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都压力很大吗?

2024-05-15

1. 科研工作者都压力很大吗?

科研工作人员是压力都很大:
1、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青年科研人员的职称越高,其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的压力越大。领导独立研究组的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研究员、领导独立研究组的副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副研究员以及助理研究员,他们认为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压力最大的比例分别是:75%、60.13%、43.8%、40.71%、36.96%。
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花在“跑项目”上的时间最多。调查显示,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仅有17.45%和1.97%的人选择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
2、对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从开始投身科研工作起,到做出科研成果,并最终影响所在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总体的科研情况,似乎都很难离开微观层面“自身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自身的科研天赋和水平”,中观层面“同研究组中学生或研究人员的能力”“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宏观层面 “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等因素。

科研工作者都压力很大吗?

2. 科研工作者都是压力很大吗?

科研工作人员是压力都很大:
1、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青年科研人员的职称越高,其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的压力越大。领导独立研究组的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研究员、领导独立研究组的副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副研究员以及助理研究员,他们认为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压力最大的比例分别是:75%、60.13%、43.8%、40.71%、36.96%。
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花在“跑项目”上的时间最多。调查显示,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仅有17.45%和1.97%的人选择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
2、对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从开始投身科研工作起,到做出科研成果,并最终影响所在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总体的科研情况,似乎都很难离开微观层面“自身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自身的科研天赋和水平”,中观层面“同研究组中学生或研究人员的能力”“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宏观层面 “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等因素。

3. 科研工作人员是不是压力都很大

科研工作人员是压力都很大:
1、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青年科研人员的职称越高,其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的压力越大。领导独立研究组的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研究员、领导独立研究组的副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副研究员以及助理研究员,他们认为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压力最大的比例分别是:75%、60.13%、43.8%、40.71%、36.96%。
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花在“跑项目”上的时间最多。调查显示,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仅有17.45%和1.97%的人选择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
2、对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从开始投身科研工作起,到做出科研成果,并最终影响所在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总体的科研情况,似乎都很难离开微观层面“自身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自身的科研天赋和水平”,中观层面“同研究组中学生或研究人员的能力”“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宏观层面 “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等因素。

科研工作人员是不是压力都很大

4. 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压力大吗

科研工作人员是压力都很大:
1、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青年科研人员的职称越高,其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的压力越大。领导独立研究组的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研究员、领导独立研究组的副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副研究员以及助理研究员,他们认为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压力最大的比例分别是:75%、60.13%、43.8%、40.71%、36.96%。
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花在“跑项目”上的时间最多。调查显示,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仅有17.45%和1.97%的人选择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
2、对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从开始投身科研工作起,到做出科研成果,并最终影响所在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总体的科研情况,似乎都很难离开微观层面“自身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自身的科研天赋和水平”,中观层面“同研究组中学生或研究人员的能力”“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宏观层面 “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等因素。

5. 从事科研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以理科而言,基本上各个层次的人忙活的事不一样。最底层的,博士(可能还有一些硕士)每天基本就是做实验,看文献,做PPT,写报告,写文章,帮导师审稿……国内的学生可能还包括报账,给导师打杂……极其优秀的学生或者是老师有意培养学生的组可能会有很大的几率帮助导师写申请funding的各种东西。稍微上层的,博士后,每天主要是指导下面人做实验,自己偶尔做实验, 看文献,申请funding,但是是以接受上级指令,指挥下面的phd为主了。有授课任务的估计更惨,但是介于我组里没有,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要拿出很多精力忙活那个。再往上,年轻的AP,基本跟博士后差不多。不过如果他们不是在某个大组领导的手下,那么他们是自己想办法给下面指令,还得自己想办法搞funding,对于没有大腿可抱又不是天赋秉异的大多是,还得想办法找大腿抱。大牛的话,基本主要就是为了funding忙活了。有的是编辑的还得审稿,开会,组织会,各种关系,各种politics都要搞好,自己组里的事也得管……总之,一句话,越往上越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从事科研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6. 搞科研是不是一种特别累心的事情

是的,没有耕耘,难有收获。
王国维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他在《人间词话》中用古代诗词表述了治学三境界:
1、“昨夜秋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名人治学的故事》知识出版社,第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