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024-05-16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根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在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等生命科学重大前沿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及中国科学院重要奖项,授权发明专利17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篇均引用数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 其中2013年,研究所主持科研项目/课题共计329项。其中,主持国家“973”计划、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0项(新增3项),课题49项(新增8项);“863”计划4项;重大科技专项13项(新增1个课题);科技支撑计划1项;重大仪器研制1项。主持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1项;重大项目课题2项;重点项目10项(新增3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6项(新增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新增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新增2项);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2项;面上项目72项(新增2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7项(新增33项)。主持中科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5项、重要方向性项目2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7项(新增2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课题3项(新增5项)、仪器功能开发项目2项、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2项)。主持各类国际合作项目40项(新增24项)。2013年,研究所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31篇,篇均影响因子6.1;其中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8篇,篇均影响因子6.0;影响因子5以上的SCI论文133篇,其中第一单位论文68篇;影响因子在PNAS以上的SCI论文61篇,其中第一单位论文30篇。研究所共申请专利34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PCT国际发明专利2项;授权专利11项,全部为国内发明专利,另外有2项发明专利已收到授权通知并办理了登记手续。  《生物物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3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生理学会主办的中国唯一的生物物理学专门期刊,其发表有关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膜与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学、光生物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快报和综述文章,还刊登有关重大科技新闻的背景介绍和书评;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收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创刊于1974年,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中中国国外最新进展,设有微型述评、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等十几个栏目;并被SCI、CA、俄罗斯文摘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曾多次荣获国家级或省(部)级期刊奖。 《Protein & Cell 》(英文版)是发布关于多学科领域在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最新发展原创性研究文章,并强调蛋白质和细胞研究的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其主题领域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肿瘤学、蛋白质科学、结构生物学和转化医学;其中该期刊2014-2015SCI影响因子为3.24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生化所,全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生化大组。从1950年到2000年,生化所发表的科学论文近4000篇,取得国家、部委、省、市级获奖科研成果178项(其中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培养研究生255人,博士生171人 。 细胞所,全称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学研究所(实生所)。从1950年到2000年,细胞所发表科学论文近1600篇,培养博士生107人 2000年,细胞所与生化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化与细胞所)。 20世纪中国最闪耀的科技成就——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被认为是中国曾经最接近诺贝尔奖的工作。抛开世俗的荣耀之谈,全合成且具有活性的牛胰岛素结晶是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的突破,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这一成就不亚于克隆技术对人类关于“人工生命”意念壁垒的冲击。而生化与细胞所的前身是完成这一工作的重要参与单位之一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时间线 * 1958年,提出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项目* 1959年,天然胰岛素拆合成功* 1960年,人工合成胰岛素开始全国性协作/胰岛素A链和B链合成成功/合成胰岛素大 兵团作战* 1963年,全国协助再次启动,包括生化所、北大化学系* 1964年,人工合成胰岛素A、B链第一次组合成功(出现微弱活性)*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966年,《Science》杂志刊登“红色中国的胰岛素全合成”报道中国人工合成胰岛 素成果* 1982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Ala) 继牛胰岛素合成成功后,1967年中国科学家又提出人工酵母tRNAAla项目,在1964年该蛋白的一级序列已由Robert W. Holley测定。该项目的上海方面有生化所负责,细胞所、有机所参加。到1981年,中国科学家仅用四年时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1983年,《Nature》杂志刊登“核酸合成,拼音tRNA”文章报道该成果。1987年,该项目获得国家自 然科学一等奖 。

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院直属独立单位),成立于1957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综合性的科技史研究机构。1962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代管。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初设有数学史、天工化物、生物地学史3个专业研究组。1965年后,天工化物组中的工艺史部分单独成立了工业技术史组。1975年扩建为研究所后,所下设数学史组、天文学史组、物理化学史组、生物地学史组、技术史组和通史组。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部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1978年1月1日,自然科学研究所重归中国科学院。1978年研究所将这些专业研究组合并为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并成立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室。1984年撤销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成立中国科技通史、古代物理学化学史、古代生物学地学史、古代技术史、古代数学天文学史5个研究室。1998年改变以往按学科史划分研究室的办法将研究室调整为4个: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技术与应用科学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与世界科学史研究室、科技史理论与综合研究室。1999年12月被认定为科研基地型研究所。2002年撤销研究室,成立了研究部。科研人员由研究部统一协调。4月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6年成立“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4月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基地。6月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2010年4月成立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暨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所的战略定位是: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科学、非编码核酸和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共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

5. 中科院共有多少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考研试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ERlBf8DiPYRbyERmmRUXA
 
提取码: mby6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中科院共有多少生物研究所

6. 中科院共有多少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共有9所,分别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5、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6、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7、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8、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195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于南京,侯德封任所长。同年迁往北京。1960年,分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1966年,分出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978年,分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5年,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建立。1990年,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建立。1997年,地质环境系统研究中心建立;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边坡岩土工程力学联合研究中心建立。1999年,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成立。1950年,中国科学院对前中央研究院24个单位接管,其中气象、地磁、地震等部分合并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九章任所长。195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迁往北京。1959年,通过兰州分所的方案,莅年建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1966年,分建成为5个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后归属七机部),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昆明地球物理分所。1972年,国家地震局成立,地球物理所被划归国家地震局建制,并脱离中国科学院。1978年,重新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88年,成立WDC-D地球物理数据中心。1994年,组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中心。1994年,成立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JICA)。1999年,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99年,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1999年,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2003年,刘东生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将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的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所。2004年,整合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2005年,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主任为朱日祥院士。2007年,朱日祥院士为第二任所长。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8. 中科院共有多少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优势专业就不用分析了,从他们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