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为的解释

2024-05-13

1. 道德经无为的解释


道德经无为的解释

2. 《道德经》中的“无为”

要了解《道德经》中的“无为”二字,首先就要搞清楚老子的这个“无”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无极即“无”、即“道”,也就是无极图O。
  
  
 这个无极图涵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吸引,相互补充,抵消中和为O。
  
  
 可见,无极O,并非没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
  
  
 这个“无”,是宇宙万物唯一的总门,无此“无”,世上则无一切。所以这个“无”的实际是“有”。
  
  
 那为什么把这个“有”叫做“无”呢?从老子的描述中,不难发现这是为了说明“道”的纯粹。
  
  
 “道”的纯粹,纯粹到了什么程度呢?纯粹到了不是普通的常见之物,纯粹到成为了虚无之体,成为了先天一气。
  
  
 所以,老子所讲的“无”,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但又真实存在的“道”。
  
  
 把这个“道”人格化之后,就是“上德”。
  
  
 “上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意的,而不是人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
  
  
 “上德”的特性、功用与“道”相似。
  
  
 既然世界万物万事千奇百怪、变化无穷,你要想控制一切,就只能处于“无为”的状态。只有“无为”,才有可能无不为。否则,你就只能会变成昙花一现,不可能永远,也不可能长久。

3. 《道德经》63章 为无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帛书版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直译: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意思是,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无为而无所不为,事无事则无所不事,味无味则无所不味。
  
 弱者道之用,量变产生质变,现在老子来解释,如何用?
  
 不要刻意而为,顺其自然而为;不要刻意找事,从手头的小事做起;不要刻意追求口味,那不过是吃调料而已,品尝食物的原味就好。
  
 想做大,就要从小处着手。想做多,就要少量多次,量变产生质变。
  
 然后,出现了最具争议的一句话,抱怨以德。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这不是跟老子反调了吗?
  
 咱们还是要把孔子的这句话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曲解原意。这句话的上文是,有弟子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然后,孔子才说出了“以直报怨”的名言。大家注意,“以德报怨”和“报怨以德”虽然看着相似,但放在各自的语境中,意思天壤之别。孔子弟子这么问孔子,显然是把“德”当作了一个褒义词在用,意思很简单,就是别人对我不好,我却对别人好,这种做法怎么样?孔子的意思也很明白,别人对你不好你却对他好,那如果别人对你好你怎么办?显然也只能对他好,那这不就是是非不明、恩怨不分了吗?所以,不能这样,要以直报怨。
  
 孔子说的可是以直报怨,为什么没有说以怨报怨呢?显然孔子并没有反对老子的意思。我们之前讲过德这个字,眼直、心直、行直,在老子的语境里,德不是个褒义词,而只是个中性的名词。说白了,直奔目标就叫德。那孔子说的“直”又是什么意思呢?不还是直奔目标的意思吗?所以,虽然与老子的用字不同,但是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还是很容易判断的,其实两位说的是一个意思。一个人用手指方向,另一个人用树枝指方向,方向还是那个方向,咱们管人家用什么指干嘛?
  
 什么叫“抱怨以德”?还是接着大小多少来说的,意思是不管你怎么对我,我都不在乎你,我只管一步一步奔着我的目标走,这叫“抱怨以德”。
  
 难的事情都需要拆解成容易的小事一点一点做;大事也要拆分成细节,一个一个完成。所有难事,都只能从简单的事做起;所有大事,也都只能从细节入手。所以,没有哪个明白人上来就想一口吃个胖子的,都是通过日积月累,最终才能成就大事。随便承诺的,咱们听个乐就得了,他必然做不到。夸海口说易如反掌的,咱们也就当个笑话看吧,他很难做成事。
  
 所以,圣人从来不敢轻视任何事,整日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之心,所以他们最终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这就是《周易》所说的,“敬慎不败!”
  
 就我观察,做不成事大体有两类人。
  
 一种是眼高手低,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牛的不得了,做什么都是胸有成竹、手到擒来。这种人不但做不成事,反而把大家的预期吊得老高,最后事情做砸了,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另一种人则正好相反,遇到问题后还没怎么样,心里就打起退堂鼓了,这么难自己怎么做的来?这么大的事,自己怎么干的了?那些能做成的,一定都是天才,自己不是天才,所以肯定不行。
  
 妄自菲薄的比盲目自大的一点都不少。为什么?因为这两种人归根到底其实是一种人,就是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掌握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这个做事的普遍规律。时而有了点进步,就开始骄傲自满,时而遇到点挫折,又开始灰心丧气。
  
 刚工作,觉得领导分析问题一针见血,自己却总是没有思路,于是又打起了退堂鼓,认为自己脑子笨,学不会。其实,分析问题无非就是持续提问嘛,不会提问怎么办?你可以只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也就是,问题中核心概念的定义是什么?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何实现目的?你每天分析三个问题,一年就是一千个问题,十年就是一万个问题,一件事情做了一万遍,还做不好吗?
  
 做人,也是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人胸襟坦荡,一身浩然正气?你以为是天生的?这些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当然不是,是人家时时刻刻都在格自己的“欲情念”。有了一个念头,便问自己,这个念头是什么情绪引起的?这个情绪又是什么欲望引起的?如果是私欲,是不是已经超出了自己所需?是不是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通欲上面去?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不用刻意去想,在潜意识里顺其自然的不停运转,那时候就是“随其所欲不逾矩”了。
  
 最终,我们还是要面对那个问题,如何为宇宙建模,如何追求道?答案如出一辙,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做人就把格物做到极致,工作就把逻辑训练到极致。。。有了这些极致体验,就可以用他们去迭代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模型,也就是我们德。即便最终也无法到达道,但至少我们可以走得很远。

《道德经》63章 为无为

4. 道德经,道常无为


5. 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德经

6. 浅谈《道德经》之无为

—01— 
  
 无为,是《道德经》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无为是没有作为,什么都不干的意思么?
  
 领导要无为,是不是就是每天上班,泡泡茶、翘着脚,不干活么?下属找来,说你在学《道德经》,要推行无为而治,有问题不要找我,你们自己解决。
  
 如果这般神仙操作能把公司办好,恐怕没人会相信。这不是无为,这是不作为。完全曲解了无为的意思。
                                          
 无为要加上一个前提,无我。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全心全意付出,帮助别人,成就别人,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地。
  
 想想还是有道理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做事其实很多时候是带有私心的,我做这件事能得到什么好处,我帮助了他他要是不领情怎么办?
  
 当你真的能做到无私付出,达到无为境界的时候,那真的就成了圣人了。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道运行的法则了。
  
 但倘若真有完全无私奉献的人,或许会直接被当成傻子吧。
  
 所以说圣人不是每个人能学的。
  
  —02— 
  
  日期: 2021年04月07日    农历二月廿六    星期三
   
  
  地点: 厦门 
  
  天气: 晴 
  
  温度: 15-23℃ 
  
  起床: 04:30 
  
  好习惯打卡坚持:所谓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我负重前行。感恩! 
                                          
  1、早起:每一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都会让人变得愈发坚强。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  
                                          
  2、冥想:正念是对自己的善意和宽容,是让你每一秒活在当下,助你重新认识和善待一生。 
  
 今天练习无常这个概念。
  
 虽然很早以前已经练习过了,再返回来学习一下,还是能有新的感悟。
  
 无常,即是变化,这世上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所有的东西不会一直存在,都有始有终。现在的状态不会一直存在,顺境、逆境,好的、不好的,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3、英语单词:过招150个单词+1篇文章阅读

7. 《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意:“道”总是顺应自然,所以才能够无所不为。统治者如果能遵循这个规律,万物就会自己生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自私的欲望,我将用道的质朴去震慑他。在道的质朴的影响下,他们就会克服欲望。没有欲望就可以静下心来,这样天下将自然稳定安宁。
  
 做为道经的总结篇,总结性地强调道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特性。万物遵循自我生长的能力与自然规律,不受干扰,各适其性,各得其所。这样自然天下太平。
  
 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智慧,顺其自然而又无所不为,依据自然法则而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恃尊恃长,相信自我管理的能力。保持内心的宁安,摒弃物欲和喧嚣的浮躁,去除浮华后的抱朴归真。
  
 道是什么?道是不求而自应,道是平常心,道是无名之朴,亦是质朴天然之初心。任何时候都能守护初心,不受名利欲望的制约。
  
 我们为什么总是怀念小时候呢?小时候真的是比现在幸福吗?其实说到底,无非是孩童时代的纯真,没有功利事业没有钱财束缚,做什么更多依据的是天生的本性。
  
 长大了有了各种规矩与执念,物质更丰富,衣食住行更多彩,我们得到的多,索取的更多,有了1就想着2,有了2还望着3,但心里却再也没有那种简单的快乐可言了。
  
 所以随缘随意就好,遵循大自然的自然规律 ,不破坏,不违背天性,至简而快乐,守静而安宁。
                                          
 极目四望太平洋,无暇、透明、安静的蓝色,湛蓝湛蓝的似乎融化了一切,那是自然赋予大海的极色。翻卷的白云,蓝天下的游弋。海阔天空的世界。
  
 然而,谁也不知道这样平静的海面下蕴藏了什么。
  
 倏尔沿着水岸线透出丝红霞,渐成一红色的弧形,云霞绚烂而出,只一瞬,红日跃出海面,万斛霞光相映,海面溶上了一层薄金向远方蔓延开去。“野心一片湖云外,灏气三秋海日旁”,海上日出,裹挟了金涛雪浪,迎面而上,惊艳了时光!
  
 惊艳之后是平静,蓝色的海水涌起层层浪花,浪涛击打着岸边的礁石。远望海天一色的无边无际。波光荡漾的水面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霞光的锦缎,又似揉碎了一池的银波,又恰似片片鱼鳞在顽皮的闪烁。空气中有淡淡的海腥气味在无息地流转。
  
 波澜壮阔里欣赏,脑海里却突兀忆起《鲁滨逊漂流记》来,鲁滨逊是为何到了一座孤岛上呢?却是遇到了海上风暴,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我们突然遭到一股强烈飓风的袭击。这股飓风开始从东南刮来,接着转向西北,最后刮起了强劲的东北风。猛烈的大风连刮十二天,使我们一筹莫展,只得让船乘风逐浪飘流,听任命运和狂风的摆布。雨下了一天一夜,还夹着阵阵大风。风越刮越凶,最后竟把大船打得粉碎。退潮时可以看到大船的碎片,但大船已不复存在。"
  
 头脑里闪烁着海的风暴,我漫步水间却看到了海底世界的美丽。浅海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多彩的海水透着水带着暖,各种鱼类漫游在珊瑚丛中,奇异的水母、海草以波浪间涌动,还散落着五彩的贝壳、海星等。当然也有不协调的地方,人类的垃圾生怕被忽视,不时地冒出来。
  
 据说单目前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达350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它来自于工厂废弃物、农药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塑料垃圾,它产生于人类在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航运、捕鱼等海上活动。甚至是多次战争遗留下来的武器残骸。
  
 人类的生活就像这海面一样,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总会有沟沟坎坎的发生,大风大浪的波折。你永远不知道挖掘和追寻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真相,是精彩的片段,还是无法窥知的生活的潜流。静心以待,无论艰辛困苦我们都得自己慢慢地度过。这就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天道。
  
 而当我们不珍惜海洋这个生命的源泉,当海洋难以负荷时,人类又该如何自处呢?自知而不自制,无为而无不为,大自然的法则会是怎样的呈现呢?

《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8. 《道德经》无为而治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众多解读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时大多都是把这种思想定义为消极的思想,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这是一种愚民政策,剥夺了个人权利,但如果剥离了老子至高思想而独立片面的看待无为而治是或许狭义的。
  
 老子思想所推崇的并不是争名夺利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认为人们为了争取美名而相互竞争、算计,这是因为世人以某种美名作为榜样,世人都羡慕并希望能有这样的美名,如果大家都不追求美名,那么世人就会认认真真本本份份的做自己的事情。
  
 之所以有利益之争,有强多杀戮是因为大家都不这手段的追求利益,如果世人都不在于利益而不择手段,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安稳。
  
 如果每个人都有过多的欲望,欲望一多人心就乱,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这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的。
  
 所以老子提出无为之治的方略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可见欲。其核心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无为而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社会没有乱则也就无需治理。
  
  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两个核心的要点 
  
 1.从全局角度出发来看社会,社会的稳定是需要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大于个人的利益。圣人所立世,必有胸怀天下的心,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2.从个人角度出发,人的欲望追求从基本的生存需求到社会需求或者自我实现,这都不是最高境界,人被名利束缚在老子看来是徒劳的,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老子是站在了更高的层次看待人生。
  
 这样的方略能不能实现,我认为是不能完全实现,但是实现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也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治理剩下的人就容易得多,就比如某位皇帝为了让文人稳定就弄个甲骨文,让文人去研究,就能把文人困在里面不会出来乱世,或者给他们几个名号让他们自己去争;追求利益的人就让他们去工作,给他们个工作,让他们为了一堆数字自己去没日没夜的加班;喜欢写作的人给他们开发一个写作平台,让他们自娱自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