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27

1. 影响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和利率是有关系的,但是他们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表示,在利率比较高的时候,它的收益率反而会降低不少。市场的利率和债券的价格是反比的关系,在利率上涨的时候,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有信心,在这个时候会去追求高收益的产品,并不愿意将自己的钱投入到稳妥的债券基金当中去,因此债券基金在这个时候不受欢迎,它的价格也就会降低下来,这个时候它的收益也就会降低下来。

  第二:它的收益率还会受到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的影响。要让一个债券市场取得好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我国的整体经济一直发展下去,要让我国的物价水平下降,要让的闲置资金充足,愿意将这闲置资金投入到债市。在满足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债券市场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这个时候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就上涨了不少。

  影响债券收益率的因素有很多,在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他的收益之后,就能知道这样给自己创造更高的收益了。但是不能只了解它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还应该了解它的风险因素,这样才能规避掉风险。只有先规避掉风险才能去追求利润,才能去追求高收益。

影响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

2. 影响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收益率的因素:
(1)资本商品的生产率,即对煤矿、大坝、公路、桥梁、工厂、机器和存货的预期收益率。
(2)资本商品生产率的不确定程度。
(3)人们的时间偏好,即人们对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偏好。
(4)风险厌恶,即人们为减少风险暴露而愿意放弃的部分。

收益率是指投资的回报率,一般以年度百分比表达,根据当时市场价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离到期日时间计算。对公司而言,收益率指净利润占使用的平均资本的百分比。收益率研究的是收益率作为一项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政府公共支出)投资的收益率的大小,可以分为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主要关注的是前者。

3. 收益率的影响

计量方法对估算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指测量方法的缺陷造成的估计的值偏离真实值。其依据是,由于基本的明瑟收入函数是用OLS估计的,这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解释变量的复杂性和样本的选择问题而造成的偏差(bias)都会削弱这一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会使得估计的收益率与真实值有较大的差距。对中国的研究绝大部分使用了该方法,这样,OLS估计本身的问题和较低的估计值使得一些研究者从计量方法上考察对收益率估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收益率之所以出现较低的值,可能是方法上的原因造成的。计量方法对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样本选择有关的样本偏差问题,第二类是与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关,第三类是变量的测量误差。1.样本偏差样本偏差包括样本缺乏代表性以及截取样本(CensoredSample)问题。没有代表性的样本会使收入和收益率之间的测量关系变得更为模糊(Brauw&Rozelle,2002)。这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如一些研究的样本仅限于经济中某个部门(如,Meng,1996;Gregory&Meng,1995;Hoetal.,2001),这显然是没有代表性的。Becker(1964)曾警告说,如果仅仅是用一特定的样本估计收益率的收益率,其值将会是比较低的。截取样本主要是指一些样本的被解释变量的信息无法被观测到,这部分样本在估计时被简单的排除在外。比如我们研究城镇个体的收益率,我们知道的是那些有工作个体的实际工资,但是不知道没有工作的个体的工资(“保留工资”)。这一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农村收益率的估计上。由于农村个体的生产活动方式有多种选择,他/她们的“保留工资”更难以观测到,而大部分研究使用的是仅有工资收入(或劳务收入)的样本。在这两个例子中,因变量(工资收入)是被截取的:没有这部分样本的因变量的信息。样本选择偏差会使估计模型是有偏的。而且,截取样本偏差更可能高估收益率的收益率。这一点也成为解释女性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通常采用Heckman(1979)提出的标准步骤来纠正这一偏差。2.明瑟收入函数的缺点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多种,这些缺点多是忽略了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能力因素和学校质量因素。在估计模型中忽略能力因素而造成的有偏估计称为能力偏差(abilitybias)。一般认为,个体的能力往往是天生的,天生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受收益率水平的不同,两者的关系是,能力越强,则收益率水平越高,因而传统的方法从理论上会高估收益率的收益率。忽略学校质量因素对个体收益率水平的影响也会造成有偏的估计。这里的关系是,学校质量与个体收益率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进入质量比较高的学校的个体的收益率水平要高于质量低的学校的个体,因而,忽略学校质量因素也会高估收益率的收益率。此外,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还忽略了收益率与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果某级收益率(如初中)后的收益率高于该级收益率以前的收益率,那么结果会被低估。克服能力偏差的影响的方法是在模型中直接加入能力的代理变量(ProxyVariable)或在计量模型上用工具变量法(IV),这些变量通常是些家庭背景变量,如父母收益率、兄弟姐妹的收益率等。3.测量误差测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收益率。它首先表现在对因变量的测量上。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中的因变量是指个体的收入,然而,它却未指明收入的衡量单位。一般认为,对收入的衡量根据时间单位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月收入和年收入。由于精确度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衡量单位会得到不同估计结果。特别是一些研究认为,收益率程度低的人比收益率程度高的人每天以小时计的工作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相对于小时工资率而言,因变量中采用日工资、月收入或年收入都会低估收益率,原因是小时工资不会受个体每天或每月中决定工作多少小时的影响。此外,由于中国的经验比较复杂,个体的收入由于有多种来源,如正式收入、非正式收入、实物等,这都会对测量个体收入的精确性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收益率的估计值。测量误差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收益率变量的测量上。在多数研究使用的数据中,收益率年数是根据个体报告的收益率程度结合中国的学制进行估计的,而并没有准确的报告受过多少年收益率的数据,这样由于相同收益率程度的个体,收益率年限可能会不同,因而就会产生测量误差问题。文献中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准确的解决这一问题。4.研究结果究竟上述各类测量偏差对估计收益率的真实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几年来的一些文献对此做了实证检验。前面提到,对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用Heckman提供的标准步骤,即首先用probit模型估计一个劳动参与方程,然后计算出逆Mills比率,最后将这一比率纳入到收入方程中。Zhang等人(2002)把这一方法应用到估计农村个体的收入方程中,结果发现,收益率的系数变得不显著且为负值,不过他们的模型中还加入了收益率年限的平方。朱农(2003)的研究方法与此相类似,但是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收益率年限在参与方程和收入方程中都取得比较高的值。Brauw&Rozelle(2002)对标准的明瑟函数做了一些修改,他们首先在收入方程中使用了Mills比率,因变量采用小时工资率,结果得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收益率(6.4%),这一结果在所有应用农村样本估算的收益率中值是最高的。为了进行对比,他们还分别采用其他一些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重新估计,并与他们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收益率平均为3.8%,而后者平均为6%,这为计量方法对收益率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此外,Brauw&Rozelle还选择了35岁以下的样本,把学校质量因素和能力的代理变量纳入收入方程(能力偏差),结果发现,没有这些变量的方程中收益率的系数要比有这些变量的系数高1个百分点,说明能力偏差可能有微弱的影响。此外,为了考察收益率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他们还把样本分成小学程度以上和以下两类,结果发现小学程度以下样本的收益率要低于小学以下。在Maurer-Fazio&Dinh(2002)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说明若忽略收益率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会低估收益率的收益率。Li&Luo(2002)的研究重点考察了测量误差和能力偏差的影响,并对两者的效应做了对比。他们应用的方法是工具变量法,结果发现,用OLS估计的明瑟收益率要显著的低于用工具变量估计的收益率,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测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影响要大于能力偏差(会高估收益率)的影响。在Li(2003)的研究中,以年收入为因变量的收益率比以小时为因变量的约低1个百分点左右。然而,在Li&Urmanbetova(2002)研究中,却没有发现以上这些偏差对估计农村收益率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计量方法对收益率的研究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从以上研究来看,测量误差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农村收益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五、经济转型与收益率从事经济转型与收益率收益之间关系研究的学者关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收益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收益率的收益率是否会提高?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对这一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来自于Nee(1989,1991,1996)的市场转型理论,Nee指出,经济转型过程基本的变化既包括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从再分配者(政府)向生产者的转移,也包括机会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同时,不断强大的私营和混合经济部门与企业家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经济活动逐渐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在收益率与收入关系上,这一理论一个流行的假设是,市场改革越深入,人力资本(收益率和经验)就越重要,同样,越直接地参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本也就越重要(Bian&Logan,1996)。Xie&Hannum(1996)以及Zhao&Zhou(2001)根据转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一假设概况成以下四个有待验证的基本经济转型一方面是一个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Xie&Hannum(1996)的研究首先发现了相反的情况。通过建立地区异质性模型,他们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地区的收益率,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里,并没有发现较高的收益率,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城市地区还缺乏真正的劳动力市场。然而,他们数据的年份是1988年,因而这一结论推论到以后还有一定的限制。事实上,就如上文中对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描述中那样,此后的多数研究都验证了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Meng(1995)的研究就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变革,收益率在决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而决定工资差异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Wei等人(1999)研究结果支持了市场化改革程度较深的地区的收益率越高,收益率与收入的关系越强的假设。Zhao&Zhou(2001)详细的分析了制度变迁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改革期间,收益率确实在稳步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作用更强的非国有经济部门收益率的收益率更高。Li(2003)把样本分为三类,分别是1980年以前参加工作者、1980-87年参加工作者、1988-95年参加工作者,结果发现这三类样本的收益率依次递增,说明了中国转型过程中收益率在不断的提高。应用农村样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转型理论的假设。Li&Zhang(1998)的研究说明了制度特点对收益率的影响。他们应用1978年和1990年两个省农村的数据,分析了农村改革前生产队制度下与改革后的农村收益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改革后的收益率要高于生产队制度下的收益率,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由于1977年和1990年样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相似,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也相似,因而,收益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制度改革而不是技术革新造成的。Yang(2000)的研究认为,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收益率在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庭中收益率程度高的成员能把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到非农活动,更善于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而且可以应用更多的技能以充分发挥收益率的生产力效应,这些都对家庭收入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作用。Zhang等人(2002)也认为,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收益率的回报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一般是在改革的初期,收益率对农村家庭收入的作用可能影响不大,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作用会逐渐提高。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Li(2001)以及Li&Urmanbetova(2002)就认为经济转型的对收益率与收入关系影响最大是城镇地区,而在农村,由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转型过程对农村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农村收益率低于城镇的现实也表明,制度变革对农村中收益率对收入的作用影响程度可能要低于城镇地区。看来中国的农民不仅在其他方面,而且在收益率投资的收益上也要低于城镇居民。

收益率的影响

4. 什么因素会影响收益率?


5. 什么是投资收益?什么决定收益率?

你好,严格地讲所谓投资收益是指以项目为边界的货币收入等它既包括项目的销售收入又包括资产回收(即项目寿命期末回收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价值。即指投资者从投资中所获得的投资报酬。
       至于各个平台为何收益率差异这么大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平台所选的投资产品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说说那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刨去有些骗子平台对投资人以收益来吸引投资人从而进行资金诈骗的不实高收益.一般20%以上收益的理财产品基本都为信贷产品.信贷产品的特点就是借款人在平台直接发布借款需求,同时自己选择自己的借息率.如果借款人想更快的借到款,当然利率是越高投资人越喜欢.但是信贷产品的缺陷就赤裸裸的摆放在那里,信贷模式的借款方一般都是个人借款者.对于投资人来说要承担相当程度的风险.其中包括借款人到期无法还钱,借款人由于是个人导致跑路赖账等更加容易.正应了那句理财名言”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对于10%左右的理财产品,其基本都是债权转让模式.债权转让模式都是借款方先向小贷公司或者其他金融企业已经完成了借贷关系,再由小贷公司或金融企业对借款方的债权通过理财平台转让给投资人.债权转让模式的收益率虽然没有信贷模式高,但是胜在其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首先小贷公司/金融企业在进款前一定会对借款方进行认真细致的风审,从而确保借款方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及偿还意愿.而且对于债权转让模式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借贷关系.如果借款方真的不能偿还借款,先会通过借款方的抵押物进行代偿,如果还不能够偿还给投资人,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要求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对借款方的固定资产进行拍卖来偿还给投资人.
        至于是什么决定了投资收益率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国家的宏观调控、 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风险等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什么是投资收益?什么决定收益率?

6. 影响基准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

基准收益率的概念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 , 是企业或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 投资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收益率的测定除了要考虑宏观影响因素外,还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技术方案的特点与风险、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因素综合测定:①资金成本,是为取得资金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筹资费和资金的使用费。技术方案实施后所获利润额必须能够补偿资金成本,然后才能有利可图,因此基准收益率最低限度不应小于资金成本。②投资的机会成本,是指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实施技术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为了能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③投资风险,是在整个技术方案计算期内,存在着发生不利于技术方案的环境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变化难以预料,即投资者要冒着一定的风险作决策。④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这里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综上所述,合理确定基准收益率,对于投资决策极为重要。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则是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基准收益率的测定(一)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按政府要求进行财务评价的建设项目:采用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选用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三)境外投资的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应首先考虑国家风险因素。(四)投资者自行测定项目的最低可接受财务收益率。

7. 收益率的关系

对收益率的研究实质是揭示收益率对收入的作用。如上述,中国的收益率还有许多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一个方面是收益率的递增现象还比较明显。而相应的是中国人口的总体收益率水平比较低,特别是较高层次收益率(大学)的人口比例更少,那么,这对收入差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个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收益率是正的或递增,那么,如果高层次收益率仅由少数人获得,收益率获得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会提高,这样就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的几项研究关注了这一问题。利用1988-99年中国六个省的城市居民的个体数据,Park等人(2002)研究了中国城市职工工资的不平等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他们首先发现这期间中国城镇职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呈上升的趋势,收益率的收益率在不断提高,而且初中收益率有所下降,而中专、特别是大学收益率的收益率提高幅度最大,也超过了前者(也参见Zhang等人,2002)。随后,他们通过建立一个分解影响收入不平等因素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包括了同时把收益率数量和收益率两个变量引入模型中,结果发现收益率对收入总不平等的贡献超过了10个百分点,仅次于地区差距的贡献。也即是说,收益率的提高加大了城市居民的收入不平等。在农村地区是否也是如此呢?利用华北和东北地区农村的家庭调查数据,Benjamin等人(2000)研究了农村收益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首先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之上:农村村庄内的收入的不平等对总不平等的贡献要高于村与村之间的不平等的贡献;收益率的收益率是正的,在收益率上村与村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村内收益率水平的不平等与村平均收益率水平负相关。通过把收益率水平和收益率不平等(以村Gini系数表示)及交互作用项引入到收入不平等模型中,结果发现,收益率对降低不平等的作用很低,收益率水平的分布与收益率的收益存在着正的交互作用,即收益率越高,收益率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也越高。这样,收益率越高的话,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越高。而且,如果村的平均收益率水平越低的话,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越高。以上结果似乎说明,收益率的正值及其随时间提高的趋势“帮助”了中国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的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较高收益率水平的个体比例较少的原故,因而,政府通过加大在收益率上的投资,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收益率,不仅会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且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收益率的关系

8. 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股票认购者来讲,是否投资股票,取决于认购者对股票预期股利收益与当前市场利率的比较。因此股票交易价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预期股利收益,一个是市场利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利收益成正比,而与市场利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股票价格=预期股利收益/市场利率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各种股票价格具有普遍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股票的价格变化。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利率、投资、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物价、国际收支及汇率等,
  ①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般来讲,股票价格是与经济增长同方向运动的,经济增长加速,社会需求将日益旺盛,从而会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
  ②经济周期或经济景气循环。是指经济从萧条、回升到高涨的过程。当预期经济不久将走出低谷开始回升时,商人会补充存货,生产者利润将增加,从而投资也会相应增加,工资、就业及货币所得水平也将随之增加,此时,由于利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将增加股票的价值(股息、红利、及资产净值增加),股票价格也就会上涨.并会持续到经济回升或扩张的中期。
  ③利率。利率对股价变动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利率上升时,一方面会增加借款成本,减少利润.降低投资需求,会导致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入银行存款市场,减少对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也使投资者评价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上升,都会促使股票价格下降。而当利率下降时,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④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一国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指标,当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一方面使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增多,需求增加,因而股价会上涨;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也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销售增加,企业利润增加,这些因素都会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当中央银行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⑤财政收支因素。主要是指财政增加或减少支出,增加或降低税收,对股价上涨或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讲,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会促进经济扩张,从而会推动股价上涨。反之,如果财政支出紧缩,社会需求也将相应萎缩,经济景气会下降,由此会推动股价有所下跌。财政税收增加或下降,会起到相反的影响。
  ⑥投资与消费因素。二者构成了社会总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直接推动社会总需求和经济的扩张,从而会推动股价的上涨。
  ⑦物价因素。物价因素也是一个影响股价的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物价上涨,使股票发行公司的利润、资产净值及发展能力等相应增加,从而会增加股票的内在价值,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同时,在通货膨胀情形下,投资者投资股票具有保值效应,因而会踊跃购买股票,扩大对股票的需求,促进股价的上涨。当然,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股价也会下跌。
  ⑧国际收支因素。一般来讲。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增加,本币投放增加,会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有利于形成促使汇价和股价上升的心理预期,推动股价的上浮。反之,则促使股价下跌。
  ⑨汇率因素。汇率变化也是影响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以及在货币可自由或相对自由兑换的环境内,汇率变化直接对股价形成冲击。
  (2)政治因素与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及自然因素将最终影响经济,影响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从而会影响股票价格波动。
  ①政治因素。包括:战争因素、政局因素、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劳资纠纷等。
  ②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灾害。
  (3)行业因素。行业因素将影响某一行业股票价格的变化。主要包括行业寿命周期、行业景气循环等因素。
  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与所在行业的发展周期紧密相关。在行业开创期,公司利润一般很高,股票价格逐步提高;扩张期,股票价格会涨到最高点;停滞期则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投资者心理状况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5)公司自身的因素。公司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利润、股息及红利的分配、股票是否为首次上市、股票分割、公司投资方向、产品销路及董事会和主要负责人调整等。
  ①公司利润因素。公司利润大小直接影响到股息、红利的多少,从而会影响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般来讲,公司利润上升时,股价会上升,盈利下降时,股价也会随之下降,二者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
  ②股息、红利因素。一般情况下股价跟股利呈同方向变动,公司分发股利的消息对股票价格会发生显著的影响。公司宣布分发红利,将会引起股价上升,公司宣布取消红利,股价将会下跌。
  ③股票分割因素。一般在公司进行决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在股票分割时,股票持有者所保持的股份,能得到和以前相同的股利,因此会刺激一些人在公司决算期间,因指望得到分红和无偿支付而增加购买股票,股价就会相应上升。分割结束时,价格又趋于稳定。
  ④股票是否为初次上市因素。国外存在这样的情况,当新股上市时,股价通常会逐步上升。因为:1)发行时承销价偏低,2)上市初期,购买者持续地高估股票价值;3)新上市股票的报酬率通常大于市场上一般股票的报酬率。
  ⑤重大人事变动因素。实力大户一般对发行公司的管理权很重视,在董事会、监事会改选前,常会逐步买进股份,以便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此期间股价就可能被抬高。
  ⑥投资者因素。这种因素主要看投资者持有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所占的比例,如果股票所占的比例小,说明这些投资者潜在的股票投资能力强,股票市场的需求看增.股价也将看涨;如果股票所占的比例大,结果就相反。
  (6)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一些股票买卖的投机因素、技术性因素及其他影响股票供求的因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