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怎么来的

2024-05-14

1. 登革热怎么来的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易感性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预防

1.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提高人群抗病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疫苗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

登革热怎么来的

2. 登革热是什么?


3. 登革热是怎样的?

 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病因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症状

  一、典型登革热

  (一)典型登革热

  1. 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 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二)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二、登革出血热:分为两型即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和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 。

  (一)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二)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后白细胞即减少,第4~5d降至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

  部分病例尿及脑脊液可轻度异常。

  血清学检查 常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效价超过1:1280者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中和试验特异性高,但操作困难,中和指数超过50者为阳性。

登革热是怎样的?

4. 什么叫登革热

问题一:登革热是什么病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等。 
  
   问题二: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问题三:如何判断自己得了登革热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 
  1.登革热 
  (1)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 *** 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其他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2.登革出血热 
  (1)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 *** 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具体如下: 
  baike.baidu/view/80678 
  
   问题四: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登革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 
  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病毒感染性疾病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shocksyndrome,DSS)。 
  1.典型(普通型)登革热 
  (1)发热:通常起病急骤,畏寒或寒战,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fever),发热时常伴较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而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儿童病例起病可较缓慢,毒血症状较轻,恢复亦常较快。 
  (2)皮疹: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 
  (3)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典型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称为血肿,可见于严重出血的病例,束臂试验亦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用于疑似本病病例检查,检查方法是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为5cm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皮肤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出血点则用墨水笔标出,然后用血压计的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再使其保持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8min后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约2min)后,计算圆圈内皮肤出血点的数目,减去原有出血点的数目,若两者之差大于10则为阳性,登革热患者的束臂试验常呈阳性,由于束臂试验有可能使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患者的试验前臂出现瘀斑的可能性,因此,本试验不宜过多施行。 
  (4)其他: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可有黄疸,但脾大少见。 
  2.轻型登革热症状和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但浅表淋巴结亦常肿大,病程常短于5天,流行期间轻型病例较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状较轻,故较易被忽视而漏诊。 
  3.重型登革热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但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可于24h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发病前15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发病于本病流行季节,发病前3~15天曾有被伊虫叮咬史,特别是当某地于短期间内出现大量发高热的病例时,更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特征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伴全身疼痛,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出皮疹,皮下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3.实验室检查若患者只有符合登革热诊断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

5. 什么叫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到18个小时,至发病后第三天,少数患者在病程第六天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是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埃及伊文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在我国广东,广西则以白纹伊蚊为主。

伊蚊吸入带病毒血液后,病毒在唾液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吸血后十天伊蚊具有传播能力,传染期可长达174天。人群普遍易感,在新流行区,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

什么叫登革热?

6. 这是登革热吗


7. 这是登革热吗?


这是登革热吗?

8. 登革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