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研究

2024-05-14

1. 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研究

首先黄金投资就是我们说的炒金是刚刚兴起的,就想早年的股票和房产开始就投资的人都赚钱了
黄金具有保值增值的特性,黄金是国际性货币也是一般商品,它是硬通货
它是抵制通货膨胀的最佳手段
中国的黄金市场是跟国际黄金市场走的,无人能坐庄
黄金市场相对来说更透明、公正、公平、公开
黄金投资无税费,像股票有印花税、房产有房产税等
黄金市场整体趋势看涨,自2001年,金市正逐年升温,特别是2009年以来黄金涨幅大,涨势快,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参与。

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研究

2. 中国黄金市场的中国黄金市场

当今的黄金市场可分为商品性市场和金融性市场,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物。也就是说,黄金金融衍生物的交易才是市场的主流。而目前中国的黄金市场还停留在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的阶段。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例,作为我国唯一的黄金场内交易所,2005年该所年黄金交易量突破900吨,交易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但与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相比,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2005年伦敦黄金市场的日均结算量高达73.83亿美元。原因无他,上海黄金交易所为场内交易,并以实物黄金为主。而伦敦黄金市场则是场外交易,并且其黄金现货延期交割的交易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进来,因为造就了全球最为活跃的黄金市场。上海金交所的交易却主要在会员之间,会员主要是用金企业,且一般为工业用金,因此交易主要是购买实物黄金,买入占其全部交易的占比在99.8%%以上,且主要从事现货交易,供生产使用。缺乏投资目的的机构和个人的参与,价格波动幅度和弹性较差,这体现在国际金价大幅波动时,国内金价变动相对滞后,出现了一定的套利机会。此外,中国黄金市场又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金交所的外资会员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目前有1家中外合资企业会员和12家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客户。2005年这类会员与客户的黄金买卖总量为9427公斤,只占交易所交易总量的1.04%。缺乏国际报价机构的参与,造成国内黄金市场价格不能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有时甚至相背离。随着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发展,许多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进行场内的撮合交易。众多黄金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黄金做市商。伴随着金价在近几年的步步走高,国内黄金市场日趋火热,国内的黄金做市商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虽然目前对黄金做市商制度的法律法规还是一片空白,但黄金做市商交易制度必然要在中国生根、发展。参照伦敦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黄金做市商制度能够弥补目前国内现有的交易所交易模式的不足,提供黄金市场更多的交易流动性,促进中国黄金市场的繁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黄金生产国,第三大黄金消费国,但我国人均年黄金消费量仅约0.26克,远远低于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出中国黄金投资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以为,中国黄金市场的未来在于大力发展黄金衍生产品,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性的主要黄金市场。而摆在眼前道路只有一条,即两条腿走路-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并举。其中场内交易则是发展以黄金期货和期权为主,接近纽约和东京的黄金期货市场;而场外交易以现货延期交割的模式为主,类似于伦敦黄金市场和苏黎世黄金市场。就场内交易而言,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单一,交易机制不健全:实物黄金交易成本较高,不具备做为投资性工具的功能; AU(T+D) 交易模式虽然具备了准黄金期货的性质,但还不是很完善,与真正意义上的保证金交易和卖空机制还有极大距离。反观国际主要黄金市场,场内交易的主流品种即是黄金期货,从纽约商品交易所,到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其黄金期货品种引导着市场对黄金价格定位和预期。目前黄金期货的上市还未有时间表,但已不远。不论是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还是刚刚挂牌成立的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面对目前的大好时机,历史性的机遇绝不容错过。而在黄金期货的基础上,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包括期权,远期,以及近几年异常火热的黄金ETF,甚至更多的创新产品都将逐步推出,进一步加大中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略,从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轨迹看,场外市场的交易量占整个黄金市场交易量近90%。就伦敦黄金市场而言,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其交易是通过无形方式-五大金商及客户网络间的相互联系组成;苏黎士黄金市场也没有正式组织结构,由主要通过瑞士三大银行为客户代为买卖并负责清算。中国黄金市场未来的发展也将寻此轨迹,大量的交易将通过场外交易市场完成,市场价格将会由有实力的做市商引领。其中商业银行或者说如瑞士三大银行一样的专业性黄金银行,以及一些具备品牌影响力的专业黄金投资机构将成为做市商的主体。我们相信,中国黄金市场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后,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黄金市场:首先是投资品种的丰富与多样化,黄金期货,期权,黄金存折,纸黄金,黄金EFT,黄金远期等产品不断推出并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黄金市场作为投资性的金融市场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内机构和个人加入进来,同时开放国门,让国际性的大银行和大金商一同参与,从而使得与国际其他黄金市场逐步接轨。我们深信,黄金市场必将成为我国除股票,期货,外汇市场之外的第四大金融投资市场。

3. 国际黄金市场的中国发展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也一直将其作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楚国就已经开始铸造金币郢爰.但是,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总量上的匮乏使黄金缺乏成为主要流通手段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承担主要货币职能的金属是白银。除了黄金生产力的落后之外,中国贫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鸦片战争以后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巧取豪夺,大量黄金和白银被当作鸦片货款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造成国内贵金属硬通货的严重匮乏。而此后中国境内的连年内战和日本侵略战争更是造成了我国黄金与白银的大量外流,其中一部分被用于购买军械物资,另一部分被达官显贵在外逃时携带出去。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炮制的金圆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黄金外流事件。当时国民党政府由于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而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为了挽救实际上已经崩溃的经济局面,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所谓的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其颁发的《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每元含黄金0.22217克,发行额以20亿为限;按1金圆券折合法币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同时规定黄金1两等于金圆券200元,白银1两等于金圆券3元,美元1元等于金圆券4元。国民党政府使用高压和诱骗等手段强制推行这个法令,命令国统区的人民必须在1948年9月30日前将所持黄金和白银全部兑换成金圆券,过期不交者一律强制没收。不到两个月,就从人民手中榨取了金银外币总值达两亿美元。1948年10月初,由上海开始的抢购风潮波及国统区各大城市,物价进一步飞涨。11月10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宣布取消限价政策。12日又公布了《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法令,规定1金圆券的含金量减为0.044434克,等于公开宣布金圆券贬价4/5,并撤销了金圆券发行20亿元的限额。之后金圆券开始无限量发行,至1949年5月共发行了六十七万多亿元,金圆券也像法币一样成为废纸。这些用金圆券兑换来的黄金和白银,以及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历年积累的黄金和白银储备于1949年用军舰押送至台湾。对于国民党当时运台黄金的总数量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总之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额财富,并由此造成了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的贫金局面。此时中国政府只能从新生产黄金中获得储备的增加,而几乎没有历史积累。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黄金问题上一直是严格管制,黄金开采企业必须将所生产出来的黄金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金配售给用金单位。那时新生产出来的黄金主要用于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黄金市场一直是封闭的,黄金的市场流动需要申请和配额。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49年开始的三四十年时间里,整个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黄金断层,这个断层整整影响了两代人。其间,中国人民几乎与黄金绝缘,只是很朴素的知道黄金很值钱,黄金很贵重,但无法接触到黄金,更谈不上对黄金的了解与认识,对黄金的重要作用和金融属性了解甚少。这个黄金断层实际上导致了整个社会对黄金的普遍缺乏认识和漠视。可以说,大多数中国投资者都需要对黄金投资理念与相关知识进行大补课,中国也需要一个重新唤醒民众真切认识黄金的过程。对市场参与各方来说,这个过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大事记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金条.1999年12月28日,白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交易,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2001至2005年)纲要。2001年1月,上海公开发行新世纪平安吉祥金牌,中国金币总公司作出承诺,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时候予以回购,购买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商业银行网点自主买卖或选择变现。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的黄金宝在上海试点,拉开了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序幕2004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条业务,面向普通投资者2005年7月18日,工商银行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推出了个人实物黄金投资业务。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期权业务期金宝和两金宝.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AU100g实物黄金投资品种。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合约的批复》(证监期货字[2007]158号)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 中国的黄金生产和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中国古代,黄金主要产自黄河下游及相邻地区,在长江流域也有个别产金地。这一时期生产黄金的方法主要是挑拣和采出自然金,对黄金的加工方法主要是锤揲法。到商代、西周时期已有熔铸工艺,如刘家河出土的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古代和近代的黄金生产又陆续发展出重力法淘金和岩金开采等。找矿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认识矿物共生关系,从一条矿脉找寻其他矿脉;按矿物的光泽找矿等。《史记·天官书》记载:金宝之上皆有光,不可不察.到了汉代,黄金冶炼技术已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西安上林苑出土的马蹄金和麟趾金经测定含金量高达97%,而北京怀柔出土的马蹄金纯度已达99.3%.中国的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超过四千吨,居世界第七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金矿产出。就省区论,以山东的独立金矿床最多,江西的伴生金矿最多;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的金矿资源也较丰富。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地区,最主要的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陕、甘地区。时至今日,中国不但已经成为全球黄金生产大国-2006年黄金产量达240.08吨;同时也是消费大国,2006年消费量高达269.3吨,占世界黄金消费总量的9.23%.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下属国际贸易公司称,2007年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中国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中国国内的黄金需求一直是以首饰性消费需求为主,每年中国市场销售的黄金大部分是黄金饰品,工业、医疗、科研等行业占消费需求的比重较小。黄金的金融投资需求还只是刚刚起步,但增长迅速。出于种种历史和金融体制的原因,中国大陆人均只占有不到4克的黄金;年人均黄金消费量只有0.2克,并且消费量集中在黄金饰品上,与港台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水平差距悬殊(阿联酋人均年消费黄金最多,达30克),离印度人均约1克的水平也有很大距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有望大幅增长至500吨,这对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将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国内的黄金总存量约为五千多吨,包括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和民间拥有的黄金制品。截至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仍为1929万盎司,即600吨,长期以来没有任何变化。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11亿美元。按800美元/盎司的国际市场价格计算,600吨黄金的价值约为154亿美元。黄金储备约占外汇储备1.07%左右。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地位、实力及其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黄金的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之所以能够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是因为黄金的地位及其对相关方面的影响仍然是重要的。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看,黄金仍然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主体。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投资者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要大量抛售黄金,以至于从1999年开始不得不通过签订售金协议来限制其抛售活动?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央行共有近两万吨黄金储备,每年抛售几百吨只会对市场产生短期内的影响。同时,全世界每年矿产黄金至少超过2500吨,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投资进入市场或作为储备进入各国金库。因此,欧洲各大央行一年里抛售几百吨黄金并不表示黄金的战略储备地位降低了,而只是体现出黄金在一些国家储备多元化调整过程中的灵活性。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国家实行的是藏金于民的政策,官方黄金储备并不高。如印度,数据显示其官方黄金储备只有357.7吨,在储备总额中也仅占3.4%.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印度民间的黄金存量至少有1万吨,白银的民间储藏量至少也有11万吨。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另外,在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韩国等国家的民众纷纷拿出自己的黄金帮助国家克服金融危机,藏金于民的优势在此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黄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综观中国黄金市场现状,不但国家缺乏长远的黄金储备规划,普通民众对黄金的投资意识也比较薄弱。但目前国内民众投资黄金的意识正在被唤醒,中国黄金市场在逐步开放后必将对全球黄金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国黄金市场改革起始于1993年,这一年国务院63号函确立了黄金的市场化方向。2001年4月,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的黄金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据初步统计,上海金交所***单位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这些都体现了黄金市场化趋势的推进。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9月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这段话概括了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以实物现货为主,市场封闭;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指引-以黄金金融衍生产品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国际性黄金市场。当今的黄金市场可分为商品性市场和金融性市场,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说,黄金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才是市场主流,中国黄金市场还停留在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的阶段。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例,作为我国唯一的黄金场内交易所,2005年该所年黄金交易量突破900吨,交易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但与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相比,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此外,中国黄金市场又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金交所的外资***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目前有1家中外合资企业***和12家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客户。2005年这类***与客户的黄金交易量为9427公斤,只占交易所交易总量的1.04%.缺乏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造成国内黄金市场价格不能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有时甚至出现明显背离。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在黄金期货的基础上,一系列衍生产品,包括期权,远期以及近几年异常火热的黄金ETF,甚至更多的创新产品都将逐步推出,进一步加大中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利用黄金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打击黄金变相期货交易,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我们相信,中国黄金市场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后,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黄金市场:首先是投资品种的丰富与多样化,黄金期货,期权,黄金存折,纸黄金,黄金EFT,黄金远期等产品不断推出并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黄金市场作为投资性的金融市场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内机构和个人加入进来,同时开放国门,让国际性的大银行和大金商一同参与,从而使得与国际其他黄金市场逐步接轨。

国际黄金市场的中国发展

4. 中国黄金市场的介绍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9月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 (LBMA) 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这段话概括了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以实物现货为主,市场封闭;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指引-黄金金融衍生产品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国际性黄金市场。中国黄金消费量连年增长,于2013年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截至2014年2月16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全球增长最快的黄金市场。

5. 中国黄金资讯网的发展历程

2004年6月14日,中国黄金资讯网策划筹建工作开始。2004年9月1日,中国黄金资讯网正式上线营运。2004年10月10日,中国黄金资讯网与中国最大的手机短信商——短信王合作,为珠宝企业投资者提供实时的珠宝行情、黄金行情、专家点评等各种服务;2004年10月25日,中国黄金资讯网与中国最大的资讯终端机构世华财讯合作推出金经宝 财讯终端软件。2005年3月28日,中国黄金资讯网日均流量达到60万人次,最高单日流量突破105万人次,成为国内黄金珠宝及财经金融两大行业第一门户网站。2005年8月起,中国黄金资讯网与网易财经、股天下等十家大型财经门户网启动黄金行情合作项目。2005年12月2日,中国黄金资讯网与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联手组建了中国黄金资讯同盟,该同盟为国内第一个金银珠宝网络服务机构。2006年3月2日,中国黄金资讯网对由世界黄金协会和中国黄金协会主办的“2006首届中国黄金投资峰会论坛”进行了独家网络直播。2006年5月9日,中国黄金资讯网对“2006年上海国际首饰时尚节”、“2006黄金珠宝时尚小姐大赛”、“2006年珠宝首饰设计新锐大奖赛”进行独家网络直播。2007年5月30日,中国黄金资讯网与网易财经频道携手启动“网易黄金频道”。2007年6月16日,中国黄金资讯网被上海黄金交易所授权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信息披露指定网站”。2007年9月21日,中国黄金资讯网被上海黄金交易所授权为交易所实时交易行情独家网络推广单位。2007年9月28日,中国黄金资讯网新版(2.0)正式上线营运。2008年5月14日,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黄金资讯网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的赈灾活动,倡导了“红缎带行动”,为四川地震的赈灾活动积极做贡献。2008年6月1日,中国黄金资讯网乔迁至水贝珠宝产业配套中心,以900平米的新办公场所,启动了黄金资讯的新一轮战略。2008年11月21日,中国黄金资讯网作为特约网络支持单位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金融博览会,并获“最佳新闻作品奖”。2009年3月,被上海黄金交易所授权为黄金投资交易员职业资格认证定点培训单位。2009年5月,与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签约,成为其授权服务机构,席位编号NO:005.2010年4月,成为中国黄金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0年,先后与深发展、光大、兴业、民生等银行开展战略合作。2010年,为光大银行设计、生产其A股上市珍藏纪念金条。

中国黄金资讯网的发展历程

6. 黄金现货投资的黄金市场

1.伦敦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主要现货市场,由5 家大黄金交易公司组成。二次世界大战前,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黄金交易的数量巨大,约占全世界经营量的80%,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成吨买黄金的市场。2.苏黎世黄金市场苏黎世黄金市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世界性黄金自由市场。它以瑞士三大银行为中心,联合经营黄金。与伦敦金商不同的是,他们不但充当经纪人,还掌握大量黄金储备进行黄金交易。3.纽约黄金市场纽约黄金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期货市场。每年有2/3 的黄金期货契约在纽约成交,但交易水分很大,投机活动充斥整个市场。纽约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发展速度相当快。日交易量达30000—40000 笔,成交额约70吨黄金。1980 年,纽约黄金市场交易量达8 亿盎司,约25000 吨黄金,而世界黄金供应量每年只有1700 吨。4.香港黄金市场香港黄金市场已有70 多年的历史。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香港黄金市场已发展成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1987 年黄金进口总值达186 亿港元,比1986 年增加了273.5%,同期黄金成交额由1231 亿港元上升到3714 亿港元,升幅高达300 报价:以国际计价单位美元/盎司为单位,以美元形式结算,人民币兑换美元按银行汇率。(1盎司=31.1035克)交易时间:工作日24小时交易,周末停盘,开盘时间(周一08:00—周六03:30)夏至收盘为03:00,冬至收盘为03:30欧洲盘:16:00-23:30 美洲盘: 20:20-01:30合约单位:1手=100盎司 最低波幅:0.01美元/盎司合约规格:标准单:1手=100盎司 合约定金:1000美元(即1000美元可买1手)、每个交易商保证金不同、相对来讲保证金越高对投资者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利迷你单:0.01手=1盎司 合约定金:10美元(即10美元可做0.01手)每个交易商保证金不同、相对来讲保证金越高则投资者的风险越容易控制合约总值:现货黄金价*100(盎司)*6.83(美元兑人民币即时汇率)如现货黄金价现为900美元/盎司计算:900*100*6.83=61.47万RMB 即:操作以1000美元定金定购价值61.47万RMB(90000美元)黄金。机制:入市同时可给此单同时设定止损、止盈限价单。买涨(做多):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盈利。买跌(做空):在高价先卖出、低价再买进以盈利。交易形式:T+0形式即随买随卖,双向操作,以首付款(定金)形式。手续费做一手是100美金 [0.5(点差)+0.5(美金佣金)]*100=100美金点差由银行收取,佣金是由交易商收取的,点差和佣金合1美元/盎司的手续费,因为是保证金形式的交易,所以手续费是前端收费的,在每手单成交时扣除,所以才会在所有单在成交后,看到的亏盈都是负值! 在国内投资者越来越关注黄金投资之时,地下炒金这一黄金市场“毒瘤”依然暗流汹涌,投资者误入歧途往往会血本无归。“诱惑”之一:炒外盘。地下炒金公司,往往都是利用投资者不熟悉黄金投资规则,不了解相关金融法规,以“炒外盘”为幌子,声称直接参与国际黄金市场,号称炒“伦敦金”“纽约金”“香港金”。专家指出,根据我国法规,国内自然人、法人要到境外投资,只能通过QDII,一些公司到境外投资也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除此之外,所谓投资境外的金融产品,涉嫌违规,难以受到保护。“诱惑”之二:高杠杆。地下炒金,都会制定保证金交易的规则,与国内正规的黄金期货、黄金现货延期等保证金交易相比,地下炒金的杠杆高得匪夷所思,正规交易的杠杆最多不超过13倍,而地下炒金100倍杠杆司空见惯,甚至高达200倍以上。一旦投资者方向出错,那么价格微小的变动就会因为杠杆的放大而令投资者血本无归。“诱惑”之三:低门槛,高回报。相比国内正规黄金投资渠道,地下炒金由于杠杆极高,导致了表面来看投资门槛极低,仿佛10美元就能炒1盎司黄金,而百倍高杠杆也造成了一本万利的假象。“诱惑”之四:超低成本。许多地下炒金公司制定的交易手续费率往往很低,造成交易成本极低的假象,从而鼓动投资者不断交易。地下炒金公司往往与投资者互为交易对手,在实时价格信息上“渗水”,通过不利于投资者的价格完成成交赚取价差,这也是地下炒金渠道能够以极低的手续费招徕投资者的凭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者虽然在手续费上获取了'实惠’,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地下炒金公司赚取了巨额价差。“诱惑”之五:赚多赔少。地下炒金公司招揽顾客,往往都会用一系列伪装手段,比如租用高档办公楼、开设专门网站、配备良好硬件,给不知内情的投资者一种专业、正规的假象,而且“专家顾问”会告诉投资者黄金投资风险很小,赚多赔少,甚至只赚不赔。实际上,不少地下炒金公司甚至从未将客户保证金投入境外市场,根本就不参与任何交易,直接提供给客户虚拟账户,让他们在公司设置的程序里“内部对冲”,渐渐把本金“输光”。客户以为参与的是一个公平的“赌局”,实际上被人设置了“圈套”,拿走了筹码,纯粹是“骗局”。

7.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金英圈有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研报可以参考,以下介绍也是引用他们的研报: 中国是全球唯一覆盖黄金市场全生态链的市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及衍生品市场、上海期货交 易所黄金期货市场和商业银行场外市场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黄金市场格局。
经过16年的发展,我国黄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黄金市场;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陆续推出了黄金现货、黄金即期、黄金远期、黄金掉期、黄金期权、黄金ETF、账户金、积存金、黄金理财、黄金租借、黄金质押融资等多种多样的黄金产品,以满足个人投资者和产用金企业交易、理财、套保、融资等多方面的需求;参与主体也从国内黄金产业链上下游的实体企业拓展到包括商业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以及境外的大型黄金生产商和交易商。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8. 黄金理财投资的黄金市场

1.伦敦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主要现货市场,由5 家大黄金交易公司组成。二次世界大战前,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黄金交易的数量巨大,约占全世界经营量的80%,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成吨买黄金的市场。2.苏黎世黄金市场苏黎世黄金市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世界性黄金自由市场。它以瑞士三大银行为中心,联合经营黄金。与伦敦金商不同的是,他们不但充当经纪人,还掌握大量黄金储备进行黄金交易。3.纽约黄金市场纽约黄金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期货市场。每年有2/3 的黄金期货契约在纽约成交,但交易水分很大,投机活动充斥整个市场。纽约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发展速度相当快。日交易量达30000—40000 笔,成交额约70吨黄金。1980 年,纽约黄金市场交易量达8 亿盎司,约25000 吨黄金,而世界黄金供应量每年只有1700 吨。4.香港黄金市场香港黄金市场已有70 多年的历史。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香港黄金市场已发展成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1987 年黄金进口总值达186 亿港元,比1986 年增加了273.5%,同期黄金成交额由1231 亿港元上升到3714 亿港元,升幅高达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