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2024-04-27

1. 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2. 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江南、江淮和江汉地区晴热少雨,部分地区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危害。江南、华南大部降水明显减少,赣、湘、浙、桂等地晴热少雨,旱情较为严重,对晚稻等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3. 水旱灾害能够带来哪些危险

旱灾的危害:旱灾可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严重的旱灾可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农作物减产、绝收会导致许多人口因饥饿和疾病死亡;还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洪水灾害的危害: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破坏建筑物、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还可能造成疾病流行造成更大的伤亡。

水旱灾害能够带来哪些危险

4. 怎么形成旱灾和旱灾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旱灾的现象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欠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
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旱灾起因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牧草等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易旱的地区有哪些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严重的旱灾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发生的大旱。20世纪80年代初期,遍及34个国家,近1亿人口遭受饥饿的威胁。
中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他文物史料中。公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干旱严重的1959~1961年、1972年、1978年和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l.5亿亩。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

5. 暴雨自然灾害对哪个行业有影响

(  1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坚持了正确的态度,正确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  2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通过预报认识自然,这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  3  )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们无法完全避免的,所以必须正确对待。这体现了自然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4  )对于暴雨、台风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预报做好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利用台风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雨水蓄积进行灌溉。这体现了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为人民造福。

暴雨自然灾害对哪个行业有影响

6. 水灾会带来哪些危害?

1、导致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3、个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灾时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受灾的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病的慢性病增加发作机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iknow-pic.cdn.bcebos.com/9358d109b3de9c8239797d516281800a18d843d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358d109b3de9c8239797d516281800a18d843d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358d109b3de9c8239797d516281800a18d843d4"/>
扩展资料
洪水来临前的应对措施
1、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夏秋季降雨集中,洪涝灾害多发,受灾范围广,突发性强。夏秋季节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涝灾害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做好防灾准备,提前熟悉最佳撤离路线。
2、根据当地政府防汛预案,做好应对洪涝灾害准备。为了应对洪涝灾害,各地政府都会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个人应通过政府网站或大众传播媒介提前熟悉本地区防汛方案和措施,包括隐患灾害点、紧急转移路线图、抗洪救灾机构联络方式等。
3、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家庭应自备简易救生器材,以备洪水来临来不及撤离时自救和互救使用。为了在发生洪涝灾害来不及撤离时自救互救使用,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应提前储备家用洪涝救生器材,如木盆等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必要时应提前购置救生衣、应急手电、帐篷等。
4、洪涝灾害撤离时应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家庭煤气阀、电源开关等在洪涝灾害中易受外力影响,发生泄漏,易引起煤气爆炸、漏电等事故,应在撤离时及时关闭。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B4%AA%E6%B0%B4/1950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洪水">百度百科-洪水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6/0805/c398004-28614982.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洪水来临前应该准备什么?官方提醒做到这7条">人民网-洪水来临前应该准备什么?官方提醒做到这7条

7.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区,
夏季降水集中如果湖泊江河泄洪能力弱的话就容易形成水灾。
旱灾的原因比较多:第一是夏季过于炎热蒸发太旺盛造成的,第二是植被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第三是地下水的过渡抽取,第四也是季风的原因。
主要是春旱,春旱是因为春季气温升高比较快但是雨季又还没有来,夏伏是因为雨带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又高蒸发旺盛导致的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原因

8. 当洪水泛滥成灾——涝灾的形成和危害有哪些?

2008年6月美国艾奥瓦州近日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洪水泛滥,艾奥瓦州为受灾最重地区。到6月13日,洪水已造成3000余户居民被迫撤离,至少15人死亡,经济损失预计达数十亿美元。艾州国土安全与紧急事务署称灾情“500年一遇”。
锡达拉皮兹市是艾州受灾最重之地,总人口12.4万。洪水12日漫过当地一座防洪堤,迫使一所医院内176名病人紧急转移。洪水涌入市内,3000多户锡达拉皮兹市市民离家逃往高处避险。至少438处民居遭水浸泡。
艾州州长切特·卡尔弗当天宣布,全州99个郡中有83个进入灾情状态;9条主要河流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初步估计,这场灾难给艾州带来的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州国土安全与紧急事务署发言人布雷特·沃里斯称,艾州应对洪水的工作迄今已持续10日,“我们认为这是一场500年一遇的洪灾”。
锡达拉皮兹市消防部门发言人戴维·科齐曾预测,作为密西西比河支流,锡达河水位13日将到达峰值,约为9.7米,将创下157年以来最高纪录。
锡达拉皮兹市发生饮用水告急。消防部门发言人科齐说,市内原本有六七口井,如今只剩一口井可以使用。
人们在这口井附近堆起沙包以抵挡洪流,并用机器从井中抽取净水。“要是连这口井也无法使用,我们就会陷入麻烦。”科齐说。
与此同时,锡达拉皮兹市内大约5500名市民陷入停电危机。电力公司声称,正尽力保护电力设施免遭进一步破坏,而这些市民可能还得在黑暗中生活1星期左右。
洪灾暴发地点恰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重要产区。受灾情影响,这两种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令原本已经供求关系紧张的国际粮食市场再添阴云。
美联社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7月交货的玉米期货价格13日涨至每蒲式耳7.09美元,而7月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收于每蒲式耳15.365美元。
什么是涝灾
什么是涝灾?涝灾就是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涝灾的分类:
洪涝: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湿害。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涝害: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湿害:洪水、涝害过后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灾。
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
洪涝灾害:四季都可能发生。
春涝:主要发生在华南、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
夏涝:我国的主要涝害,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东南沿海、黄淮平原。
秋涝:多为台风雨造成,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和华南。
洪涝灾害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经济属性。它的形成必须具备2个方面条件:①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②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
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
洪涝仍具有可防御性。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