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孩子不如国外孩子的故事

2024-05-14

1. 关于中国孩子不如国外孩子的故事

请看下面的一个美国家庭的少儿理财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并不是要大家一味的模仿美国家庭的做法,但是从中我们是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从前一直强调孩子的智商培养,辅以少量的情商培养,那么作为“成功”者的三大商数中的财商,我们的孩子,他具备了吗?

         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与很多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相比,美国家长并不刻意要求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出类拔萃,但在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方面,美国人却毫不含糊。本文的主人公与美国律师托德组成新的家庭后,带着10岁的儿子鹏程移民到大洋彼岸的纽约,开始了一段新的教子经历。

    10岁的鹏程到纽约后继续读小学四年级。原以为语言环境的变化会让儿子感到学习有困难,结果证明我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因为美国小学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同幼儿园的没有太大的区别,低年级的小学生上学甚至不用背书包。由于老师从不布置家庭作业,鹏程每天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跑到社区娱乐场玩耍。信奉“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我为此忧心忡忡。

  托德对我的忧虑感到不可理解,他耸着肩膀说:“整天读书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其让鹏程做那些枯燥乏味的功课,不如让他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擦地板、修剪草坪什么的。孩子干家务活既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又可以赚到可观的零花钱,鹏程一定会很开心的!”我不以为然地说:“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对赚钱感兴趣,这样做恰当吗?”托德笑着反问道:“难道追求金钱有什么不对吗?要知道在美国,人们通常会以拥有金钱的数额来评估一个人的价值,谁会赚钱说明谁有本事,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托德的话让我体会到,与中国传统教育主张“孩子应远离金钱”相反,美国人是理直气壮地鼓励孩子追求金钱和财富。

  正像托德预料的那样,没有学习负担的儿子听说干家务活能够赚到可观的零花钱,马上来了精神。鹏程早就从同学那儿得知,美国家长从不轻易给孩子零花钱,儿女向父母要钱,还要写借据。托德对每项家务活的工钱有明确规定:洗一桶衣服可赚3美元,擦地板、修剪草坪、清洗汽车的报酬分别为3美元、4美元、5美元。

  孩子确实有很强的可塑性,来美国前不会做任何家务的儿子很快就学会了使用洗衣机、修剪草坪和清洗汽车。看到儿子满脸汗珠仍一丝不苟劳动的情景,我觉得儿子变得成熟多了。一个月下来,鹏程靠自己的劳动赚到了86美元,他花30美元买了一双溜冰鞋,显得开心又自豪。

  托德说,做家务活只是让孩子体验到赚钱不容易,懂得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但只知道如何赚钱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他学会怎样花钱。

        信用卡让儿子有长大成人的感觉
        鹏程赚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托德提出给儿子在银行开一个账户。我觉得儿子尚未成年.没这个必要,托德却坚持说让孩子从小跟银行打交道有利于孩子了解储蓄的意义。
  去银行开户那天,托德带儿子熟悉了银行的各个业务窗口、取款机,还仔细给儿子讲述了利率和利息的含义,他要求鹏程对自己的账户负责,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还要有理性消费意识,随时关注存款余额的变化。
  事实上,储蓄的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儿子对自己账户上的存款余额非常敏感,和以前随意在抽屉中拿现金消费所不同的是,鹏程开始有计划地消费。为了保证存款余额逐月递增,他开始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在美国老爸的影响下,鹏程养成了去平价超市或仓储商场购物的习惯,很少去条件舒适的高档次商场购物。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会了赚钱和储蓄的儿子并没有变成吝啬的小财迷,在我和托德过生日时,鹏程用自己赚的钱给我们分别买了珍贵的生日礼物。托德把儿子的爱心归功于他的理财教育。他幽默地说,”儿子掏腰包送父母生日礼物是一种物有所值的理智消费。”
  鹏程上中学后因学校较远.托德便让儿子自己去买一辆自行车,并提醒儿子买车时要注意“性价比”。鹏程心领神会,为了用较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他一口气跑了4家商店,权衡比较,终于买到了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托德对儿子的表现相当满意,夸奖鹏程“有经济头脑”。
  美国中学里,除了上课外,还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国内学生逢比赛就要争第一名,美国学生似乎并不看重比赛名次,他们只关心参赛能得到多少奖品和奖金。人乡随俗的儿子每次参加比赛回家后,总是兴高采烈地炫耀他得到的奖品和奖金,而不谈他是第几名。托德对此自有一番高论:“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孩子通过竞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正是将来立足美国社会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第一名只有一个,你不参与竞争将一无所获。”
  与国内一些独生子女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钱相比,儿子在托德的另类教育下树立了自立自强的世界观。暑期里,鹏程联系了一份送报纸的工作,每天早晨踩着自行车到附近几个社区挨家挨户送报。儿子告诉我,他的同学在假期里都找到了不同的工作。
  鹏程上中学期间,经常与同学结伴去美国其他城市旅行.社交活动明显增多,托德便给儿子办了一张信用卡。信用卡让鹏程有一种长大成人的感觉,他从不随意超支消费,每月底都保证了信用卡平衡。
  说实话,儿子鹏程来纽约后的变化让我不得不佩服托德教子有方,他循序渐进地引导鹏程学会赚钱、存钱、花钱,并将品德教背贯穿于理财教育之中,这确实值得中国的父母借鉴。

      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
         一天,托德对我说,他当律师的职业生涯中,与形形色色的商贾富豪打过交道,结果他发现那些在商海惊涛骇浪中能驾驭风险并获得成功的人,很多智商并不高,却有着超人的财商;这些人既善于投资,又敢于面对投资风险。托德认为鹏程应该向摩根、洛克菲勒学习,从小就有成为百万富翁的野心。他鼓励儿子尝试投资生意。
  鹏程做的第一笔投资生意是到文具市场批发了一些日本进口的水性笔,然后以每支笔低于商店零售价0.2美元的价格销售给学校同学,结果赚了30美元。托德对儿子说:“纯粹赚批零差价是较低层次的生意,而且投资回报太少,你应该想到更好的赚钱点子。”
  圣诞节前夕,鹏程又批发回了一批精装笔记本和音乐贺卡,他将贺卡的芯片巧妙地装到笔记本中,笔记本一打开就能放出美妙的音乐。鹏程把经过加工的“音乐笔汜本”拿到学校后很受同学欢迎。贺卡批发价l美元一张,笔记本2.5美元一本,成本才3.5美元的音乐笔记本每本零售价为5美元。托德对鹏程的这笔投资颇为欣赏,他夸奖儿子“棒极了”,认为鹏程胜在与别人做得不一样,在商品中加入了自己的智慧。
  没过多久,鹏程所在的中学组织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校庆,很多已经成为政坛商界知名人物的校友欢聚一堂畅叙同窗旧事。鹏程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商机,用摄像机录下了大量场景,然后制成光碟销售给参加校庆的师生。这种具有珍藏价值的光碟很快被抢购一空,鹏程又复制了一批,获利颇为丰厚。
  然而,投资就注定有风险。 2005年3月,鹏程去佛罗里达州旅行。在著名的卡拉维拉尔角参观太空博物馆时,鹏程对一种制作精巧的航天飞机模型产生了兴趣,他猜想这种工艺品在纽约的销路一定不错,便用信用卡买了 40件,一次投入了800美元。
  不料,从佛罗里达州回来后,鹏程才知道这种航天飞机模型在纽约的工艺品商店比比皆是。更糟糕的是,由于他进货数量少,批零差价小,按市场零售价销售根本无利可图!眼看800美元的投资泡了汤,鹏程急得六神无主,寝食难安。
  得知这一情况后,托德严肃地对鹏程说:“投资失误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心理承受能力,你要想办法把投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见鹏程一脸茫然,托德又提示道:“既然零售无利可图,你为什么不考虑把这批工艺品再批发出去呢?”
  于是,鹏程连续几天跑到一家规模较小的工艺品商店与店主洽谈批发事宜,最后以每件15美元的价格将40件工艺品转让出手,一下捞回了600美元的本金。事后,托德对鹏程说:“投资出现失误时切忌惊慌失措,要积极化解风险,现在不就只损失了 200美元吗?”托德还让儿子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投资活动中注重市场调研。
  看见托德如此重视对鹏程的理财教育,我忍不住问他:“你对儿子的未来有何期待呢?”托德沉吟了片刻后说:“我并不期待儿子将来一定成为金融家或投资大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优秀的财商将是孩子成人后创业致富的最大资本。”
  托德的话让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在世界亿万富翁排行榜上美国人不仅位居前列,而且占据了一多半。这种现象其实不足为奇,因为这是美国人长期坚持理财教育从孩子抓起的必然回报。现实生活中高智商低财商的穷人不在少蔬菜而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从商获得巨大成功的例子早就证明一个人的财商是何等重要。
  在纽约生活的日子里,儿子没有像国内中小学生那样辛辛苦苦地埋头念书,也没有如临大敌的考试压力,迷上了理财投资的儿子学习成绩依然优秀,在读书之余,他又开始涉足股票投资,并颇有炒股心得。自认为“财商过人”的儿子已经夸下海口:他将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
    如果你期望孩子将来在30岁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你会怎么做呢?

关于中国孩子不如国外孩子的故事

2. 外国孩子不同于中国孩子的成长经历

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出生时并无巨大差别,
长大后却产生如此巨大反差,究竟是为什么?

1~4岁:无不同
5~8岁外国外国的家长会带孩子玩轮滑、打球,孩子只需完成基本的作业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玩耍。
中国中国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家学钢琴、上兴趣班,别人家的小孩就是用来对比的。
9~12岁外国外国的孩子已经养成锻炼的习惯,几乎每天都会出去打球、踢球,和小伙伴一起运动
中国中国的孩子因为家长和老师给了他们过多的作业,多数孩子早已带上厚厚的眼镜。
13~14岁外国外国的孩子大多已经把运动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中国的孩子却仍在为早操多跑了一天斤斤计较。
15~18岁外国外国的孩子大多开始练肌肉中国中国的孩子正在为高考不停地奋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分压倒一万人!
19~25岁外国外国人大多开始工作,但是从小培养的运动习惯使他们从未停止健身,练得好的还可能成为模特。中国中国的小孩或者成为宅男,或者整天呆在办公室,基本没有哪个不近视。有人说,各国家长对孩子运动的态度是这样的:美国:运动是孩子一定要做的事。俄罗斯:宁愿孩子没有聪明的头脑,也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韩国:运动可以塑造形体美。欧洲:运动和学习一样重要。祖国:相比成绩更加重要。
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试教育,学生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老妈,我想晚上和朋友一起去玩轮滑。”“玩什么玩,赶紧写作业去!”又或者是体育课无缘无故被霸占,理由是:“体育老师今天有事,我们上数学课。”

3. 你怎么看待在国外长大的中国孩子?

我是时差党,在米国十几年了。刚刚来的时候我遇到很多不喜欢中国的中国人,就是要自己小孩脱中,那个时候我不理解。后来我工作了,才发现其实这样做也不无道理。我有几个abc同事,被家长从小放在白人圈里养大的,会说少量英文但是不会写也不会读。但是他们很容易融入美国人圈子,聊起天来也什么都知道。你要知道,虽然他们是中国人的后代,但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能发展的这么好,很大程度上需要移民跟他们的后代对他们的忠诚。
所以他们在感情上对中国很冷漠或者排斥也不是很难理解。他们毕竟将来要在美国生活,学多一门语言会有优势,但是在这里的中国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中文从小就学好,所以他们那么小就被送来学中文。中文本来就难学,他们觉得枯燥产生排斥心理是很正常的。你知道正常美国小孩在初中才接触他们想要学的第二语言。

你怎么看待在国外长大的中国孩子?

4. 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但也同样适应于中国的孩子吗?

关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各有各的招数。但最值得思考的,还是国内国外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理念教出来的孩子,为人处世也不一样。这个差别,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

一、体罚
中国古代有一句老话,叫做:棍棒底
下出孝子。
因此,体罚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方式,曾经的中华大地上被广泛推崇。过去的年代里,孩子在家里要被父母打骂,送出去做学徒时被师傅打骂。其中当属是伶人和铺子里最为严重。但这种体罚,是被大众认可的。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减少了,但还是时有发生,许多新闻也曾报道过这方面的消息。
毫无疑问,对自己亲生孩子的体罚,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后果,都不属于犯罪,也不会被指控。
国外恰好相反,只要你被抓到有体罚的行为,就会被指控,而且,孩子也会被带走,送进福利院或者其他地方。

二、家务均摊
中国式家长,已经成为一个新鲜的名词。在国内,许多家长习惯为孩子打理一切,衣食住行,全不用孩子操心。孩子只需要学习和成长就行。这样情况下,教育出了许多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这种情况根本不用举例,可以说比比皆是。
而在国外,孩子们从很小就必须要学习自己打理自己的内务,空闲时,还必须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而且,他们会让孩子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可以得到面包和自己想要的一切。

三、民主管理
在国内,家长都是一言堂。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几乎从来不去认真倾听和关注。他们会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选取到自认为适合孩子的方面,从而逼迫孩子去学习,去努力。这也使得许多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引发更深的矛盾。
而国外则相反,父母往往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父母会给予建议和指导,让孩子知道其中的利弊,从而做出正确理性的选择。
其实,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十分重视并超前的。但我们必须要懂得借鉴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身的不足。对于孩子,我们在教育的时候要理性大于一切,要让他们活成自信、乐观、健康、积极勇敢的人。所以,对于以上三点,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考的。您说,对吗?

5. 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

6. 外国人从小在中国长大是种怎样的体验?

从小长大的话,会对自己的认知会有点模糊,我到底是哪国人。

如果您居住在北京,上海或广州等一线城市,您可以享受在中国生活的好处,而无需担心人们在其他城市遇到的许多问题。这意味着你可以拥抱这些城市令人惊叹的技术进步,成为华人社区的一部分,当然如果你愿意。
可以搬到外国人的聚居地。这里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足够西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感觉非常舒适,我怀疑搬到这里的人需要了解更多的中国人。但是当你进入其他较低级别的城市时,其中一些好处变得不那么明显。
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但也出现了新的不同好处。如果你是一个害羞的人(像我一样),生活在较低级别的城市会更难。你会成为一个异类,人们会盯着你,试着和你说话,并试图招募你从事任何他们的工作。
起初,这些事情可能是惊人的,我很享受这种关注,因为我以前从未体验过它,并感到中国是一个热情而有利可图的地方。但是两个月之后,它开始让我厌烦,因为它开始觉得我更像是一个不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人。
当我走路的时候,人们在我的脸上推着手机拍摄我的照片,你成为骗子的首要目标并可能在搭乘出租车时被宰。当我坐在一个由毛绒动物装饰的咖啡馆里时,一个小女孩四处寻找动物,说熊猫!老虎!然后。
她指着我说老外!在这些三四线城市,您需要会一点中文,不一定是高水平,但足以说清楚你想做什么,英语很难帮助你。最近,我将再次回到三四线城市待几个月。鉴于我刚才所说的,你可能想知道我为什么愿意回到这些城市。
简单的答案就是你在一二线城市很难有这样类似的体验。对于每个想与你交谈的人,你可能是他多年来第一个有机会这样做的西方人。对你而言,可能这是第2534位中国人,你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这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
因此,您有机会了解大多数人几乎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同样,他们也有机会了解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你的文化。当然,生活在这些地方可能会有烦恼,但平均而言,你在这个地方的每次互动都比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更有价值。
这是对“文化交流”意义的更深刻的理解,它对每个人的经验和自我发展都是真正有价值的。我真的认为,与其它去过一线城市的人相比,我对中国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更强大的优势,仅仅因为我有他们没有的经历。

7. 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