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钱币

2024-04-28

1. 明朝的钱币

大明朝的货币叫“大明宝钞”,这种是大明发行的纸币,而大明没有元宝,只有通宝,主要是
避讳朱元璋的元。而每代帝王多以自己的帝号制钱,比如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万历通宝等等
明代钱币最低货币是一文钱。一千文钱为一贯,一贯为一两白银,四贯合一两黄金。
另外一点,大明宝钞这种纸币,因为古代纸的质量不是太好,不能长期保存,但是大明对于已
经发行的纸币不进行回收,导致市场上的纸币越来越多,加剧了通货膨胀,另外一点,大明宝
钞一直到大明灭亡,所发行的最高面额也只有壹贯。

明朝的钱币

2. 明朝钱币是怎么个样子?

明朝建立以后,沿用历代八成九式法进行铸钱,在京师设立宝源局,各省设立宝泉局,负责钱币的铸行。明朝法律苛严,对民间铸钱予以严酷的打击。在明朝,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钱币制度上亦有体现。总体上来说,明朝钱币有如下几个特点:
形制
在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已于1361年设立宝源局,铸“大中通宝”。明前期钱币的形制较为统一,以“大中通宝”、“洪武通宝”为范。明末时局动荡,钱制十分繁杂,版别很多,以天启、崇祯两朝为甚。
钱文
为避明太祖朱元璋“元”字的忌讳,铜钱一律称为通宝,且皆对读,背文有纪地、纪值等。明朝早期、晚期钱文风格不同,早期较清秀,晚期较呆板。明钱有在背面记钱局名称、纪值、纪重等。
铸工
明代的盛世之作为永乐通宝钱,铸工精良。郑成功在台湾发行永历通宝钱,该钱在日本长崎铸造。
材质
铜钱的合金构成在嘉靖年间出现了转折,由原来的青铜合金(铜、铅、锡)改为黄铜合金(铜、锌)。明朝的主要通货为“大明通行宝钞”纸币,后期宝钞不断贬值,纸币制度名存实亡,明朝末年,白银作为货币的地位得到提高。

3. 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发行了哪些钱币?

明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并且有明一代276年历史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铸钱经常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明代的十种年号钱分别是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嘉靖通宝、隆庆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和崇祯通宝。此外明代的年号钱还有大中通宝、弘光通宝、隆武通宝、大明通宝、永历通宝等。

大明宝钞是明朝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发行。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大明宝钞里外都透着一个“大”字,它的面额分五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其中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是地道的“大钱”。




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发行了哪些钱币?

4. 明朝都有哪些钱币?

泰昌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元 熹宗天启年间补铸光宗年号钱,钱文尚工传世仅见小平,楷书直读,有光背,或星、月、合背、合号等,径2.5厘米,重工业2.8克上下。存世尚不难求。 
泰昌通宝楷书小平背月 15元 
泰昌通宝楷书小平心泰 2800元 
泰昌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3000元 熹宗天启年间铸,分三等,小平径2.4厘米,重2.6--3.6克,折十径4.5--4.8厘米,重18----30克,合背折十钱,径4.4厘米,重21克,天启通宝四字楷书直读,除光背者外,尚有记值,记地,记重数种。明天启与徐天启区别在于:明天启首撇与第二笔相连成“卢”状,集币时稍加注意不难鉴别。另有合号钱多种。.....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得 2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月 15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新” 6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浙” 5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工” 8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户” 8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壹钱” 850元 
元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京” 65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院” 8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一分一钱” 3500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 600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旨奉” 1500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二分” 22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 70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母钱 1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背“户” 15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背星 15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背“二”星 6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银质背“二” 4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7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35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背“十” 45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背“府” 3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背“镇十” 6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密” 20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元 思宗崇祯元年铸。分四等近百种,为明代版别最杂,品种最多的货币,铜色杂陈可见黄、红、白、同等钱大小不一。面文直读,四字楷书,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2.8厘米,折五径3.4厘米,折十径4.4厘米,重28克。背纹除光背者,有星,月,奔马,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记局兼记值以及吉语钱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 1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星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丁” 15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乙” 1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丙”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戊” 1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户” 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户日” 2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嘉” 9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局” 1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旨” 22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应” 1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宫”月 1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加” 1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重”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宁” 1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下“宁” 3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府” 2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制” 45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制奉” 3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青” 15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清忠”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共” 18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忠” 4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合背 1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二”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二” 12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雕母 无定价 
崇祯通宝楷书大型背“户二” 300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大型背“四手” 4500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二背“监二” 200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五背“监五” 35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五背“工五” 250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五背“户五” 30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2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4元 太祖洪武元年铸。形制,钱轻,重同大中通宝,钱文楷书直读,较规整,除光背无文者外,记值有:一,二,三,四,五。记重,为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记地为;京、北平、浙三、豫、济、鄂、桂、福、广等九等。记地兼记值“桂一,桂二,广二,二福,桂三,桂五,广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广十,鄂十,济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同等钱各有差异小平径2.4厘米,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15--3.3厘米,折五径3.8--4厘米,折十径4.4--4.5厘米,此钱以光背平钱,记钱较常见。.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 5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京” 5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鄂“ 4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北平”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浙”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济” 7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福”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豫” 8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桂一” 32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6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二钱” 2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北平” 8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济”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桂二” 4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浙” 1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二福” 7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豫” 1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广二”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三”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三钱” 3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北平” 1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鄂”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浙” 12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三福” 1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济”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桂三”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广三” 6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豫” 1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光前 11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五” 28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五钱” 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北平” 12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浙” 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济”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鄂” 6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桂五”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五福” 4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豫” 28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广五”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 3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6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北平十” 22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广” 22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京十” 12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济十” 22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鄂十” 28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豫” 1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桂十” 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福” 1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浙” 150元 
永乐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50000元 成祖永乐年间铸,传世以小平较丰,制作精美,面文有宋钱风韵,笔划清秀,径2.5厘米,重4克上下。折三有两枚,一枚为完整者,今已下落不明,残角者钱径3.4厘米,为已故苏州籍钱币学家王荫嘉老先生以银元五百枚购得,使国宝留存今日,永乐平钱传世较多,流布甚广。 
永乐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5元 
永乐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6000元 
洪熙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明仁宗年铸,面文楷书,直读光背,径约2.3厘米,重不详,洪熙年号存在一年月仁宗即位,至洪熙五月死,仅九个月,因而铸量特别少,一般是不容易见到的,已知仅发现两枚,一枚存张叔驯处,钱币学家王荫嘉曾享过眼福,可惜今已不知流落何处?另一枚,罗伯昭生前已捐往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枚已是海内孤品。 
宣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元 宣宗宣德八年铸,传世唯见小平钱。制作粗糙为明钱中较差者,面文楷书直读,背无文,同等钱小不一。宣德钱较永乐钱少 
宣德通宝楷书小平省一“德” 300元 
弘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元 孝宗弘治十六年铸。唯见小平钱,制作类宣德钱,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尚有一种隶书钱,所见甚少,钱币学家郑家相曾获当十大钱财一枚,径约3.9厘米,为存世少见。 
弘治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无定价 
嘉靖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元 世宗嘉靖七年铸。仿洪武钱制,分为五等,小平径2.5厘米,重3--4.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厘米,折五径3.9厘米,当十径4.5厘米,重24克以下。钱文楷书直读,除光背者记重有:二钱,三钱,五钱。记值有:一两。存世平钱较丰。 
嘉靖通宝楷书折二背“二钱” 65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三背“三钱” 5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五背“五钱” 5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十雕母背“十一两” 无定价 
嘉靖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十大观改范 25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二十光背 6000元 
隆庆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60元 穆宗隆庆四年铸。仅见小平,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整,径2.5厘米,传世今已不易得,重为4克。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元 神宗万历四年。版别繁多,以小平多见,平钱除光背外,穿上有:星、月、工、公、正、天。穿右厘,合背等。径2.4--2.5厘米,重3.4--4克,折二径2.8--2.9厘米,矿银小钱径1.9厘米,背五钱径3.5厘米,特大钱径8.8厘米,传世属小平钱最丰,面文除规整楷书者,尚有少数“历”,历下长日宽日数种。..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宽缘大样 25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大字 1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星 2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天” 16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月” 2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正” 5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5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公” 1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工” 6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合背 15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分” 8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江” 6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厘” 2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背纹 15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户” 5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0元 
万历通宝楷书折二背包星月 8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矿银” 8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折二银质背“二钱” 45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折二背北斗星 8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旋背 10元 
万历通宝楷书特大型光背 无定价 
崇祯通宝楷书折十背“寿” 5000元

5. 明朝有几个黄帝有几种钱币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三种钱币,银两(法定货币),宝钞(纸币),通宝(铜币)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但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以失败告终。
  
 

铜钱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明朝有几个黄帝有几种钱币

6. 明朝最爱钱的皇帝

排名第二:万历皇帝爱财如命,但是总还算是取之有道,无可厚非;万历仅仅是为了收取税银而开放“海禁”,与为了中饱私囊而反对开放海禁的大臣们争执良久,而且他是明朝唯一一位收取高额需税(商税)、矿税的皇帝。
 
       有一次,万历皇帝生了大病,觉得自己快死了,这才准备废除矿税。可到了第二天,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他第一个反应便是:马上派太监传令内阁,要追回那道废除矿税的谕旨。
 
       排名第一:崇祯皇帝要钱不要命。崇祯末年,国库极度空虚,只有内库(皇帝私人的小金库)里还有四百余万两银子(万历年间的内库交出一小部分的剩余),要打仗想让吴三桂进京保卫京师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粮饷,崇祯最后想了想说没钱算了。李自成快打进京城了,崇祯逼着王公大臣们捐钱给守卫京城的士兵,没凑多少钱,崇祯又急又气愣是掉了眼泪也没把内库的钱拿出来。
       又有一说,内库是七千万两银子(纯属扯淡,历史盲而已),还有郭沫若说的三千七百万锭,每锭五百两(人品和文品都够一说的)。

7. 明朝时中国用的什么钱币?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


  明朝钱币叫“大明宝钞”。它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低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

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可见,这项钱币改革以失败告终。
  明朝各阶段货币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
  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
  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
  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侯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与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通宝。
  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昭武通宝;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明朝时中国用的什么钱币?

8. 求明代所有皇帝

太祖朱元璋
惠帝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景帝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
朱孝宗朱佑樘
武宗朱厚照
世宗朱厚璁
穆宗朱载垕
神宗朱翊钧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