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谈一谈知行合一

2024-05-14

1. 结合自身,谈一谈知行合一

      说起所谓的,知行合一,无疑非常简单易懂,就是所谓认知和实际行动相吻合,如果从实际生活来讲,这也的确能够解释得通,就比如我们会发现,现实中那些整日高谈阔论却不做任何事实事的人,往往只是一个思想束之高阁而无法答与本质和真正做出事情的人。现实生活中那些整日只知道干来干去,盲干盲行的人,也往往只能当作一个干事情的角色而不能领导大众达成一个所谓真正的目标,或者启迪一个真挚的观点。
  
        但是,对于知行合一的创始人王阳明来说,将认知与实际行动相匹配相吻合可以算作知行合一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但绝对不能说成是全部。就比如在王阳明认为,知与行并不必须要在思想和实践中体现,仅仅在思想中难道就不行吗?很明显并非是不可以的,就比如说我们在心里感知到一个事物,便立马会对这个在心里感知到的事物产生一种同样是在心里的意念制动,也即是所谓意动,心动。那么这两者,相对于心,是不是也能算作一个为知,一个为行呢?而至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行合一,则是在这种心层面的知行合一之后往现实层面的进一步的更深层次的知行合一。当然,在这种知行合一之后,依旧有更加高级的从道德和理性层面出发的知行合一。但我们今天就不过多的去赘述了。
  
        那么,同样是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能做到那些层次的知行合一呢?首先很明显的,对于心理层面的知行合一,我们大部分人都能极其轻松的快速的实现,就连对许多人来说较为枯燥的学习和工作也是如此。你也未尝不会在心里接收到需要学习和工作的信号,并产生出自己要努力要奋斗的慷慨之情。
  
        可对于更加深的实现到现实的知行合一,恐怕我们便差不多到达瓶颈之处了,偶尔有一些能够突破瓶颈,也至多只是少数。至于道德层面和理性层面的大道上的知行合一,则实在是万中无一,且难之又难。
  
        这便产生了一些在现实中让我产生些许困惑的问题:其中最最重要的,莫过于这一个了:既然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对于大部分普通人,现实生活中的知行合一乃是大道上的知行合一几乎一生都无法达到,这样的话,知行合一本身是不是就要演变成了一种形而上的概念,仅仅属于人们的认知层面之中,让人们知道要做的所谓知行合一,要怎么怎么…却无法落于使处,自身就不符合知行合一的概念呢?
  
       如此,知行合一本身,难道也只能当作一碗看似美味受益无穷的心灵鸡汤,实则并没有甚么营养吗?
  
       很明显,这便是对于知行合一道理的一个巨大的歧异了。
  
       但难道真的有很多人做到现实中的知行合一,以及达于圣贤之境界的知行合一吗?并不是啊?这又怎么说呢?其实,问题的最最根本之处,在于我们对知行合一的呈现的所谓理解了。大部分人,包括我一开始所认为的知行合一,是一种结果性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只有我看到知行合一的成效了,我才会说这是知行合一,无论是在思想上、行为上、还是在更高层次的行为上。然而,任何阶段性胜利的背后都是长久的准备和浅修的过程,亲子很多时候就算我们没有看到一件事情的胜利,这件事情也在另一个层次上来说算是成立了。对于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也同样如此:也许很多人究其一生无法达到现实层面和圣贤层面,却毫无疑问能够在认知的知行合一现实的知行合一等等知行合一之上慢慢修炼,慢慢攻坚。
  
        是的,知行合一并非一个结局,而是一个过程。
  
         所以只要你已经走在了修炼的道路上,你都已经在不断知行合一的道路上持续的披荆斩棘,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一只实践与认知,又和谈知行合一是一个假概念呢?
  
      

结合自身,谈一谈知行合一

2. 结合自己谈“知行合一”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能想到什么?是知道与行动,还是大脑中的想法转换为现实?那么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一下提出者王阳明先生的观点,以及自身,我们再来探究一下真正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
  
       首先知行到底为什么要合一?借由阳明先生的得意弟子徐爱讲的例子来说,知道要去孝敬父母是知,但真正的为父母做事 是 行。有些人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孝顺,便是知行为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罔与殆归根结底就是所习、所学没有落到心上,从而找不到方向。所以知行合一的意义就在于寻找目的,抵达目标。肯定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为之,不能仅仅去知或行。那样就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关键就在于阳明将知与行的范围扩大了。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在手机上看到一个篮球技术视频,当你想去学的时候,也就是意念开始动,就表明你已经“知行合一”了。概念可能大家不理解,但是有必要将知行作为一件事去看待。阳明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不过此刻你想学习已经是知行合一的初级境界。那么下一步就是去球场上进行所谓的实践。那么在实践过程中,难道要完全的摒弃知而毫无目的、头绪的乱打吗?不能!此时也是需要联系知而行,看看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反思过后再去践行。拖地的最高境界,你的身体和大脑享受着练习带来的成果。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一颗种子成长为大树的过程。
  
       如果还不清楚,不妨再看一下这个例子:当你面对一株植物,他的生机和香气都吸引了你,让你喜欢它。但是仅仅做到这个还不够,下一步就是动身,从视频上呈现出对这种植物的喜欢,比如给他浇水,把它放到阳光下。
  
       所以说我们在每一刻都是需要知行合一的,“知”“行”可能分别代指具体事情,但是每时每刻都要兼具思维上的知行。这就是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那么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做不到知行合一呢?结合阳明文段,可以发现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人性中私欲的阻隔。顺从自己的私欲利益肯定要比积极精进容易得多,而这恰好就是许多人被打败的地方。阳明当然也说过“好好色”和“恶恶臭”都是来自于人之本性的知行合一,但是知与行都存在于理性乃至德性的层面。并不是说本能不好,况且本能还是维系生命运行的关键。但是关键在于你不能就此为止,而是需要逆着难以扭转的私欲去创造乾坤。活着,肯定不只是为了满足本能。只有将自己的心,也就是那面本来斑驳的镜子进行不断的擦拭,再事上擦,最终才会变明镜。如此一来万物照在他身上呈现出的都是其本色。但本性难移,难度可想而知。但无论如何,知行合一不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
  
       话说回来,真正能做到格物致知而求的本体—良知(仁心)的可能就只有历史上的孔子、王阳明和半个圣贤的曾国藩了。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就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当我们知道可能知行没有结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吗?没有结果还有意义吗?在我看来,结果不论如何,都否定不了你最终的朝向。孔子也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果完全不去知行合一,不仅相当于将可以修得高境界的可能性抹去,同时也意味着你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只要我不断为善,知行,那份可能性是可以被增大的。比如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重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你的选择。你自己可以去决定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放弃。安于天命而行,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色。当你修得正果,才发现结果其实并不重要,过程才是价值。
  
       我的问题大多就处在于作业上。看到作业,总有短时间内内把他们解决掉的勇气,但私欲阻隔了行动,让我去干其他事情。就当我“沉浸”其中时,心却在为没有完成的作业无比焦躁。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没有完成作业,还把自己的精力内耗完,做其他事情也不快乐。检讨是来自于外在处罚,真正的是需要内心自己去反思,从而给予自己动力。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来自于人性中“私欲”“恶”的一面的镣铐,从而享受人之为人的自由。那些平常看似是自由的东西,实际上无时无刻都在束缚你。而知行合一就是你的武器和强力钳。
  
       此后就是一个对于梦想问题的讨论。大家可能小时候和此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可能是某一阶段的目标,可能是成年后所谓的“爱好”与“工作”。但在这其中难免会遭遇困境,比如知行中遇见困难,没有成功,或者是客观因素的不足。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知行合一了吗?在我看来是的,就像前面所说的,知行合一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每当失败,我都会给自己一句话“我至少做过,努力过,尝试过”~虽然力不从心,但是只要凭尽全力去做最好的,义之当为,心至少不会有遗憾。可能这就是阳明遗言“此行光明,亦复何言”的内涵吧。
  
      

3.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知行合一的认识

懂了知行合一,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知行合一的认识

4.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行与知,历来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代宗师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但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在历史上有一向有不同的理解。今天跟一个大姐讨论起来,突然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知行合一,在我看来,应该是四层意思。这四层意思也是层层递进的,基本上涵盖了王阳明一生中思想的大成。
  
 第一层是“智行合一”:今天大姐说了一句,叫:“知道没做到,等于不知道。”对,大多数人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涵义在知识获取成本越来越低的今天更有意义。要知道在古代,要想获取某一项知识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那时候信息传播艰难,学习成本昂贵。所以但凡某一项知识或技能,中国人的习惯往往以代代相传甚至是传子不传女等方式一代一代继承下来。这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过去有个成语叫“知难行易”,也就是知道什么知识很难,但学会后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但到了王阳明这个时候,他用知行合一颠覆了这个说法。也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和道理,你知道得再多也是没用的,关键是你得能做到。这种话我们听得不少。但这在王阳明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个绝对的创新。
  
 第二层是“意行合一”:在我看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多的讲的其实是这个意思。这一层意思类似于佛家的“正念”或是“活在当下”。也就是说,我们活着,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得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专注,这不当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它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修为。很多时候,我们把事情做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燥。比如写文章却想着约朋友吃个饭,跟朋友吃饭却想着下午的工作。人活着为什么会有很多的焦虑?其实往往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在行为做事当中杂念太重,欲望太多。但如果人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一定专注在这件事情本身里去,现在在吃饭就认认真真吃饭、现在在读书就认认真真读书、现在在工作就认认真真工作。你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这是意行合一。
  
 第三层是“心行合一”:王阳明还有个词,叫“致良知”。这个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我们的心。心是什么?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有自己的价值观的,而这个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比如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就是他的价值观,作为他来讲,其实也没错。所谓“心行合一”,其实就是说一个人做事,跟着自己的价值观去做就好。按照自己的心去做,行动不受其它人的干扰。只要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就可以做,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坚决不做。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很多烦恼。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是受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困扰,从小学到大学直到工作,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困扰。我们经常被别人告诉我们自己:你应该做什么,而往往忽视的是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心行合一,在我理解里,就像乔布斯说:追随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而别等着别人来告诉我,你应该怎么样。
  
 第四层是“志行合一”。中国历代大儒,向来有上报皇恩,下安黎庶的志向。北宋大儒张继的:“为天地立心、为苍生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是这一志向的极致。王阳明也不例外,更是从小就立下了要当像孔子一样的圣人的远大抱负。所以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里,还有很重的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做什么,要符合我们当初的志向——不能因为登山路上有棵野花就停下来忘记了登山的目标。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按照我们的目标去做,为我们的目标服务,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正是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立,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才能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才是所谓“知行合一”。

5. 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知行合一。如果我不学习心理学,也许我永远也不知道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也不会去深究知行合一是什么出处,由谁提出的,是什么意思。
  
  
         加入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后上的第一次课是韦老师的校长时间,第一句让我映像深刻的话是“知行合一”。但我听得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我去问了“度娘”才知道,“知道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提出来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一以贯用的主张“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小渡成长与督导学院预科班第六次督导课,韦老师在课程中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理念为切入点,引导我们如何正确理解“知行合一”。而在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时,韦老师以“舍得付出”为主线,用他自己的经验和人生感悟对我们循循善诱。最后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就是要在事上练,要在做事情中不断的体会和感悟,让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
  
  
         过去我是一个很没自信,很自卑的人,在人前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单独行走。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希望自已变得更好,变得更优秀。自从加入心理网校后,在网校老师的督导下,在分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经常一起参加同学会,一起去社区做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家一起学习分享,还有大家的鼓励,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了一些小进步。在进步中提升了我的自信。在做事中也让我有了一些成就感。比如这次韦校长布置我们去分享音频,我开始很犹豫,心想我如果去分享,朋友们会怎样看我呢,会不会议论我呢,会不会嘲笑我呢,顾虑重重。我想到了韦老师说的,我们要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要打碎玻璃心,练就金刚心。我鼓足勇气迈开了第一歩,虽然没100%的完成任务,但我战胜了自己。后来的推荐新生力量,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有破零,但我已经有几个候选人在观望了……。          这就是我在事上练的收效,也是我学习、生活中的知行合一。

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6.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扩展资料:
背景:
王阳明开辟贵阳县北部修文县龙昌镇的龙场后,深刻理解了生命的真相,这是经过艰苦思考后的一种深刻理解。王阳明认为,心态的态度决定了行为方式,世界的观点,如“列子”故事中的“绑架嫌疑人”。
从那以后,他脱离了朱熹的理论,建立了思想体系的伟大体系的开端。王守仁的知情与行为的统一主要针对朱雪,反对朱熹的思想。反对程朱立学的“学习和做两件事要做,认为先知必须知道,然后才能做”,先知道先做什么,然后重新认识光,“在空中说话”。
包括陆九渊在内的程祝李雪主张“先知道先做什么”,将知识和实践分为两个部分,并认为在知识实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知识。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历史: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它始于“尚书”和“左传”。 “尚书”的说法是“知道并不困难,但很难做到”。 将在说。知道认知或良心,行为是指行为和行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识与行为的关系主要是指道德理解和道德实践。
其代表人物是朱熹和王守仁。它也指一般认识论的意义。特别是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孙中山和毛泽东。
汉代以后、北宋建立之前,儒学受到佛老二氏的冲击,儒学在社会基层至上层的影响力都比汉代减弱许多,因而在两宋时期,大儒们一方面反佛老而重振儒家的地位,一方面亦希望为帝国建立一套道德规范。知行问题正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7.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

8. 你是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的呢?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吧!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就是认识事物的感觉和行为做法是密不可分的。人的外在是受人的内在支配的,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的行为就会反应出来什么。

比如说你喜欢吃肉,很简单的一件事,你喜欢吃肉,想吃肉,不喜欢吃白菜,当白菜炖肉这道菜里面你肯定会选择吃肉不吃白菜。你喜欢小美不喜欢小婷,当你想谈恋爱时或者是幻想恋爱时你就想和小美谈不会想和小婷谈,当然了这也不排除你对小婷另有所图才会选择和小婷谈恋爱,那这不就是你思想的一种转变嘛。

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之前我自己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只要出现问题就会生气,只要有点着急的事情就会发怒,有错就是别人的不会怪哉我身上,喜欢和爸爸妈妈吵架,喜欢和男朋友吵架,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但是通过我不断对生活的认识有变化,对待事物的事情也慢慢变了,我不再把错误都会考虑在别人身上,我会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我更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慢慢和爸爸妈妈吵架少了,和男朋友吵架也少了。
就是因为我一开始的想法很暴躁,我才会做出暴躁的举动,后来我变得心平气和,我对人的态度也慢慢变好了,所以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有这样一种现状,就是好多人都是知道要知行合一,好好努力,知道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努力过,其实这不是知行合一,也不是知,你只是把这个观点记住了,但这个观点并没有从你的心里生根发芽,等过一段时间你真正理解到了之后,你才会知道真正的知行合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