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六类人员是指什么

2024-04-28

1. 贫困六类人员是指什么

贫困六类人员是指低保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户、独居老人户和无劳动能力户。贫困人员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每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相对贫困人口每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每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每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六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第七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贫困六类人员是指什么

2. 贫困六类人员是指什么

贫困六类人员具体如下:1、特困供养人员;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特困优抚对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的贫困人员;5、因自付费用过高致贫、返贫家庭的大病患者;6、由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门诊重大疾病及慢性病患者。贫困户的补助具体如下:1、贫困户产业扶持补助;2、贫困户教育补助;(1)学前教育免收保教费;(2)义务教育免除杂费、教科书、作业本,享受寄宿生补助;(3)高中教育:发放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的学生可领取补助;(4)大学教育:直到学业结束。休学期间,暂停发放资助。3、贫困户医疗补助金:(1)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医疗扶贫“十免四补助”;(2)在区内住院治疗目前实行的是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3)2017年贫困户免收新农合费用。4、贫困户民政低保补助;5、贫困户建房补助:(1)危旧房改造补助;(2)易地扶贫搬迁补助。6、贫困户社保补助(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2)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3)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法律依据:《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第二条国家扶贫资金是指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专项安排的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

3. 贫困户六类人员指什么

贫困户六类人员具体指如下:1、特困供养人员;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特困优抚对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的贫困人员;5、因自付费用过高致贫、返贫家庭的大病患者;6、由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门诊重大疾病及慢性病患者。贫困户标准如下:1、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2、绝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在测量绝对贫困标准时,一般只考虑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须购买的物品,并且,所购买的物品应当是最简单最经济的。相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第四条  城乡低保资金的筹集渠道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社会捐赠收入等。   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城乡低保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通过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捐赠和资助,多渠道筹集城乡低保资金。第五条  各级民政部门应按照预算编制要求,根据低保对象人数、低保标准、补助水平和滚存结余等有关数据,认真测算下年度城乡低保资金需求报同级财政部门。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草案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上级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及时下达城乡低保补助资金预算指标,以提高下级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各级民政、财政部门应规范城乡低保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基础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城乡低保资金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依据。第十四条  城乡低保金应当按月发放,于每月10日前发放到户。个别金融服务不发达地方的农村低保金可以按季发放,于每季度初10日前发放到户。城乡低保对象价格补贴、节日补贴等临时或一次性的生活补助资金,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贫困户六类人员指什么

4. 贫困户六类人员指什么

贫困六类人员具体如下:1、特困供养人员;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特困优抚对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的贫困人员;5、因自付费用过高致贫、返贫家庭的大病患者;6、由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门诊重大疾病及慢性病患者。贫困户的补助具体如下:1、贫困户产业扶持补助;2、贫困户教育补助;(1)学前教育免收保教费;(2)义务教育免除杂费、教科书、作业本,享受寄宿生补助;(3)高中教育:发放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的学生可领取补助;(4)大学教育:直到学业结束。休学期间,暂停发放资助。3、贫困户医疗补助金:(1)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医疗扶贫“十免四补助”;(2)在区内住院治疗目前实行的是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3)2017年贫困户免收新农合费用。4、贫困户民政低保补助;5、贫困户建房补助:(1)危旧房改造补助;(2)易地扶贫搬迁补助。6、贫困户社保补助(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2)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3)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法律依据:《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第二条国家扶贫资金是指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专项安排的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

5. 扶贫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

法律分析:农村三类人员分别是指:贫困老年人,重病人,残疾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扶贫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

6. 扶贫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

法律分析:
农村三类人员分别是指:贫困老年人,重病人,残疾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7. 扶贫两类人员是哪两类

脱贫监测户和边缘贫困户。
何谓“脱贫监测户”?脱贫监测户指的是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这些脱贫户脱贫的时间还不长,如果已脱贫户自身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的话,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返贫致贫的风险。
因此,国家对这一类户实行动态监测调整机制,一旦发现返贫的风险,会及时进行正确的帮扶,用以巩固脱贫成效。
何谓“边缘贫困户”?边缘贫困户指的是未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暂时高于现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对于这类边缘户,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在做好现有脱贫监测户脱贫的同时,密切关注监测边缘户家庭情况,做到精准施策,应保尽保。
随着2020年全部脱贫,这些贫困群体想要纳入贫困户的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到2020年底,农村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将会全部脱贫,如果达不到脱贫条件,国家将实行全面兜底的保障措施。

扶贫两类人员是哪两类

8. 扶贫两类人员是哪两类

法律分析:两类人群指脱贫监测户和边缘贫困户。脱贫监测户指的是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这些脱贫户脱贫的时间还不长,如果已脱贫户自身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的话,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返贫致贫的风险。边缘贫困户指的是未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暂时高于现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