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经过了怎样的演进?如何评价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2024-05-15

1.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经过了怎样的演进?如何评价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的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外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集中使用该国的外汇,防止外汇投机,限制资本的流入流出,稳定货币汇率,改善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民币汇率行成机制、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外汇交易管理制度、外汇风险管理制度。



一、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外汇管理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演变、改进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经历了汇率双轨期、汇率并轨期、汇率市场改革期三个阶段。

1.汇率双轨期(1978―1993),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采取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办法、1980年10月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引进更多竞争机制、增加外汇储备、存在较少的外汇风险,缺乏外汇监管制度。

2.汇率并轨期(1994―2004),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以银行结售汇制度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外汇市场、取消对外国货币在中国境内的计价、结算和流通,提高居民用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1996年12月1日起,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可兑换,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的贸易日益增多,外汇管理局为适应形势需要,作出相应政策规定。

3.汇率市场改革期(2005至今),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

(1)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改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摘要】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经过了怎样的演进?如何评价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的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外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集中使用该国的外汇,防止外汇投机,限制资本的流入流出,稳定货币汇率,改善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民币汇率行成机制、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外汇交易管理制度、外汇风险管理制度。



一、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外汇管理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演变、改进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经历了汇率双轨期、汇率并轨期、汇率市场改革期三个阶段。

1.汇率双轨期(1978―1993),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采取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办法、1980年10月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引进更多竞争机制、增加外汇储备、存在较少的外汇风险,缺乏外汇监管制度。

2.汇率并轨期(1994―2004),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以银行结售汇制度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外汇市场、取消对外国货币在中国境内的计价、结算和流通,提高居民用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1996年12月1日起,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可兑换,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的贸易日益增多,外汇管理局为适应形势需要,作出相应政策规定。

3.汇率市场改革期(2005至今),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

(1)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改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回答】
调整汇率水平,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调整汇率基准价格和挂牌汇价体系。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下浮动0.3%;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到3%;扩大银行自行定价的权限,现汇和现钞买卖价在基准汇率上下1%~4%以内由银行自行决定,而且可以一日多价。

(2)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截至200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8088.28亿美元,由于过多地用美元衡量外汇储备,加之美元兑人民币正在贬值,这一阶段已摆脱之前经济学家所谓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外汇储备政策,中国开始运用合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超额外汇储备使外汇储备要保持适度规模。

(3)不断完善外汇交易制度。增加交易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将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扩大到所有银行;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在银行间市场引进询价交易机制;引进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品种,开办远期和掉期外汇交易;实行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增加银行体系的总限额;调整银行汇价管理办法,扩大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波幅,取消银行对客户非美元货币挂牌汇率浮动区间限制,扩大美元现汇与现钞买卖差价,允许一日多价等。【回答】
二、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绩效



1.汇率双轨期。改革开放使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进行国际贸易,引进外商投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主要部分。但是国家对外汇规定仍比较严格,汇率形成机制由政府和市场双方决定,以官方汇率为主。但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一固定汇率制,扩大了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表现在贸易和利用外资上,增长速度较快,波动幅度较大。

2.汇率并轨期。1994年中国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新改革,对汇率形成机制、个人和企业用汇政策、外汇市场等都有更加灵活规定,使贸易和投资加速增长。从以下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外汇体制变化使贸易和投资较上一阶段有较快增长。1994年贸易额达到2366.2亿美元,贸易额增长率达到20.9%;投资额为339.46亿美元,突破300亿美元,增长率为22.24%。1996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宣布中国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可自由兑换,实现投资者换汇的便利性,减少交易费用,以此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包括间接投资,1996年外商投资额为421.36亿美元,由于时滞的存在,其增长率为11.45%。加入WTO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一些相应政策促进中国贸易和投资发展。2004年贸易额为11574.4亿美元,增长率为35.7%。

3.汇率市场改革期。在总结以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及符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前提下,中国在2005年又一次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使汇率灵活性加强,外汇市场更加完善。虽然2006年外商投资增长率仅为15.23%,但从整体规模上看,贸易和投资都在增长,2006年贸易额和投资额分别为17606.9和735.23亿美元。【回答】
三、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及影响因素



1.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

(1)国际环境变化。20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上整个汇率体系都随之作出调整,由固定汇率制开始向浮动汇率制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先后调整原有政策以应对危机。2002年末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激增,由日本等少数国家开始在国际社会上散布“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2003年进一步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前后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又要求中国改变汇率制度或逼迫人民币升值。

(2)国内环境变化。中国逐步放宽外汇管理,不断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广外汇市场工具,各项金融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仅由国家制定固定的汇率已不适合经济发展需求,1994年开始,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更加明显,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已不能体现市场的主动性,改变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具体影响因素

正如诺斯所言:“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在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1]外汇管理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变迁主体对制度创新利益的追求。

(1)外汇交易费用。汇率双轨期,官方汇率干扰市场汇率有效发挥,带来经济活动扭曲和配置失当,产生管理费用。银行结售汇制阻碍外汇流动性和可得性,影响个人和企业用汇,并且容易引发外汇黑市猖獗。【回答】
 (2)博弈参与者进行博弈。在汇率双轨期和并轨期,中国新外汇管理制度的产生是参与者重复博弈的结果。外汇管理制度的博弈参与者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及其分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先制定新外汇管理制度,一段时间实践,根据博弈学习理论,进出口企业个人等其他博弈参与者认为新制度会给自己带来一定收益,他们选择合作博弈。到汇率市场化阶段,进出口企业、个人不再满足被动地接受博弈的结果,政府也相应的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他们开始参与到博弈中去。

【回答】
(3)意识形态变化。知识发展方式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意识到汇率制度需要由固定汇率制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传统意识认外汇储备存在“衣柜效应”,安全系数越高,但现阶段过多的外汇储备导致外汇占款过多,易压迫人民币升值,引发通货膨胀、中国意识到对外汇市场的管理应由原来只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外汇业务,改为现在多种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进行外汇业务、意识到随着市场的开放,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外汇风险,相应的抵制风险制度也应出现,目前中国有多种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如货币远期合同、货币期权期货合同等。【回答】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经过了怎样的演进?如何评价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2. 综合实际分析我国目前的人民币管理体制与国外的体制有何不同?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需要政府根据需要而控制外汇,实行行政性外汇管理体制,防止外汇外流,将增加外汇储备作为首要目标,但整合国际资源而开发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则要求政府放开对外汇的控制,实行自由性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使外汇能自由进出,尤其是使中国资本走出去,因而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需要我们大力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实行自由性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 

  自由性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的首要特点是外汇买卖的自由,但是我国目前的外汇买卖并不自由,例如资本项目就根本没有放开。为什么我们没有在外汇买卖上实行自由买卖的制度?据说有各种原因,例如害怕实行自由的外汇买卖会给国际炒家提供条件,不利于国家金融安全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害怕资本外流,尤其是害怕民营资本外流。我们认为应该放开对外汇的政府管制,实行外汇买卖自由化。对于有人所讲的担心民营资本在放开外汇管制的开放条件下会外流的问题,我想我们的根本办法是健全法治,真正保障民营资本的应有权益。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国家,资本回报率也很高,对于逐利的资本来说,中国依然是最佳的投资区域,因而只要我们对民营资本实行真正的国民待遇政策,民营资本仍然会在中国投资,而不会流向国外的。最根本的办法不应该是通过控制外汇而控制民营资本的外流,而是解决它们的不安全感的问题,从而使中国成为既是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国家,也是资本最安全的国家。 

  自由性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不仅仅要求外汇买卖自由,而且也要求汇价能够自由波动,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我国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因而需要放开汇价,使汇价走向市场化。如何实现汇价市场化?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一下子彻底放开汇价,一种是缓慢地逐渐放开汇价。有人认为应该实行一下子彻底放开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形成的压力,但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国家美元储备很大,而且民众也有较多美元储蓄的条件下,会给国家和民众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特别是大量出口美国的中国企业也会受到巨大的成本上升的压力,因而我们应该实行缓慢放开汇价,为国家、民众、企业留下一段能进行自我调整的时间,从而减轻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压力。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国自2005年7月起选择了缓慢放开汇价的方式,使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实现升值,从而为国家、民众和企业进行自我调整留下了有效的时间。当然,这种方式也使各方都存在着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并且诱发了国际上的“热钱”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从而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问题。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实行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调整国际政策 

  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下,我们在国际政策上实行的是追求出口而限制进口的国际贸易政策,以及盲目吸引外资而限制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资本流动政策,但在实行整合国际资源而开发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的条件下,这些政策都要进行有效调整。 

  首先要调整国际贸易政策。一是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降低退税比例,甚至取消出口退税,尤其是对那些高污染环境和高消耗资源的出口产品,不仅不能退税,而且要提高出口关税,从而减少过度的出口,减缓顺差过大的压力;二是要调整进口政策,降低进口关税,尤其是对那些资源性和技术类的进口产品,应该大力降低进口关税,甚至可以取消进口关税,从而通过扩大进口而减缓顺差过大的压力。 

  其次是要调整外资政策和资本输出政策。对于外资政策的调整,重点在于调整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现在对外资的政策不应该是优惠政策,而应该是实行国民待遇政策,因而应该取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及土地优惠等,尤其是对那些没有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的外资,我们应该限制其进入。同时,我们应该鼓励中国资本走出去,并从各个方面提供方便和优惠,这对我们整合国际资源和减轻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压力是很有作用的,可以促进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有效实现国内外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3.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有何特点

从层级上看,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从方式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宽严相济”。从内容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对事不对人”从执行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可操作性日益加强。从体系上看,主体性外汇管理法规“独善其身”。从立法与实践的关系上看,外汇管理法规未能与时俱进。 从世界范围上看,外汇管理法规与国际惯例“若即若离”。一、管理法规广义上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狭义上是指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二、2016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一是推进外汇监管方式改革,弱化事前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管理,提高国际收支监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提升监管效能;二是进一步优化外汇管理服务,深化经常项目便利化改革,完善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三是加强风险防控,指导银行按照“展业三原则”要求办理外汇业务,严格履行真实性、合法性审核责任,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外汇市场秩序;四是做好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统筹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各项目标,完善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五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继续加强党建工作,狠抓党风廉政、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是外汇管理的基本行政法规,主要规定了外汇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制度。由国务院于1996年1月29日发布,1996年4月1日起实施,根据1997年1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四、各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严格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行管制,实行这种外汇管制的国家通常经济比较落后,外汇资金短缺,市场机制不发达,因而试图通过集中分配和使用外汇以维持稳定的汇价、保障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民族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是部分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原则上不加限制,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进行一定的限制。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有何特点

4.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有何特点

从层级上看,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
从方式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宽严相济”。 
从内容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对事不对人”。从1980年《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与1996年《外汇管理条例》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拓展资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外汇这个名词。不难想象,从通俗意义上来说 , 外汇指的是外国钞票 ,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外国钞票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外汇。外国钞票能否被称为外汇,首先要看它能否自由兑换,或者说这种钞票能否重新回流到它的国家
而且可以不受限制地存入该国的任意一家商业银行的普通账户上去,并在需要时可以任意转账,才能称为外汇。
外汇英文名称为 ForeignExchange 从专业角度来说,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指的是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主要包括信用票据、支付凭证、有价证券及外汇现钞等。
简单来说,只有能够自由兑换及流动的外币或外币存款、支付凭证等等才是外汇,才可能参与到外汇市场并应用在外汇交易中。我们如果要进入外汇市场从事外汇交易,就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个基本概念。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截至2015年,中国位居世界各国政府外汇储备排名第一。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有大量民间外汇储备,国家整体外汇储备远高于中国。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