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险时,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2024-05-13

1. 购买保险时,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一、 如何正确进行健康告知?
1、 有问必答,不问不答
问什么就答什么,必须做到如实回答,不可隐瞒欺骗,否则理赔时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如果没有问到,就不用告知。
2、 以医生诊断为依据
健康告知的标准,是以医院就诊、医保卡记录、药品购买等等留下的记录为准。自我感觉身体异样可以不告知。
另外医保卡不要外借,因为医保卡的使用记录默认归到你的名下。如果外借医保卡并买了用于糖尿病的药物,保险公司就会认为你患有糖尿病,理赔时会有很大的麻烦。
3、 注意查询时间范围
健康告知问到的病史,都是有具体时间范围的。例如询问你一年内的健康状况,只要回答在规定时间内的相关病史就可以,一年前的检查异样就不用告知了。
也有一些健康告知的询问时间跨度比较长,如“被保人是否/曾患有XXX”,这种情况下就要,无论多少年前的病情,都应该如实告知。
健康告知的内容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展开讲解了,具体回答技巧我写在了这里:投保时,健康告知有什么小技巧? 
二、健康告知的误区
1、过分告知
有些用户怕出险时被拒赔,把自己能想到的病史全部告知保险公司。如几年前的发烧感冒,小时候的身体擦伤,和自己“猜想”的疾病全都告知。
没有必要告知的如此详细,问什么答什么就好,没问到的可以不用告知。
2、投保前,要先去体检吗?
很多人买保险前,怕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毛病,到时候被拒赔;体检,又怕查出什么不知道的毛病,买不了保险。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保险公司没有明确要求,买保险前不用刻意体检。保险公司是不会以“没有事先体检”这个理由拒赔的。
健康告知关系到我们能否投保,以及出险后能否顺利理赔等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有一些行为是会影响理赔的,例如隐瞒病史等等,具体内容我写在这里,进行健康告知之前一定要排排雷:这样做健康告知,保险公司100%不赔


购买保险时,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2. 买保险怎么样进行健康告知

保哥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在填写健康告知时要注意的内容和小技巧都在这里了,需要的自取:
健康告知是在购买保险前必须填写的一份健康问卷。有没有如实填写健康告知关系到你的这份保险是否有效,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健康情况有不同的要求,询问的内容也不同。
如果你在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在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时,你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补充核保,保障将继续有效。
假如情况比较严峻,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是可以终止合同,拒绝理赔的。
健康告知的填写可以根据这三点来回答: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答;想清楚再答。那些身体存在一些小毛病的朋友,在购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一下这篇文章:9大类39种身体异常情况,疾病投保全攻略!
目前健康告知审核的方式有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二选一。
如果你没有通过智能核保,你可以选择直接更换产品或者进行人工核保这是因为人工核保的审核会比较精准灵活当人工审核也过不了的话,就只好更换成那些对健康要求没那么高的产品了,这是一些对健康情况的把控没那么严的保险产品,需要可以收藏:
小贴士
1、在购买保险前最好不要去体检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2、假如你是之前有被误诊过的,一定要通知保险公司,不然会被以为你真的得过这病去瞒报。

3. 购买保险时,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1、询问告知
即,问什么,答什么,不问就不答。
保险公司有严格的核保系统,专业的核保人员,他们制定的健康询问一定跟本产品严密相关的,会对投保、核保、保费或者理赔等产生影响的,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的问题。
而对于他们没有问到的情况,即使严重,我们也可以不说。只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不需要主动进行告知。
2、有记录的告知
身体健康状况,以医院或者体检机构留下的记录为准。自己猜想的、家人朋友猜想的甚至是“保健专家”、“X半仙”的诊断,统统不算。
如果你自我感觉最近心绪不畅,也没有进行体检或医院治疗,只凭网上搜索猜想自己可能生了什么病,这种情况也不在告知范围内。
3、体检不能免除如实告知义务
2015年出台的《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根据保险人要求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不能免除。
投保人不能想着抱着“反正我都体检了,你们自己看体检报告吧”的心态敷衍健康告知。如实告知不仅是对保险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否则,后果见第一部分《保险法》条款。

购买保险时,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4. 买保险,到底要怎样健康告知

面对必不可少的健康告知,如果我们不想被拒保,投保后也不想被拒赔,那么如何正确地填写健康告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健康告知有哪些原则?在奶爸看来,要正确地填写健康告知,需要掌握下面三个原则:
1、只告知问到的情况
目前投保的健康告知大多采用的是有限告知方式,也就是说保险公司问到我们的问题,我们需要如实回答,没有问及到的,就无需回答。
大家可能会说,保险合同条款长达十几页甚至几十页,面对多达十几二十条的健康告知怎样如实填写呢?无妨,完全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奶爸。
2、不要刻意去体检
健康告知,是告知已经确诊的疾病,如果没有在医院确诊,那就是未知的,无需告知,这种情况不属于隐瞒。
相反地,如果体检之后,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显示有部分指标是异常的,那么就必须告知了,这是已知的情况,不告知就属于隐瞒。
正因为如实告知里的“如实”是已知的、确诊的意思,属于客观事实,而不是自己认为有或者无的主观事实。
所以,除非保险公司明确规定需要体检,否则自己不要刻意体检,这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提高了投保门槛。
3、及时进行补充告知
补充健康告知其实和投保前的健康告知是一个概念,是补充在投保前的健康告知中忘告,漏告的情况。
补充告知的几种结果,无非是标准体承保、除外责任承保、加费承保、拒保这几种。
补充告知分三个时间段:
(1)犹豫期内: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补充告知,如果没有通过审核,是可以拿回全额保费的。
(2)犹豫期后且在投保两年内:这个时间段补充健康告知,未通过审核的话,是会被保险公司要求退保,而且只能取回现金价值。
(3)投保两年以上:这个时间段进行补充告知,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不可解除合同,仍需履行合同保障责任。
健康告知,需要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也是保险合同签订的根本,所以正确认知健康告知,是成功投保的重要环节。
希望奶爸的分析能够帮到大家认知健康告知,理解之后就能更有效地为自己投保一份健康类保险。

5. 买保险,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这里有一些关于健康告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有关的小技巧,有需要的可以看看:《投保时,健康告知有什么小技巧?》

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对投保的客户的一个健康调查,是保险合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关系到保障内容是否能够生效,是否能够正常理赔,只有通过了健康告知才可以购买保险的,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健康情况有不同的要求,询问的内容也不同。
如果你在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在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时,你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补充核保,保障将继续有效。
假如你隐瞒得太严重,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是可以行使终止合同的权利的,并可能不会退还你的保费。
目前国内的健康告知都可以按照这三点来答: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答;想清楚再答。假如你是身体有些小毛病的朋友,建议你在购买保险前看看这篇文章:《五步教你带病投保》
目前健康告知审核的方式有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二选一。
如果你是智能核保没有通过,可以再进行人工审核一次。人工核保会更加的细致和准确人工核保也过不了的话,就只好换一个产品了,换成那些健康告知没那么严的产品,我筛选了一些在健康告知上比较松的产品,需要可以收藏:《适合亚健康人购买的保险产品都在这里了》
注意事项
1、建议你最好不要在购买保险前体检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2、假如你被误诊过,一定要记得告诉保险公司,这是可能影响到你的理赔问题的。
望采纳!
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资料来源:学霸说保险官网

买保险,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6. 买保险,到底要怎样健康告知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建议你在购买保险前,仔细看好健康告知。我将健康告知的小技巧整理在这里了,需要的可以看看:《投保时,健康告知有什么小技巧?》

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一个健康调查,包括过往疾病、个人生活习惯、是否抽烟喝酒等等。它是保险合同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只有通过健康告知才能投保的,没有填写是无法购买的,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健康情况有不同的要求,询问的内容也不同。
如果你没有如实告知,情节不严重时,你可以选择向保险公司申报,进行补充核保,这样保障还是有效的。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时,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是能够拒绝理赔并终止保险合同的,甚至可以不退还你一分钱。
在填写健康告知时,应该遵循这三答: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答;想清楚再答。假设你的身体是有些小问题的,在购买保险前,我建议你看一下这篇文章:《五步教你轻松带病投保》
目前健康告知审核的方式有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二选一。
假如你没有通过智能核保可以试试人工核保这是因为人工核保的审核会比较精准灵活当人工核保也没办法通过时,就只能选择购买那些对健康要求没那么高的产品了,这是一些对健康问题的把控比较松的保险产品,需要可以收藏:《这些产品的健康要求真的低》
注意
1、最好在投保前不去医院体检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2、假如你被误诊过,一定要记得告诉保险公司,这是可能影响到你的理赔问题的。
望采纳!
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资料来源:学霸说保险官网

7. 买保险,到底要怎样健康告知

绝大多数准备购买保险的朋友,都是25-50岁之间,这个年纪100%都去过几次医院的,身体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人也会每年进行体检,在精密仪器全方位的检查下,很多人都会被查出某些指标异常。场景1:一些谨慎的朋友,会一股脑把自己的知道的、可能的、未确诊的一些异常指标都会告知保险公司,不仅给核保人员造成了困扰,也使得核保结果变的很苛刻。场景2:另外一些朋友,可能投保的时候没有想的太多,告知环节也不是很重视。顺利核保通过后,突然会想到,哎呀,5年前我去过门诊做过检查的,7年前登山摔伤,拍过CT做过检查的。这些都没有告知,会不会后续理赔存在困难呢?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告知呢?今天深蓝君就为大家讲讲告知那点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线上产品投保的告知互联网保险都是采用询问告知的方式,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方法是:仅针对询问的问题进行告知,没有询问的问题,是无需告知的。这个不是我自己的总结,深蓝君也咨询了很多负责核保的朋友,都是这样的结论。《保险法》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每款产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对于风险的衡量于界定都是有自己的数据模型,我们不必替保险公司操心。只要保险公司没有询问,就算我们知道某个指标存在异常,也无需告知,同样不用担心后续的理赔。我们以阳光健康随e保为例,这款产品只对乙肝大三阳进行了询问,如果是乙肝携带者、或者小三阳,自然是可以购买的。深蓝君之前在测评弘康大白定期寿险的时候,发现是需要填写身高体重,用来计算BMI值,但是同样有很多定期寿险是不询问身高体重的,所以就算我们严重肥胖,只要符合健康告知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正常购买的。二、投保线下产品的健康告知除了购买线上的互联网产品,很多朋友也会投保线下的产品,一般线下产品的的如实告知都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下图是深蓝君找到的某产品问卷:深蓝君建议:只要是健康告知问卷询问到的内容,都应该如实回答。上面只是某家保险公司的问卷,不同公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写到这里,肯定会有一些朋友有个疑问,我需要把我过去的医疗记录都列出来吗?比如几个月前的发烧、几年前的摔伤半月板检查、十年前的门诊检查记录?如果真的费劲心思仔细回忆,相信大家还是能列出来很多条的。我们看看保险法是如何规定的。保险法第十六条: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只有那些足以影响保险公司是否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需要进行如实告知。如果未告知的的内容对承保结论没有影响,保险公司是不能拒赔和解除合同的。如果不确定自己的的问题是否影响承保,或者代理人也没办法给你专业的意见,那么深蓝君建议你如实告知。保险公司的核保团队都具有深厚的医学背景和实际经验,这个问题就交给他们处理就好了。三、如果不如实告知会怎样?如果不如实告知,那么就涉及到保险法的不可抗辩条款,关于“不可抗辩条款”我们前几天的推文是有详细的说明的,而且很多同行朋友也给出了一些实际案例的反馈,点击这里查看原文>>>《保险法》16条“不可抗辩条款”内容: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虽然两年不可辩条款对我们投保人是非常有利的条款,避免由于自己疏忽大意导致一些事项未如实告知,只要过了两年不可抗辩期,保险公司没有提出异议的话,那么将来不得以此为拒赔理由了。但是长期来看,也可能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出于保护自己利益可能会加强核保,甚至提高保费等作为应对。所以深蓝君的态度是尽量做好如实告知,切勿玩火,以免给自己带来没必要的麻烦。上次的文章里面还漏掉了一种情况,比如未告知事项同保险事故的发生无关系,那么大部分情况下保险公司是需要理赔的。比如未如实告知乙肝大三阳购买了定期寿险,但是由于发生意外身故,这种情况在过往的诉讼中,一般都会获得理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买保险,到底要怎样健康告知

8. 买保险时的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是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若干问题的答案,通常问题是对职业及过往身体健康状况的询问,符合要求的答案都通过保险公司预设的要求时,才能够正常的投保。互联网保险,一般情况下在官网或移动端的产品介绍页底部,点击立即购买按钮,即可看到健康告知书。健康告知影响后续理赔,只要是健康告知问卷询问到的内容,都应该如实回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