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副创作于1901年题为《资本的皇帝》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

2024-05-13

1. 下图是一副创作于1901年题为《资本的皇帝》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190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下图是一副创作于1901年题为《资本的皇帝》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

2. 美孚公司的前身介绍

1859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性油井后,偏僻的泰斯维尔小镇一时人口剧增,地价飞涨,石油公司纷至沓来,油价瞬息万变,在那强手如林的石油狂潮中,精明的洛克菲勒没有随波逐流。他发现卖一加仑煤油所得等价于卖2桶原油。于是,他果断地从石油行业的下游入手,1865年收购了与他合伙的英国人克拉克的炼油厂,获得了大量资金,在石油上站住了脚根。19世纪70年代美国和欧洲资本迅速发达,急需石油时,他又清醒的意识到,谁控制了石油运输,谁就控制了石油。于是,他通过各种关系,笼络铁路运输人员,降低成本,甚至采取一些不道德行为,逐步垄断了美国石油加工和经销业。正当他在炼油上春风得意时,由于石油市场的扩大,竞争日趋激烈,油价剧烈暴跌,炼油业开始陷入困难。1867年,洛克菲勒从一位破产商人发迹中领悟到,在难以预测的市场变化中,走“合作经营”道路可以减少风险。1870年,他创立了美孚石油股份公司(也叫标准石油公司);到1871年,经营环境继续恶化,炼油上陷入一片恐慌,令人焦虑的时刻,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实现炼油业的更大联合,实现了炼油业和铁路运输的联合体“南方改良公司”;到1870年,洛克菲勒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炼油集团的主人。后来,有位传记作家写到:“在所有美国工业家们想出来的办法中,这是最残酷、最致命的。”洛克菲勒通过他过人的经营运筹才能和对市场发作的预测和谋略,不断战胜各种经营和技术的外界冲击,冲破一些石油商人和垄断资本家对他不正当经营手段的诉讼。最后终于实现了从原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一整套发展的石油生产经营系统。到19世纪末,美孚石油公司的经营触角,已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洛克菲勒及其高层次决策者,坐在当时纽约百老汇大街26号的一幢9层大厦的总部里,指挥部看到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油王国” 洛克菲勒以其在公众中低下的形象,在现代资本主义和商业发展中的巨大成就,被载入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洛克菲勒成为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他登上了美国石油工业的巅峰。正当洛克菲勒和他的美孚石油托拉斯如日中天之时,美国开始悄然兴起了一场反对不公平竞争、反对贪污腐化的改革运动。洛克菲勒作为“进行欺诈、高压、行使特权”的代表,首当其冲受到批判。1890年,美国政府颁布《谢尔曼反垄断法》,美孚石油托拉斯不得不解散。但事实上,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仍然存在,各分公司仍然步调一致,协同作业;各公司的收入还是由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委托人来管理。1899年6月,洛克菲勒改组美孚石油公司,以新泽西州的美孚公司重新登记,美孚石油公司的石油霸主地位再次得以确立。1908年,西奥多·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从而开始了托拉斯与反托拉斯之间最为激烈的对抗。罗斯福提出要将垄断市场、勾结铁路的美孚石油公司彻底铲除。1911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判美孚石油公司解散,洛克菲勒为之辛苦经营40年、耗尽毕生精力的石油王国轰然倒塌了。美孚石油公司被分成38个独立的企业,各自成立董事会。洛克菲勒虽然仍占有38家企业98.3383万股权中的24.55万份,但石油王国的崩溃使洛克菲勒的成就成为明日黄花。

3.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

标准石油公司19世纪70年代,从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石油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的标准一名,来源于他们标榜自己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意味着给石油行业带来了秩序上的标准。
1859年8月28日,一位名叫德雷克的人用他发明的钻井打出石油,引发了石油开采的狂潮。石油工业迅速崛起,吸引了一个人的目光,他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18岁时,他与人合伙开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从事农产品贸易,并在南北战争中赚到一大笔财富。钻探出石油后不久,精明的洛克菲勒发现石油最赚钱的环节在于炼油,于是他动员克拉克一起出4000美金与安德鲁斯组成了“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经过苦心经营,他们的企业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的炼油厂。   1865年2月的一天,洛克菲勒以7.25万美元买下了合伙人克拉克的股份,并将公司更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兄弟、弗拉格勒夫妻和安德鲁斯5人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当时,从石油中主要提取的是煤油,但很多工厂生产的煤油质量低劣,而洛克菲勒一贯坚持要保证质量,这正是标准石油公司名字的由来。1872年,洛克菲勒计划把所有的炼油厂合并成为一个巨大的联合体,以抑制价格的大起大落,挽救整个行业。   到1879年时,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能力的90%,还控制了几乎所有的进出产油区的石油管和汇集系统,并握有运输的支配权,人们称他为“章鱼”。   1882年1月2日,洛克菲勒和他的合伙人正式签署了一份“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协定”,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中,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为了争取消费者,标准石油公司又向销售市场进军。   据统计在19世纪80年代中,他已控制了80%左右的销售市场。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的利马发现了新的油田,但原油的含硫量很高。洛克菲勒为了建立自己的原油储备,决定大量买进利马石油。   1889年,标准石油公司雇佣的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弗雷彻研究成功氧化铜去硫法,利马石油的价格立即从标准石油公司买进时的每桶15美元涨到30美元,而且继续爬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石油工业继续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却遭到了更多的挑战。其中以艾达·塔贝尔从1902年11月开始在《麦克卢尔》杂志上发表的揭发标准石油公司黑暗面的连载文章最为犀利,并于1904年结集出版了《标准石油公司历史》一书。而1901年上台的西奥多·罗斯福更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和石油工业的调查。   1906年11月,罗斯福政府在圣路易斯联邦巡回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诉,指控这家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   1909年,联邦法院判处标准石油公司解散。1911年7月,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被分拆成34个独立的公司,而它的传奇则在这些公司中延续。很快这些公司又成为新的巨头。其中,几经变动,“路易斯安娜标准石油公司”1966年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则于1972年更名为“埃克森石油公司”。   1999年,百年来历经合并分割的埃克森和美孚再度合并,成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更荣登2001年《财富》杂志500强之首。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

4. 美孚石油公司的实力有中石油雄厚么?

如果按经营能力美孚石油要比中石油强。但中石油是中国国有的企业,有强大的政府支持着,所以实力上来讲,中石油政府背景的企业要比美孚石油强多了。

5. 中央电视台原来有个记录片很多集的,专门讲一些500强公司的商业历史,如摩根通用可口可乐等一些公司 求名字

《公司的力量》
是中央电视台2009年度启动摄制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
片名:《公司的力量》

版权信息:9787544045155
出 版 社: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19日
盘  数: 5盘DVD
类型:纪录片地区:中国大陆
时长:50分钟
集数:10集
首播时间:2010年8月23日起每晚21:20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第1集 公司!公司!
   作为开篇,提出了本片试图探讨的一系列问题: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与市场经济有怎样的关系?是功,是过,公司如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第2集 市场无限
      该集围绕东印度公司从盛到衰的历程,通过陶瓷、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中普通人和小公司登上经济舞台的故事,探讨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如何推动公司从“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从“特权”变成平等的“权利”。

第3集 猎富时代
     该集围绕自由市场中公司的成长,通过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西门子等一个个平民出身的企业家的故事,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与特质,并提出如何面对市场垄断、如何对待财富增长的问题。

第4集 进步之痛
    该集围绕19世纪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通过普尔曼公司镇、美国西部无烟煤矿、芝加哥肉类托拉斯和福特汽车公司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注公司、政府、社会如何认识进步之痛,如何寻求破解之法。

第5集 危机时刻
    该集围绕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产生和解救,通过观察美英等国公司在危机前的商业狂欢、危机爆发之初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美德大公司对政府救市行动的不同反应等,探讨政府、公司和市场的关系。

第6集 谁执权杖
   该集围绕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两大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和“第一位真正职业经理人”斯隆的故事,探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分配与传承,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新的历史下对经理人权力进行制衡的问题。

第7集 各领风骚
    该集围绕松下、京瓷、丰田等日本公司的成长和微软、苹果等美国公司的崛起,观察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各自理解和实践,探讨现代公司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第8集 创新先锋
   该集以公司在信息时代争夺科技制高点为线索,通过日美公司的芯片大战、硅谷的创新型公司、印度的“硅谷”故事,探讨公司成为社会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及其背后的体制支持。

第9集 本土雄心
   该集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几次“公司热”为线索,通过公司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及其在中国转型为新兴市场国家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探讨坚持走市场经济之路、实现富民强国之梦的主题。

第10集 地球无疆
   该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欧莱雅、IBM、诺基亚、可口可乐等传统大公司和新时代诞生的新型公司的故事,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公司相互之间的深刻影响以及被公司推平的世界正在遭遇和即将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中央电视台原来有个记录片很多集的,专门讲一些500强公司的商业历史,如摩根通用可口可乐等一些公司 求名字

6. CCTV经济频道播出的【公司的力量】十集的名称及简介

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分集简介 第一集公司!公司!(开篇)  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  作为开篇,本集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城邦,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到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用一个个穿越历史和现实的公司的故事,提出了本片试图探讨的一系列问题: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与市场经济有怎样的关系?是功,是过,公司如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第二集市场无限  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整整两个多世纪中,欧洲各国的特许公司(尤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为代表)垄断着海外贸易,金钱与权力的结合逐渐走向巅峰。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小工厂主的成长,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在英国,自由贸易最终取代了国家垄断。在此期间,英法都曾出现盲目的公司热和股市泡沫,为此,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经过百余年才得到法律的确认,并搭载着火车呼啸而归。  本集围绕东印度公司从盛到衰的历程,通过陶瓷、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中普通人和小公司登上经济舞台的故事,探讨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如何推动公司从“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从“特权”变成平等的“权利”。  第三集猎富年代  在更为宽松和庞大的市场环境中,美国公司蓬勃发展,大公司逐渐形成。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到来,德国公司也成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19世纪中期以后,企业家成为猎富年代的新英雄。他们信奉依靠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敢于冒险和创新,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这些自由竞争的推崇者又为何成了新的市场垄断者?财富英雄们为何会承受巨额财富带来的新困扰?  本集围绕自由市场中公司的成长,通过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西门子等一个个平民出身的企业家的故事,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与特质,并提出如何面对市场垄断、如何对待财富增长的问题。  第四集进步之痛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如何在资本扩张和社会公正间寻找平衡?怎样才能真正保护个人的权益?公司和社会、和个人该如何相处?  本集围绕19世纪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通过普尔曼公司镇、美国西部无烟煤矿、芝加哥肉类托拉斯和福特汽车公司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注公司、政府、社会如何认识进步之痛,如何寻求破解之法。  第五集危机时刻  金融市场支撑下肆意驰骋的公司,无边的自由里自我膨胀的公司,终于在繁荣之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崩溃。累积的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一次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教训,也由此而改变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公司为何会引发灾难?究竟谁能够拯救市场?当市场自我调整的机制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市场之手以外的另一种力量,但政府权力的边界又在哪里?  本集围绕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产生和解救,通过观察美英等国公司在危机前的商业狂欢、危机爆发之初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美德大公司对政府救市行动的不同反应等,探讨政府、公司和市场的关系。  第六集谁执权杖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家族企业一人当家的模式受到了挑战。20世纪30年代,职业经理人逐渐登上公司的舞台。二战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美、欧大公司普遍采用,由此带动了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管理科学的兴起。管理是否能让公司实现“无限大”和“万年长”的梦想?经理人制是否是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而当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的股东手中时,谁能来制约经理人的权力?  本集围绕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两大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和“第一位真正职业经理人”斯隆的故事,探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分配与传承,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新的历史下对经理人权力进行制衡的问题。  第七集各领风骚  诞生于欧美的公司来到东方后,逐渐改造和重塑了东方传统的社会文化;与此同时,东方文化也在对舶来的公司制度进行消化、筛选、变革和创新。文化的冲突、融合、再生,造就了独特的日本公司。世界也从日本公司的成功中发现:在制度和理性之外,惟有文化能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日本公司是如何从东西方文化中汲取能量的?文化如何助日本公司登上世界之巅?究竟什么样文化更有利于公司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本集围绕松下、京瓷、丰田等日本公司的成长和微软、苹果等美国公司的崛起,观察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各自理解和实践,探讨现代公司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第八集创新先锋  从19世纪的德、美大企业工业实验室,到20世纪后期硅谷高科技公司的兴起;从阿司匹林、尼龙,到晶体管,公司已成为人类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创造者。在二战后的和平发展时期,当科技竞赛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战场,公司引领的创新成为世界舞台的新剧目。公司为何能成为创新的先锋?日本公司的科技追赶为何在短期内成效卓然?美国公司凭什么再次超越?印度公司又因何而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力竞争者?  本集以公司在信息时代争夺科技制高点为线索,通过日美公司的芯片大战、硅谷的创新型公司、印度的“硅谷”故事,探讨公司成为社会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及其背后的体制支持。  第九集本土雄心  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对于每一个渴望富裕生活的普通中国人,公司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每一个渴望强大的中国公司,什么样的空气和土壤是它们最需要的?  本集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几次“公司热”为线索,通过公司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及其在中国转型为新兴市场国家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探讨坚持走市场经济之路、实现富民强国之梦的主题。  第十集地球无疆  自诞生起,公司从未改变向外的姿势。天灾或是战火,政治鸿沟或是文化差异,都不能阻挡它与生俱来的冲动。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跨国公司无疑是最重要的推手。公司自身的样态和理念也在随之改变:资源全球配置,互联网带来空前的商业民主。但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全球性危机,再次把关于公司的种种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处于矛盾、机会、合作、分歧中的公司,将会走向哪里?  本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欧莱雅、IBM、诺基亚、可口可乐等传统大公司和新时代诞生的新型公司的故事,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公司相互之间的深刻影响以及被公司推平的世界正在遭遇和即将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7. 谁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

人称“吝啬的冷面杀手”。 他从小就亵渎神灵,明晓财道;他信奉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恪守尔虞我诈的商战奸术;他从不当急先锋,而是在成熟的时机,冷酷无情地从别人手中夺取胜利的果实,常常心狠手辣地将对手 连骨带血地活吞进肚。他吝啬得向自己邀请来家作客的朋友收取住宿费。在他已成为亿万富翁时,仍向被邀请去他别墅住了一天的朋友要去10元的住宿费。他曾向秘书借5分钱打公用电话,归 还时秘书不好意思要,可他勃然变色申斥道:“5分钱是一块钱的年利呢!”然而,这位凶残吝啬 的刽子手对于慈善事业的捐赠却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方。

  他于1937年逝世,享年98岁。他的事业已传到第六代的子孙手中。
这位石油大王的父亲比尔是个犯有重婚罪、行为放荡的假货贩子:“那老头爱钱如命,见了钱就和疯了似的。我从来没见过像他那样爱钱的,” 比尔的一个同伙回忆说,“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继承了他父亲的精明和对金钱的嗜好。”

  他潜移默化地向儿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经商是一场严酷的竞争,要想方设法战胜对手,无论正当还是不正当的手段皆可使用。循规蹈矩的清教徒伊莱扎轻率地嫁给了比尔,婚后,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咱们等等再说。”

  这句话成为日后洛克菲勒的经商格言。母亲在他性格中留下的还有精打细算、沉着、节俭及其他优良的中产阶级品德。

  伯特兰·罗素曾经这样评论过洛克菲勒:“他所讲的、所想的、和所感觉到的来自他母亲,而他所做的则来自他父亲,外加早年不幸而产生的极度谨慎态度。”毫无疑问,洛克菲勒的成就是他内心两种对立却又在强大压力下结合到一起的禀性斗争的结果——父亲的胆大妄为和母亲的谨慎。

  1855年9月,踏破铁鞋的洛克菲勒终于在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得到了一份助理簿记员的工作,这份工作对年仅16岁的洛克菲勒意义重大,他终于开始投身商业,以后,他一生都把9月26日当做“就业日”来庆祝,其热情胜过自己的生日。

  最开始,洛克菲勒从父亲手上以一分利贷款1000美元、同克拉克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要经营农产品。在南北战争中,由于战争需求,农产品贸易获利丰厚。1862年,公司年利润为17000美元。

  战后的经济繁荣给洛克菲勒带来了无限机遇,1863年,洛克菲勒以4000美元的投资和炼油专家塞谬尔·安德鲁斯合作成立了石油公司,从此一头撞进黑金之河。

  经历了公司拆伙、新合伙人加入、以及与铁路公司的秘密运费折扣风波之后,洛克菲勒在1870年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又译为美孚石油),资产100万美元。洛克菲勒放言:“总有一天,所有的炼油和制桶业务都要归标准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吞并了26个竞争对手中的22个,之后大肆收购费城和匹兹堡的炼油厂。1875年巴尔的摩收购战完成后,洛克菲勒如愿以偿成为全美炼油业唯一的主人,垄断全球煤油市场。

  标准石油公司纽约总部在1885年落成——百老汇26号由此成为商界阴谋的象征。这期间,洛克菲勒完成了由创业型企业家向分析型企业者的转变,由此赢得“美国历史最伟大的工商管理者”称号,学界和实业界公认其在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占据要位。

  1890年,洛克菲勒开始了石油行业中前所未有的并购:吞并了联合石油公司及其他3家大型石油生产公司,控制了宾州和西弗吉尼亚州30万英亩的土地。八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在美国原油产量中的独占份额达到33%。

  随着财富的增加,洛克菲勒为成群的马屁精及觊觎他财产的阴谋家所包围,他沉思道:“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负担和巨大的责任。它只会带来两种后果:不是巨大的好处就是巨大的灾难。”最终,他通过创立芝加哥大学确定了今后作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

  洛克菲勒并不喜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1897年,芝大校长哈伯终于成功说服洛克菲勒参加五周年校庆。这天,3000多名衣冠楚楚的教授和学生见到了这位身着普通礼服、头戴丝质礼帽的创建人。第二天,洛克菲勒骑上自行车参观校园,每到一处,学生们都齐唱道:“约翰·D·洛克菲勒,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把余财全部献给了芝加哥大学。”学生们的爱戴使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心满意足,另外,始创于1901年的洛克菲勒大学的教师名录中,诺贝尔奖得主比比皆是。

  然而,伴随他整个晚年生活的是一桩长达30年的讼事。

  1881年.《大西洋月刊》记者劳埃德撰文《一个大垄断家的故事》,抨击标准石油与铁路的秘密联盟,使全国读者认识了洛克菲勒,制定反托拉斯法随即被列入首要的改革议程。

  俄亥俄首席检察官沃森向该州最高法院提出公诉,追究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托拉斯行为,并要求解散标准石油公司。

  1892年3月2日,沃森获胜,俄亥俄州高级法院裁定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必须放弃托拉斯协议,洛克菲勒主持重组大会,全体一致决通过解散托拉斯。

  5年后,身体欠佳的洛克菲勒离开了这个耗费他30年心血的石油帝国,但仍在名义上保留着新泽西石油公司总裁的头衔。这可能是他最失策的一招,因为尽管很多有问题的决断由他的继任者阿奇博尔德做出,但需要他亲自承担责任。

  美国最高法院在1911年做出解散标准石油公司的裁决,要求它在6个月内与子公司脱离,并禁止公司领导人重组垄断地位。

  至此,美国商业史上持续最久的闹剧终于降下了帷幕。

  1937年5月23日凌晨,洛克菲勒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享年97岁。舆论界将其描写成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只字不提那个残忍的托拉斯大王洛克菲勒。

  检察官萨谬尔·昂特·麦耶称赞这个他曾讯问过的、搪塞敷衍的证人说:“除了我们敬爱的总统,他堪称我国最伟大的公民,是他预见到了巨额财富可以明智地用做此途,舍此并无他人。”

谁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