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中 基础货币的概念是什么啊!

2024-05-14

1. 西方经济学中 基础货币的概念是什么啊!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

西方经济学中 基础货币的概念是什么啊!

2. 准备金算基础货币吗?

  而只有能派生存款的货币才算是基础货币。
  那为什么准备金还算基础货币呢?
  很认真思考,穷根究底,追根溯源,要把货币银行学的原理弄明白,弄透彻。还没这么深入思考过呢。其实,我也没完全弄透彻。

  货币乘数的推导公式,就是其原理的体现。

货币乘数的基本意义是表示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

  或者说,货币乘数就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我稍微查阅了一下,具体推导公式很复杂,这是个理论性的问题。E=mc^2,这个公式很简单,但要弄懂其具体原理,就不简单了。能应用就不错了。找出需要的基础,把基础打好吧,不是任何一个问题,都能马上弄明白透彻的。

  这要了解基础货币的特征
  1.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
  2.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
  3.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链接参考资料的呢

  MBA智库百科: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且是这两个因素的乘积。这两者又受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具有使货币供给总量倍数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中央银行投放并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具体又有以下11项决定因素,其中前6项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项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这11项因素是:

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②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③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

④财政部发行通货;

⑤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

⑥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

⑦政府持有的通货;

⑧政府存款;

⑨外国存款;

⑩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及整个银行体系赖以扩张信用的基础。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改变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一定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增多,货币供给量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主要有5个,它们分别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率及通货比率。其中,法定准备率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政策工具;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又受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的高低、社会大众的资产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定期存款比率和通货比率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又具体受收入的变动、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

3. 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央银行若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买进证券,便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虽然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但可动用的基础货币较之增加更大,信贷规模增大,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具有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币值和汇率、应付政治经济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功能。所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除了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和购入公债外,还要购入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外债权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急剧增长,央行外汇占款比重日益增加。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外汇储备越多,投放在此领域的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也就越多,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便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并可能诱导通货膨胀。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指标是外汇储备量与全年进口额之比,若它在25%左右,并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即为适度。近年,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我国不得不在此渠道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以消化每年回笼的大量外汇储备,从而稳定币值,调控经济。

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4. 宏观经济学中的重点名词解释,就是考试经常考到的有哪些?

1.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简称 GNP) 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 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价格水平: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5.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7.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8.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 货币需求。 
9.IS 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 IS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0.LM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 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12 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3 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14.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6.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 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 任何行动。 
17.货币创造乘数:不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 法定准备率加上超额准备率的倒数。 
18.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硬币和纸币)(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是活动力强大的货币, 。 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
19 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为法定准备金率。 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 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20.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1.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22.奥肯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 GDP2 个百分点。 
2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 持续显著的上涨。 
24.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 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5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6 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关于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失 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具有反向关系。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代替工资上涨率。 
27.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人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 量。 (人们宁可牺牲持有生息资产会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政策保持在手边。 ) 
28.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资产损失或增加 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29.灵活偏好陷阱:当货币需求变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即在某一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 人们预期利息率不会再下降而会上升,从而持有债券竟会遭受损失,这是人们对货币需求变 得无限大,因而无论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也不会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31.投资陷阱:投资的利率调节与传导是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机制。根据凯恩斯投资函数理 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利率越高投资越少,由于利率调节与传导 机制的存在,投资的增减变化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 
6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产出利率 1)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上升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不确定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下降 4)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不确定 
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原有的报酬参 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加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业: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 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我考试的时候六个名词解释五个都是这里面的。

5. 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之间是什么关系?

基础货币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 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因为准备金制度需要上交一部分存入央行 作为准备金 以防出现银行危机 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是指银行利用上缴后剩余的存款进行投资和放贷等活动所获得的超出于原来的存款额的货币  说白了就是银行拿存款人存进去的钱进行放贷投资等活动赚取的超出存款人存款额的钱 这部分钱就称之为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之间是什么关系?

6.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的渠道有什么啊??

  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央银行若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买进证券,便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虽然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但可动用的基础货币较之增加更大,信贷规模增大,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具有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币值和汇率、应付政治经济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功能。所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除了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和购入公债外,还要购入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外债权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急剧增长,央行外汇占款比重日益增加。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外汇储备越多,投放在此领域的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也就越多,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便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并可能诱导通货膨胀。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指标是外汇储备量与全年进口额之比,若它在25%左右,并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即为适度。近年,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我国不得不在此渠道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以消化每年回笼的大量外汇储备,从而稳定币值,调控经济。

7.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核心是通过买卖证券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正确吗?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叶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其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广大基础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核心是通过买卖证券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