪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岁月,提什么自由民主人权富裕(除了最富裕的5%的统治阶层)??!!法制和政策优越性?简直是笑话!其实在美国的南部,即便到了60年代都还是3K党横行,贪污杀人歧视不公根本比自由女神像还更能代表美国特色。

说到“那为什么美国会如此强大富足?”呵呵,美国地大人稀物产丰富不提,从经济方面看它最近大半个世纪的发达:两次世界大战完全没有涉及其本土,使美国在战后独具世界几乎所有工业产能,美国超级高速公路系统也是“二战经济”的遗留衍生产物(当时社会怕回到萧条的失业状况,GM等大厂政治力量雄厚并要求政府支持发展汽车工业消化二战遗留的产能,等等等等特殊因素。。。);从政治方面看,是10年大萧条的一落千丈和民不聊生(当时整个美国就像今天的长三角一夜之间变成了西部农村,生活疾苦程度和社会心理落差之大历史上罕见)簇生了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这几个“进步政治领袖”,你看看所有的经济社会指标就知道了,从70年代中末期开始美国已经进入了几乎没有间歇的全面衰退,克林顿时期的表面繁荣跟电脑科技有密切关系但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和私有部门的储蓄从历史平均的8%-10%狂降到0(鸭蛋),数以万亿计的超级“经济刺激”通过老百姓和企业的疯狂赤字消费,和华尔街金融主导的一个个泡沫来实现。。。
(电脑科技的发达领先是基于美国二战前后几十年发展出来的强大的教育研究体系实现,本身也是个“特殊历史产物”,跟其政治制度现状基本无关。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中国最最应该“抄袭”的是美国的大学研究生院系统、图书馆系统、人才引进体制、国家主导型研发体系、NASA、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等等。。。抄详细技术不解决问题,而且上瘾!)

我个人认为,美国在走一条没边的下坡路。这也许很多人不信,这我可以接受,因为人们看到的美国的账面上的富足现状很难让人能用负面的词汇与其对应。(人脑就是这样运作的,表象往往会制止人们深入看问题。无解!)但是,无论如何,我的中心思想是,拿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的美国比,你就是在拿“14岁的小大人”跟“58岁的壮老头”比,打架也打不过,经济底子也没人家厚实,说话办事都比别人“嫩”,但是你说你选择当哪一个?能不能简单比“谁更好?”要不要“学他”?学不学得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19340100hbin.html) - 如何看待中美现实差距 (ZVT)_UMKC_新浪博客

如何看待中美两国环境差异

4. 美国很有钱吗?

美国的国家财富主要来自于美国以及美元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允许它可以向全世界借钱(发行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的钱是借来的啊。美国用许多钱用来发展军事威慑世界,但是在买美国国债的第三方眼里,投资总是流向强者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普通消费品,贵贱应该综合考虑物价,收入,货币购买力,那才是真正的“价格”。而不应该只看物价。普通美国人(99%吧),并没什么钱,普通衣食行消费在美国感受上是很便宜的,逛超市的时候只要不买一些特别的东西,会觉得美金很耐花,一美金的购买力比较高。但是美国的房价谈不上“便宜”,按照人口和供需来算,美国的房子不是价格低,而是性价比高,只有少数几个州的房价是算得上便宜的(但决定因素仍然是供需)。买车也要看档次,二手车若干K就可以买一个不错的,好车也不便宜。教育费用是吓人的,医疗也是。美国的福利是不是好?这也很难说,在发达国家,相比加拿大和许多发达欧洲国家,不算好。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买了房有孩子以后,基本就是paycheck by paycheck的生活。穷人是food stamp by food stamp。中国人买房抱怨自己是房奴,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美国也一样,工薪的美国人并不富裕,也不自由。只不过文化决定了美国人不会到处抱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给人的印象。全世界的人都喜欢钱,但是对金钱财富的观念是不同的,我觉得中美有不少差异,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很不相同。美国人的选择是个人的,多元的,中国人的人生选择是集体的,比如买房,娶妻生子,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所以中国抱怨最多的是年轻人,最需要选择的时候没了选择。(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也是别无选择)因为文化赋予个人的选择太小,所以哪怕薪资是属于前10%的,也还是觉得亚历山大。生活的选择才是决定我们对生活质量判断的主要因素,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鸡汤。每个美国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人告诉你到了三十岁一定要买房买车娶妻生子,或者到处攀比。物质上他们并不比中国人更自由,时间上他们也不比我们更有余暇。但是美国人精神上更自由,对生活的态度也更乐观。

5. 中美借钱文化上有什么不同

博主的电子邮件为:lleiqiao@yahoo.com 长期在美国生活的华人都知道,即使是亲朋好友也别轻易张口跟人家借东西。有人说在美国有三样东西不能借:汽车、钱和老婆。这句话说对了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是胡扯。别说美国,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有把老婆随便借出去的吗?美国人轻易不会把汽车借给别人到是真的,这里主要的考量是在发生意外事件或是车祸时汽车的主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在美国借车就如同借枪,搞不好是要擦枪走火的。钱不象汽车那么难借,但借钱难在面子上、难在心里头。在美国即使是亲朋好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但论起借钱来,还是比较尴尬。 美国人多从银行借钱中国人喜欢从私人借钱
人不论如何会精打细算,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手头紧的时候。买房子付头款、娶媳妇办婚礼、置新房,总的有本钱。要是做个小本生意,更需要资金能够顺利周转。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钱不够花的时候,就用信用卡向银行借贷。所以美国人手里有个三、五张、十张、八张信用卡一点也不令人奇怪。买房子向银行借款、买汽车照样向银行借款。总之只要是日常生活花销,钱没了,缺钱,就借,反正银行的钱不借白不借。这就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负债经济,钱借得越多越是爷们,但到了还不上债的那天,爷这也就变成孙子了,没别的招,宣布破产。 中国人不是不喜欢向银行借钱,而是普通的老百姓过去从银行借不来钱。现在好了点,买房子、买车,还能获得银行贷款。信用卡在中国还不算普及,个人的日常花销靠从银行借款来维持还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借钱就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遇到缺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最后不行,还有革命的同事也是可以借钱的大军成员之一。说实在的,张口跟人借钱的确不容易,但到了需要钱的节骨眼,只能厚着脸皮求人家了。在美国,向亲朋借钱的事会有发生,但向同事借钱的情形非常少见。因为美国人心中没有“哥们儿”的概念,也不需要为朋友两肋插刀,上班是同事,下了班自己关起门过日子。人家不邀请你,你想登人家的门都没门。 美国人宁给也不借中国人肯借而不要
人都有善良之心,特别是亲朋好友遇到苦难,那怕是自己穷的只剩下一条裤子也要帮上一把。然而每个家庭都要过日子,也都不会是腰缠万贯恨不得做全天下第一大善人。在父母与子女相互借钱上,中美文化的差异性就更大。在中国文化中,子女向父母借钱有点“顺理成章”。买房子头款缺三万,当子女的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老爸老妈,无论如何也得从父母处借来个三瓜俩枣。而且这借字绝不代表要,但作父母的心里都清楚,借给孩子的钱还能往回要吗。反过来,只要儿女开口,作父母只要手头还有点钱,大多会倾囊相助,没钱的父母也会想着法四处张罗为子女筹钱。也许这是中国父母对子女关爱的一种方式,希望在年老之时,子女能够体贴父母的辛劳,让老人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与此同时,父母向子女开口借钱的事例可能不算太多。在父母的心中,向子女借钱就等同于要钱,这个面子丢不得。 美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比较理性,在子女18岁以前父母担负抚养他们的全部法律责任。子女成年后,父母再也没有抚养的义务,也无需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子女结婚后独立过日子,作父母的也要为自己的生活而打拼。一旦遇到一方需要帮助张口借钱时,美国人会怎么处理呢?我们看一个小例子,马克的父亲向他借钱,说是要付购买住房的头款。马克回家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送给老爸买房的头款,而不是把钱借给老爸。马克为何宁肯给钱也不愿借钱给老爸呢?马克说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向奶奶借了几千块,并承诺在毕业后几年内还钱。钱借了,也还没到还钱的期限,但这老奶奶就是不放心,三天两头就念叨,看来我这钱是回不来了,这辈子也回不来了。马克说,借钱给亲属,人们都会有这样的考量,什么时候对方会还钱给我,这样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要有能力,给钱比借钱更给力,也不会使双方的关系因为借钱的事而变得很尴尬。 美国人借钱要签协议中国人借钱口头会气
如果老爸向子女开口借钱,子女说没问题,但要签署个借钱协议,遇到这种情形你会怎么想。在美国子女这样做很合情合理,但在中国要是这样,就有点不通人情的味道了。还没跟你们要钱,就是借点钱还要弄个协议,难道怕老爸赖账?也会很多老爸会这样想。一般而言,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借钱都是口头协定,大家心知肚明,借多少、啥时候还,那都是看着办的事。 美国人还真是有点法制观念,特别在钱财上最好丁是丁、卯是卯。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17岁的朱莉从上初中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几年下来攒了3万多块钱。朱莉老爸辞掉了工作准备开一家零售店,但缺钱就想向女儿借。朱莉对老爸说,这没问题,但要签署一个协议,协议中要规定,当朱莉需要钱时老爸就需偿还,而且是连本带利一起偿还。最后父女俩是皆大欢喜,老爸拿到了钱,朱莉也对能帮到老爸而高兴,而且这借出去的钱还带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的理财专家通常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对于亲朋好友向你借钱,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借给他们。这多少有点冷血,人家要不是缺钱还会向你借钱吗,不就是因为缺钱才开口吗,一下子回绝了多没情分。但理财专家也有他的理由,一旦借钱方不能按时归还借款,就有可能在双方之间产生矛盾,而原来较好的友情或友谊就可能会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甚至会反目成仇。

中美借钱文化上有什么不同

6. 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储蓄?

说白了,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不储蓄就没有太多的钱财来应对突发事件和一些所必须的事情。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高昂的医疗费用,孩子的教育支出,很多的人情往来,家庭必须的支出,还有老年的保障,很多的事情都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保险和养老也不能负担所有的开销。

记得曾经有人说买保险的很多是穷人,富人把钱总是放在自己口袋里,对于大多数没有什么投资可以获取完全利润的老百姓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鸡蛋放在自己的篮子里最保险,即使没有利息,老百姓还是要储蓄,不为别的,为了给自己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谢谢你的提问!

7. 阅读下列故事,探究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的差异

但是,这和节俭是两个概念。我们鼓励分期付款消费,并不是说可以不节俭 ,可以大手大脚地花钱。节俭是指 生活中精打细算,是指有计划地过日子。在任 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节俭。从一时一地来看,节俭的生活态度可能不利于刺激 消 费,但是节俭可以积累财富,为今后的消费打下物质基础。日本是富裕的国家, 但日本的公司复印纸多为两面使用。为 了减少资源的浪费,日本制造出了废报纸 铅笔,将无用的废报纸卷上碳芯当铅笔使用。如果不奉行节俭的精神,将不会有 消费的资金;如果毫无目的地大手大脚花钱,不是刺激消费,而是社会资源的浪 费。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人传统的节俭精神不能丢,在崇尚高消费的今天,提倡 量入为出尤为必要。

  然而,如果没有消费的刺激,中国的经济依然无法步入正规。面对同样的问 题,西方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无非是开启政府消费的闸门,千方百计地扩大 政府的需求,或直接通过战争的形式为本国产品开辟新的贸易市场。正因为如 此 ,我们说西方的市场经济是充满侵略精神的亏损型的市场经济。我们当然不能效 法。所以,扩大内需将是我们国家目前 最重要的选择。但要扩大内需,就不能不 看看老百姓的钱袋。现在沉淀在银行的数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既不用于投资,也不 用于消费,安安静静守在那里,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相对于近13亿人口的中国人来说,这些钱平均到每个人的身上能 够干什么呢?是可以买一个汽车的 轮子?还是可以买两堵墙?且不说这些钱都集 中在部分人的手里,即使平均下来,可供普通百姓支配的也十分有限。面对大 件 商品,老百姓不勒紧腰带过节俭的日子,还能有别的选择吗?我们不反对学者的 制度设计和向政府提出决策建议,但一 定要对中国的国情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否则,将会出现错误的理论,引导出错误的决策。现在,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 是寻找生产与消费的契合点,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资源的快速转移,将过 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尽快转变过来,保证国 民经济协调发展。在资源的流动过程 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公众的利益,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们的生 活水 平不致因改革而下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 我国的生产与消费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乔新生(作者单位:中南财经大学)

阅读下列故事,探究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的差异

8. 现在中美贸易战,国内经济可能会变糟的情况下,我们工薪老百姓如何减少损失?

1、勤俭节约,减少开支。不要消费,不要谈恋爱,不要买车买房,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让自己无牵无挂,舍得一身剐,才敢把霸王拉下马。
2、一切投资黄金,房产,美元,欧元,都是在逃避。所以增加储蓄才是正路。增加储蓄并不是为了储蓄了就不动了,而是因为储蓄最安全,投资是会有跌的风险的,现金储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你的资产的可变流动性,随时可以启动项目。不要存美金,存美金等于给美国增加弹药打自己,要存就存人民币。
3、等待机会。创造可投资项目。中美贸易战在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大量的阵亡行业,而传统行业阵亡,正是新兴行业发迹的机会,这时候你的储蓄就能派上用途了。你不要去投资别人的项目,而要自己创造项目让别人投资。贸易战过程中,各种投资项目都会比较少,也不安全,这时候如果你能创造一个投资项目,吸引投资必然逆流而上。所以,是危机,也是机遇。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是最好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
4、对明天要充满信心,贸易战我们必胜。但是要放弃幻想,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所谓富贵险中求,这时候就要孤注一掷,把宝全部压在自己身上,不要奢望外人会带你。
5、工薪层,来说,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机会。在国外,你是一个工薪层,也许一辈子就是工薪层了。但是中国遇到这种百年一遇的机会,工农翻身的机会来了,找准机会就揭竿起义。最大程度的团结可团结的力量,哪怕你是工薪层,一样也可以成为英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