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2024-05-15

1.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2. 蒙氏教育法有哪些内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压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3.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6个子要素:自由的理念;结构与秩序;真实与自然;美感与气氛;蒙特梭利教具;能使儿童拥有的生命内在发展模式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4. 蒙氏教育的原则

蒙氏科学教育包括以下十项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5. 蒙氏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压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氏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 蒙氏教育方式

    篇一 
    一、活动名称:安静游戏
    二、教具构成:计时器或钟表
    三、适用年龄:3岁以上。
    四、教育目的:
    1、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2、培养听觉专注力,感觉时间的流逝。
    五、操作方法:
    (1) 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
    (2) 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3) 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4)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
    (5) 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6) 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
    (7) 重复一两次。
    六、变化与延伸:换不同教具让幼儿听声音。
    七、注意事项:
    1、也可用钟,听滴嗒声,或者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来做。请幼儿闭眼集中注意
    力,睁眼也不能破坏安静环境。
    2、闭眼时间2-3分钟。
     篇二 
    一、活动名称:寻找声音
    二、教具构成:眼罩、头饰
    三、适用年龄:3.5~5岁。
    四、教育目的:
    1、听觉辨别方位及发出声音的人。
    2、提高专注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
    五、操作方法:
    1、 请小朋友戴上眼罩和头饰扮演小狐狸,请其他小朋友在做线上运动的圆圈上组成圈,将他围在其中。
    2、 给位小朋友围着“小狐狸”在圈上朝一方向走,边走边说“小狐狸蒙眼睛,谁也看不见了,我们和它捉迷藏,猜猜我们在哪里?”
    3、 转圈的小朋友说完歌谣后蹲下,老师指定一位小朋友,示意他叫道“小狐狸”,然后“小狐狸”指出声音传的方向,并顺声过去,“抓住”发出声音的人。
    4、 请小朋友轮流扮演小狐狸,反复练习。
    六、变化与延伸:听其他声音活动。
    七、注意事项:
    1、不要将小狐狸绊倒。
    2、其他小朋友不发出声音。
     篇三 
    一、活动名称:给乐器找朋友
    二、教具构成:碰铃一对,沙锤一对,摇铃一对,响板一对
    三、适用年龄:3—4岁。
    四、教育目的:
    1、直接:用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以相同的声音做出回应。
    2、间接: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五、操作方法:
    (1) 教师宣布今天的语言活动是“给乐器找朋友”,请8位幼儿参加活动。
    (2) 教师将幼儿分成2组,背对背坐在一起。教师将乐器分成2组分给2组幼儿(同一组幼儿不出现相同的乐器)。
    (3)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指定一位幼儿奏响手中的乐器,其他参与活动的幼儿听到后要对声音作出判断,与这位幼儿手持相同乐器的幼儿要同样奏响手中的乐器以回应。
    (4) 请奏响乐器的2位幼儿同时举起乐器,检验乐器是否一样。
    (5) 进行其他乐器的声音配对。
    (6) 更换参与游戏的幼儿,重复练习。
    六、变化与延伸:全体幼儿围成圈,背向圈内,每人手中都拿不同的乐器,可以有2名幼儿的乐器是相同的,也可以3名幼儿的乐器是一样的。持相同乐器的幼儿同时举手,并奏响乐器。 注意事项:此活动可采取蒙眼方式进行。亦可根据幼儿的程度增加活动人数和乐器数量。
     篇四 
    一、活动名称:听铃鼓走
    二、教具构成:铃鼓
    三、适用年龄:3—4岁。
    四、教育目的:
    1、直接:感知声音的快慢,使幼儿学会根据声音的轻重缓急调节自己的步幅,培养节奏感
    2、间接:培养幼儿敏锐的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五、操作方法:
    (1) 教师站到幼儿中间,请幼儿面向老师站立,宣布今天的新课是“听铃鼓走”。
    (2) 教师取来铃鼓,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感觉老师敲铃鼓的节奏走,老师敲的节奏快,幼儿就走的快,敲的慢就走的慢。
    (3) 邀请所有幼儿在线上重新站好,老师变换节奏敲铃鼓,请幼儿一起走。
    (4) 请幼儿来敲铃鼓,反复操作。
    六、变化与延伸:
    1、听乐曲的节奏走,当乐曲进行激烈时速度加快,舒缓时减慢。如《龟兔赛跑》的乐曲。
    2、根据音乐的节奏拍手或使用乐器跟随节奏。
    七、注意事项:幼儿之间不要互相撞到,或者挤在一起。
     篇五 
    一、活动名称:听指令做动作
    二、教具构成:幼儿须有认识五官和四肢的经验。
    三、适用年龄:3--4岁。
    四、教育目的:
    1、直接:使幼儿快速反应出指令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听力的专注性。
    2、间接:培养幼儿服从的精神,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五、操作方法:
    (1) 教师取来小椅子坐下,介绍今天的工作。
    (2) 介绍游戏规则:介绍发出声音指令,幼儿要快速反应出相应的动作,并作出来。
    (3) 教师发出声音指令“摸摸你的头”“摆摆你的手”“摇摇头”“点点头”“摸摸你的鼻子”“把你的嘴巴指出来”“耳朵在哪里”“眼睛在哪里”“拍拍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4) 反复练习。
    六、变化与延伸:加入一些互动的指令,如:“拉拉你旁边小朋友的手”“和xxx小朋友站在一起”“举起双手跟老师打招呼”等。
    七、注意事项:视幼儿对各个指令反应的快慢决定指令重复的次数和频率。
     篇六 
    一、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二、教具构成: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三、适用年龄:3岁以上。
    四、教育目的:
    1、直接: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
    2、间接: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
    五、操作方法: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围坐在线上。
    (2) 宣布游戏规则:请一位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他幼儿当中的一位幼儿说一句话“你知道我是谁吗?”这位幼儿要猜出是谁说的这句话。
    (3) 游戏开始。教师请一位幼儿坐在幼儿中间,戴上眼罩。示意一位幼儿说话,请幼儿指出这位幼儿所在的位置,并说出他的姓名。
    (4) 更换不同的幼儿,反复游戏。教师也可以建议更换话语,更好语音语调,增加难度。
    六、变化与延伸:
    1、猜者戴上眼罩后,其他幼儿可以悄悄更换位置。
    2、请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请那位小朋友在罩眼罩之前记住每个幼儿喜欢的水果,再戴上眼罩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并要说出这位小朋友喜欢的水果的名称。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宜5岁左右的幼儿进行。
    七、注意事项:要保持操作过程的安静。
     篇七 
    一、活动名称:传悄悄话
    二、教具构成: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三、适用年龄:3--4岁。
    四、教育目的:
    1、直接: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倾听。
    2、间接: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培养对语言的兴趣。
    五、操作方法:
    (1) 教师取来小椅子坐在幼儿队列的最前端。
    (2)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老师想一句话对着坐在身边的幼儿的耳朵轻轻地说出,请这位幼儿告诉下一位,将话传下去。到最后一位幼儿那里,他要大声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
    (3) 活动开始,老师对身边的一位幼儿说:“我喜欢你。”将话传下去,最后一位幼儿大声的说出来。
    (4) 更换幼儿和句子进行反复练习。
    六、变化与延伸:可以将传的话换成指令,并且借助物品,如“把这本书放在书架的最高一层上。”老师将书和悄悄话一起传给第二位幼儿,继续传下去,请最后一位幼儿按照这个指令做。其他幼儿一起订正。
    七、注意事项:当幼儿在传话过程中出现与原话不一致时,教师可以请全体幼儿一起重复一遍这句话以作订正,消除幼儿的挫折感。
     篇八:蒙台梭利教育名言 
    一、蒙台梭利教育名言:
    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这句话主要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二、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自律性:自律束缚自己;自律高于他律
    孩子在教室中要遵守(常规)
    1、不伤害自己
    2、不影响他人
    3、不破坏教具
    4、纪律凸显自由
    三、自由的重要性
    1、唯有在自由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显露他的本质
    2、让孩子成长发挥的内在本能有自由发展的机会
    四、给孩子自由的先决条件
    1、独立性的养成
    2、意志力的培养
    3、自制力的培养
    4、帮助幼儿能明确的分辨善恶
    5、发展自由的过程中,孩子破坏性的活动必须受到限制
    五、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其实这句话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所提到,出自荀子《儒效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别人讲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一次,看别人去做一百次,不如自己去做一次。
    人们都一致认为行动胜于言行,主动胜于被动。看和听都是表面功夫,只有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勇于尝试才能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孩子的成长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是这样,在成人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呢。不管成人或是孩子,在力求成长的同时都需要勇于面对和尝试,致使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一个人要拥有这样的能力从哪里来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从生活中一件件大小不一的事情中,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得来,而这样的心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渐渐形成。如:孩子在专注的玩一件工作材料时、与小伙伴角色游戏时、孩子们过家家时、与伙伴发生争执和矛盾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小家务时。
    在孩子这一系列的成长中,我们是干涉的多,还是孩子主动去做,还是被动去做,是成人的主观意识还是孩子的自由玩耍,所以给予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就会有有着不同的教育结果。
    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 ;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句短短的话里蕴含着胸怀、接纳、尊重、理解、理清、平等、自由、规则、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以及蒙台梭利对老师的要求:定、静、美的状态。
     篇九:从蒙氏教育看幼儿思维与语言的发展 
    孩子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语言智能发展良好的孩子在概括、判断和推理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好,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比较高。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成果也是借助语言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同时由于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力水平,所以说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就是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智力。为了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人必须重视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篇十:蒙台梭利名言 
    1、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2、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3、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
    4、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 违背的。
    5、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6、教育体系是以感官基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
    7、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8、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9、 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 精神。”
    10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
    11、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12、儿童应该得到成人的爱,而不是成人忙于生活所残余的爱。
    13、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无意间烙下的。
    14、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 都会开花结果, 不仅影响他一生, 也决定他一生。
    15、我听到了,我就忘了; 我看了,我就记得了;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孩子上学作准备, 而是为孩子将来的生活作准备。通过日常练习,儿童充满了自信,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变得完美了, 而只是意味着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 而且跃跃欲试。
    16、给孩子一套有秩序的生活规范, 给孩子一套有秩序的生活规范, 但其中保留一些自由的空间。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 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是儿童教我们爱和怎样去爱, 是孩子把天使之光带到人间, 但只有内心有爱的人才会受到启导。孩子说: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17、儿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儿童具有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引导我么进入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革新这个世界,教育就必须将发展儿童的潜能作为目标
    18、决定孩子一生的教育: 这就是教育,为生命提供帮助的教育,为婴儿刚降生就开始的教育。它形成了一 场和平革命,并且将所有的实物都集中和吸收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中心上来。
    19、成长的不同阶段: 成年人的大脑无法完成儿童大脑所完成的东西。 从无到有地学习一种语言需要一 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儿童就具有这种心理能力,他们的智慧与成年人不同。儿童的新的途径: 儿童的生命是连接两代人的一条线,一端是创造者,另一段时被创造者,从一个成年人开始,到另一个成年人结束。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孩子,你慢慢来我等着你学爬、学站、蹒跚走起路来。我看着你涂鸦、拼图、积木盖起城堡 我陪着你说话、看书、漫步好山好水……

7.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蒙氏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又名蒙氏教学法,全名蒙特梭利教学法。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扩展资料:
蒙氏教育法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特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不但能完成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而且能全面提升儿童的身心素质。蒙特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特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氏教学法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8.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教育方法。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
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3、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