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方案指导意见解读

2024-05-13

1. 国企改革方案指导意见解读

中全会以来,关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酝酿近两年时间,终于出炉。
 
 多方博弈酝酿两年才出台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今年年初开始,“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多次传出,但直到今日才落定。其间,多位消息人士都曾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国企改革涉及的利益面太广,才导致总方案迟迟没有出台。
 
 特别是此次《指导意见》首先提出的分类改革,国资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就曾对记者表示,如果分类,竞争型的央企一旦放开,民营企业进来分蛋糕,曾经国企享受的垄断好处就没有了,所以肯定不愿意。李锦认为,改革就是利益调整,因此推动起来也更加艰难。
 
 分类推动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
 
 《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指导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就在顶层设计艰难孕育的过程中,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到如今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多省份和央企都已经先行先试。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在顶层设计之前,已经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国企改革相关文件,中石化、中石油等巨型央企以及去年国资委试点的六家央企等,都已经提前试水。
 
 亮点1国企分类
 
 分商业和公益类进行监管考核
 
 在昨日公布的《指导意见》中,国企分类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加以强调。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关于国企分类的讨论日趋激烈。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提出了分类改革。
 
 据李锦此前对新京报记者介绍,分类是改革的基础,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国资改革顶层设计中讨论分类问题。但是直到此次,才进行了商业类和公益类的正式分类。李锦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分类当属重大突破。
 
 《指导意见》提出,为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进行类别划分的权利,属于出资人。《指导意见》提出,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对于国企分类,国资改革专家、上海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认为,国企分类非常重要,这将为未来后续的国企改革和监管奠定前提。这次文件回避了垄断这一表述,原来那些垄断性国企中的竞争类业务就是未来的改革目标和任务,也就是说要实现资产剥离。
 
 比如说,中石油的加油站、炼油业务就要走向市场化竞争,石油开采仍将继续保持既有地位。国家电网的电网输送业务继续保持,配电业务将实现竞争化,这一点早在2002年就提出来了,但一直没有推进。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表示,对国有企业的分类是这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对类别的界定也决定了本次改革的力度。
 
 刘胜军认为,按照文件思路,商业类企业对应的是充分竞争领域,充分竞争领域到底有多大决定了本次改革的力度。在刘胜军看来,按照国际惯例,90%以上的领域都是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可以放弃控股权。英国并未在电信、铁路、石油、航空等领域实行国有化。除了自然垄断行业,绝大多数可以通过市场竞争。
 
 【难点】
 
 如何判断企业属商业还是公益类?
 
 目前,具体应该如何分类的方法还没有公布。如何判断一个国有企业属于商业类还是公益类?
 
 据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研究,目前至少已有22个省市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其中有19个省市明确了国企分类方法,可根据类别数分为三分法与二分法。
 
 北京、上海、宁夏等17省市采取三分法分类。其中16省市将国企分类为功能类、公益类/公共服务类和竞争类。功能类企业包括政府投融资平台或国有投资运营公司以及重要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企业,承担政府在不同阶段赋予的专项任务和重大项目,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公益类/公共服务类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城市运行,包括城市供水供气、公交、市政建设等国有企业。竞争类国企则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宁夏则在国企分类中将竞争类国企划分为盈利性国企。广东和四川两省采取二分法,广东将国企划分为准公共性企业和竞争性企业,四川“国有企业原则上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类型。”
 
 亮点2股权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设时间表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制约不足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指导意见》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出试点先行,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
 
 对此,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混改方面,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的提法相比有所弱化,未来将更加谨慎,主要是强调混合所有制不等于私有化,而是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服务。未来将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从战略投资的角度引入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中央层面上关注纵向产业链混改,比如中石化销售环节的混改,地方国企层面则关注发达地区混改,PPP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能源、通信、电力领域有较大应用空间。
 
 关于此前热烈讨论的员工持股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说法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此次则变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出试点先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员工持股此前外界非常关注,也有很多猜测,包括媒体报道全员持股被否定等说法。这次文件对员工持股的表态反映出中央的谨慎,防止利益输送。
 
 亮点3政企分开
 
 国资委转向管资本将建权力清单
 
 国资委既当“老板”也当“婆婆”自其成立之日起一直被外界诟病。
 
 此次,针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按照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要求,《指导意见》提出:一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二是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三是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四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多位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国资委的职责变化。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这代表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这次《指导意见》里的核心内容。以前国资委是管资产、管人、管事,以后国资委的角色将重新确定,只能是国有资产的监管者,不再是出资方。这对于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不当干预,提高企业经营的活力和效率有很大积极作用。
 
 祝波善也认为,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调整比较大,引起的争议也比较大。但从文件内容看,国资委未来肯定还将存在,而且,国资委不仅将继续会存在,而且将扮演游戏规则制定者的角色,那些管资本的投资公司也将位于国资委名下,国资委未来主要是做老板,管人、管事这些都交给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来做。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则表示,现行国资管理体制由国资委主导,包括“管资产、管人、管事”,国资委身兼“裁判员”与“教练员”双重身份。未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是参照国内的“汇金模式”与国外的“淡马锡”模式,形成独立的裁判员和教练员,推动政府职能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建立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经营性国企的三层管理体制。
 
 分析
 
 国企改革概念股是否迎来利好?
 
 南北车合并,交行混改,国企改革的重磅大戏一度被视为A股的助推力。这次,国有改革方案指导意见袭来,堪称资本市场的一副重磅兴奋剂。
 
 数据显示,目前国企改革概念股超过百只,且市值巨大。截至9月11日,中国建筑、上汽集团、上海电气、格力电器等上市公司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相比之下,也有最新总市值还处在100亿元以下的公司,例如华虹计通总市值仅24.7亿元。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印发《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是重大利好,对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加国企活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都具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有重要作用,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本次改革效果有待考察。
 
 对于国企改革概念股今年上半年遭遇爆炒,本次又再度成为焦点,李大霄则表示,针对国企改革概念股,也应该进行冷思考,满足如下三个因素的才真正值得投资。首先是有实际利好的公司,这些公司能够通过国企改革提升效率,产生协同效应,通过国企改革慢慢改善经济实体,如果只是概念,要远离。第二,对国企改革的公司要看原来的基础是否牢固,基础好加效率提升,就有估值提升空间。第三,要看目前是否存在股价低估的问题。
 
 李大霄提示投资者,“国企改革对股市的利好要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利好,否则只是概念噱头和遥远的希望,就不靠谱了”,李大霄表示。
 
 国企改革那些年
 
 1978年-1992年准备阶段
 
 核心是放权让利,初步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推动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下的纯政府部门向下的企业转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1993年-2002年起步阶段
 
 核心是壮大国有企业。这一阶段,国企亏损异常严峻。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后,国企改革也转向更为根本性的所有制层面。股份制改造,国企兼并、重组、破产和出售逐渐掀起高潮。
 
 2003年-2013年攻坚阶段
 
 核心是做强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大批巨无霸央企登陆资本市场。
 
 2013年至今步入高潮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企改革进入第四阶段,此次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企改革第四阶段步入高潮。
 
 五大重要举措
 
 1国企分商业和公益两类
 
 商业类
 
 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公益类
 
 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这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2薪酬分配由企业自主定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
 
 ●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
 
 ●实行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
 
 ●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
 
 3从“管企业”转为“管资本”
 
 以管企业为主以管资本为主
 
 ●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4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目标
 
 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举措
 
 ●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5内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突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提高监督效能。
 
 ●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赵嘉妮刘素宏赵毅波

国企改革方案指导意见解读

2. 如何解读国企改革指导意见

  国企改革三大重点:分类改革如何落实
  一问:分类改革如何落实?
  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其中第一步就是要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即“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有专家指出,分类改革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一大创新。不过,“国企数量和业务范围庞杂,如何分类将成为一个难题。”朱宁指出,“分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来说,是应该按企业性质分类还是按业务分类?”
  “如果一个国企中不仅包含商业类业务还包含公益类业务,这要如何处理?是需要把公益类的拆分出来单独运营吗?拆分或许对国企本身来说可能是好事,能够更轻量化运营商业类业务,但财务上的分割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朱宁说。而有关这些疑问的解答,还有待配套方案的进一步细化。
  二问: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如何推进?
  指导意见中对于大众所关注的国企薪酬分配也有所明确,具体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14日,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上明确表示,国企改革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针对相关问题已有全面方案,“对于过高偏高收入要调整,这对于整个工资结构和收入水平是一个规范,有关问题还会进一步研究。”
  张义珍表示,将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与国企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分配制度。
  朱宁认为,国企要进一步激励高管的创造力,而这就涉及到国企薪资改革。
  “接下来国企高管的薪资要与企业业绩相挂钩,与贡献相匹配。”朱宁注意到,之前国企高管的薪资与企业规模比较相关,但与企业利润相关度较低,一些规模很大企业虽然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但它的高管薪资反而很高。
  朱宁认为,现在广受关注的国企高管“限薪潮”是国企薪资改革的其中一个方面,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探索高管持股激励的办法,高管持股比例和持股方法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问:如何描绘混合所有制改革路线图?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成为热议的焦点。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吹风会上介绍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说,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区分“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的国有企业。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

3. 国企工资改革将于2019年全面实施吗?

据报道,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电视电话会,国企工资改革将在明年全面实施。

报道称,根据相关要求,国资委将在2018年适时出台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配套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等操作性文件。各中央企业要按照国资委统一部署,认真梳理本企业制度建设、流程规范、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相关办法,编制申报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落地。

在此基础上,国资委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监督指导,其中包括,各中央企业要牢牢盯住市场化薪酬分配这个“风向标”,建立健全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贡献为依据的薪酬管理制度,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调整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做到收入能增能减。

除了打破工资总额的固有管理模式,形成中长期激励机制也是促使国企薪酬改革落地的举措之一,预计有关部门将会出台股票期权、岗位分红、利润增量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激励并约束企业负责人着眼于长期效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央广网

国企工资改革将于2019年全面实施吗?

4. 哪有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全文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5. 2019年图解国企混改出台的29条意见

  9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就混改提出29条意见。备受关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认为是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国经济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华西都市报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五大要点: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
    根据意见,国企改革将开展不同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结合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政府投融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四大原则 
    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见》明确了四大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2、完善制度,保护产权。目的在于调动各类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
    3、严格程序,规范操作。防止暗箱操作、低价贱卖、利益输送、化公为私、逃废债务,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4、宜改则改,稳妥推进。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
     ★五大关键词 
    要点1、分类推进
    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需控股”
    按照行业和关键领域,此次混改的“分类”分为三类:稳妥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主业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公益类国有企业规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其中,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例如,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枢纽型交通基础设施、重要江河流域控制性水利水电航电枢纽、跨流域调水工程等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控股,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依法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建设和运营。
    要点2、分层推进
    鼓励通过整体上市引入投资者
    同样划分为三个层次:引导在子公司层面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其中,集团公司除了国家有明确规定的特定领域之外,鼓励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可转债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
    要点3、引入外资
    外资将可参与国企改制重组
    《意见》明确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将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外资将可以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合作,鼓励通过海外并购、投融资合作、离岸金融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提高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
    与此同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并且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企业改制重组。
    此外,还将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试点。
    要点4、健全机制
    采用市场化方式选聘职业经理
    此次改革将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明确政府不得干预企业自主经营,股东不得干预企业日常运营。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成员等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维护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
    推行混合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一方面建立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依法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严格职业经理人任期管理和绩效考核,加快建立退出机制。
    要点5、简政放权
    最大限度取消相关许可审批,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
    在组建和注册混合所有制企业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产权交易等行为,健全清产核资、评估定价、转让交易、登记确权等国有产权流转程序。并且,健全国有资产定价机制,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另外,《意见》明确将完善支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举措之一就是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涉及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事行为,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且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方合法权益,不得限制进入。
    ★落地四川
    探索国企混改员工持股
    今年,四川将启动48项国企改革其中就包括调研国企混改员工持股。
    四川省国资委相关人士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时曾表示,四川稳妥推进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制订了《关于省属企业资产合作项目征集合作方管理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入非公有资本参与我省重大项目建设。主要考虑以增量和省属二三级企业为主,严格产权流转程序,规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把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途径,选择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名牌效应的优势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力培育上市资源。
    此前四川已经先后分两批向社会发布336个项目(首批116个项目,第二批220个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重大项目,估算总投资9011亿元。仅以交投集团为例,该公司累计向社会推出混合所有制项目24个,引资超过200亿元。现在,四川相关部门也正在开展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课题调研,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我省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指导意见,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更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
    据悉,针对国有企业监管方式“一刀切”、“一锅煮”的问题,四川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征等情况,将国有企业原则上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类型,实行分类监管、分类考核。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分别从领导人员配置、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目标责任、监管重点等多方面设置不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

2019年图解国企混改出台的29条意见

6. 2019年湖北国企改革方案解读,湖北国企改革方案名单时间表

湖北国企改革方案解读,湖北国企改革方案名单时间表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有望近期推出的消息,引发关注。与此同时,A股市场上的国企改革板块也非常活跃,各界对国企改革的突破寄予重望。
 
 虽然顶层方案目前还没有出台,但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多地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这些方案也透露出了国企改革的一些信号。
 
 十八届三中会会决定公布刚刚一个月,上海市即率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截至发稿,已有上海、辽宁、湖南、天津等22省区市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
 
 其余9省区市并没有出台完整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但据公开会议记录和媒体报道,河北、陕西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已分别由河北省政府常务会议和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只是尚未公布。
 
 海南、西藏、新疆、内蒙古国资委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等待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国资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强调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目前,一些省份处于观望阶段。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22省区市公布的国企改革《意见》全文或解读(以下简称“22省区市《意见》”)发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探索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项目等。
 
 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是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实现混合所有制的重要路径之一。在22省区市《意见》中,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均占据了大幅篇幅,有些省份还提出具体的上市计划。例如,甘肃提出,到2020年,力争省属企业上市公司达到15户以上,每户省属大型企业集团至少拥有1家上市公司。
 
 在吸收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和社会资本方面,有的省份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例如,广西提出,鼓励支持非国有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参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参与国有企业项目投资。重庆则将非国有资本细化为“民间资本、外商资本以及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主权基金等各类新型社会资本”。
 
 除改制上市与非国有资本参股外,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也是近来社会热议的改革方案。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有20省区市提出了员工持股方案。
 
 其中,黑龙江细化了员工的范围和持股方式,允许竞争性企业关键岗位的经营管理者、业务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以现金、技术、员工持股公司、信托公司、持股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本企业改制。山东则对开展员工持股的行业做出规定,鼓励从事完全竞争性业务、人力资本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企业实施员工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有4省份在方案中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指标。
 
 重庆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使“2/3左右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江西提出到2020年使70%左右的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浙江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使“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达到75%”。河南提出到2020年全省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达到80%以上。
 
 管资产转向管资本
 
 在22省区市《意见》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是关键一环。有部分省份提出,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将会从管资产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
 
 优化国资监管体系的基础,就是对国企进行分类监管。经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有20个省份提到了分类监管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地位作用,大部分省份将国有企业分为三类。其中,北京、甘肃、湖北、江苏等9省份采用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的分类标准。广西、黑龙江、湖南、辽宁略有不同,除竞争类和功能类与前者相同外,他们将对应公共服务类的国企称之为公益类。宁夏则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营利类、功能类三种类型。
 
 另外,还有2省份采取了二分法。广东将其划分为准公共性企业和竞争性企业,四川“将国有企业原则上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分类性质将会决定国资部门采取怎样的监管政策。
 
 以湖南为例,公益类国有企业,含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管网、市政公用运营资源等重要民生领域企业,采用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组织形式。功能类国有企业,含政府投融资平台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重要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企业,保持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竞争类国有企业,按照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进行放开,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保持国有控股。
 
 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大部分省份也在方案中有所反映。
 
 这些省份均承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一些省份还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给出了明确的指标。其中,北京、湖南、江苏、山东等6省份提出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重庆和江西将30%的指标完成期限分别设定为2017年和2018年。天津提出,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李锦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1999-2007年,国有企业遇到困难,几千万人下岗,国家没有要求它们上缴收益。2007-2010年,国企日子好过了,开始上缴收益,国家还会予以返还。,国家规定基本上缴5%。所以,相比于历史数据,30%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还是很高的。
 
 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国有经济布局。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有15个省份明确提出了国有资本的集聚程度。其中,北京、甘肃、广西、河南等12省份均提出将80%的国有资本集中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另外,广东提出,省属国有资本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天津提出,到2017年年底,90%的国有资本聚集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浙江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的集中度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有近一半省份为国有资本证券化率设定了目标。
 
 天津提出,到2017年年底,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北京、甘肃、黑龙江、湖北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本证券化率达到50%以上。江西和河南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本证券化率达到60%。浙江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使“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5%左右”。湖南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产证券化达到80%左右。重庆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使“80%以上的竞争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
 
 对此,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认为,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较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必然存在差异,各个地方提出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中部几个省份里面,相对于湖南省国有资产的总规模来说,湖南国有企业的上市比例是比较高的。
 
 肖毅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国有资产证券化对现阶段的国企改革意义重大。其既有利于国有资本股权的多元化,增加公共资本的产权约束能力;也可以增加国有资本的流动性,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和经营效率。此外,国有资产证券化还能扩大资金来源,提供一级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
 
 选聘市场化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地方国企改革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22个省区市《意见》基本都提出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现代公司制管理结构,确立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江西、重庆等部分省份还明确提出要提高外部董事比例,“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
 
 在选人用人机制方面,地方国企改革方案普遍呈现市场化、去行政化的特点和趋势。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22省区市《意见》中,北京、广东等19个省份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健全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尤其是在经理层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
 
 其中,浙江等地还提出要建立企业领导人员流动和退出机制,山东、广东等地则提出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逐步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契约化管理。提前迈出这一改革步伐的是广东,其改革方案提出,要在该省产权交易集团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实现经营班子完全市场化选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聿东分析道,国资委在董事会的试点属于公司治理层面,选聘职业经理人则属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从目前的机制来说,国资委是国家的产权代表,它又将权力委托给董事会,由董事会再招聘职业经理人。
 
 针对有些地方的国资委既管董事长又管总经理的情况,戚聿东认为,这些国企可能还没有建立董事会,还属于总经理负责制。但是,以后的趋势是国有企业全部都改为董事会制,总经理负责制逐步消亡。
 
 字里行间的地方特色
 
 尽管22省区市《意见》的主体框架大致相同,但在具体条文中,仍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地方特色。
 
 例如,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国有企业的对外发展有着更高要求。因此,上海专门辟出一个章节,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且,上海还通过完善境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和产业导向、简化投资合作核准手续、为企业人员赴境外开展投资合作项目提供便利机制,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其他省份的开放合作内容,则主要强调了自己的区位优势。例如,广西提出,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开放开发平台建设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甘肃明确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为契机;云南希望着力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区位优势。
 
 而受首都功能定位的影响,北京国企的改革目标也有特别要求。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在对《北京日报》进行方案解读时,多次强调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张工认为,全国科技中心是北京的定位之一,北京的国企更应强调在创新驱动的要求下寻求发展。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黑龙江、山东、山西、四川等9省份,在《意见》中明确表示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其中,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更是表示要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政策支持。黑龙江提出,通过股权转让收益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改革成本分担机制。辽宁表示,将会分类解决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壳企业”职工安置、厂办大集体、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
 
 东北的国企有沉重的冗员和债务包袱,但戚聿东认为,许多国企通过分流、合并、重组、独立等措施,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剩下的大庆石油、鞍钢等特大企业,也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
 
 当然,即便如此,这些央企也应当按照改革的要求进行改制。戚聿东表示,各类型的服务公司、医院、学校,不是国企改革的事,是社会改革的事。各种服务公司也应该各归各业     ;

7. 2020年国企改革政策上有什么动态?

我在中大咨询官网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相关解读。1月2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督促中央企业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建立“严格管控、规范操作、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体系。
《通知》包括六个部分内容,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关键环节。较原有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各主体管控责任
进一步明确集团董事会、集团管理层及集团职能部门、操作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严格业务管控。
2、强化套期保值原则
在坚持交易品种与主业相关、交易时间、规模、方向与实货匹配等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套期保值的实质和原则,即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禁止投机交易;通过增加总量和时点规模双管控,严防超规模交易;通过要求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和业务效果综合评判机制,防止片面追求金融衍生业务单边盈利导致投机行为。
3、实施分类管控
针对货币类、商品类衍生业务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程度,在业务规模、岗位设置、信息系统等方面区别对待,即体现从严监管,又贴合企业实际。
4、细化风险管控要求
在监控手段上,增加有关建立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在线监测,固化制度规定;在风险预警上,提出采用定量及定性方法及时识别各类风险的要求;在应急处理上,明确处理要求,妥善做好应对。
5、严控操作关键节点
坚持前中后台分离原则,严格合规管理;强调授权审批要求,严防越权违规操作;增加保证金管控要求,规范资金使用,防范资金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日报告、部门月核对、管理层季沟通机制,加强业务动态管理。
6、强化监督检查
对审计监督的原则性要求进行细化,明确集团归口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和侧重点,严防违规事项,确保制度落实。
此外,通知指出,开展金融衍生业务要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与企业资金实力、交易处理能力相适应,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

2020年国企改革政策上有什么动态?

8. 2020年国企改革政策上有什么动态?

我在中大咨询官网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相关解读。1月2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督促中央企业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建立“严格管控、规范操作、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体系。
《通知》包括六个部分内容,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关键环节。较原有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各主体管控责任
进一步明确集团董事会、集团管理层及集团职能部门、操作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严格业务管控。
2、强化套期保值原则
在坚持交易品种与主业相关、交易时间、规模、方向与实货匹配等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套期保值的实质和原则,即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禁止投机交易;通过增加总量和时点规模双管控,严防超规模交易;通过要求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和业务效果综合评判机制,防止片面追求金融衍生业务单边盈利导致投机行为。
3、实施分类管控
针对货币类、商品类衍生业务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程度,在业务规模、岗位设置、信息系统等方面区别对待,即体现从严监管,又贴合企业实际。
4、细化风险管控要求
在监控手段上,增加有关建立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在线监测,固化制度规定;在风险预警上,提出采用定量及定性方法及时识别各类风险的要求;在应急处理上,明确处理要求,妥善做好应对。
5、严控操作关键节点
坚持前中后台分离原则,严格合规管理;强调授权审批要求,严防越权违规操作;增加保证金管控要求,规范资金使用,防范资金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日报告、部门月核对、管理层季沟通机制,加强业务动态管理。
6、强化监督检查
对审计监督的原则性要求进行细化,明确集团归口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和侧重点,严防违规事项,确保制度落实。
此外,通知指出,开展金融衍生业务要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与企业资金实力、交易处理能力相适应,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