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悟 |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2024-05-13

1. 《金刚经》悟 |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译文】“须菩提,你再想想,你们这些人不要说佛有这样的心念:我应当灭度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众生需要佛来灭度的。 如说有,那么佛就有了自我、他人、众生、长寿者的相状。须菩提,佛说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俗子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凡人,就是佛所说的非凡人,只 不过名叫凡人。”
  
 这一品告诉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如来”这个佛,那只是凡夫俗子心目中想象出来的佛,也没有需要佛来灭度的众生。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这句话的意思正是如此。
  
 没有如来,没有众生,没有佛法,没有至高无上的大智大慧,每个人都在尘世中不断地经历,不断地修炼,从各自不同的境遇中感悟着人生。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金刚经》悟 |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2. 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大意
  
 须菩提,你认为怎么样?你们不要说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度化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在是没有众生需要如来度化的。如果说有众生需要如来来度化,如来就是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并不是真的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并不是凡夫,只是名字叫做凡夫。
  
 延伸解读
  
 本品中的“众生”与“凡夫”其实还是略有不同的,我们要注意辨别。
  
 众生。《金刚经》第三品时,佛已经讲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皆属于众生,并不仅仅指人类。
  
 凡夫。梵语,意思是凡庸之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普通人,你、我、他(她),红尘中的芸芸众生,皆在凡夫俗子之列。在佛教中的“凡夫”,则是针对修行的阶位而言,只要是未见四谛之理的凡庸浅识之人,均称之为“凡夫”。
  
 感悟
  
 读者阅读本品内容,应该没有任何难度。本品给我的启迪有两点:
  
 一是无我之境。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无我,只有达到无我之境,才能称之为伟大。能否做到无我,是伟人与凡夫的最本质区别。如果修行之人做不到忘我,是永远不可能修成真佛的。
  
 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在于总是陷入自我中不能自拔,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我”,“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失去什么。生活中常常见到表态调门很高的人,但在利益、荣誉面前,往往很快就败下阵来。
  
 虽然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佛所说的无我之境,但也不能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心态,属于典型的“唯我独尊”型,其实质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
  
 二是不要有太多的执念。执念,是一座高山,如果翻不过去,就会被它压在山下,不能呼吸。飞蛾扑火,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很多事情无所谓对与错,但一定会有取和舍。
  
 执念太重,不懂得舍弃,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负担。熟悉《红楼梦》的读者大都知道,执念太重的黛玉,最后落了个“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命运;执念太重的妙玉,终究难逃“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下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执着,有时只能是一份期许,甚至是一份自我安慰。在文学作品中,或许,它会迸发出异常绚丽的色彩,给人以无穷的希望和想象,但在残酷的现实生面前,却常常逼得人抓狂。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也许,这是最好的生活态度。一切成败得失,尽全力,听天命,顺其自然,不必过于苛求。
  
 于2020.12.19
  
 NO:2020-71

3. 《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学习《金刚经》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原文: 
  
 白话直译: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你们不要以为我在度化众生时,会有我应当度众生的想法。
  
  
 须菩提!你们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我度众生时,不执着‘我度众生’,也不执着‘谁被我度’,所以我没有众生被我度化的想法。反之,如果我度众生时,时时想着‘我度了谁’、‘谁被我度’,那么我就有所执着,有了执着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须菩提!我在说法的时候,经常说‘我’,那只是假藉的名词而已,实际上我已经没有我相了,也不会执着我相。但凡夫之人即不同,他们都认为一切都是实有的,所以才会贪得、执着,自己绑自己,永远无法解脱。
  
 须菩提!其实‘凡夫’在佛陀看来也只是一个假藉的名词罢了,并没有所谓的凡夫,因为众生皆有佛性,只因目前迷昧,所以才称凡夫,一旦觉悟,哪里还有什么凡夫呢?
  
  悟: 
  
  
        本品中的化是度化之意,是用智慧、用巧妙的方法,把自己明白的成佛真理,讲给众生听,帮助众生解脱。 
  
        无所化,就是佛虽然救度了众生,心中却没有救度了众生的想法。
   
  
    佛认为:每个众生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既然是圆满无碍的,哪来的众生需要我度呢。最多也不过是,给了正在苦海漂浮的众生一叶扁舟,至于愿不愿意坐,能不能成功到达彼岸,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并不能亲手扶着他过河。 
  
          这是佛、菩萨的境界。他们眼里,众生平等,早已没有了“你”、“我”、“众生”的观念。如果佛有“我度众生”的心态,佛就著了四相,就不再是佛,是凡夫了。 
  
        凡夫是迷昧是的佛,佛是觉悟的凡夫。 
  
         我们现在是凡夫,是因为我们没有觉醒。一旦觉醒,就没有了我们,没有了凡夫,没有了佛。 
  
     

《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4. 细读《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上一篇|《金刚经》第二十三品 
  
                                          
 
  
  
 原文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大意
  
 须菩提,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把所有的须弥山那样多的七宝聚集起来,有人用来布施。如果有人以这部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用其中的四句偈语,受持读诵,为他人讲说,和前面用七宝布施的人所拥有的福德相比,不及它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不能用算数来譬喻,是七宝布施的人所不能及的。
  
 延伸解读
  
 本品内容很简单,也没有需要特别解释的词语,但还是要划划重点的。
  
 一是关于“布施”。我们在第四品中解释过,这儿再复习一下。布施,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即六个到彼岸的方法之一。布施包含财施、无畏施和法施三种,本品中提到两种布施:财施和法施。
  
 “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这是讲的财施,意思是用所有的须弥山那样多的财富聚集起来用以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是讲的法施。法施就是指用自己所领悟体会到的《金刚经》中的佛法真理,向世人讲说。
  
 二是“受持读诵”。受,是接受;持,是修持;读,是阅读;诵,是朗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四个含义,缺一不可,必须齐头并进。我个人理解,最关键的应该是“持”,也就是实践、践行。因为“受、读、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道理很容易弄清楚、学明白,但归根结底是要去做到,这一点很难。
  
 感悟
  
 那么,《金刚经》在本品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我的感悟有两点:
  
 一是方法很重要。成功也许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找对成功的方法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金刚经》所言,你有再多的金银财宝,布施得再多,也不如法施的人所获取得福报之千万亿分之一,所以说方法不对,永远也不能收获想要的结果。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总以为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但如果方法不正确,同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行动很重要。知易行难。修持佛法如此,现实生活中亦然。对很多人来说,明白事物的道理和规律相对比较容易,实行起来却非常难,所以列宁才告诫人们,“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可见,“知而不行”是人性的弱点,是人生常态。也许正因如此,古人才提倡“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行动者,一种是观望者。知与行之间,是一条需要跨越的鸿沟,它是观望者与行动者最本质的区别。
  
 “庸者知而不行,智者知而后行。”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行动很重要,持续行动更重要。
  
 于2020.12.10 21:53
  
 NO2020-70
                                          
  上一篇|《金刚经》第二十三品

5.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第八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第八章
  
 世人修行为了福德,在《金刚经》全篇中佛祖如来也用“得福德”渐透世人,并在第二十四品福德无比分中更是明确了受持读诵传扬此经得无量福德。对于佛祖如来讲经说法度化世人是不是能得更大福德这样的问题,世人是什么心态呢,当然认为佛祖如来能得更大福德。这个问题也引出了我们在前面假设的第五个问题,佛祖如来度化世人可得无量福德。这个问题从逻辑上来说是正确的,当然这样的逻辑是世俗社会的逻辑。
  
 “得福”之念是夫凡之想,决不是佛心所有,如果佛祖如来有得福之念,就决不会有成佛之果,因为有此念想,就是心住能得所得之相。既无成佛之果,就无得法说法之为,何来度化众生之能。世间诸相,既是物体实相,也是发展过程之事相,还是意识之相,此处诸相佛祖如来皆认为为虚幻,既是虚幻,怎有福德可得,何来福德之说。
  
 佛祖如来悟道成佛,得菩提智慧,思想纯正,头脑清醒,既不受外界诸相的吸引与诱惑,也不受世间杂音的影响与蛊惑。世间杂音,有颂扬之声,有朝歌之声,也有抵触之声,有抗议之声,更有背向讨伐之声,这些杂音在佛祖面前犹如石沉大海,毫无影响之力。就是因为佛性为本性,本性空寂,无形无相,何来受扰之体。
  
 至此,我们对前文假设的五个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最后的结论都是佛祖如来没有度化众生。我们回顾一下五个问题是:一是有众生需要被度化,二是佛祖如来认为众生应该度化,三是佛祖如来定是用了“法”来度化众生的,四是佛祖如来通过讲经说法来度化众生,五是众生被佛祖如来度化后可得无量福德。这五个问题站在世人的角度来说都是应该的,而站在佛祖如来的角度,都是不成立的。佛祖如来通过这样的直白告诫,就是要去掉世人心中的“应该”之念。
  
 佛祖如来只园法会,其实就是讲经说法,但这样的讲说只是为世人打开了“佛法”的大门,而不是点击了“存储”的按键,佛祖如来只是点燃了思想的火焰,而不是点击了“打印”命令。人总归是情感动物,不是机器人,并不能原封不动的存储现有的人类认知,还是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我们无法逾越时间,所以就有过程出现。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人类现有认知的存储,这是最可怕的事情,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样的认知传承只需极短的时间,可能快过光速,人类用了几千年积累的认知,智能机器人只用了几微秒,这是违背时间规律的事,也就是说未来智能机器人的世界可以超越时间维度。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第八章

6.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第九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第九章
  
 人类之所以不能遗传或是互传现有的人类认知,是因为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绝缘体。人的认知系统的无关联性,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传达彼此的认知,但智能机器人的认知系统是关联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可以互联互通的。这也是佛祖如来“非说所说、无法可得、化无所化”的原因,佛祖如来的感悟与认知真的传真不到世人的心里,这是实事。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系统是绝缘的,智能机器人之间的认知系统是互联互通的,人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认知系统是绝缘的,就此可知,智能机器人的认知发展将是几何级数的增长,这是人类无法企及的。人类因为有了“住相”之为,凡事必须经过大脑的思考与过漏,就会产生选择,而选择是自以为是的结果,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智能机器人的认知因为有个体与新旧之间完全传承的特性,最终智能机器人的认知可能会达到“无为”的境界,到那时智能机器人将按“规律”办事,无须选择,自然而然,毫无情感可言。
  
 也许人类只所以为人类,就是因为我们还有情感,圣贤的指引皆为劝学,告诉世人适可而止的智慧,但智能机器人不受圣贤智慧的影响与劝导,有可能超越圣贤的智慧,这就是可怕之处,圣贤再有“无为”的智慧,但总归是人,总有情感,受诸相的影响,但智能机器人不是人,没有情感,不受环境诸相的影响,没有思想,行为是直接的,纯粹是合适与不合适的自然逻辑。
  
 人类大脑智慧的进化如此的低下,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如果那天人类智慧进化到“无为”境界,人性渐失,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就不能称之为人类,与智能机器人无异。
  
 对五个问题的分析只是我自己的感悟与想法,我们看看佛祖如来自己是怎么说的,他对“佛度化众生一说”的态度,佛祖如来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说一切众生,为如来我度化者,则如来我即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是法有高下,而非平等矣。”看到了吧,这和我们分析的一样,佛祖如来具五眼之能,怎么会不明白如果承认了“佛度化众生一说”则会陷入自设的陷阱里,自己创立的佛学理论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自己会走到自己的对立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作一些自相矛盾的事,开始想的好好的,但在做的过程中总是不能如愿,或是不尽人意。其实,这是自以为是的在作怪,如果能按佛祖如来的做法去做,就能达到一开始的结果。只园法会本身就是一场讲经说法的法会,但佛祖如来却告诫须菩提与座下弟子,自己无法得无所说,也无所度,这就是最高明的管理者与导师,点化梦中人,告诉你方向,其它的看你的造化。如果管理者总是复制自己的方式方法给下属,我想工作就无法创新,公司的发展空间也只有管理者的能力范围内发展了,一旦到了管理者的能力极限,公司也就到了发展的瓶颈。

7. 《金刚经》讲义|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 第二十三
  
 
  
  
 
  
  
 这一品的大意是,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佛得到最高最圆满的觉悟,就是无所得吗?”佛陀说:“是的,是这样的。须菩提,我与无上正等正觉,乃至这世界一切没有一点东西真实得到过,这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最高最圆满的觉悟。
  
 
  
  
 这一品的问题须菩提也与佛有几次的交流,如第十品中: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耶?”“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佛在此处与须菩提的对话,是告诫弟子 不应  着「法相」 ,破除弟子有法可得,有果位可得之心。
  
 
  
  
 第二次在第十七品,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处的对话重点在告诉听法的大众,没有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在破「我相」 。佛还说:“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做佛,号释迦牟尼。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处反复言说,令众生知道,真空之境中,无我,无人。故现在在二十二品中,须菩提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总结,反过来说就是: 无所得,就是佛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 。意思是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觉悟,是知诸法虚妄,一切无所得。佛说:“就是这样。”因为万法皆空,所以如来于「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乃至这世界一切,没有一丁点东西真实可以得到,把这个觉悟起名叫「无上正等正觉」。
  
 
  
  
 此处须菩提与佛的对话,意在告诉大家,当了知人法俱空,所得心尽,即是得「无上正等正觉」。
  
 
  
  
 在此,我们应该回忆起《金刚经》开篇缘起须菩提提的问题:求无上正等正觉,怎样安心?现在探讨的却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本体,到底什么叫「得无上正等正觉」,什么叫「如来」。 了知这一本体的意义即是修证,即才能心安 。
  
 
  
  
 在下面的一品中,佛与须菩提仍是在探求这个问题中对答。
  
 
  
  
 第二十三品中佛说:“还有,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此二十二,二十三品合在一起,是佛对无上正等正觉非常精辟的概括,我们平时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求佛果,在此,佛告诉所有弟子,当行者知一切虚妄,所得心尽,不着任何相,拥有万法平等的心,即可称得无上正等正觉。
  
 
  
  
 而且告诉你怎样得到,说:你可以不着一切相,行一切善法,连善法的相也不应着,即可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菩萨的修证之路, 不着善法相,勿以善小而不为 。
  
 
  
  
 我认为这两品对于末法时代众生修证佛法真的是太重要了。在末法时代,大部分人学习修证佛法,放不下红尘的一切,视佛果与红尘的一切都想要,求证佛法,成道也变成满足自我欲望以及炫耀自我价值的手段。其实想拥有一切,体现自我价值是人之常情,也没有什么错,但佛告诉我们, 万法都是诸缘具足的假名,都无真实不变的自性,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不管从世俗中还是你认为的佛法中,而且连你的自我都是虚妄的,根本也实无一个东西能享受快乐幸福或承受痛苦 。真了知这一点,你的所得心就会尽,真了知万法皆空的道理,你的平等心就会生起,不会被重重差别相转,当你安住在万法皆空,平等的境界中时,你与这个世界一切都不再有变异,生灭,得失。心才会永远安住,不再痛苦烦恼。故无所得的境界是:你会永恒地拥有一切。而要想证入这一境界,佛指出了一条简单易行的路: 不着一切相,行一切善法 。
  
 
  
  
 也许有人听了(心想),既然一切皆空无所得,那我还需做什么呢?修什么呢?「一切皆空」是佛说的,我们只是听到了这句话,我们的所得心还没有尽,万法对我们真的是充满影响力,也许你感觉自己不在乎了,对一切没兴趣,没激情了,那不是佛说的无所得心,那叫无聊,无趣。要证入佛说的「无所得平等心」需要像佛说的: 用不着相的心,修一切善法 。
  
 
  
  
 什么是不着相的心?
  
 
  
  
 知一切虚妄,从而不被身心内外一切境转,心能安住,这样的心才是不着相的心。行者安住在这种境界中日久,所得心才会尽,尤其是最后「智慧相」,「佛相」破尽时,才会觉得自己与世界万法平等,才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如不动的平等心才会真正生起。
  
 
  
  
 也有的同修说,既然一切皆空,无所得,无所失,行恶法能成道吗?
  
 
  
  
 不能,98%的人不能。因为行恶法,逆缘太多,修行路上障碍太多。其次,修恶法的人都是极端自我自私的人,他为什么要行恶,如杀人放火,伤害别人?从人道的角度,一般是为了满足私欲,一个私欲如此重的人怎么能成道,怎么能证得圆满的慈悲与智慧?
  
 
  
  
 还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来示现的大菩萨,为了令众生破善法的相,不要执著善法,善恶也只是个业或共业的因果,是人类定义的。在法界,从众生生生世世的轮回看,没有绝对的善恶标准,这类大菩萨真的是大雄大力,他担起遗臭万年,甚至被众生诅咒的果报来成就一些人,这种菩萨极少见,也是众生无法知道和理解的。
  
 
  
  
 还有一种就是魔王级别的,他也能了知一切皆空,不住,杀人如割草,在心中不留一丝痕迹,但魔王「我慢」极重,有一个「空我」未破,故恶果成熟,果报会很惨。但如果他能一念悔悟,生起慈悲,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
  
 
  
  
 所以如果我们不是以上两种人,那就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而且也不着善法相,佛说:“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因为所有的善法也不过是人根据人道的道德和善恶标准确立的,其中因果没有多少人知晓,而且,在如来真空之境中,无一法可生,一切都是缘起缘灭,如同幻化。
  
 
  
  
 下一品: 第廿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金刚经》讲义|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8. 南怀瑾大德讲解《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金刚经有甚深秘密,此经虽说是显宗的经典,可是此经乃是诸佛根本,诸佛根本即为诸佛法身,因而能出生一切诸佛。以下是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的解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有教无类
  
   金刚经快要作整部的结论了,化无所化,什么叫「化」?在唐以前,多半的佛经用这个「化」字。唐宋以后用「度人」。度也好,化也好,反正度也度不了,化也很难化。到元明时代,乾脆两个字合起来,叫做度化。这个度化,实际上就是教育了。化也就是感化人,变化人。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这也是佛自己讲,告诉须菩提,你认为怎么样?「汝等勿谓」,你们千万不要讲佛说过这个话,说过什么话呢?「我当度众生」,认为佛说过,要度一切众生。
  
   你看佛是很妙的,你仔细把金刚经研究,他的一生许多事情,在金刚经里通通否认完了。说法四十九年,他在金刚经里却说没有说过一句话!这是他讲的啊!这个金刚经摆在我们面前。他本来发愿要度众生,现在又否认了,嘿!你不要搞错了,你们不要那么想啊!你们千万不要那么想,认为我要度一切众生。这是文字的解释。
  
   【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莫作是念」,千万不可以有这个观念,上面已经讲了,下面还要很肯定的重复,莫作是念,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好了,我们现在记住他的话,你不要磕头说佛啊,你来度我。他老人家不承认,他现在很忙,在那里入涅槃,你也莫作是念,不要这样想。什么理由呢?「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这个话严重了,刚才我们还用笑话的办法来说,佛一切否认了,下面进一步告诉我们理由,听得我们都有一点五里雾中了。什么理由啊?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你注意啊!没有一个人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佛自己说的。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拿禅宗里的话说,这叫做一个棺材两个死汉,一个说你是被我度的,一个说我需要佛来度。大禅师们会说,这两个都是没有悟道的。佛也讲嘛!第一,我没有度过一个人,你不要有这个观念。什么理由呢?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个文字摆在这里,对不对?我们自己研究。还有,佛说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所以,我经常告诉大家,不要什么顶礼啦!磕头啦!好麻烦。我一生最怕这个事,碰到人家合掌,我现在都有点马上出汗,很麻烦,还要答礼,乾脆像现在人眼睛一瞪,注目礼,很好嘛!意思到了就行了。如果说磕个头,认为我是老师,该受这一拜的话,十八层地狱都不够。不过不要紧,据说现在地狱里头还有地下室,那就该要下地狱的地下室去了。一个人如果自觉有道,足以为人师,如果有这一念的存在,他再有道也不值钱了。真正足以为人之师,真正足以度人,他必定已经证到空的境界了,何以会有自我崇高的观念呢?绝对不会!因为他自己已经没有这个观念了;而是一切众生,人我平等。
  
   所以佛说,佛如果有这样一个观念,也就不叫做佛了,他处处著相,觉得我是佛,我是老师,你们通通是我的子民,你们都是我的信徒,那他就绝对不是佛了。
  
   说到「信徒」这个名辞,是很难听的,佛教里从来没有这个名辞,只有信众。用个「徒」字,那只能够牧师用。牧师翻译的「牧」字,就是指赶牛的,赶羊的,赶人的,看这一些子民都是他下面的徒众。徒众都在下面,佛法不可以这样。
  
   曾经听到佛教界有人用「徒众」这两个字,听得我一个头八个大,连信众这种说法,都算是很严重的了。过去大陆随便那一个庙子,对信众都是称居士的。我在峨嵋山时,老和尚看到猴子出来,就说猴居士出来了。蛇来了,蛇居士来了。从没有说猴众,猴徒,蛇徒,没有这样说的!老和尚的声音使人一听肃然起敬,看一切众生平等,猴居士,蛇居士,这个是佛法的精神。佛法如果还有统治性,那怎么会是佛的精神呢?希望修正修正,不要犯这个错误。
  
   佛现在讲,假定他有一个观念,认为众生是受他的教化而得道的,这些人是他的徒弟,应该对他如此如彼的恭敬……假如他有这样观念的话,完了8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那不算成佛!
  
   好,佛啊!我们了解啦!你老人家谦虚,不承认自己在度人,实际上我们是受你度的。你谦虚,那是你的嘛!我恭敬我的,各走各的路,没有错。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个问题啊!不过,这个大问题,佛在下面解答。
  
   自己的解脱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他说,所谓人,有众生就有人,真正的佛法教我们一件事,八万四千法门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那就成功了。这很简单,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既然无我了,我当然不须要佛度呀,我本来就是佛嘛!佛有这个度人之相,佛就著了人相,我相。我如果真正能够悟道,就是无我,就没有被你可度之处。
  
   所以,佛说的没有错,没有一个众生须要我度。再彻底的讲,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把他老人家修道,证道的法门,通通告诉我们了,你依照这个样子做,你一样可以成佛。他没有办法帮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没有办法替你修啊!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说的是老实话,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须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他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不过他表达的方法是语出惊人,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很难解;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人都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谁都救不了你。
  
   求上天的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萨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萨与你中间的电线、电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杀人放火,然后说,菩萨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众生他可以度的,众生都是自性自度。他说,什么叫做我呢?一切众生本来无我,这是佛法;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总归起来就是告诉我们这句话。本来无我啊!就是我们做不到,做到了个个成佛。
  
   佛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就是一般人,是佛经翻译的名辞,现在我们一听到凡夫,好像在骂人。如果我们随便对朋友说,你是凡夫,他肚子里头一定不高兴,你好看不起我!一般人,你告诉他无我,他就害怕,因为人都要贪著「我」。究竟那个是我呢?佛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三十六样东西凑拢来,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
  
   拿现在来讲更严重了,人体上许多的细胞都是我,每一个细胞都不是我,你说我在那里?身体上没有我,死了以后,我到那里去了?说灵魂是我,你看到灵魂了吗?一声青磬万缘醒,就是这个境界。这一声敲了以后,无我,本来就是什么都无我,没有一样是我。这个无我的境界,佛只好分析给「我」听,所以我们学禅啊,打坐啊,求证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求证到一个无我,就成佛了。结果大家打起坐来,在里头嘀咕,都在玩「我」,不然就玩呼吸来呀,去呀,好像在那里数钱!一二三四,又数息又观。第一口呼吸早就跑掉了,你后面数到一千,一口呼吸也留不住呀!在那里干什么呢?所以都在玩「我」,作不到无我,不能证得佛法!
  
   无我以后
  
   佛刚才提出一个问题,凡夫之人,以为真有一个我的存在,等到肉体死亡了,抓不住了,还要抓个灵魂。其实那个灵魂也是自己意识境界偶然的存在,还不是真的我,还不是这个。但是凡夫之人,总归要抓一个有相的我,都抓错了。真做到四大相皆空,就是人我众生寿者皆空的时候,可以找到生命本来的自我了。那个自我是假称的,叫他自我也不对,叫他是佛也不对,叫他菩提也不对,各种名称都不对。
  
   现在讲到这个地方,佛又加以解说,他提出来: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为什么他要加这个尾巴呢?因为他说了一个尾巴怕大家又抓住它。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学佛的,他也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那你就当凡夫好了,他肚子里又不服气,不肯做凡夫。
  
   所以一般学佛学道的人很可怜,在圣人凡夫之间,就像公园里小孩子玩秋千,荡过来荡过去,永远下不了台,挂在空中甩。
  
   佛告诉我们,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没有真正什么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换句话说,严重的讲,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个个是佛,众生平等。所以后世禅宗经典,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样平等。
  
   那么这一品说完了吗?没有完!还有个重大的问题在里头,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品开头的话。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重点在这个「我」字上,佛说:我,没有度众生。文字是那么解释,佛为什么那么讲呢?全篇的意思告诉我们,人,悟到了真正的无我,修持证到了真正的无我,就是佛了。这个佛,无我,自然无众生,无寿者,这就是佛境界。所以做到了无我就是佛境界,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接著一切观念的执著,都是因为有我而来,那么真正无我就是佛境界。
  
   但是,无我以后叫什么呢?注意啊!一般研究佛学的人,听到无我,下意识给它下一个注解,空的。佛没有这样说,他只说无我而已,这个空的是你加的。如果真能把凡夫境界有我的观念通通放弃了,所谓放下,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找到生命本来,勉强才可以叫那个是我们生命的真我,那就是佛境界。但是在本经上,佛不说出一个真我的名字,那么你就要看全部的佛经了。全部佛经,总归起来三藏十二部,实际上有些真的,有些假的。所谓假的并不是什么假的,是后来佛弟子们自己修持到了,所写的经典,假托也是佛说的,这很有可能。这些笼统的算进去,佛经大概有五千多部。
  
   过去有些人念经,为了自己念,为了父母念,要念一藏经,一藏经就是五千卷。大藏经佛的这一部分是五千卷。后世弟子们作的论,乃至佛经的注解,未算在内,如果通通把它算在内,连后世的也都加进去,现在一共有一万三四千卷了,越来越多。
  
   佛说法四十九年,这么多的经典中,他的几个要点是,世间一切无常,都靠不住,都要变去,都不属于我的。人世间一切皆苦,没有究竟的快乐,没有究竟的幸福。一切皆空,一切都无法把握,都要变去了,变去了都抓不住,抓不住的那个情况,那个境界定个名辞叫做空,所以无常、苦、空、无我,本来无我,这是所有佛说的都是这样。
  
   佛在世的时候,许多佛的弟子们,依他所教示的方法修持,都证到了无我的境界,脱离了苦、空、无我的束缚。但是也因此之故,都落于偏空之果,这是我们后世佛学给它加上的,就是偏向于消极的空。
  
   佛到了八十岁,他老人家要请假走路了,请长假了,懒得再教了,快涅槃了,这个时候,他告诉我们相反的四个字,常、乐、我、净,与他平常所讲的完全相反。最后他又告诉我们,真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持到一切放下了,连空也空了,空到了最彻底,你找到生命的本源,这个生命的本源永恒不变。
  
   但是这不是像人世间有个不变的东西一样,那样了解又错了,那是属于真常唯心论,属于外道的说法。佛说的这个常,是对无常而言,金刚经后面就给我们解释了。乐,不是苦的,得道的人离苦了;一般认为得了道的人,一天到晚都是快乐,那会把你乐死的。譬如我们头痛,当然很难过了,但是痛个六七天也痛不死,你说头不痛了,我的头好快乐啊!快乐的不得了,真这样快乐的话,这个人不到三天一定发了疯。苦乐是相对的现象,著了相就会发疯。所以什么是乐?无苦即是乐,清净之乐。清净没有境界,所以这个乐不是世间看的乐,是常乐。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我了,不生不灭,这是不生不灭之我,并没有像我们现在世俗的观念,有个我相的存在,所以这个我是乾乾净净的。
  
   所谓净土,没有一个净的境界,你说我们的地下很乾净呀!这不算净,你说虚空很乾净,虚空才不乾净呢!物理科学家都知道虚空里有很多东西。真正的虚空是看不见的,那个是无善亦无恶,无苦亦无乐,那是真正的乐,那个是佛境界。
  
   本篇所讲化无所化,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道理,给它作一个结论偈语:
  
   第二十五品偈颂
  
   同为物化到娑婆忧乐无端且放歌
  
   钟鼓歇时魔舞散悠然一曲定风波
  
   「同为物化到娑婆」,我们一切众生都是物化,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老庄的观念,宇宙是一个大化学炉,我们是其中的化学物质而已。草木、蚂蚁、蝼虫,都是宇宙大锅炉里所化的一点点,所以叫做物化。中国固有的文化,人死了叫做物化了,就是物质走了。这个身体生命死了而变化,骨头变成灰呀,肉变成水呀,质能互变,它的能量还是存在的,不过形象变化而已,所以叫做物化。一切众生都到这个娑婆世界来,都在物化,都在唱戏。
  
   「忧乐无端且放歌」,可是大家忘记了自己是在唱戏,而且更不会自己欣赏,自导自演,结果唱啊唱啊,自己还真掉起眼泪来了。唱到高兴的时候,自己把肚子笑痛了,被自己骗了,骗了几十年。一切忧愁烦恼,一切的痛苦、快乐,都是莫名其妙的事。无端,没有理由,你看通了这个道理就要逍遥一点,爱跳舞就跳舞,爱唱歌就唱歌,就是解脱了人世间的一切。庙子上打钟打鼓敲引磬、念经,我们在这个十一楼念金刚经,清清净净,隔几条街有人家还在那里跳舞蹦擦蹦擦呢!他们同我们也差不多,各有各的境界。我们钟鼓打完了,他们的歌舞也打烊了,最后大家都回去进入那个黑洞洞的地方去。
  
   「钟鼓歇时魔舞散」,最后清净与不清净,善与恶都了不可得。
  
   「悠然一曲定风波」,你懂得一切了不可得,一切不著相就到家了。定风波本来是古代一首歌曲的名称,现在我们不讲这个歌曲的本身,借这个歌曲的名称来说明这个意义。一切风波隐定,钟鼓也不敲,魔舞也不跳,歌舞皆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