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期货交易的作用

2024-05-13

1. 金融期货交易的作用

①可以有效地转移价格风险,起到保值的作用。保值主要采取套期保值的办法,亦即在买进或卖出实际的现货黄金或现货金融工具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相同数量的期货合同,在合同到期后,因价格变动而在现货买卖上所造成的盈亏,可由期货合同交易上的亏盈得到弥补或抵消。②为投机者提供了机会,刺激他们进行倒卖证券的投机活动。虽然他们会对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但期货交易的上述两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投机者利用自己的资本进入市场并承担一定的风险,投资者便无法转移价格风险。金融期货的主要交易制度(1、2是硬件保证,3-6是市场监管、控制风险手段)1.集中交易制度金融期货是在期货交易所或证券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期货交易所一般实行会员制度。期货经纪商通常是期货经纪公司。2.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期货合约对基础金融工具的品种、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限价、合约月份、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交割日、交割地点、交割方式等都作了统一规定,除某些合约品种赋予卖方一定的交割选择权外,惟一的变量是基础金融工具的交易价格。3.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设立保证金的主要目的是当交易者出现亏损时能及时制止,防止出现不能偿付的现象。双方成交时交纳的保证金叫初始保证金。保证金的水平由交易所或结算所制定,一般初始保证金的比率为期货合约价值的5%~10%,但也有低至1%,或高达18%的情况。保证金账户必须保持一个最低的水平,称为维持保证金,为初始保证金的一定百分比(75%)。4.结算所和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所是期货交易的专门清算机构,通常附属于交易所,但又以独立的公司形式组建。所有的期货交易都必须通过结算会员由结算机构进行,而不是由交易双方直接交收清算。结算所实行无负债的每日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制度,就是以每种期货合约在交易日收盘前最后1分钟或几分钟的平均成交价作为当日结算价,与每笔交易成交时的价格作对照,计算每个结算所会员账户的浮动盈亏,进行随市清算。由于逐日盯市制度以1个交易日为最长的结算周期,对所有账户的交易头寸按不同到期日分别计算,并要求所有的交易盈亏都能及时结算,从而能及时调整保证金账户,控制市场风险。5.限仓制度限仓制度是交易所为了防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和防范操纵市场的行为,而对交易者持仓数量加以限制的制度。6.大户报告制度以便交易所审查大户是否有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交易所规定的大户报告限额小于限仓限额。如果会员或客户不在交易所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平仓,交易所有权对其强行平仓。限仓制度和大户报告制度是降低市场风险,防止人为操纵,提供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有效机制。7.每日价格波动限制及断路器规则。

金融期货交易的作用

2. 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

金融期货交易具有一般期货交易的特点:①成交与交割不同步,允许在成交的一定时期之后再进行交割;②由于金融市场行情经常发生变化,而期货交易必须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清算,这就必然会发生交割时的行市与成交价格不一致,如果交割时价格上涨,买者即可得利,反之买者就会遭受损失;③交割时买卖双方可以采用清算方式相互轧抵,不一定进行实物交换;④由于期货交易本身的时间差和价格差,会给交易者带来收益,所以参加期货交易的既有希望通过它来保护投资,避免因行市变动而造成损失的投资者,也有企图利用这种交易的时间差和价格差,贱买贵卖,赚取投机利润的投机者。金融期货交易又具有与商品期货交易不同的特点:①交易对象不是物质产品,而是金融商品,在美国,主要交易对象是财政部库券、商业票据以及包括普通股在内的其他证券;②交易量大、交易标的物种类繁多,包括黄金、外汇、利率、股票指数四大类,其中以利率期货种类最多;③不仅采用有形市场的形式(即通常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而且实行一套有效的押金制度,故交易比较安全可靠。所谓押金制度,就是做成一笔交易后,交易者不仅要向由资信卓越的会员组成的清算所缴付一笔原始押金,而且还要在合同交割前的时间里根据行情变化每晚随市清算。

3. 金融期货的发展前景

2010年4月16日,首批4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挂牌交易,这意味着我国金融期货在沉寂了近15年后再次登上资本市场舞台。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模式单一,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有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才能赚钱。缺乏做空机制也使得国内股票市场操纵之风盛行,庄家和一些大的机构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拉抬股价使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其正常的价值范围,这会导致股市系统性风险积聚,加大股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股指期货在丰富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同时,也防止了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促使股票指数在更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现指数波动的一致性以及成熟的成交持仓比充分反映了成熟市场的特性。投资者开户参与率自初期的50%上升至当前的89%,标的指数波动率的环比降幅创历史新高,期间各合约运行平稳,到期交割日效应从未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我们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加大对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视,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的债券市场体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将积极配合减少行政管制、鼓励金融制度与工具的创新,并且会在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和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期货与债券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利率期货交易的条件正在逐步形成。首先,利率期货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前期因欧美国家流动性泛滥引发全球通胀水平迅速上升,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伤害,各国政府多次通过调高基准利率等货币手段应对通胀,全球整体利率波动明显加大,造成借贷双方都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对企业的资金链形成很大压力。在国内市场,利率期货的适时推出可以为广大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对于企业稳定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利率期货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部分国债与银行间债券,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在缺乏有效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投资者宁愿采取长线持有的策略,因此难以在市场变动时产生分歧而达成交易,导致整个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推出利率期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并引进做空机制,一方面使得现有投资者在利率变动时可以主动规避风险,而不是采取被动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进入债券市场,改变债券现货市场投资者分布不均的局面,扩大债券需求,改善债券流动性,促进利率期限结构趋向合理,进而推动债券市场不断发展成熟。再次,利率期货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目标尽快达成。现货交易方式决定了我国的国债交易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交易成本相对于期货过高,市场对利率的反应不如期货灵敏;二是由于现货市场分割,形成的国债收益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现货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利率,无法对未来时点的利率水平进行合理预测,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如果有了一个集中交易的国债期货市场,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场利率,并通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套利活动,促进现货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基准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完整的国债收益率体系,为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线信号,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给国家判断金融形势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最后,利率期货还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本。利率期货价格走势的前瞻性能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且利率期货的敏感性与延伸性能够缩短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公开市场的操作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汇率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我国迫切需要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国际上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有外汇远期合同、掉期和外汇期货,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只有远期和掉期,将来外汇期货的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再是一个空想,如果没有大的不确定性发生,未来5年人民币将基本成为可兑换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汇率将更加稳定,中国资产也成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届时对外汇期货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金融期货的发展前景

4. 金融期货的发展创新

国内金融性创新步伐快于传统金融创新,金融期货创新民间版本创新后来居上,民间金融期货创新主要集中在投机交易者市场,以内交易为主。创新型品种主要有股指期货配资和国债期货配资,即日内投机交易者通过借助申穆投资或个人的金融期货帐户和资金,实现新保证金交易模式,在原有杠杆基础再度放大杠杆交易,通过保证金工具将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再度杠杆化,风险和收益再度杠杆放大。市场中金融期货配资比例是1-10倍,投机交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技术和投资交易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比例。

5. 期货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中国国务院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期货的发展

6. 期货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期货市场国际化和新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期货市场也日益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中,电子化、一体化和品种创新是未来世界期货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1)电子化趋势。在现代期货市场的发展中,不仅交易场所及其附属机构的管理交易过程都实现了电子化,更重要的是从客户到交易所和清算所的整个交易过程和清算过程都实现了电子化。电子化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差错,有助于交易所实现无纸化操作过
程,也有助于发展区域性和全球性期货市场;

(2)一体化趋势。期货交易全球一体化主要指同一期货上市品种的交易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连续24小时的运作。对未来世界期货市场一体化发展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1987年Globex计划。1987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路透社联合发起Globex计划,即闭市后交易系统。Globex 具有成本低、流功性强、效率高的特点。它将对区域性的期货交易所产生重大影响,将其纳入全球一体化的交易体系之中,将对整个世界期货市场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3)品种创新趋势。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国际期货市场经历了空前的品种创新的高潮,使期货市场在目前国际金融贸易和投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今后,期货品种创新仍是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之一。这是因为,期货市场是建立在现货市场基础上的金融投资市场,它的发展完全是为了满足现货市局的需要。

随着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融资工具证券化趋势的加深,投资者必将产生新的避险需求,需要新的避险工具。交易所只有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期货品种,才能推动期货市场深入持久的发展。

7. 期货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1、意义和作用:期货交易推动了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金融市场,还有带动了金融市场的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配资公司的发展,像期如意这种正规的期货配资公司也迅速发展起来,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高效的操作系统。
2、发展趋势:国际期货行业拥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国际领先的期货交易所历经了以“资本”为驱动的发展阶段、兼并收购为主要业务扩张方式,目前已进入到以“技术”为驱动的发展阶段,当前受地缘政治约束,跨境收购难度提升,通过交易平台信息输出与战略结盟获取全球期货产品和客户,成为业务扩张的主要手段。【摘要】
期货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提问】
1、意义和作用:期货交易推动了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金融市场,还有带动了金融市场的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配资公司的发展,像期如意这种正规的期货配资公司也迅速发展起来,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高效的操作系统。
2、发展趋势:国际期货行业拥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国际领先的期货交易所历经了以“资本”为驱动的发展阶段、兼并收购为主要业务扩张方式,目前已进入到以“技术”为驱动的发展阶段,当前受地缘政治约束,跨境收购难度提升,通过交易平台信息输出与战略结盟获取全球期货产品和客户,成为业务扩张的主要手段。【回答】

期货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8. 金融期货是如何兴起的?

2010年4月16日,首批4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挂牌交易,这意味着我国金融期货在沉寂了近15年后再次登上资本市场舞台。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模式单一,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有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才能赚钱。缺乏做空机制也使得国内股票市场操纵之风盛行,庄家和一些大的机构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拉抬股价使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其正常的价值范围,这会导致股市系统性风险积聚,加大股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股指期货在丰富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同时,也防止了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促使股票指数在更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现指数波动的一致性以及成熟的成交持仓比充分反映了成熟市场的特性。
投资者开户参与率自初期的50%上升至当前的89%,标的指数波动率的环比降幅创历史新高,期间各合约运行平稳,到期交割日效应从未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正在稳步向前发展。股指期货随着股指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信息技术系统、从业人员培训等更多细节的逐步成熟与完善,监管部门对于参与股指期货的约束将来有望放宽,类似公募基金、信托理财产品、阳光私募等机构投资者未来都会加入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中。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国内股指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比例仍很低。根据中金所的数据,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的投资者结构中只占3%。而美国CME机构法人的避险交易占整个股指期货交易量的61.3%,非避险大额交易占比为7.5%,小额交易者占比为20.6%,价差交易占比为8.8%。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认识的深入,期指持仓与成交规模将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股指期货对冲风险、稳定市场、促进价格发现等功能也将得以更好体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