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戏有什么别称?

2024-05-13

1. 滑稽戏有什么别称?

滑稽戏是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1957年至1965年期间,南京市滑稽剧团常沿长江中上游各埠及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演出。苏州市滑稽剧团足迹也遍及江、浙、沪、皖、鄂、豫等省市。

滑稽戏有什么别称?

2. 滑稽戏的演出形式有哪些?

滑稽戏的演出形式也发展为两类:一类承续了参军戏的借题设事、滑稽调笑的形式。如杂剧《二圣环》(讽刺秦桧只会投降卖国,却把迎接徽钦二帝还朝放在脑后)、《三十六髻》(讽刺童贯带兵打仗只会逃跑)等讽刺时弊的剧目,斗争性很强,矛头所向,常使统治者恼怒而迫害艺人。这类节目的人物性格比较突出,戏剧性也逐渐增强。另一类是表现市井生活片断的一种世俗闹剧,虽以调笑为主,但已不是借题设事的方式,而是侧重于对市井生活和市井人物的真实反映。这种世俗闹剧,如《调风月》(讽刺市井老板聘娶少妇的故事)、《眼药酸》(讽刺酸秀才用眼药为人医病而无效的故事),人物在一定的戏剧矛盾冲突中,已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仍以副净与副末的滑稽调笑贯穿于全剧。

3. 滑稽戏的传统剧目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

滑稽戏的传统剧目

4. 滑稽戏的介绍

滑稽戏是上海一带的汉族戏剧剧种之一,起源于苏州,现主要流行于上海及其周边吴语地区。1多以上海话作为表现语言,同时大量模仿吴语太湖片方言,偶尔也有对北方话、粤语等其他方言的模仿。表演形式上类似于北方的相声和小品。2009年6月20日,滑稽戏(苏州滑稽戏)列入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滑稽戏的介绍

《滑稽戏》是由Steven Antin执导,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雪儿,克里斯汀·贝尔等主演的爱情片。该片讲述了爱丽·罗斯是一个来自小镇的女孩,她天生有一副好嗓门。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摆脱小镇里的那种贫困和拮据的现状,她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洛杉矶寻梦。但是,梦想似乎与她绝缘,纵然洛杉矶非常热闹、有着各种各样的夜总会、娱乐场所和好莱坞,不过,谁会去在意一个小镇上来的女孩呢。

滑稽戏的介绍

6. 什么是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1957年至1965年期间,南京市滑稽剧团常沿长江中上游各埠及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演出。苏州市滑稽剧团足迹也遍及江、浙、沪、皖、鄂、豫等省市。

滑稽戏以方言演出。独脚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独脚戏创始时期的艺人王无能,曾演过文明戏的丑角,江笑笑、刘春山也各有专擅,当时称为“滑稽三大家”。他们的表演也吸收了文明戏和相声的表现手法,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挡演出,遂使独脚戏形成独立的曲种。 

滑稽戏的音乐,沿用独脚戏的“九腔十八调”。滑稽戏的表演,是以独脚戏、相声等曲艺的表演为基础,又吸收了文明戏的表演。滑稽戏演员在“说”、“唱”和形体动作等方面都有许多明显特点:一、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不但要会多种戏曲唱腔、常用民间曲调或流行歌曲,而且还要学会各种流派唱腔。二、滑稽戏演员要口齿伶俐、反应敏捷,能讲一口漂亮的各地方言,如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杭州话、苏州话、无锡话、南京话、扬州话、山东话、四川话、广东话等,而且往往以会讲混杂的方言为妙,如广东上海话、北京四川话等。滑稽戏演员有时还根据戏剧的需要讲说英语、日语等外国语言。三、滑稽戏的形体动作是特别夸张的,有时简直夸张到荒谬的程度。

7. 滑稽戏是哪一地方的地方戏剧种

滑稽戏,上海及其周边吴语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它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上海的民俗和“十里洋场”特有的世俗,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 

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56。

滑稽戏是哪一地方的地方戏剧种

8. 什么是滑稽戏

对一楼的补充

【形成与发展】
  滑稽戏的形成与发展同文明戏(新剧)、独脚戏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明戏又称通俗话剧或方言话剧,它是由“新剧”(又称爱美剧)分化出来的。文明戏中角色有滑稽一行,与小生、悲旦、泼旦、老生合称为“四庭柱一正梁”。
  滑稽戏刚从文明戏派生出来之时,其表演艺术及脚色分行一仍文明戏体例,仅是改由大滑稽行的演员领衔,剧中安排较多笑料。后独脚戏与文明戏合流,形成了一个有说有唱着重于制造笑料的特殊戏剧表演艺术。苏州的滑稽戏在其形成的前期,全以对白为主,绝少唱的插入,后来剧中唱的成分逐步增加。张幻尔反对“硬滑稽”,主张,‘肉里噱”,事事在情理之中,又处处出意料之外,才引起观众哄堂大笑。他追求笑料的幽默隽永,使观众看后,时隔多日还要发笑,这是苏州滑稽戏一贯的风格。
  【戏曲剧目】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
  【戏曲音乐】 
  滑稽戏的音乐,沿用独脚戏的“九腔十八调”。滑稽戏的表演,是以独脚戏、相声等曲艺的表演为基础,又吸收了文明戏的表演。滑稽戏演员在“说”、“唱”和形体动作等方面都有许多明显特点:一、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不但要会多种戏曲唱腔、常用民间曲调或流行歌曲,而且还要学会各种流派唱腔。二、滑稽戏演员要口齿伶俐、反应敏捷,能讲一口漂亮的各地方言,如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杭州话、苏州话、无锡话、南京话、扬州话、山东话、四川话、广东话等,而且往往以会讲混杂的方言为妙,如广东上海话、北京四川话等。滑稽戏演员有时还根据戏剧的需要讲说英语、日语等外国语言。三、滑稽戏的形体动作是特别夸张的,有时简直夸张到荒谬的程度。
  【角色行当】
  滑稽戏孕育于文明戏,其行当划分亦按文明戏旧例,有滑稽、老生、小生、旦、老旦,而已滑稽为主。由于其表演身段动作保持生活的原有形态,略加夸张,故在角色分行中,将生活中性格大体相同的人物归为一类,使之定型化,由此而产生风骚旦、悲旦、言论小生、言论老生、阴险小生、马褂滑稽、马甲滑稽等。此外,由于某些演员个人表演风格不同,而产生所谓冷面滑稽、呆派滑稽等派别。
  【曲种名家】
  姚幕双、周柏春、吴双艺、王双庆、童双春、翁双杰、李青、方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