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是什么?

2024-04-27

1. “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是什么?

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的来历传说

“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是什么?

2. “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是什么?

“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
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来中国九华山请观世音入住日本的因为日本人从未见过观音法相,所以前去九华山请佛。在请动佛之后,还差几海里就到日本的时候狂风大作,海浪涌起便歇下船,住在一个小岛上。
但之后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涛汹涌,天昏地黑后来他觉得是观世音不肯入住日本。便在那个岛上建了一座观音庙,将九华山请来的观世音,放在了现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现在的不肯去观音院。

扩展资料:
1、日本僧人慕名来中土学法:
慧锷是当时日本临济宗高僧。佛教从中土传入日本后,日本僧人常慕名来中土学法。久闻观音大名,对观音菩萨十分崇拜。慧锷到中土来,一是来学佛法,二是来朝拜观音。来到了当时著名佛教胜地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文殊菩萨号称智慧第一,与观音菩萨同为佛的弟子,二位菩萨历来关系密切。当时五台山是北方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山上梵刹林立,五台山清凉世界之名远扬天下,四方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2、慧锷瞻仰观音法像
慧锷身披袈裟,背负行装,走进了五台山法华寺的山门。寺中方丈热情接待。慧锷进入大雄宝殿后,一眼看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庄严宝像,—下子惊呆了。这尊庄严宝像光芒四射,系用白玉精工雕成,长有三尺左右;菩萨手持净瓶,瓶中插着一朵莲花,坐在莲台宝座之上。
再看菩萨容貌,清秀华贵,眉如弯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璎珞横披,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端庄妩媚,慈祥可亲。慧锷在观音法像前足足礼拜瞻仰了一个多时辰,依依不舍离去。
当天晚上,慧锷十分激动,到中土来,就是想要朝拜观音,今天真是有缘,来到五台山就见到了观音菩萨。这尊菩萨宝像庄严慈祥,要是能请到日本去供奉,让东瀛人民也礼拜观音菩萨,那该有多好啊!只是,怎么好开口把这尊像请去啊?明日诚心求方丈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肯去观音院

3. 不肯去观音院的介绍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可乘坐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不肯去观音院于1980年得以重建。

不肯去观音院的介绍

4. 不肯去观音院的简介

浙江普陀山是天下最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何以成为了观音道场呢?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5. 不肯去观音院在哪个省

不肯去观音院在浙江省。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岛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可乘坐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不肯去观音院于1980年得以重建。
据历代山志记载,唐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不肯去观音院在哪个省

6. 不肯去观音


7. 不肯去观音的介绍

《不肯去观音》是中国首部观音题材的故事电影,源自佛教典籍中的经典故事,由张鑫执导,李纯、中泉英雄、中野良子 、斯琴高娃、聂远 联袂主演的一部剧情片。1影片以公元842年至864年间日本僧人赴大唐求请观音的一段历史传说为线索,讲述了普陀山如何成为观音道场的故事。

不肯去观音的介绍

8. 不肯去观音是什么意思

“不肯去观音”的来由:
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慧锷,来中国九华山请观世音入住日本的,因为日本人从未见过观音法相,所以前去九华山请佛。在请动佛之后,还差几海里就到日本的时候狂风大作,海浪涌起便歇下船,住在一个小岛上。
但之后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涛汹涌,天昏地黑后来他觉得是观世音不肯入住日本。便在那个岛上建了一座观音庙,将九华山请来的观世音,放在了现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现在的不肯去观音院。

扩展资料:
唐朝对日交流极为繁盛,来五台山交流学习的日本僧人不计其数。慧锷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来过大唐三次,分别为公元841年,845年和854年。最后一次就促成了“不肯去观音”这件事。公元854年是唐宣宗大中八年,他归国的时间是大中十二年(858年)。
这一段是最早的有关慧锷开山的记载:慧锷从五台山得到了观音像,取道宁波回国至普陀山海域时,船触礁。慧锷祷告之后,船才脱险,于是建立寺院。宁波人后来把观音像请到了城里,而普陀山上供奉的,是一个奇异的僧人之后的复刻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