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获得出版资助

2024-05-13

1. 怎样获得出版资助

  第十二条 国家出版基金主要用于对不能通过市场资源完全解决出版资金的优秀公益性出版物的直接成本补助。
  主要资助范围包括:
  1.具有相当规模,代表现阶段思想政治、文学艺术、科学文化最高研究水平的出版项目。
  2.具有填补某一学科领域空白,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出版项目。
  3.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或文学艺术价值,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及时反映国内外新的科学文化成果有重大贡献的出版项目。
  4.具有很高史料价值,集学术之大成的出版项目。
  5.对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具有特殊意义的出版项目。
  6.优秀盲文、少数民族文字出版项目。
  7.优秀“三农”、未成年人读物出版项目。
  8.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出版项目。
  9.国家委托的重点出版项目。
  10.其他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
  第十三条 凡属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各种财政性基金或财政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内的出版项目,不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范围。

怎样获得出版资助

2. 国外有哪些知名出版社

以下是2015年世界图书出版商调查排名前十的几家国外出版社
1.培生教育出版集团(Pearson)

这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公司及书籍出版商,主攻教育出版(教育出版是指与学习、教育、及培训有关的出版,按知识深浅程度和门类分为基础教育出版和高等教育出版两大门类。)
P.S.朗文出版社也在其旗下。
2.企鹅兰登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
成立于2013年,由英国培生集团旗下企鹅出版集团与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旗下兰登书屋合组而成,合组后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占有全球出版业务近25%的市场。
企鹅兰登书屋主攻大众出版。(大众出版是指与大众日常生活休闲阅读相关的消费类图书的出版,比如小说、菜谱、旅游、科普励志这类)


3. 阿歇特出版公司(Hachette Livre)
法国综合性出版公司,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主要出版教科书、青少年读物、工具书及各学科图书。其在英国的分支通过收购大量出版公司公司在英国大众和教育图书出版领域占据领先位置。


4.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
一个有着180年历史的跨国出版集团,近年来致力于由传统出版商转型成为全球信息服务商,努力发展智能信息技术平台,业务涉及法律、商业、财税、会计、财务、审计、风险管理、合规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5.RELX集团(RELX Group)
著名的学术出版商(学术出版,也称专业出版或科技出版,是指与职业和行业有关的出版,通常包括财经、法律、科技与医学四大类。),由英国的里德国际公司(Reed International PLC)和荷兰的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 NV)合并组成。


6.汤姆森集团(ThomsonReuters)
同威科集团一般,转型成为商务和专业智能信息提供商,致力于学术出版领域。


7.麦克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McGraw-Hill Education)
跨国出版商,主要业务在教育、出版、广播及财经与商业服务,是很多教科书和杂志的出版商。

最后,如果要了解详情可以直接在搜索引擎输入这几家查找更多。

3. 康绍忠的主要论著

主著和合著科技专著与文集12部,其中主著的《农业水土工程概论》、《西北旱区流域尺度水资源转化规律与节水调控模式》和合作主编的《中国节水农业》三本著作获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SPAC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和《西北地区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持续利用》分别获水利部首届科技专著出版基金和首届中华农业科教专著出版基金的资助,被作为重点图书出版,《西北地区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持续利用》专著获200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中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灌溉》专著获水利部优秀水利科技著作一等奖,《SPAC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被认为是我国在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已被公开他引450余次。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Hydrological Processes》、《SSSAJ》、《Plant and Soil》、《Field Crops Research》、《Irrigation Science》、《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SCI源刊及《水利学报》、《地理学报》、《土壤学报》、《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科技导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含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1次、EI收录98次。论著被国内外他引6000余次。

康绍忠的主要论著

4. 中国的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有哪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麾下的项目都属于国家级。
此外教育部和和科技部也认定一些项目为国家级。
省级的由省级部门负责。
按照资助类别可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专项项目、联合资助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通过亚类说明、附注说明还可将一些资助类别进一步细化。所有这些资助类别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当前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

所以你所说的863计划、79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都属于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国家863计划监督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863计划是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培育高技术产业生长点,力争在有优势和战略必争的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出名的有

国家级科研项目

序号 项 目 名 称 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 备 注 
1 鼓泡塔内两相湍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王树立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2 RPHPLC的灰色数模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孙兆林 29505036 国家自然基金 
3 地震勘探中弹性波方程正反演的有限元多重网格方法的研究 杨 光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4 用TDPAC技术表征钼基钨基催化剂的表面活性相 孙桂大 29673011 国家自然基金 
5 在介观孔道分子筛内合成纳米结构功能高分子的研究 张 东 29676004 国家自然基金 
6 沸石基质中稀土离子荧光光谱特征 孙家跃 29671006 国家自然基金 
7 微波芳构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孙兆林 29676008 国家自然基金 
8 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能及憎液胶体的稳定性 王好平 29673012 国家自然基金 
9 环境友好石化催化与反应(7-1)磷铝体系超微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孙桂大 29792070 国家自然基金 
10 油品加氢脱芳烃新型发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李保山 59871014 国家自然基金 
11 沸石催化反应频率响应的研究 孙兆林 29911130785 国家自然基金 
12 轻烃芳构化机理的研究 孙兆林 20076008 国家自然基金 
13 介孔SnO2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胡传顺 50042008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14 轻烃微波芳构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孙兆林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5 重油及渣油在超临界溶剂中催化裂化工艺研究与开发 亓玉台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6 油田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平台研究与开发 温 涛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7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宏观战略研究 亓玉台 教高司函[2001]219号 教育部 
18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亓玉台 1282A03051 教育部 
19 流程工业复杂装置的控制 李 平 2001AA41311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0 超薄纳米孔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炳泗 教外司留[2002]247号 教育部 
21 化工间歇聚合反应过程的辨识与控制 李 平 教外司留[2002]247号 教育部 
22 扩展的朗格缪尔法及其应用 罗根祥 20273028 国家自然基金 
23 金属氧化物自组织膜层制备及其性能 胡传顺 50202014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24 含硫油品储罐中硫化亚铁自然氧化倾向性的研究 赵杉林 2071024 国家自然基金 
25 微孔材料中混合烃吸附和扩散的研究 孙兆林 20343006 国家自然基金 
26 纳米级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张洪林 2003AA33X13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申请) 
27 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在清洁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孙兆林 20476042 国家自然基金 
28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薪酬激励研究 翟庆国 教外司留[2004]527号 教育部 
29 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研究 关明坤 国家软科学2003DGQ2B171 (子课题)
30 纳米级ITO粉体及高密度ITO靶材中试 张洪林 2004AA303542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申请) 
31 纳米级硫酸钙晶须及胶粘剂系列产品开发 张洪林 2005AA00151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引导项目 
32 分子筛孔道中能垒对吸附分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宋丽娟 20546003 国家自然基金 
33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清洁氧化中的应用 桂建舟 20706027 国家自然基金 
34 水对硫铁化物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机理的研究 赵杉林 20771052 国家自然基金 
35 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硫化物吸附行为的研究 宋丽娟 20776064 国家自然基金 
36 圆柱平端压头触压边界开裂理论与不锈钢TiN镀层材料断裂韧性测试新方法的研究 谢禹钧 50771052 国家自然基金 
37 X80钢及其焊缝在我国典型土壤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 吴 明 50771053 国家自然基金 
38 面向提高用能效率的延迟焦化过程优化控制系统 李 平 2007AA4Z0162 国家863计划 
39 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机理的研究 宋丽娟 2007CB216403 国家973计划 
40 MTO-Schiff 化合物合成及在烯烃环氧化中催化应用研究 臧树良 20811130392 国际合作项目 
41 定向生长纳米孪晶对铜薄膜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陈吉 50801036 国家自然基金 
42 石化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张洪林 2008ZX07208-003-001-02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43 采用原位接枝法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聚二烯烃链段 雷良才 教外司留
[2008]890号 教育部 
44 环状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李海英 教外司留
[2008]890号 教育部 
45 纳米多晶相金属氧化物表面晶相控制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张静 20903054 国家自然基金
46 生物相容性环状聚乳酸及其功能化共聚物的合成 李海英 20974042 国家自然基金 
47 吸附剂表面酸性对燃料油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宋丽娟 20976077 国家自然基金 
48 三螺杆挤出机组合螺杆流体复杂混合特性研究 朱向哲 50903042 国家自然基金 
49 梯度镀层结构微/纳平面压痕开裂理论与应用研究 谢禹钧 50971068 国家自然基金 
50 稀散元素杯芳烃新型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臧树良 209031 教育部
详细列表见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bkaDAhypeddFf4J4JfNF1vw9r9J39g3rhbXI_Lm9bBuriVaFGG7Nbq3PfosMCfS12Djwp0MC0RYjLvRtXC9zd0eO9oiKAsyYOh87yvzjV3

5. 向仲怀的著作及论文

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4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了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并组织获得了国家“973”、“863”、“948”等重大项目资助,为我国蚕业科学与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版专著:  1. 向仲怀.《蚕丝生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2. 向仲怀.《中国蚕丝大全》.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6  3. 向仲怀.《中国蚕种学》.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 (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4. 向仲怀.《蚕遗传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5. 向仲怀.《蚕的营养学》.四川蚕业编辑部.1985代表性论文:  1. Cheng, T., P. Zhao, C. Liu, P. Xu, Z. Gao, Q. Xia, Z. Xiang. 2006. Structures, regulatory regions and inductiv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genes in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Genomics 87(3):56-65  2. Cheng, D., Q. Xia, P. Zhao, Z. Wang, H. Xu, G. Li, C. Lu, Z. Xiang. 2006. EST-based Profiling and comparis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silkworm fat body during metamorphosis. Arch. Insect Biochem. 61:10-23  3. Wang, Z., J. Li, Q. Xia, J. Duan, X. Zha, Z. Xiang. 2005.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Bmlark, Bombyx mori homolog of the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lark gene. DNA Sequence. 16: 224–229.  4. Liu, C., P. Zhao, T. Cheng, X. Zha, Q. Xia, Z. Xiang. 2005. Analysis of a novel transcription mode of Fhx/P25 gene in Bombyx mori. Prog. Biochem. Biophys. 32:1-7.  5. Miao XX, …, Z. Xiang, GP Zhao, YP Huang. 2005. Simple sequence repeat-based consensus linkage map of Bombyx mori. PNAS 102: 16303-16308  6. Wang, J. Wang, Q. Xia, Zhonghuai Xiang, Z. Zhou and J. Yu. 2005. SilkDB: a knowledgebase for silkworm biology and genomic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3: 399-402  7. Zha, X., Q. Xia, P. Zhao, J. Duan, J. Qian, Z. Xiang. 2005.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the silkworm by aligning ESTs with the genomic sequence.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14:113-119.  8. Xia, Q., Z. Zhou, C. Lu, …, Z. Xiang*, H. Yang*. 2004. A draft sequence for the genome of the domesticated silkworm (Bombyx mori). Science 306:1937-1940  9. Cheng, T., Q. Xia, J. Qian, C. Liu, Y. Lin, X. Zha, Z. Xiang. 2004. Min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from EST data of silkworm, Bombyx mori-inbred strain Dazao.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34:523-530  10. Tan, YD, CL Wan, YF Zhu, C. Lu, Z. Xiang, HW Deng. 2001. An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ap of the silkworm. Genetics 157: 1277-1284

向仲怀的著作及论文

6. 陈俊愉的研究历程

 作为一名花卉专家,每一种花陈俊愉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但梅花仍然是他的最爱。从1943年开始,他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梅花研究生涯。他研究的60年,记录了中国梅花研究的足迹,也是中国梅花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1979年,陈俊愉先生大量扩大开展品种分类研究,同时结合招收研究生,系统进行梅花抗寒育种研究。1980年,他在出席美国园艺学会时提出了梅花品种分类论文。1989年《中国梅花品种图志》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1984年至1989年间,他还开始进行国内古梅调查,积累资料,发表论文,开拓并扩大了研究领域,为系统研究中国梅花打下了坚实基础。60年来,他把野生梅种质资源基本查清,将全国323个品种纳入中国梅花品种分类最新修正体系中。在育种、古梅、分子水平研究、区域试验、梅文化等方面有所发现和创造。1996年,主编的《中国梅花》正式出版。他对梅花品种分类体系一共进行了5次大的修改。其代表性成果―――《中国梅花品种图志》(1989),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到了1999年,他在最后一次较大修改中,提出了中国梅花品种分类的最新修正体系,基本修正了过去的缺点和错误,将“二元”分类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合理地相结合,得到梅花界及相关领域的承认与欢迎。该文被选入《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并荣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在品种整理中有了新的发现,通过芽变选种获取新品种,通过播种结合培育,开展实生选种,是他摸索出的行之有效、既好又省的选择育种良法。他还指导博士生开展杂交育种,包括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进行了长期的抗寒品种区域试验。说起来令人遗憾,1998年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园艺植物的品种国际登录权威,是由中国学术单位及专家承担的。1998年8月,时任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会长的陈俊愉,被任命为国际梅品种登录权威。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植物品名登录殊荣。 陈俊愉著述甚多,曾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大型梅花专著《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主编了《中国花经》、《园林花卉》、《北京黄土岗花卉栽培》以及多本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园艺分支副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编委会主任。陈俊愉的成就和学识,受到了园艺界的敬仰。1978年任中国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理事长,1978年后被聘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热带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从1983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林科评议组成员。1986年又被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研究所聘为兼职教授和所长。1979年起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称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9年被选为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共撰写了约100篇论文,其中有些论文还在美国、波兰、日本的杂志上发表。以下是陈俊愉主要的出版著作及出版时间。《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2001年1月第1版《陈俊愉教授文选》出版日期:1997-09-0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出版日期:1996-12-01《中国梅花》出版日期:1996-11-01《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出版日期:1991-10-01《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出版日期:1989-12-01《农业发展战略学术论文选集》出版日期:1982年2月第1版《园林花卉》《园林花卉(增订本)》出版日期:1980-11-01《中国花经》《北京黄土岗花卉栽培》《巴山蜀水记梅花》 1947年发表于上海园艺事业改进协会丛刊第15种《菊花起源》

7. 草业科学的《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教授创刊并担任第一任主编。1984年正式编辑出版《中国草原与牧草》,1987年更名为《中国草业科学》,1989年更名为《草业科学》,由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2008年开始,任继周教授担任顾问,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侯扶江教授任主编。《草业科学》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林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论文、综述、专论和学科前沿动态等内容以中国草业科学为主,兼顾世界草学精华,设有草地资源及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畜牧业、草地农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基层园地等栏目。《草业科学》自创刊以来,始终以“传播草业科学,引导草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公开择优录稿的原则,并认真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科内影响力不断扩大。2009年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上升为2061和1.085,分别在全国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和第2位,已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已被英国CABI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收录为源期刊。2008年,本刊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曾荣获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二等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二等奖,第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 期刊名称:草业科学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出版周期:月刊出 版 地:甘肃省兰州市语言种类:中文开本尺寸:大16开国际刊号:1001-0629国内刊号:62-1069/S邮发代号:54-51创刊时间:1984年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 址: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编辑部邮政编码:730020 顾问:任继周名誉主编:洪绂曾主编:侯扶江副主编:胡自治 张自和 蒋文兰 陈盈盈编 委:(以姓氏笔划为序)丁连生 万力生 王明昶 王宗礼 王春喜 王晓斌 瓦庆荣白原生 任继周 刘加文 刘自学 刘连贵 刘国道 刘富渊朱邦长 牟新待 许 鹏 许令妊 贠旭疆 吴序卉 张自和张新跃 李守德 李青丰 李建龙 李毓堂 杨中艺 杨志民杨知建 苏大学 陈佐忠 陈盈盈 武艳培 周 禾 周道纬侯扶江 泽 柏 郎百宁 南志标 胡自治 荣威恒 凌 焱贾幼陵 曹致中 维纳汗 黄文惠 彭立鸣 程积民 蒋文兰谢应忠 韩烈保 韩贵清 雍世鹏 缪应庭 蔡庆生 投稿请登录《草业科学》网站,点击“在线投稿”,注册后即可上传稿件,并可随时上网查询稿件审理进程,不明之处可查看网上投稿流程。具体格式请参见下载中心的文章样例。征稿范围和读者对象本刊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林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论文、综述、专论和学科前沿动态等。主要录用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公司等具有明显创新的科研成果为内容的文稿以及草业科学的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类文稿,优先录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其他专项工作等)、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及各级政府的科研课题等的科研成果为内容的文稿。凡有重大创新的首发性文稿,一经确认,本刊将开设绿色通道,以最高的效率予以发表,并根据其创新水平及专家审定意见减、免版面费或稿酬从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 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所投稿件必须是论文的最后定稿,严格按本刊规范投稿,不合要求本刊不便送审。2. 来稿应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8个),正文(包含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英文题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其中英文工作单位请按照英文通信地址的表达习惯来译。并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务,学位(或在读学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并注明电话,以便联系。有资助背景的文章,请在首页的采用脚注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3. 文稿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题应简短确切。表格采用三线表,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的缩略词和量的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上的文字不宜多,表达必须清楚,区分明确。照片要保证清楚,必须彩色印刷的费用由作者自行承担。4. 文稿中出现的所有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物理量单位、外文字母和公式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生物学名称文章中首次出现的生物应标明拉丁文学名。5.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文件不得作参考文献引用,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加括号注明资料来源。综述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0篇。作者应注意利用国内外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现刊来查阅最新文献。6. 本刊收取稿件审理费(中文文章100元/稿)、版面费(200元/版),彩图图版(500元/版)。邮局汇款: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草业科学》编辑部收邮 编:730020银行转账:开户行——兰州市工商银行天水路分理处户名——兰州大学汇款时务请注明第一作者姓名、论文编号、稿件审理费或版面费。编辑部收款后即寄回发票(注:银行缴费请采用转账方式,审理费请通过邮局汇款方式缴纳)。7. 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对文稿进行非思想性的文字和图表编辑,修改后的文章在正式出版之前将发送自校稿给作者,作者若不同意本刊的修改,请回复时声明。8. 请勿一稿多投或多语种重复发表。通过本刊“三审”的文稿,刊发前按照本刊所发通知收取版面费,并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寄期刊2份。不采用稿件本刊将在3个月内把审稿意见退给作者。9. 本刊已被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或摘要转载,或全文上网、进入光盘版杂志。稿件接受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他出版权(包括纸型出版权、汇编、复制、发行、翻译权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属本刊所有。作者若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无异议。

草业科学的《草业科学》

8. 华南农业大学的硕士农药学专业的导师哪个好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是华南地区农药学人才培养中心和生物农药研发基地,是我 国植物性农药研发人才的摇篮。全系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2人。学科带头 人徐汉虹教授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 农药学系依托实验室是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虫生态毒理农业部重点开放实 验室、华南植物性农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工程与安全评价中心,依托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昆虫学和广东省重点学科-农药学,是国家农药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植物源农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广东省农药标准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广东省 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农药学、昆虫学和生物制药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农药学系具有悠久的历史。1939年,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赵善欢院士留美归国 后,开始系统研究植物性农药,经过三代人60多年的努力,在植物性农药的研发上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沉淀,其影响贯穿我国植物性农药发展史 。1952年,赵善欢院士创建华南农学院杀虫剂研究室,在我国率先开设《植物化学保护》课程。1962年,开设了《昆虫毒理学》和《昆虫生理 学》等课程。1980年8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昆虫毒理研究室。受农业部委托,举办2期全国高等院校化保师资培训班,举办多期农药培训班, 学员800余人,为全国农林院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为植物化学保护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01年,在原植物化学保护教 研室的基础上,经批准正式成立农药学系。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药学系拥有3000m2的教学科研用房,拥有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实验室、农药残留检测 室、昆虫生理生化实验室、细胞培养与生测室、植物化学实验室、昆虫毒理实验室、农药生物化学实验室、农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农药合成室 、生物技术实验室、昆虫电生理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室、气相与气质联用实验室、流式细胞仪分析室、天平室、分光光度计室、显微镜 室、植物性农药中试车间等功能性实验室,建有面积近2公顷种植206种杀虫植物标本园,试验研究用网室200m2、养虫室80 m2,种植供试作物的耕地约2000m2,资料室1个(100m2),会议室1个(30座),学术报告厅2个(80座和40座) 。 拥有价值约2400万元的仪器设备,拥有Bruke600兆核磁共振仪、气-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 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电生理仪、电化学分析系统、FPLC蛋白质纯化系统、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双回流二 次蒸馏水器、分子蒸馏仪、荧光显微镜、体视镜、冻干机、光照培养箱、低温冰箱、大容量高速冷冻离心机、叶面积测定仪、Potter喷雾塔等 仪器设备。具备充分的生物试验材料,拥有主要作物、蔬菜的常规病害的病原菌,如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 等,常年饲养小菜蛾、亚洲玉米螟、斜纹夜蛾、敌菜夜蛾、家蝇和致倦库蚊等重要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常年培育松材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 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斜纹夜蛾和粉纹夜蛾的离体细胞培养体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农药学系在昆虫毒理学、昆虫生理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性农药、光活化杀虫 剂、害虫综合防治、农药加工与配制、农药残留检测与污染治理、农药生物技术等方面和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在赵善欢院士开创的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领域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本系先后对我国900余种植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首次发现50多种植物的杀虫活性 、20多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和10余种植物的杀螨活性,对印楝、鱼藤、非洲山毛豆、黄杜鹃、紫背金盘、羊角扭、万寿菊、鳢肠、孔雀 草、黄缨菊、观音坐莲、微红新月蕨等60多种植物中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和结构鉴定,系统研究了鱼藤酮、印楝素、三联噻吩、闹 羊花素、羊角扭甙、黄缨菊素等30多种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研制出绿晶、全敌、欧美德、异羊角扭甙、椰甲清、闹羊 花素等10多种商品化农药,其中印楝素、异羊角扭甙和闹羊花素为国内首次登记,杀虫剂产品由30多家企业转化生产销售并出口,成为我国绿 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推荐使用农药。 建立了我国最大农药活性植物标本园,引种国内外农药活性植物200多种。首次将印楝成功引种到我国,在云南、四 川和海南等地种植印楝100万亩,将非洲山毛豆引种到广东,成为鱼藤酮的新资源,形成了特色产业链。印楝已成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绿色屏 障,使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聚宝盆,印楝的成功引种被认为是我国继橡胶树引种后的又一创举,成为四川省政府督办的一号工程,云南省21世 纪支柱性产业、海南省建设生态省的主要项目。 在研究昆虫与植物关系的基础上,开辟了光活化农药研究领域。系统调查筛选了我国光活化杀虫植物 ,分离鉴定出系列光活化杀虫成分,并研究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机理,通过制备纳米微胶囊剂,成功将光活化农药用于农田系统。这些开创性研 究奠定了我国光活化农药的研究基础,使光活化农药的概念在国内农药界广为接受,并引发了国内许多单位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 首次提出“导向农药”的新概念,建立了“导向农药”研究理论体系,引领农药向智能化、靶向化方向发展。 2000年以来,获省部级奖励40多项。在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上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全国发明 创业奖、广东省首届优秀发明专利金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20多项。杀虫剂产品“椰甲清淋溶性粉剂”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发明专利金奖、教育部科 技进步二等奖、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发明奖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奖励。学科带头人徐汉虹教授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 者、丁颖科技奖、广东省劳动模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等奖励或称号。胡美英教授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丁颖科 技奖、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奖励和称号。 从1997年以来,先后承担国际课题8项,“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部级课题5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90余项,其中35项获得授权,出版教材和专著 16部,主编了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教学统编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一、二、三和四版)和《生物农药》,《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和 《光活化农药》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统一推荐用书。   农药学系系主任为徐汉虹教授,党支部书记为曾鑫年教授,副主任为杨晓云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委员会主任为徐汉虹教授。 教职员工有:徐汉虹,曾鑫年,胡美英,万树青,杨晓云,廖美德,钟国华,张志祥,周利娟,黄继光,翁群芳,胡琼波,刘承兰,田永清,江定心,罗建军,刘新清,黄翠玲,陈菊
胡美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兴宁市人,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参加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植物化学保护进修班学习。1982-198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校进修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成绩优秀。 1988年2月-7月考入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1988年至1990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合作科研,进行黄杜鹃、青蒿、印楝等杀虫植物对农业害虫的作用研究,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黄杜鹃等杀虫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抽提、分离和结构鉴定工作。曾任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植物保护系副主任,现任农药学系主任、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副主任、昆虫毒理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经济科技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四害防治学会药械组组长。

曾先后多次荣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国家和广东省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优秀指导老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校优秀党员、校“九五”科技研究先进工作者、校研究生优秀导师等荣誉,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30多项,获得奖励9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有"荔枝蒂蛀虫辐照检疫处理研究"、"柑桔锈螨辐照检疫处理研究",该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课题有"闹羊花素-Ⅲ杀虫机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闹羊花素对昆虫产卵忌避化学感受蛋白研究”等四项,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课题有"杀虫植物黄杜鹃的毒理及应用研究"、“果蔬农药残留高效降解酶分离纯化及其工程菌构建”等,主持的“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研究的"川楝素杀虫乳油的研究"获199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羊角扭甙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获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印楝素杀虫剂的研究"1997年通过部级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

发表论文160多篇,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J. Appl. Entomol.” 、“ J. Nat. Prod.” 、“Entomology Sinica”、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植物保护、昆虫知识等著名杂志,参编教材4部。

在教学上,主讲研究生的农药学、昆虫生理学、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昆虫毒理学、农药剂型与加工制备和本科生的植物化学保护、昆虫毒理学、昆虫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多年来共培养研究生63名,其中博士生16名,硕士4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