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浮动汇率的介绍

2024-05-15

1. 自由浮动汇率的介绍

自由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自由涨落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汇率的介绍

2. 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又如何?

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布雷纳德的转述,中方确认了将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
但是,客观分析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压力,2011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美国经济表现好,中国的出口和顺差可能大幅扩张,升值压力自然会上升;如果美国经济表现不好,失业状况很难改善,同样可能令美国政客对人民币政策加紧施压。
汇率自由浮动的最大挑战是国内的经济与金融部门能否经受得住汇率水平较大幅度的起伏。现在国内的共识似乎是汇率一起伏,经济就垮了,尤其是利润率十分微薄的出口行业。这是许多部门与专家反对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更不要说汇率自由浮动。但是,汇率波动是否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也不见得。过去中国汇率波动的时候,也没有看到国内经济部门包括出口行业变得尤其脆弱。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尼、泰国、韩国和印度的汇率基本上实现较大自由度的浮动,除了国际危机期间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了一些困扰,总体来看,经济运行还比较平稳。更重要的是,汇率波动起来以后,企业可以利用许多金融工具实施汇率避险。
虽然目前的汇率政策已经扩大了波动区间,但是,在市场预期和国际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政策仍然没有摆脱举步维艰的境地。即使未来进一步增加汇率的弹性,中国仍然避免不了政府打不赢市场这样一个铁律。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的“管理”,升值预期会随着资本流入的增加而进一步自我增强。这就好比一个恶性循环:升值越多、升值预期越强、资本流入越多、升值压力越大。国际政治又对这一过程推波助澜,这样发展的结果可能是连市场都不知道均衡究竟在哪里。
实现汇率自由浮动的想法可能是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的一条思路。与其把很多精力放在与市场博弈、与美国博弈,倒不如集中精力考虑让汇率自由地波动起来,当然,自由市场也有“超调”,但在政府“管理” 的情况下,“超调” 往往更严重。毕竟政府并不比市场更清楚均衡汇率在哪里。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汇率完全自由地浮动也不现实,但我们起码可以考虑利用今后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实施改革,实现“有条件的自由浮动”。具体的“条件”可能很多,但至少有两条:一是还是应该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动;二是可以允许当局实行有节制的市场干预。前面一条很重要,因为最终泰国、韩国和印尼出了问题,主要是短期资本回流太快,这对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的限制办法就是利用已经实施的QFII和QDII制度,允许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但对流动的频率和数量作出明确的限制。
政府适当干预汇率市场减少剧烈波动也是可能的,不过,这需要一种机制来节制这样的干预。规定每年可以干预的规模,由央行酌情实施。干预的责任应该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干预的成本。

3. 浮动汇率中的自由浮动指

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大幅波动可能扭曲资源配置,汇率的随机性和通货膨胀偏向较大。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货币当局虽然干预外汇市场,但不捍卫任何确定的平价,干预的频率根据汇率目标而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主要缺点是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缺乏透明度,可能引起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它与自由浮动汇率的区别在于它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即货币当局根据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来公布汇率,允许其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上下浮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合理和相对稳定。

浮动汇率中的自由浮动指

4. 什么是浮动汇率


5. 浮动汇率的基本介绍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浮动汇率制度,就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 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等。这里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其他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30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钉住浮动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弹性浮动是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联合浮动是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订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幅度大大超过了固定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幅度大大超过了决定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如价格水平、收入水平、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不仅在短期内波动的幅度很大,而且在长期内波动的幅度也很大。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幅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料,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已无法解释现实的汇率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汇率决定理论来解释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易变性的原因,从而使人们对汇率运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浮动汇率的基本介绍

6. 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又如何?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胡锦涛主席近日访美,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失衡等问题作出了适当的澄清。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布雷纳德的转述,中方确认了将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
但是,客观分析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压力,2011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美国经济表现好,中国的出口和顺差可能大幅扩张,升值压力自然会上升;如果美国经济表现不好,失业状况很难改善,同样可能令美国政客对人民币政策加紧施压。
汇率自由浮动的最大挑战是国内的经济与金融部门能否经受得住汇率水平较大幅度的起伏。现在国内的共识似乎是汇率一起伏,经济就垮了,尤其是利润率十分微薄的出口行业。这是许多部门与专家反对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更不要说汇率自由浮动。但是,汇率波动是否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也不见得。过去中国汇率波动的时候,也没有看到国内经济部门包括出口行业变得尤其脆弱。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尼、泰国、韩国和印度的汇率基本上实现较大自由度的浮动,除了国际危机期间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了一些困扰,总体来看,经济运行还比较平稳。更重要的是,汇率波动起来以后,企业可以利用许多金融工具实施汇率避险。
虽然目前的汇率政策已经扩大了波动区间,但是,在市场预期和国际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政策仍然没有摆脱举步维艰的境地。即使未来进一步增加汇率的弹性,中国仍然避免不了政府打不赢市场这样一个铁律。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的“管理”,升值预期会随着资本流入的增加而进一步自我增强。这就好比一个恶性循环:升值越多、升值预期越强、资本流入越多、升值压力越大。国际政治又对这一过程推波助澜,这样发展的结果可能是连市场都不知道均衡究竟在哪里。
实现汇率自由浮动的想法可能是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的一条思路。与其把很多精力放在与市场博弈、与美国博弈,倒不如集中精力考虑让汇率自由地波动起来,当然,自由市场也有“超调”,但在政府“管理” 的情况下,“超调” 往往更严重。毕竟政府并不比市场更清楚均衡汇率在哪里。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汇率完全自由地浮动也不现实,但我们起码可以考虑利用今后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实施改革,实现“有条件的自由浮动”。具体的“条件”可能很多,但至少有两条:一是还是应该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动;二是可以允许当局实行有节制的市场干预。前面一条很重要,因为最终泰国、韩国和印尼出了问题,主要是短期资本回流太快,这对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的限制办法就是利用已经实施的QFII和QDII制度,允许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但对流动的频率和数量作出明确的限制。
政府适当干预汇率市场减少剧烈波动也是可能的,不过,这需要一种机制来节制这样的干预。规定每年可以干预的规模,由央行酌情实施。干预的责任应该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干预的成本。

7. 浮动汇率的介绍

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就浮动形式而言,如果政府对汇率波动不加干预,完全听任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称为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但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或出于某种政治及经济目的,要使汇率上升或下降,都或多或少地对汇率的波动采取干预措施。这种浮动汇率在国际上通称为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1973年固定汇率制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的介绍

8. 浮动汇率的其他方面

新兴市场经济体在选择汇率政策的时候往往倾向于保持更稳定的汇率水平。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害怕浮动”。害怕汇率浮动的国家一般会呈现出三个特征: (1)拥有大量的国际储备;  汇率的波动性很小;  理由是,这些经济体在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尤其是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汇率的波动往往会较大程度偏离真实经济基本面,给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以及金融市场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中国同样具有“害怕浮动”的特征和理由:由于国内金融体系依然非常脆弱,国内的金融机构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金融还有很大距离。同时,监管体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很不完善,各种类型市场的发育还非常浅,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金融市场为汇率制定合理价格的能力。浮动的汇率会对国内金融市场安全与宏观经济稳定带来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汇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足以支持高频率浮动的汇率制度。否则,缺乏足够的汇率避险工具,将给企业和居民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另一方面,私人部门也不具备规避汇率风险的管理能力与经验。人民币走向更高频率的浮动,需要各种类型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与支持,而外汇市场的发展则依赖于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建设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