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管理是什么

2024-05-13

1. 参公管理是什么

参公管理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审批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参公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

参公管理是什么

2. 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

01、编制上的区别
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但是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
这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职工却没有公务员的身份,而且编委会又不可能扩大行政编制数额,于是就出现了某些参考公务员管理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
02、名称上的区别
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
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
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但不叫“机关”。
03、待遇上的区别
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级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它们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因为大部分参公单位机构规格比党政机关要低,因此薪酬涨幅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
04、转任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没法转任到行政编的。但参公单位却比较特殊,它能与公务员进行转任。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

3. 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在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会看到“参公管理”几个字,那么究竟什么是参公管理呢,参公管理是公务员吗?参公管理和公务员区别是什么呢?今天,福建中公教育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下这个问题。
一、参公管理是什么
参公管理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审批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参公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
二、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
根本区别就是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三、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相同
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四、参公管理
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只要接收单位和现工作单位双方同意放人和接收,调动以后编制性质也会随之改变。

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4. 参公管理人员属于公务员吗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一句话来讲,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5. 什么是参公管理?

  "参公管理"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员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如团委、科协、妇联等人民(群众)团体,因其使用行政编制,但无具体行政职能,因此称作参公群团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一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多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二级单位,比如档案局、史志办、渔政监察大队、城管执法局、劳动监察大队、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金融办、旅游局、关工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社保局、供销社等等,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但是此部分工作人员一般没有行政编制而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资福利待遇和公务员没有区别。目前来看,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凡进必考"政策的实行,参公管理和公务员几乎没有实质区别,但是具体到各省市有不同的政策。如有的省份允许参公人员和公务员相互交流,有些省份则暂时不允许逆向交流,还有部分省份是有条件交流,比如符合学历、年龄、进入渠道等多种条件下可以直接交流到有编制空缺的党政机关。

什么是参公管理?

6. 参公管理和公务员区别

一、编制上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参公较特殊,介于事业编和行政编之间。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
二、名称上
参公人员名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
三、待遇上
参公单位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薪酬涨幅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
四 、转任上
参公单位能与公务员进行转任。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

7. 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和公务员有区别吗?

参公管理是什么
参公管理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审批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参公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
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
根本区别就是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和公务员有区别吗?

8. 什么是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

参公管理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审批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参公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
根本区别就是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