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的介绍

2024-04-27

1. 梁从诫的介绍


梁从诫的介绍

2. 梁从诫的介绍


3. 梁从学的荣誉

1949年4月,梁从学任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渡江战役前夕,梁从学兼任华东军区支前司令部交通部长,主要负责修复交通,保证前方作战物资和兵员运输的工作。1955年,梁从学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梁从学的荣誉

4. 梁从诫的人物评价

“从诫本来是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自然之友’。这就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是顺乎民心应乎潮流之举。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国学大师季羡林评)“我跟梁先生是北大的老同学,当时他参加的社会活动很多,功课好,口才也极好。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他也很热心文保,给我的印象是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特别敢说话。太可惜,太可惜了。不然,我们还可以一起工作。” (考古学家徐萍芳评)无论是家学的渊源,还是自我的修养,梁从诫的举止透着儒雅。可有时他也会对人们说:我也要说点难听的话。说起今人对于环境的破坏,他就气不打一处来;看到长江的污染,他直接质问县长:这条江是不是你们污染的?他还自嘲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中国政协新闻网评)

5. 梁从诫的人物生平

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前夕,梁从诫随父母奔向西南“大后方”,开始战时半流亡的生活。1940年冬,由于日寇对昆明的空袭日益加剧,梁从诫随父母西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一个小江村———李庄。 1950年,投考清华大学建筑系,因两分之差,未能如愿考入,转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 1953年,清华历史系整合到北大历史系,在北大历史系学习。1954年,毕业于清华历史系,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 1958年,担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师。1962年,回到北京,在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世界史研究。 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被下放江西某“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回到北京,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创办《百科知识》及《知识分子》杂志。在此期间,有两次国外的百科全书访华团拜访邓小平,梁从诫全程担任邓小平的翻译。 1988年,辞去公职,应聘到民办中国文化书院任导师。1989年开始,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以及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9月,组织了第一次环境教师培训,地点也是在户外——十三陵的德陵边上的荒地里开始了培训会。 1994年之后,自然之友陆续开展过羚羊车、野马车、美境行动、绿色希望行动、绿地图、自然体验营等公众教育活动,同时,自然之友像一只母鸡一样,孵化出了无数民间环保小鸡。 1998年,由于梁从诫多年来积极参与了保护中国文物的活动,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被文物界推选为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2000年,被北京市奥申委聘请为环境顾问。2002年,任“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2006年,他骑自行车出行遭遇车祸,此后健康每况愈下,连走路也困难,后来甚至头脑糊涂。 2008年初,自然之友举办迎春茶话会,梁从诫冒着寒风,赶到会场,看望会员,并亲自给敬一丹等名誉理事颁发证书。 2009年3月,自然之友举行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梁从诫由人搀扶着走进会场,许多老会员上前与之握手。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9岁。 11月2日上午10点,梁从诫先生的告别仪式低调举行。社会各界上千人士自发赶来。

梁从诫的人物生平

6. 梁从诫的后人是谁?

梁从诫的下代是梁鉴、梁帆,梁鉴后从母姓更名为周志兵。
梁思成的独子梁从诫,在北大历史系学习时认识了北大校长周培源的女儿周如枚,不久两人相恋,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妻,生下儿子梁鉴。但是儿子出生之后,这对被无数人看好的才子佳人却最终走向了婚姻破裂,梁从诫与周如枚离婚,儿子的抚养权被判给了妻子,梁鉴从小在外公家长大,更改为母姓,取名为周志兵。

梁思成的孙子改名,其实是其外公周培源的安排。虽然周培源是一代学者,但是却只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外孙改名为周姓,是承继了周家的香火。但是后来周志兵的女儿梁周洋又改回了梁姓,由此可知梁鉴的改名其实不是他能左右的。

梁从诫在与前妻离婚后,与方晶结婚,生下了女儿梁帆。梁帆从小被送往美国学习,品学兼优,后来她受邀请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结果发现主办方竟然没有悬挂中国国旗,这让梁帆深感不满,提出抗议。最终主办方在她的要求下,举办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梁帆是一个很有爱国情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