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什么却被诸葛亮一再打压终抑郁而死?

2024-05-14

1. 和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什么却被诸葛亮一再打压终抑郁而死?

 和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什么却被诸葛亮一再打压终抑郁而死?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刘备牟取荆州后,廖立先被任命为从业,后担任长沙市太守。长沙市被吕蒙攻陷后,廖立逃回成都市,三国刘备不只未追责失地义务,还升他为侍中。侍中部位虽然不高,但与皇上非常贴近,究其原因三国刘备对他的赏识。孙权曾派大使询问荆州优秀人才中谁最出类拔萃,诸葛亮举荐了庞统、廖立。能和庞统一概而论,看得见廖立的干透的确不通常。
  诸葛亮率兵“北伐”前,成为长水校尉的廖立曾劝道,一不必轻启战端,徒然产生无畏的美女献身;二是选任的确才华出众的官员;三要体恤群众,不可以任凭高官掠夺上海大众。成效被诸葛亮当做不协调性响声上奏给了刘禅,还例举了廖立的几大罪刑:其二,信口雌黄减少臣子,其六,污蔑先帝;其三,将戎行兵众简洁、部伍清晰的训练成效斥为欠缺一提。
  平心而论,诸葛亮所例举的几条罪刑有点儿言过其实。廖立抨击诸葛亮的任人标准,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的,而且没有对臣子任何理由疑问句,诸葛亮却拿国家和臣子干了挡箭牌。廖立只是针对东三郡抢走战、汉中抢走战和襄阳抢走战多次落败吸取经验,不可以说成对三国刘备的污蔑。夷陵之战落败后,诸葛亮曾感慨:“法就要是未死,就能劝阻皇帝,不许他领兵进攻吴国,即使来到,也以至于坠入危境。”期间也包括了对三国刘备决议方案出错和指挥者窝囊的责怪。倘若廖立有污蔑三国刘备的嫌疑人,那诸葛亮又是啥?戎行训练有素是否,需放到战争中检查,可是诸葛亮却自我感觉优良,其“北伐”五战五败的前史正验证了这一点儿。那麼,诸葛亮终归为什么要罢免廖立呢?廖立是荆州人员,干透媲美庞统,更具备年龄优点,应当变为诸葛亮任用的非常角色。只是廖立不只不愿报名参加荆州籍帮派体系,还对诸葛亮明确提出了尖锐抨击,一要抨击他蓄意选拨任用荆州籍高官,二是抨击他草率开展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北伐”。这两点打中了诸葛亮的重要,大自然造成他的怨气。
  在《诸葛亮集》中,也有诸葛亮罢免廖立的另这份奏章,期间全是“前史旧账”:其二,奉先帝无忠孝之魂,守长沙市开关门就敌;其六,任巴郡太守时期,有说不清楚、道不明的工作中,天下苍生有定见,瞧不起;其三,任侍中时,曾在宫廷持械砍人;其四,顺服大元帅却污蔑取笑大元帅;其五,嫌将军职位不高,规定纳入五校尉,如愿以偿后仍怏怏记恨。
   
  可是,这种原因仍是无法安身。遗失长沙市合在宫里持械砍人都产生在三国刘备时期,倘若诸葛亮其时提议处罚廖立,从成效看,是三国刘备将他疑问句了,故未予解决。倘若当时诸葛亮曾为廖立讲情辩驳,那麼,这时候更不可以善变。而“说不清楚、道不明的工作中”同“莫须有”三字大相径庭,只有表明诸葛亮在惹事生非,排斥异己。
  大元帅指的应是关羽,以关羽的狭小胸襟,倘若廖立敢于取笑他,断不容易轻饶,更不容易交给诸葛亮结算。关羽背后,在诸葛亮的执掌下,追赐其为壮缪侯,它是对关羽更为不容乐观的抨击讥讽,要比取笑不容乐观多了。倘若取笑能变为罪行,诸葛亮的所为又作何解释?而廖立要官此事本来就难分辨青红皂白。更何况,早已已经供认廖立是个优秀人才,就应当任用,没有理由论资排辈多方面限定。
  即便如此,诸葛亮却一再上奏,标出必除廖立的信心,因为他担忧廖立执政堂再次抨击他分配荆州籍帮派体系和“北伐”决议方案。对诸葛亮产生的不解决不能的形势,刘禅既然作出审批:将廖立放逐到汶山郡穷山恶水。
   

和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什么却被诸葛亮一再打压终抑郁而死?

2. 和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惨被诸葛亮打压至抑郁而死?

这个人是廖立,廖立遭受诸葛亮打压原因有三,一诽谤刘备,二阻止北伐,三弹劾诸葛亮以及蜀汉功臣。
一、廖立诽谤刘备,阻止诸葛亮北伐。
廖立是蜀汉一位臣子,一直都和诸葛亮驻守荆州,当初孙权问人荆州有哪些人才,有人就说了诸葛亮和廖立。廖立当初在蜀汉集团中是和庞统一样有名的,连诸葛亮都对他有些看重。关羽开辟襄樊战场导致荆州失守,廖立直接溜了,刘备不计前嫌继续委以重任。刘备死后,蜀汉经过诸葛亮的励精图治恢复过来,诸葛亮就想北伐。
这个时候廖立就出来反对北伐,还以先帝刘备的失败来劝谏诸葛亮。诸葛亮掌握蜀汉政权一来,是比较专治独裁的,廖立的反对显然是触碰了诸葛亮的底线。而且廖立还以先帝来示例,要知道蜀汉集团与益州本土士族有很多矛盾的,造成矛盾的导火索就是刘备夷陵之战的失败。这等于就是为士族助威呐喊啊,这是诸葛亮打压他的原因。
二、北伐的目的,廖立不识大局,个人觉得廖立效忠士族而不是蜀汉。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并不是想打赢曹魏,当然能打赢当然好。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抚益州本土士族,这些士族经常会搞事情搞分裂,诸葛亮没有办法只有通过北伐来安抚士族,让大家团结点,而且再不北伐,曹魏发展过大,蜀汉最后也只有灭亡。廖立的反对简直就是想危害蜀汉,为士族谋利啊。
而且廖立这人还弹劾诸葛亮用人只用荆州人士,不用益州关中人士,还说关羽的过错,如果不是关羽蜀汉也不会这样等等。诸葛亮不用益州关中人士,主要便是为了打压那些本土士族,这廖立啥意思嘛,这必是帮助士族的啊。只不过当初诸葛亮不好点明,所以安在廖立身上的罪名是诽谤先帝,扰乱军心。

3. 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会被诸葛亮一再打压而死?

庞统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打压而去世的,把他的功绩和诸葛亮的对比来看,并没有什么很突出的地方。但是《三国演义》里面庞统是为了帮助刘备夺取西川和让刘备出师有名,而选择会有伏兵的一条路,并且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很明显他是奔着伏兵去的。至少从这件事情来看,我觉得庞统也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
 首先要了解了解庞统这个人,庞统很早就出山了,在东吴做事,为周瑜营中一功曹。赤壁之战不久,周瑜去世,庞统随大部队将周瑜遗体送回,也颇受陆绩等东吴一干文官的欢迎。后刘备占领荆州的时候,由于其没有自报“姓名”,被刘备安排了一个县令。整天无所事事,刘备就把他给免了。后东吴鲁肃给刘备来信,介绍庞统绝非百里之才,望其重用。刘备又问了诸葛亮,诸葛亮也说这人确实不错,于是刘备把庞统找来,一攀谈,感觉真不错,并封为中郎将。

最后,刘备把诸葛亮留在荆州,带庞统去成都,后由于在四川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庞统献了上中下三策,刘取了中策,然后庞统在雒城中箭去世,时年才36岁。

总体上来看,庞统一生并没有什么杰出的贡献,确实不适合和诸葛亮齐名,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太可能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得清楚的,而且人这一生是否能大展宏图,有个机遇在里面,也就是机会。对比诸葛亮和庞统的经历,诸葛亮因为自己的称号“卧龙”而被刘备知道,并且当时诸葛亮的家就在荆州,刘备也因为高人的指点发现自己身边缺少谋士,可以说是求贤若渴,才有了这么个三顾茅庐的佳话。我们再看看庞统,在周瑜手下不得重用,后来投奔刘备,一开始刘备见都没有见他,只给他了个县令,后来得到重用,在位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如果庞统一开始就能遇到刘备,或许,他也可以大放异彩。



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会被诸葛亮一再打压而死?

4. 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廖最后却抑郁而死,是不是因为诸葛亮?

廖立和庞统是同一个水平线的人才,就像曹魏集团的郭嘉,人们把董昭、蒋济和他并称,但事实上,后两个人的能力与贡献是不及郭嘉的。廖立这个人其实在蜀汉并没有体现出多大的政治作用,但是此人气量狭小,私心过重,又自认为是天下奇才,应该仅次于诸葛亮,所以,在刘备驾崩后,因为不满人事安排,廖立的从刘备到朝中大臣,全部涉及。

廖立是荆州人,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廖立为从事,不久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建安二十三年,孙权派遣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身为太守的廖立竟然毫不抵抗,自己逃到了益州,《吕蒙传》也有记载“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专一带的奇才,刘备的荆州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但是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先帝(昭烈帝刘备)一再失策、无论三国志陈寿,还是曹操,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评价都很低,就都是诸葛亮喜欢兵权,但缺少谋略。

评价很高,看来诸葛亮也是很看好廖立的,而且廖立是武陵临沅人,标准的荆州政治派系内人物,有此背景,按理说应该是前途无量才对,怎么就被诸葛亮一再打压,最终流放到偏远之地去了呢?刘备入川,诸葛亮镇守荆州,当时孙权跟诸葛亮互相通信,非常友好,孙权问在荆州有谁跟你一起治理,诸葛亮就说庞统和廖立都是荆楚的良才,他们跟我一起治理荆州。

5. 三国哪个人物与庞统齐名,因被诸葛亮打压而抑郁身亡?

廖立虽然是与庞统,诸葛亮齐名,但是能力还是比bai庞统和诸葛亮差了一些,而且差的是最致命的地方。廖立,从自己仕途的最开始就跟随着刘备,但是他跟刘备的其他臣子不一样,其他大部分都是益州人,而廖立是荆州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得到很大的名气,就连诸葛亮都非常欣赏他。廖立刚刚进入官场就大放异彩,在刘备做荆州牧的时候,任命他为长沙太守,而此时他还没到三十岁。

都说想廖立这样的人以后会成为大臣,然而廖立缺在名望和自尊中迷失了自己,以至于自己掉丢了大好的前程。
廖立是奇才,办事的能力却不足,在蜀国并没建立多少功劳。三国时期,处于乱世,开疆扩土,需要实干的人。廖立有奇才,却不尽心办事,争权夺利,不比功劳,比资格,觉得自己才只逊于诸葛亮,应该居高位。廖立自认为理所当然,却是十分无理的要求。打江山,不是看你嘴有多能说,是看你的功劳。你干了多少事?建了多少功劳?才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

廖立失长沙,若是其他人,肯定是会受到惩罚。刘备爱惜他的才华,没有责罚他,还让他做了巴郡太守,刘备待他,也算是有情有义。
廖立此人,从失长沙可看出,与家国、天下相比,把自己的命看得更重,这种人即使背叛蜀国,也能找出一堆的理由。这样的人,你敢把身家性命托付于他吗?你相信他,就是把自己的命不当命,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诸葛亮弹劾廖立的奏章中,说廖立诽谤先帝,诋毁群臣,的确没有冤枉他。

这种人如果还留在朝中重用,会带坏蜀国风气,犹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官场会变成只有夸夸其谈的人,没有干实事的人。即使廖立再有才,诸葛亮也不会用他。
难道诸葛亮不死,廖立就有机会复出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就是诸葛亮曾向廖立进行过口头承诺,大意应该是:“你自己回去好好反思,看你表现,表现好的话再上表朝廷启用你。”
如果诸葛亮真有过这样的承诺,我们也可以有两种理解:要么就是诸葛亮以此稳住廖立,给他点希望,让他消停点不要搞事;要么就是诸葛亮内心并没有放弃廖立,只怪廖立自己不争气罢了。

三国哪个人物与庞统齐名,因被诸葛亮打压而抑郁身亡?

6. 庞统一出来就死了,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

庞统是三国中的一位谋士,道号“凤雏”。他在三国中出现的场景并不是特别的多,可以称得上是很少的。

在东汉末年,庞统出生于荆州,他效力于刘备。庞统的总体实力还是很强的,他的聪明才智是可以媲美诸葛亮的。
在历史中的记载,庞统这个人的相貌是比较丑陋的。在影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扮演庞统的人一般是相貌较不好看的。
但在三国,相貌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关键。一个人的才能谋略能够成大事的才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当时的局面下。

庞统的才智我们都见识过,在庞统传中曾记载着,庞统说“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可见他的野心与能力。
在赤壁大战之后,庞统曾经在孙权的帐下效力。但是孙权认为庞统这个人才能不够,并且他认为周瑜的能力是没有他强的。
所以,庞统在孙权那并不是很受器重。庞统便更换了人。庞统加入了刘备的战队之后,为刘备出谋划策,为刘备取得了许多巨大的胜利。
并且庞统能够出奇招来扭转局势,使局势转亏为盈。并且他与诸葛亮的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他与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但就是这样一位奇才,与诸葛亮的能力相当,但命运却不一样。庞统可以称得上是英年早逝。
进围雒县战争中,庞统在此丧身。只能说庞统的运气不好吧,毕竟行军打仗,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下,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

7. 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是真有才还是徒有虚名,为什么会死的那么随意?

“论王霸之馀策,览依仗之重要,吾似有一日之长。”这话是庞统对自身的点评,意思差不多便是庞统觉得自身是有辅助他人造就决战沙城能力的人,对于此事诸葛亮也是坚信不疑的,但是庞统命苦,跟了三国刘备以后还没有如何使出自身的能力就轻率的死了了。

许多人觉得庞统是虚有其表,这或许跟庞统自始至终没有遇上那一个懂他的人相关,最开始庞统在吴国周瑜门内,可以说他是周瑜的一个门客,出名也是在赤壁大战中,庞统出的将战船连在一起的计谋起了功效,周瑜去世后在诸葛亮的强烈推荐下三国刘备寻找庞统,但最初并没有器重。


才学的确不在孔明之下庞统是有能力的,这一点在许多层面都是有证明,包含卧龙与凤雏这一名称便是非常好的意味着,可是两人在性情层面确实有非常大的差别,两个人基本上另外出名,可是在挑选“学生就业”的情况下,诸葛亮是等待他人来请自身,而庞统则是自身去应聘求职。


原本庞统那样积极主动的人应当更能充分发挥能力,但实际上诸葛亮直到了三国刘备,而庞统起先在周瑜那边之后改投三国刘备,就算庞统还有才气,可是在三国刘备看过庞统早已是“二手货”了,这一正品的诸葛亮比不上。
太着急地展示自己庞统中箭死在了西进的道上,针对这件事情诸葛亮是提示过庞统的,可是庞统对自身十分有信心,并且庞统自打来啦三国刘备这儿,一直也不是尤其的顺意。这里有庞统的自身的难题存有,因此 他很想要尽早自身的能力,让许多人赞不绝口。


可是十分悲剧,那时候庞统给三国刘备出了从上到下三个计谋,而三国刘备挑选了中计,这也是造成庞统中箭的根本原因,假如挑选此外2个也许便是不一样的结果。可是这也不怨三国刘备,为什么庞统作为军师也要让全民公主做单选题,自身定一个最好是的说动全民公主用这一计谋就可以行了,这也与诸葛亮不一样。
性格决定命运此话有道理庞统的不幸和他自身的性情关联非常大,有才气有能力,可是在情商智商这些方面缺乏了一些,因此 庞统尽管一直与诸葛亮并称,却从始至终也没有机遇展示出真真正正的整体实力,以至于让许多三国粉丝觉得庞统的是沽名钓誉。


那时候庞统被强烈推荐到三国刘备这儿,三国刘备给了个县太爷让庞统做,而庞统并没有投身于到自身的工作方面,只是挑选吃和睡,就是这样呆了一个月让赵云受不了,但是他最终用很短的时间将库存积压的国家公务极致进行,它是他要展现自身的能力,庞统被知名度所牵绊最后造成自身死于非命。


庞统的身上总有一种用力过猛的觉得,就是目前常说的“越勤奋越心酸”,假如庞统可以不把知名度看的那麼重,或许他反倒能跟诸葛亮一样,变成一代名相。缺憾的是卧龙山诸葛亮一飞冲天,而凤雏庞统却不曾凤凰涅磐,一身的理想全未能完成。

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是真有才还是徒有虚名,为什么会死的那么随意?

8. 庞统曾与诸葛亮齐名,为何会英年早逝?

讲到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他的隆中对、前后出师表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已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大家心中他是忠诚与智慧的化身,是一个神话的存在。以至于我们只知道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却忽略了他身边还有另一位顶尖谋士,他就是号称“凤雏”的庞统。
庞统,字士元,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曾多次帮助刘备获得军事上的胜利,最著名的就是刘备入川的战役。“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而刘备却同时得到了两个人,可想当时是何等的风光。可是天妒英才,庞统如此的雄才伟略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就死于刘备入川途中的落凤坡。
当时,诸葛亮帮助刘备得到荆州,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想进取刘璋的川蜀之地。可是,刘备一直以“仁义”为根本,进取刘璋的川蜀之地属于非仁义之举,面对两难的局面诸葛亮也无计所施。就在此时刘备刚刚得到庞统这位军师。庞统看出主公刘备的心思,想取川蜀之地又必须以仁义之师来取,这样就需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就在此时,刘璋遭到马超的攻打,跑来荆州请求刘备的帮助,庞统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劝说刘备答应帮助刘璋打退马超。于是刘备带兵进入川蜀之地,击败马超后就面临撤军回荆州。庞统再次猜出主公刘备的心思,决定帮助刘备以仁义之师进军成都。他先放出风声说刘备要取四川,刘璋听后决定中途埋伏杀刘备。又与刘备换了马匹衣着,代替刘备走前军。
果然一切都在庞统的意料之中,撤军途中,刘备前军遭到刘璋的伏击,庞统也因此被杀。(死于著名的落凤坡,也有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庞统才将此地命名为“落凤坡”)刘备悲痛万分,举起为军师庞统报仇的正义之师进取川蜀,成就了蜀汉霸业。
庞统为了主公进取川蜀之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刘备找来仁义的理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忠诚呢?也有人说庞统的死与诸葛亮有关,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不管怎样庞统也算是死得其所,年仅36岁的他就这样去世了,如果庞统没有死,而且一直与诸葛亮共同扶持刘备,也许结束三国局面,一统天下的便是刘皇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