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历史故事200字

2024-05-14

1. 忽必烈的历史故事200字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1281 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或许由于这些个人悲剧的刺激,忽必烈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至公元1294年2月18日(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忽必烈病逝。

忽必烈的历史故事200字

2. 忽必烈的故事100字不能超过二百字

中国元朝的创建者。元世祖。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忽必烈立即采纳汉人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3. 忽必烈故事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
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混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忽必烈肚子饿,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

忽必烈故事

4. 关于忽必烈的二百字历史故事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1281 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或许由于这些个人悲剧的刺激,忽必烈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至公元1294年2月18日(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忽必烈病逝。

5. 忽必烈的一生事迹,到底有哪些呢?

忽必烈是蒙古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忽必烈的一生都在南征北战中度过,他尊崇儒学,重用刘秉忠、许衡、姚枢、窦默、赵璧等汉族谋士,大力推行汉法,其一生的主要事迹如下:
一、临危不乱、逼宋乞和
1256年夏,蒙古大汗蒙哥以南宋无故扣押蒙古使者为借口,率领大军进攻南宋。忽必烈遵从蒙哥的命令,自开平出兵,自河南汝阳一路向南挺近。忽必烈的军队进展神速,他渡过淮河,攻入湖北,兵锋直指鄂州。而就在忽必烈大举进攻之际,却传来了蒙哥在钓鱼城病逝的消息。蒙古内部出现分裂,为争大汗之位而展开了明争暗斗。忽必烈在进退维谷的关键时期,果断采用了虚张声势的策略。他一方面声称要进攻南宋的首都临安,另一方面却暗地里积极准备退兵,成功地迫使南宋贾似道派使者乞和,并约定对蒙古割地赔款。

二、登基为帝、建立元朝
忽必烈在撤军之后,成功夺得了蒙古的汗位。他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成为了元朝的开国皇帝。


三、攻灭南宋、征日失败。
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从此南宋灭亡。而在1279年的崖山之役后,南宋流亡政权的最后抵抗力量也宣告覆灭。1281年,忽必烈派兵分两路远征日本,却最后失败。‍

四、重用汉臣、扶持农业。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他重用董文炳、刘秉忠等汉臣,编辑《农桑辑要》并在全国推广实施,设立“司农司”和“劝农司”等农业机构,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从而稳固其统治地位。


‍‍五、发明纸币
忽必烈发明了“钞”即现代的纸币,同时他还把钞票引入货币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


除了以上事迹之外,据传闻涮羊肉这道名菜的发明也与忽必烈有关。据说忽必烈在远征途中想吃清炖羊肉,却遇到敌军突袭,他的厨子在情急之下将羊肉切成薄片在锅里搅合了一下,加上配料就给忽必烈送了过去。谁知道忽必烈非常喜欢这个新菜,并给这个菜起名为“涮羊肉”。


‍‍

忽必烈的一生事迹,到底有哪些呢?

6.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小故事

成吉思汗射杀飞鹰
一次成吉思汗在打猎的时候,口渴难耐。正好附近有一洼山泉,他走过去捧起水就喝。
正在他喝得开心的时候,一只老鹰疾飞而至,成吉思汗虚惊一场,山泉泼得满地都是。
喝水被干扰,成吉思汗大怒,抽出腰间的羽箭射杀飞鹰,飞鹰中箭跌落在山顶。
成吉思汗爬上山顶,发现飞鹰已经被羽箭穿胸而毙,而死鹰陈尸的山泉水源旁,有条被鹰啄死的大毒蛇。
成吉思汗在庆幸的同时,深深的懊悔:我为何要射杀这只飞鹰!

忽必烈雨刷羊肉的故事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

7. 忽必烈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元朝的建立,自成吉思汗(太祖)开其基业,中经窝阔台(太宗)、贵由(定宗)、蒙哥(宪宗),至忽必烈(世祖)统一中国,定国号为元,历经70余年的征战。在这场封建统一战争中,忽必烈实行“祖述变通”、“附会汉法”的治国方针,终于取得巨大成功,他自己则成为元朝开国的一代英主。
忽必烈生于公元1215年,卒于公元1294年,他是蒙古国成吉思汗之孙,监国拖雷次子。忽必烈的母亲唆鲁忽帖尼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曾多次从她的“汤沐邑”真定(今河北正定)征召儒士至漠北教授其子女,因此忽必烈从小就受到汉文化的熏陶。青年时代的忽必烈,“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元史?世祖本纪》)公元1242年,燕京大庆寿寺高僧海云禅师被召至藩府,忽必烈问佛法中有无安天下之法,海云禅师回答,若问天下兴亡之道,应寻求天下大贤硕儒,并把儒士出身的徒弟刘秉忠(僧名子聪)留了下来。刘秉忠博览群书,对天下兴亡事了如指掌,对答如流,入情入理,从而得到忽必烈的青睐。也就在这一年,忽必烈又从怀仁(今山西怀仁)召儒士赵璧到藩府,委以罗致人才、访求治国之道的重任。几年间,忽必烈周围就聚集了刘秉忠、赵璧、姚枢、许衡、张文谦等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后来他们在忽必烈手下为治理国家发挥过重大作用。
忽必烈的哥哥蒙哥于公元1251年继承汗位。忽必烈被指派主管漠南汉地军国庶政。他“附会汉法”,治理汉地,于公元1251年在邢州(今河北邢台)设安抚使,公元1252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经略使,公元1253年在京兆(今陕西西安)设宣抚使,继承蒙古汗庭自耶律楚材以来的一些好的传统,吸收历代汉族统治者的经验,选贤任能,廉政清污,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姚枢担任京兆宣抚使后,积极整顿吏治,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印发钞票,兴建学校,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从而使关陇地区成为忽必烈的重要基地。公元1253年冬,他受命进军滇、黔,攻打云南大理城。城破之日,忽必烈又接受刘秉忠、姚枢等人的建议,裂帛为旗,书“止杀令”张之于街衢,禁止军士掳掠,使居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公元1256年,他命刘秉忠营建开平府,并奏准在中原地区签发汉军,扩充兵力。这时的忽必烈由于“收召才杰,悉从人望,子惠黎庶,率土归心”(《元史?世祖本纪》),赢得了中原汉族地主阶级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忽必烈“附会汉法”的举措,损害了部分蒙古贵族和西域商人的利益。他们便在蒙哥面前进行挑拨,公元1257年忽必烈被解除兵权,其下属也因罗织的罪名遭受迫害。这时他又听从姚枢等人的劝告,将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到汗廷作为人质,表明自己并无异志。年底,他又亲往谒见蒙哥。兄弟相见,忽必烈以谦恭忍让重新获得了蒙哥的信任,并重掌了军权。公元1259年,蒙哥在对宋军的战斗中受伤病逝,忽必烈即从鄂州率师北上。为了争夺汗位,从公元1260年开始,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争。忽必烈在这场战争中依靠中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最后取得胜利,阿里不哥表示归降。这次胜利,是蒙古贵族中“附会汉法”派对守旧派的胜利,其结果是漠北与中原联为一体,忽必烈的汗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忽必烈即汗位诏告天下时承认,“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为了加强文治,他表示“爰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元史?世祖本纪》)换言之,他决心在继承祖宗之法的基础上,“附会汉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大体相适应的国家制度,使大蒙古最后完成向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转变。

忽必烈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8. 忽必烈传作文500字易读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中华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少数民族君主,还是一位美食家。而且,他在美食上的造诣,还颇有点“冰火两重天”呢。
说起蒙古族,大家的印象必定是蒙古包,悠远的长调,碧青草原上剽悍的驯马人。蒙古族的美食,多以奶食和肉食为主。作为蒙古人的首领,忽必烈也非常爱喝牛奶。忽必烈率部灭掉南宋称帝之后,以大都(今北京)为都城,当时的大都风貌同草原上大相异趣,夏季天气酷热,生鲜食物保存十分不易。这对喜爱喝奶的忽必烈和蒙古贵族来说实在是件恼人的事:新鲜的牛羊奶,放几个时辰就变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忽必烈灵机一动,想到在牛奶中加入冰块,以延长牛奶的保存时间。
这个无心之举却让忽必烈有了意外发现:牛奶和冰块融合之后的“奶冰”味道比鲜牛奶更鲜美,后来忽必烈在“奶冰”中又加入了蜜饯、水果等佐料,使“奶冰”的颜色更鲜艳,口味更好。此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中国旅行,受到忽必烈的接见与赏赐,忽必烈兴高采烈地把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赐给马可·波罗,马可·波罗便将它的制作工艺带回欧洲,经过改良,形成如今受人喜爱的冰淇淋。
说完了“冰”,再来说说“火”。大家都知道,蒙古草原盛产牛羊,马背上长大的忽必烈,自然也是以牛羊肉为主食。传说南宋末年,忽必烈率军南下远征,经过几天的激战,三军将士都人困马乏,思乡情切。这时候,忽必烈突然想起了故乡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肥壮的牛羊,想起在家乡同战士们一起烤羊肉的情形。为了提振士气,他命人从附近村落找来几只肥羊,并吩咐厨师马上烧火烤肉。




谁知,正当厨师准备烤羊的时候,探子飞马来报,敌人正在逼近。听说要烤羊,士兵们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哪有心情打仗呢。看到这种情况,忽必烈暴躁极了,在帐内大呼小叫,让厨子马上上羊肉。厨师们听说之后,个个都吓出一身冷汗。忽必烈性格焦躁,在军中令行禁止威风八面,谁如果得罪了他,一分钟人头落地。况且现在战事危急,如果因为一顿肉贻误了战机,几个厨子都会性命不保。可是,吃过烤肉的人都知道,古法烤肉动辄几个时辰,片刻之间,怎么能上桌呢?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厨师急中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进锅里,等肉色稍一变白,就立刻捞到碗里,撒上细盐,送给忽必烈。
忽必烈狼吞虎咽地吃了几碗,连连说好,翻身上马杀退了敌人,获得一场大胜。在庆功宴上,忽必烈又想起了当时的羊肉,让厨师再依法炮制来分给将士们。众将领也对此赞不绝口。厨师趁机请忽必烈为此菜赐名,忽必烈想了想,说:“干脆就叫涮羊肉吧。”一道风靡祖国大江南北的名菜由此得名。
冰淇淋和涮羊肉,一冷一热,都与忽必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