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算是知行合一

2024-05-13

1. 怎样做才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很明显,知要你自己去做。行也要你自己去做。这固然难,但正因为做起来很难知行合一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择其有用的行之,其无用的去之。2:要让理论尽可能完美的指导实践,但在时间的过程中又要有目的的去发掘新的理论,即,经验。3:对可能不正确,后感觉可以跟完美的理论要大胆怀疑。进一步优化!!!4:同一件事,通过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或好或坏!!!但成功是不会选择方法的,所以要实践各种不同的理论,只要自己认为可行的都可以尝试一下。 我觉得知行合一是一种处世态度。 
关键看所追求的是什么。 
阳明先生早年出入佛老,及至龙场悟道,都是在追求自身智慧的极限,追究无惑与处世的圣贤之心。 
从阳明先生一生的事功,比较容易理解为楼主所言。但也不是不择手段的,而是不拘泥于某种约束力。还是应该有底线的。 
当然,我觉得这些都是与外的,与内的自我所求应该更加繁复。 
另外,如果是金钱权利,未免玷污了阳明先生的出发点。 
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先生才说:“此间有个诀窍,便是至良知”。 
至良知就是所想所做一切皆从自家的良知,务求自慊而不自欺。 
自慊即是心安,舜授与禹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惟精便是时时心安;惟一便是事事心安;允执厥中便是至得良知,达于至善。 看过易经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中国古时的思想都是源于易经。所以也可以把王明阳的“心学”理解成易经的一个分支。 
知行合一:知,可以理解成认知、事物发展的道理、本人对一切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行,可以理解是实际操作。 
说白一点就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怎样做才算是知行合一

2. 怎么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智慧:教你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知中行

3. 怎么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1、科学是知行合一的基础,“知”的基础上才能“行”,才能谈到知行合一。但是,目前科学对宇宙的认知还不到5%,我们只能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知行合一。
2、实践中知行合一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境界、素质修养表现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观的不统一,是人的私欲造成的知而不行。
    所以,提高思想境界、素质修养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怎么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4. 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要想作到知行合一,关键在于信与诚。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认知、真知,不信就不是认知,不诚就不是真知。也就是说只有把知识、学问这些外在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真正的思想时,就自然做到了知行合一。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孔老夫子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他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意是,“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要“广泛的学习,深入地追问,谨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明晰地分辨、明确地判别,笃定地履行、坚定地践行。”由此可见孔子在知行上认为获得知有三,天生而知(圣人),通过学习而知,再就是在困惑中思辨而知,并主张学、思、辨、行,学是知的方法之一,通过思、辩而认知,由而指导行为。
  
 但是自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文化,时间久了,就出现了知行脱节,“假道学”、“伪君子”屡见不鲜的 社会 现象,因此程朱理学应运而生,朱熹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之说,即知先行后,知轻行重。
  
 明朝王阳明创建心学,正式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可以说如果真正做到了“认知”而致良知,就实现了知行一体,知行合一。
     一,简单理解“知行合一”。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看到美女,就会多看几眼,这就是“知”,在心里生出喜欢的念头就是“行”。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喜欢,而一念起的时候就是“行”。    二,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找到自己的良知。所以知行是合一的,他的前提是,个人的良知必须光明,必须要发挥良知的作用。每个人都有本心的良知,人性本善,只要我们心里没有被私欲遮蔽,知行就是合一的。用我们的良知来知,用知指导行,良知这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    三,“知行合一”的关键是要在事上练。行就是专一,认真的去做,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专心致志,保持恒心。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一诚天下无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知行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结束,知是开始,行是结果,是知的完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知”要靠“行”来检验,“行”要靠知来指导,不盲从,不妄动,即可谓“知行合一”。
  
 摒除物欲,为善去恶,回归自己的内心,从心性中去发现自身本具的智慧。我们要有正知正见,因为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或者可以说“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错,区别只在于认可与不认可;或者换个说法儿可能更合适——“取行合一”,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那么他最终所做的选择,与他的行为都是合一的。所以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首先要保证我们所行的“知”,是“真知”而不是“假知”,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要想有“真知”就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意。
  
 “知”为思想,“行”为行动,知行合一可以理解就是怎么想就怎么做,做人做事不能言行不一,口蜜腹剑!以诚相待,坦荡做人,才能让别人尊重,也可以理解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把掌握的知识用实际行动去创造价值,也就是常说的理论指导实际。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那就要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亲自动手到实践当中!
  
 我理解是应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去做。是自己大脑有意识的支配。
  
 知至切实笃行处即是行,行至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有一个更经典的论断,就是:“真知即是行”,而不是过去所提的“真知即能行”。
  
 他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过程。
  
 但是要强调一点,所谓真知,不是现在闭源化了的“知识”的概念,我们理解的知识的概念是不足以解释王阳明的真知的。那么王阳明的真知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提出了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的真知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性”,之所以有的人能够如实显露本性,有的人昏昧无知,就是因为他的某一“真知”尚未被自己界定,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的,这是你作为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
  
 
  
 他还提到良知的一个特点:“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其实这就是“真知即是行”。他举例说人在成为父母之前,没有人教你如何做一个父母,但是你一旦有了子女,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父母应有的慈爱之情。很少有父母他的子女一生下来他就在心理和 情感 上抛弃子女,即使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行为上抛弃子女的父母在心理上也会倍受煎熬。在这里为人父母所表现出的慈爱之情便是行,你内心本来就有的为人父母的良知就是知。
  
 真正理解了王阳明所举的这个例子,你就应该明白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了。如果你还没有理解,那正应了王阳明的观点——你还没有真正做到“真知”。
  
 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总是要求我们记住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真知。比如说上述内容,你记住了那些概念和知识,但你并未做到“切实笃行”的理解程度,因此你也不能做到自然而然地施行。真正的理解是做到“致良知”,就是不断的磨心性,让自己的内心真正感受到良知,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自觉施行。
  
 所以学习国学和古代哲学就是要剥开现代的语句概念给我们的“误解”,理解真理背后真正的“真知”。所以说题主说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其实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只有经过″格物”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行动的,是不一样的

5. 怎样做到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你认知里的所有事物都是知行合一的。诸如:物质、时空、运动、社会规则等等。
        “知行合一”在认识论原理上是个结论,不是个目的。而用这个绝对真理作为前提推导出的社会行为中的“知行合一”才有了圣人们想措诸天下之民的用意。
       也就是说你认知的对象都是“知”出来的,而“知”这个动作和“行”是同一个动作。人们在现象世界中已经习惯了“知”这个动作,而“行”则成为潜意识而被误认为是客观。
        所以在生活上做到“致良知”才能重新理解“知行合一”(但是即便你不理解你也一直都在这样做着),“致良知”就是解除你心灵的蒙蔽,排除一切后天成见,来素心观性。
        这是最高境界的知行合一,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没有一个自由的思维能力的人,直接把现象(或者说潜意识)当默认成真实的人才把“实践”这样的词引入哲学,这样的人没有思考能力。

怎样做到 知行合一?

6. 怎么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7. 如何知行合一?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只注意到最后修、齐、治、平那几句,却忘记了开始就说到的格物而后至知,达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关键。也就是需要培养、树立、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向、觉悟之路,而后才可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完成自己的责任。
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如何知行合一?

8. 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