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内斗和明朝最后的灭亡之间有什么联系?

2024-05-13

1. 君臣内斗和明朝最后的灭亡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今喜欢明朝的粉丝很多,但多数都是“小朋友”,能理性分析问题的很少。为何说明朝亡于内斗,看明朝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名单:



① 崇祯:上吊;
② 天启:落水死;
③ 正德:落水死;
④ 景泰:谋杀;
⑤ 光宗:吃红丸而死;
⑥ 嘉靖:差点被勒死;
⑦ 朱高炽:纵欲死;
⑧ 朱允炆:死因不明;



明朝16位皇帝,看看多少非正常死亡的,仅仅“落水死”的就两个,还有得“脚气死”的,“纵欲死”的,“嗑药死”的等等,简直五花八门。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里面肯定有鬼,而鬼是谁呢?是“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文官集团。
而文臣和明朝皇室的矛盾还要追溯到朱元璋时代,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



·历史从来都没有真相
幼稚的小朋友总是希望探讨历史的真相,但历史真的有所谓的真相吗?
即使今天,媒体那么发达,二战离我们那么近,如果不是官方一件件解密,我们知道多少真相?



而仅仅朱棣篡权成功之后,为了自己的名声就三次大修过历史,甚至连朱允炆的年号都给抹去了,够黑够狠吧!
有人说明朝灭亡于两大害虫:



① 蛔虫:啥事不干,还享有各种特权的朱家子弟;
②吸血虫:明朝错综复杂的文官集团(大家族);
而今天,我们重点讲明朝的文官集团。



·是谁将最赚钱的外汇创收黑成了劳民伤财
明朝的历史因为乱而有意思,就拿正德来说。
明明是一代明君,却被黑成了“非洲人”。



嘉靖黑、文官集团黑、满清更是往死里黑!
清朝黑正德可以理解,嘉靖和明朝文官为何也要黑正德?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重点。
正德能被称为“武宗”,其雄才大略绝非一般人能比。
仅仅一次“小王子之战”就确保了大明江山十几年安稳。而正德想做三件事:



①收权(老子无能,放权太多收不回来了);
② 提升武将的待遇,并以此压制文官;
③ 重启郑和下西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收权;



提到郑和下西洋,很多人就喜欢人云亦云的人说什么劳民伤财。
拜托说这话的人查查朱棣在位22年干了什么事:



① 打了4年内战;
② 远征安南,并将安南变成明朝的一个省;
③ 5征漠北,开疆扩土(其中4次亲征);
④ 编修《永乐大典》,文化宝库,巨烧钱;
⑤ 七下西洋;



不算郑和下西洋,前5件事都是烧钱的买卖。
朱棣一生打了70多次仗,将版图扩大到900多万平方公里(明末300多万),他的钱从哪里来的?



再看看整个明朝期间,全球50%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而80%的黄金流入到了印度,说郑和下西洋是赔钱的人才是被文官集团洗脑了的傻子。



因为,文官集团和朱家王朝竞争的焦点就在对外贸易上。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实施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最严海禁政策。
但朱元璋禁的是老百姓,可没说自己不下海赚钱啊!

君臣内斗和明朝最后的灭亡之间有什么联系?

2. 朝廷内派系斗争惨烈,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

可以说,在南明时期,隆武帝虽然胸怀大志,可是,奈何他手无实权,只能受制于人。思前想后,隆武帝决定御驾亲征,以提升自己的威望。为了确保后方安宁,他在出征之前令自己的四弟朱聿粤留守福州。在清军猛烈的攻势下,隆武帝节节败退。隆武二年,清军攻陷福州,朱聿粤逃往广州。不久之后,隆武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南明臣民悲伤不已。
为了安定人心,南明大臣瞿式耜、丁魁楚等人拥护明朝皇族朱由榔(即为后来的永历帝)在肇庆监国。但是,值此国难之时,南明诸臣非但没有抱成一团,同仇敌忾,反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起来。大学士苏观生和拥立朱由榔的丁魁楚素来不和,隆武帝驾崩后,他反对丁魁楚的做法,坚持“兄终弟及”,主张让隆武帝的弟弟朱聿粤承继大统。
当年的十一月,他在广州拥立朱聿粤为“监国”,以此同朱由榔分庭抗礼。为了证明朱聿粤的正统地位,监国三天,苏观生便迫不及待地请求朱聿粤举行登基大典,并改元绍武。看到朱聿粤竟然抢在自己前面称帝,朱由榔一方也坐不住了。不到半个月,朱由榔也在丁魁楚等人的拥护下登基称帝,是为:永历帝。

自此,南明群臣迅速分成了两派:一派站在绍武帝这边,一边站在永历帝这边。
大敌当前,两派人仍然在党同伐异,争论不休,着实令人叹惋。更为糟糕的是,绍武方面的苏观生只记个人私仇,竟然下令斩杀永历帝的使臣。自此,两方更加剑拔弩张,冲突不断。永历帝大怒之下,派兵部右侍郎林佳鼎出兵攻打绍武帝。绍武帝一方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地派遣大将陈际泰向肇庆出兵。林桂鼎与陈际泰相遇之后,两方兵士迅速展开激战。
林桂鼎身先士卒,斩杀了八百多绍武兵士,直打的陈际泰节节败退。看到绍武军队如此不堪一击,林桂鼎决定趁势追击,直取广州。绍武帝见林桂鼎来势汹汹,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苏观生劝绍武帝不必惊慌,并建议让林察率领万余名海盗出战林桂鼎。林桂鼎见是林察,心便放了下来。因为,两人之前便是旧友,林桂鼎对林察很是信任。
但是,此时的林察早已死心塌地地支持绍武一方。他见林桂鼎对自己不怎么堤防,于是,便谎称自己准备投降隆武帝。林桂鼎听后一点也没有怀疑,于是,便绕过林察军,准备直取广州。林察趁机在半路设伏,直接将林桂鼎杀死,并几乎全歼隆武军士。看到己方大获全胜,绍武帝欣喜之余,自以为真得天命,于是,决定举行祭天、阅兵,并大肆封赏,胡乱赐官。

但是,清军方面收到南明内讧的消息后大喜过望,并趁机南下,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永历绍武两军正在血战之时,李成栋率领的清军便在南明降将的引领下攻下了漳州和潮州。看到自己的皇上忙着内斗,守城的南明将士往往不加抵抗便献城投降。绍武帝还在欢喜阅兵的时候,李成栋就已经快要打到广州了。为了能够出奇制胜,李成栋命令各地官员写信给隆武帝,说周围并无战事。于是,隆武帝自认为清兵尚远,一点也不做准备。
隆武二年,李成栋派遣三百精兵夜袭广州。为了掩人耳目,清军十多人装扮成艄公的模样,从水路进发。广州的兵士不加提防,直接让他们上了岸。他们登船上岸后立即脱下伪装,提刀便杀,打了绍武帝一个措手不及。绍武帝和苏观生等大臣还在国子监考察学习情况,突然有人前来报告清军已经入城。
苏观生昨天还听说潮州固若金汤,此时听到手下如此报告,认为必是谎言。于是,他下令将报信的卫士斩首示众,以正人心。但是,入城的清兵很快杀死了广州城的守卫,并将城门大开。李成栋的军队从大门鱼贯而入,见人便杀,很快便打到了绍武帝和苏观生的面前。这下,绍武帝才慌了手脚,准备派军迎敌。但是,绍武帝的主力都去和隆武帝交战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绍武帝喊了半天,只叫来了寥寥几人。无奈之下,绍武帝只好穿上平民的衣服仓皇而逃。但是,此时清军已经全面占领了广州,绍武帝很快就被抓到了。李成栋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克了广州,并生擒绍武皇帝。欣喜之余,李成栋命人对绍武帝好好照顾,并给他送去了美味佳肴。绍武帝面对各种食物无动于衷,清兵请他就餐他也拒不接受。
他对清军说道:“我如果喝你们一勺水,死了之后就无脸见列祖列宗!”晚上,趁清兵不备,视死如归的绍武帝用衣带勒死了自己。
广州失陷之后,苏观生跑到好友梁鍙处,并问梁鍙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梁鍙大义凛然地对苏观生说道:“除了殉国,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苏观生听了之后,被梁鍙的忠义之气所感染,于是,和梁鍙约定,一同赴死,决不向清军投降。两人分别进入房中的东西房中,决定上吊自尽。梁鍙大步流星地步入房间,但是,关上房门后只是自己掐着自己脖子嗷嗷假叫。

为了能使苏观生相信自己已经自尽,他还特意让苏观生听见自己踢翻凳子的声音。苏观生见梁鍙的房内已经无响动,认为梁鍙已经殉国,于是,慷慨赴死。自尽之前,苏观生还提笔在墙上写下了“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的豪言壮语。梁鍙在房中静待多时,等苏观生自尽后他立即令仆人抬着苏观生的尸体向清军投降。且声称自己献出了绍武帝的大学士,求李成栋给他嘉奖。
梁鍙先诓骗好友赴死,然后,又凭好友尸体乞求嘉奖,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如此卖友求荣之人,实在令人齿冷。

3. 明朝政权真的是被爱内斗的大臣斗亡的吗?

弘光元年(1645年),称帝仅一年的福王朱由崧便感到了不安。
虽然,朝廷上下全是歌功颂德之声,南京城内也是一片歌舞升平,但是,他从各地的塘报和下边的部队布置中,却隐隐约约的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一方面,占据京城的清军咄咄逼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南下。要知道,八旗军的战斗力之强,连向来以剽悍著称的李自成都只能拱手将京城献出,然后西逃以避其锋芒。所以,弘光帝不敢妄想从清军手中夺回京城,能够偏安一隅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另一方面,一直为弘光朝驻守武昌一带的大将军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竟起兵八十万想要东击南京。当时,李自成残军未除,清兵在北方虎视眈眈,南明的处境可谓是危机四伏。倘若,此时君臣一心同仇敌忾,尚能维持住这江南的半壁江山。
可是,若御敌不成,反起内讧,那么,就只能坐等其分崩离析了。


其实,左良玉的起兵并非一时兴起。早在福王即位时,祸根便早已悄无声息地种下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一路高歌猛进,在攻陷了大同、居庸关、宣府等重镇后,兵锋直指京师。崇祯皇帝虽然有心守城,但手下的将士早已与他离心。
三月十九日,北京城门被人主动打开,李自成长驱直入,直抵皇宫。之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只得自缢而死。一时间,国君死,江山易主,史称“甲申国难”。京城虽陷,国君虽薨,但江南一带尚在明朝的掌控之中,此外,南京曾是明朝初年的都城。
在明成祖朱棣迁都之后,南京作为陪都,仍然保留着完整的六部等行政机构。所以,在此国难之际,在南京扶持新君登基,迅速安定人心,乃是重中之重。但是,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却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形势危急,并不能一味地等待。于是,南京的文武大臣们认为,既然找不到崇祯皇帝的儿子,就要从朱氏皇族中寻找一位来继承大统。而选择皇位的依据,自然非血缘莫属。
若论起血缘亲疏,那号令江南的理应是福王朱由崧。因为,他和崇祯皇帝同辈,是崇祯皇帝的亲堂兄。同福王相比,另外的几个藩王在当皇帝的可能性上就差了许多。桂王朱常瀛远在广西,且是崇祯皇帝的叔叔,选他当皇帝实在是难以服众。而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虽然离南京近一点,但他不仅是崇祯皇帝的叔叔,还在血缘关系上比桂王和福王远很多。


如此看来,选择福王是无可置疑的事,不论是从血缘关系上还是从地理位置上,福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东林党的首脑钱谦益却并不同意拥立福王。钱谦益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高中探花,此后,他官至礼部侍郎,凭借着自己满腹的才华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其实,像他这样既有学识又有功名的重臣,进入大明王朝最高决策机构——内阁,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明朝虽然不设丞相,可内阁中的阁老早就有了丞相之实。按钱谦益的想法,先进内阁老老实实地混几年,等到年岁渐长,再倚老卖老地登上首辅之位。最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岂不美哉?但可惜的是,钱谦益的仕途之路并不平稳。他先是卷入了科场舞弊案,后在首辅之争中落得惨败。最后,只能以候补阁老的虚名回归家乡。崇祯帝在位的时候,钱谦益费尽心机但始终无法步入政坛。


在崇祯帝自尽后,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钱谦益立即拥护潞王,并拉拢了史可法、高弘图、左良玉等人。但是,马士英棋高一等,率先与江北四镇的将领合作,把福王扶上了皇位。于是,钱谦益等人看看福王的仪仗队,再看看站在马士英后面的大军,只能无奈地尊福王为帝。
所以,在福王即位后,对钱谦益一党是处处为难。他先是将史可法调往地方,使之远离政治中心,后对左良玉的军粮进行各种克扣。于是,在忍无可忍下,左良玉于当年三月率兵东下,想要向福王要个说法。当时,福王见状,赶忙令马士英和史可法率兵抵抗。
清廷见南明陷入了内乱,于是,在四月趁机南下。而这次领军的,正是鼎鼎大名的豫亲王多铎。因此,在清军猛烈的攻势下,南明军队只能抱头鼠窜。很快,扬州陷落,史可法壮烈殉国。五月,多铎率领清军得意洋洋地进入了南京城。福王虽然赶在城破之前逃了出去,但很快就被清军俘虏了。
就这样,建立仅一年的弘光政权宣告灭亡。
到了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九日,有人向摄政王多尔衮进言,称:在京居住的故明衡王、荆王欲起兵反清。到了五月,弘光帝与潞王朱常淓、荆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栎、衡王朱由棷和“太子”王之明等十七人被斩首于菜市口,年仅四十岁。
之后,朱由崧王妃黄氏之弟黄盐梅购得棺木,将其与黄妃合葬于河南孟津县东山头村。

明朝政权真的是被爱内斗的大臣斗亡的吗?

4. 为何明朝君臣关系紧张

明一代,直道敢谏和宁死不屈者众,其中不排除有争权夺利的“党争”成分和份子,但更不乏有信念、有人格、有节操、有担当的志士仁人。你看:方孝孺宁被诛十族(九族加门生故旧),也对永乐皇帝软硬不吃拒绝合作,这是对建文帝的“忠”(哪怕是有难同当的“愚忠”);而御史大夫景清怀利刃上殿欲行刺永乐帝,事发奋起称“欲为故主报仇”,这是侠义。首辅杨廷和与太后定立武宗侄子、15岁的兴献王朱厚璁入继大统,新朝富贵无人可夺,但他偏要执礼仪不同意嘉靖帝追赠其亲生父母帝后名号,以致被罢官;万历帝母子礼敬的“元辅张先生”张居正实是摄政王,观政进士(官场见习生)邹元标却也敢拂其逆鳞而谏阻其“夺情”留职不守父丧;这于他们都是要“择善而固执”。汤显祖(即辞官后作《牡丹亭》者)的才华,难得地入了张居正的法眼,并在汤为白丁时就表示激赏,但汤就是不为权相的明示暗示所动而拒绝为其所用,这是人格节操;汤任南京礼部主事时,毅然上《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内阁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等窃盗威柄、贪赃枉法、刻掠饥民,并直言万历皇帝登基以来为政之非,这便是不苟且有担当。

满意请采纳

5. 明朝大臣有多爱内斗?对后来的朝代有什么影响?

弘光元年(1645年),称帝仅一年的福王朱由崧便感到了不安。
虽然,朝廷上下全是歌功颂德之声,南京城内也是一片歌舞升平,但是,他从各地的塘报和下边的部队布置中,却隐隐约约的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一方面,占据京城的清军咄咄逼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南下。要知道,八旗军的战斗力之强,连向来以剽悍著称的李自成都只能拱手将京城献出,然后西逃以避其锋芒。所以,弘光帝不敢妄想从清军手中夺回京城,能够偏安一隅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另一方面,一直为弘光朝驻守武昌一带的大将军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竟起兵八十万想要东击南京。当时,李自成残军未除,清兵在北方虎视眈眈,南明的处境可谓是危机四伏。倘若,此时君臣一心同仇敌忾,尚能维持住这江南的半壁江山。
可是,若御敌不成,反起内讧,那么,就只能坐等其分崩离析了。


其实,左良玉的起兵并非一时兴起。早在福王即位时,祸根便早已悄无声息地种下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一路高歌猛进,在攻陷了大同、居庸关、宣府等重镇后,兵锋直指京师。崇祯皇帝虽然有心守城,但手下的将士早已与他离心。
三月十九日,北京城门被人主动打开,李自成长驱直入,直抵皇宫。之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只得自缢而死。一时间,国君死,江山易主,史称“甲申国难”。京城虽陷,国君虽薨,但江南一带尚在明朝的掌控之中,此外,南京曾是明朝初年的都城。
在明成祖朱棣迁都之后,南京作为陪都,仍然保留着完整的六部等行政机构。所以,在此国难之际,在南京扶持新君登基,迅速安定人心,乃是重中之重。但是,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却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形势危急,并不能一味地等待。于是,南京的文武大臣们认为,既然找不到崇祯皇帝的儿子,就要从朱氏皇族中寻找一位来继承大统。而选择皇位的依据,自然非血缘莫属。
若论起血缘亲疏,那号令江南的理应是福王朱由崧。因为,他和崇祯皇帝同辈,是崇祯皇帝的亲堂兄。同福王相比,另外的几个藩王在当皇帝的可能性上就差了许多。桂王朱常瀛远在广西,且是崇祯皇帝的叔叔,选他当皇帝实在是难以服众。而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虽然离南京近一点,但他不仅是崇祯皇帝的叔叔,还在血缘关系上比桂王和福王远很多。


如此看来,选择福王是无可置疑的事,不论是从血缘关系上还是从地理位置上,福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东林党的首脑钱谦益却并不同意拥立福王。钱谦益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高中探花,此后,他官至礼部侍郎,凭借着自己满腹的才华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其实,像他这样既有学识又有功名的重臣,进入大明王朝最高决策机构——内阁,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明朝虽然不设丞相,可内阁中的阁老早就有了丞相之实。按钱谦益的想法,先进内阁老老实实地混几年,等到年岁渐长,再倚老卖老地登上首辅之位。最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岂不美哉?但可惜的是,钱谦益的仕途之路并不平稳。他先是卷入了科场舞弊案,后在首辅之争中落得惨败。最后,只能以候补阁老的虚名回归家乡。崇祯帝在位的时候,钱谦益费尽心机但始终无法步入政坛。


在崇祯帝自尽后,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钱谦益立即拥护潞王,并拉拢了史可法、高弘图、左良玉等人。但是,马士英棋高一等,率先与江北四镇的将领合作,把福王扶上了皇位。于是,钱谦益等人看看福王的仪仗队,再看看站在马士英后面的大军,只能无奈地尊福王为帝。
所以,在福王即位后,对钱谦益一党是处处为难。他先是将史可法调往地方,使之远离政治中心,后对左良玉的军粮进行各种克扣。于是,在忍无可忍下,左良玉于当年三月率兵东下,想要向福王要个说法。当时,福王见状,赶忙令马士英和史可法率兵抵抗。
清廷见南明陷入了内乱,于是,在四月趁机南下。而这次领军的,正是鼎鼎大名的豫亲王多铎。因此,在清军猛烈的攻势下,南明军队只能抱头鼠窜。很快,扬州陷落,史可法壮烈殉国。五月,多铎率领清军得意洋洋地进入了南京城。福王虽然赶在城破之前逃了出去,但很快就被清军俘虏了。
就这样,建立仅一年的弘光政权宣告灭亡。
到了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九日,有人向摄政王多尔衮进言,称:在京居住的故明衡王、荆王欲起兵反清。到了五月,弘光帝与潞王朱常淓、荆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栎、衡王朱由棷和“太子”王之明等十七人被斩首于菜市口,年仅四十岁。
之后,朱由崧王妃黄氏之弟黄盐梅购得棺木,将其与黄妃合葬于河南孟津县东山头村。


其实,后世之人谈论起短暂的弘光政权时,都对骄奢淫逸的福王唾骂不止。但说到底,弘光政权夭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党争。在内部乱作一团的情况下,福王即使再英明,也难以力挽狂澜。所以,弘光政权的灭亡是必然的结局。

明朝大臣有多爱内斗?对后来的朝代有什么影响?

6. 从内部斗争研究南明为何灭亡,不是帝王不明,不是臣子不忠

明朝历经276年历史,自从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迁往北京以后,一直奉行两京制度。也就是南京和北京共同成为大明帝国的国都。 不过因为朱棣的封地在北京地区,而且他又将国都迁往北京,所以南京这边就显得非常尴尬200多年的时间里,一多半的时间,南京 *** 的存在都是一个笑话。一直到了崇祯17年,也就是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南京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因为北京陷落以后,南京便成为了大明王朝唯一的首都,这个时候的南京拥有一整套官员体系,只缺一个皇帝。所以只要任命一位大明天子,那么南京 *** 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是自从南明 *** 成立以后,一直到灭亡为止,历经了44年的时间却依旧不是满清铁蹄的对手,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南明都是昏君,所以导致了南明政权的灭亡,有人则认为是因为大臣不肯效死力,没有忠诚度可言,所以才会灭亡。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南明的明君有隆武帝朱聿键,贤臣有史可法、黄道周、郑成功等人,所以我认为南明的灭亡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内斗。 01弘光朝廷仅存8个月,可是内斗却没有哪一天终止过。 史可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忠臣,他用自己的血肉保卫扬州城,最终殒命扬州,被后人赞颂为千古忠良。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忠心的南明臣子,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史可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南京朝廷的兵部尚书。 很多人对南京兵部尚书的职权概念比较模糊,南京作为第二首都,当时也设有一帮子大臣,格局跟北京一模一样,只不过南京没有内阁和皇帝,所以在南京群臣当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兵部尚书。 也就是说史可法一直都是南京朝廷的一把手。他们虽然在平时没什么职权,可是北京 *** 灭亡以后,南京 *** 掌握了天下大权。不光是北京的大明朝臣都奔向南京,甚至连各地的赋税也都一起交到了南京 *** 。 史可法一下子成为了帝国的核心人物,那么为南明选择一位新皇帝,也就成了史可法肩头的重担了。 当时可靠的人选有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等等,这个时候朝中就形成了态度完全不同的两派力量。 首先潞王朱常淓被彻底排除在外,因为跟万历皇帝的血缘关系比较远,生下的桂王朱常瀛是万历的亲儿子,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所以他们都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帝国接班人的。 这个时候不少朝臣认为,福王朱由崧是郑贵妃的孙子,他老爸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当年东林党人为了争取让朱常洛登基,不惜跟万历皇帝死磕,当然也就得罪了郑贵妃。 会南都议立君,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曰:「 ”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明史》 这件事东林党人当然还记在心里,所以他们对立朱由崧是严厉反对的,史可法是半个东林党人,他的老师是东林党,所以他也必须要照顾东林党人的心情。 于是史可法将朱由崧排除在外,他甚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凤阳总管马士英,并且写了一封信,痛斥朱由崧的若干缺点,表示不能立他为皇帝。 可是没想到马士英却调转枪头,在四镇军阀的帮助下,将朱由崧扶上了皇位。无奈之下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只能选择北上督军,不敢呆在皇帝身边。内阁首辅的大位当然也就轮不到他来做了,而是交给了有拥立之功的马士英。 南明的第一场内斗就这么开始了,马士英手里攥着史可法的那份信,迟迟不交给朱由崧,其实就是为了威胁史可法,这是史可法一辈子的弱点。而东林党人一个个都岌岌可危,认为自己要被清除出朝廷,所以不少人都打起了投降满清的念头。 四镇军阀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拥有拥立之功,所以都被封了爵位,除了黄得功此前为大明久立战功,被封为侯爵,其他三人也都被封为了伯爵。可是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居然可以大打出手,而且规模还不小,可见内斗成都多么严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宣告灭亡了。当多铎带着满清大军南下的时候,四镇军阀几乎全部投降,东林党人投降者也不计其数。 02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政权的内斗,始终没有平息。 弘光政权是南方各省都承认的正统政权,它的灭亡标志着南方各省再次群龙无首。这个时候最靠近南京的浙江地区,鲁王朱以海宣布监国。当时有这个惯例,监国也就相当于预备皇帝,过了考察期就可以登基。 可是朱以海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可,因为在福建,郑芝龙兄弟扶植起了隆武皇帝朱聿键。朱聿键原来是唐王,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王爷。当年为了勤王救崇祯,甚至被崇祯关押在凤阳监狱7年之久。 鲁王以海,太祖十世孙。父寿镛,以崇祯十五年大兵破兖州,死焉。十七年二月,王嗣位,寻京师陷南奔。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命移江广,暂驻台州。及郑遵谦等兵起,议推戴,而入浙五王,惟王最贤,乃选遣元老前兵部尚书张国维,迎王于台。八月至绍兴,即监国位。以分守署为行在,臣民称国主,诏称令,制称敕,群臣劝进,王固不许。---《东南纪事》 所以说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那么天下之人到底要听谁的呢?大多数人是支持隆武帝的,不过鲁王朱以海政权手里也有一支不小的力量。以张名振和张煌言为代表的军队领袖是支持朱以海的。 所以这两方一直都在内斗,而且爆发过很严重的战争。就算是隆武帝去世以后,郑成功对朱以海都没有任何好感,甚至不承认他监国的特权,宁可遥奉永历帝,也不愿扶植身边的鲁王朱以海。 此外,隆武帝政权内部,其实并不稳固。当时郑芝龙与隆武帝离心离德,郑芝龙打算操控隆武帝,以此好在投降满清的时候,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而隆武帝可不想做傀儡。 作为南明唯一的明君,隆武帝打算北伐,所以他与何腾蛟取得联系。当时何腾蛟收编了十几万大顺军,手里权力非常大。隆武帝希望能够得到何腾蛟的支持,所以只身前往江西。 结果何腾蛟本人居然有自立的打算,压根就不鸟隆武帝。国家已经残破成这样了,这些大臣们却还要继续内斗,这样的政权能长久吗?于是隆武政权也宣布灭亡了,隆武帝本人和皇后都被清军杀害。 03永历政权时期的内斗,简直令人咂舌。 隆武帝去世以后,广西和广东又同时出现了两个新政权。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他建立的永历政权是南明历经时间最长的政权。 另一个则是广东朱聿鐭建立的绍武政权,朱聿鐭是隆武帝朱聿键的弟弟,隆武帝遇难以后,大学士苏观生等人认为隆武帝既然是正统,那他的弟弟唐王朱聿鐭自然也是有继承资格的,所以不顾永历帝的反对,建立了绍武政权。 结果这两个政权在南明快要灭亡的情况下,居然还打了一仗,而且规模也不小。这就不由得让人惊讶,难道明朝就知道内斗吗?结果绍武政权仅仅存在了一个月,就被南下的清军灭亡,所以南明永历政权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统。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永历政权居然完全是依靠大西军的余部才成立的南明政权。大西军是张献忠的部队,一直以来都是明朝想要剿灭的对象,显然大西军却成为了南明唯一的主力人马,不得不说命运的玩笑开得不小。 已而桂王命总督林佳鼎、武靖伯李明忠领兵至三水,帝使督师陈际泰御之(非西江陈大士)。二十九日,战于城西,唐兵大败。佳鼎兵昼夜兼行,十二月二日遇唐兵于海口。唐兵皆大舰,乘东南风发火箭、火球以焚桂舟。桂兵登岸,淖深三尺,人马陷,全军皆覆。林佳鼎中炮死,李明忠仅以数十骑免。---《海外恸哭记》 永历朝廷中,秦王孙可望掌握朝中大权,他也是大西四将军的老大,所以一直对南明这些大学士不感冒,所以一口气杀了十几个大学士。此后孙可望又与晋王李定国的大军火并,结果导致孙可望带着人马投降满清,几乎使整个贵州陷落。 这还没完,孙可望走了以后,李定国成为了永历朝廷的主力。他打仗很猛,曾经写信给郑成功,希望能够与他共同攻打广东,从而可以顺利会师。 可是一连给郑成功去了多封信,满口答应的郑成功却始终没有履约。独木难支的李定国只好放弃了攻打广东的计划,带兵撤回了云南。郑成功此刻当然不想跟李定国合兵一处,因为合并以后,谁才是军队的一把手呢?这可说不好。 此后,李定国的结拜兄弟南明蜀王刘文秀,一直要求永历皇帝坐镇贵州,这样可以激励南明的将士为国效力。永历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李定国却表示严重反对,甚至上书要求告老还乡。 李定国意思很明确,如果永历皇帝去了贵州,那么刘文秀极有可能取代李定国在南明的地位。可是当时永历皇帝坐镇贵州,是南明光复天下最好的办法。 结果爱国将领李定国把刘文秀给活生生逼走了,他甚至将贵州全境的人马都撤回了云南,使得满清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贵州。 不久之后,南明军队便节节败退,从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永历皇帝甚至为了活下去逃到了缅甸,最终被吴三桂给捉了在滇池跟前绞杀。可见官场的内斗,对于南明来说,绝对是致命伤。 总结与反思:南明若不内斗,至少有四次翻盘的好机会。 弘光帝时期,如果四镇军阀之间不内斗,共同保卫南京 *** 的话,那么弘光政权不会那么快结束。他们手里一共有至少15万人马,这可不是一股小力量,完全可以跟多铎的大军相抗衡。如果再加上张名振和张煌言的部队,绝对可以反败为胜,至少可以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 隆武帝时期,如果郑芝龙和何腾蛟不选择内斗的话,隆武政权北伐成功的希望是非常大的。郑芝龙手里有十五万人马,何腾蛟手里也有十五万人马。他们都是地方上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完全有能力与清军一战。 永历帝初期,如果孙可望不选择跟李定国内斗的话,那么由他负责贵州云南的政务工作,由李定国负责北伐拓展疆土的工作。那么他们一定可以配合默契,从而光复南明政权。至少将西南地区囊括在手是不成问题的。 ​永历帝后期,如果李定国与刘文秀能够合作的话,那么刘文秀负责在贵州督师,李定国负责进军湖南湖北等地,那么北伐的希望依旧存在,南明至少还能够保住半壁江山。 可惜这些情况没有出现,在面对强大的满清铁蹄之时,南明政权犹如一盘散沙。看似强大的背后,却是无数的内争。 这让我想起了皇太极去世以后,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这两个人为了家国天下的大义,都选择放弃皇位,目的就是避免内斗。相比较之下,我们便能够看得出,南明到底是为何灭亡的了。 参考资料: 《明史,卷二百七十四》 《东南纪事》 《海外恸哭记》 《南明史》 
   

7.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的君臣关系极不容洽?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印象,就是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时代的更替根本原因就是利益集团的更替。比如汉至魏晋便是贵族(尊血统)至士族(重门第)的转换,而南北朝到隋唐又是士族到门阀之间的转换。

明朝立国之初国家的利益集团是什么,是勋贵武将,为何朱允炆一削藩就立刻有人造反,最后还被燕王夺了皇位,其实就是朱允炆所为已经动摇了武将勋贵的利益了,朱元璋为啥要大杀功臣,其不仅仅是为了替孙子扫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勋贵势力已经很庞大了所以不得不动手。


即使朱棣的背后有勋贵的影子,但是在他上台之后也一直不是很相信勋贵,甚至开设了太监监军这一传统。
文官集团在刚开始其实一直都是作为受气包出现的,不过在明仁宗(朱棣的儿子)上台之后,文官情况大为好转,然后有出现三杨入阁,也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个人在内阁期间因为功绩高炳,很受人尊重,并且使得内阁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原本的内阁只是作为一个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办公而已。

而勋贵那边,作为世袭的爵位,原本骁勇善战的武将已经开始斗狗遛鸟了,再好的人才也养废了,所以勋贵逐渐失势。再到后面的土木堡之变,勋贵势力更为受挫,而且挽国家于即倒还是于谦这个文官。这个时候开始文官势力开始全面发展,所以甚至网上有不少人认为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就是文官的一场阴谋,因为这个事件获得利益最多的就是文官集团。

当皇帝发现文官好像抱成团了之后,就开始扶植另外的势力对抗文官集团,这个势力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会说是厂卫,其实不完全是,应该是司礼监。太监天生就跟文官不对付,所以皇帝会很放心地拿太监来平衡文官集团。所以也就是在明的中后期,明朝的太监开始掌权。

有人说明朝亡于党争,个人很是赞同,不过这个党争也不能单单地认为就是读书人的党争,还有他们朝野上下的内耗。比如文官之间各自代表着某一利益集团,当两个利益集团相争就是党争的开始。
这些利益集团都是一些世家大族,家中关系网络密布,不仅是官场,连经商也是大的不可想象,乃至很多人都说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说的这班人,但可别认为这班人代表着什么先进的生产力,无非就是一些强力的吸血鬼。
这班人在吸国家的血,皇帝肯定要抽回来些,所以明朝和文官之间的争端就慢慢出来了,这也是皇权和官权之间的争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明朝的皇帝跟文官之间的关系极不融洽,你看看朱元璋时期,那些文官和老朱融洽不?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的君臣关系极不容洽?

8. 明朝后期有些内阁成员比皇帝权力还大,言官连皇帝都骂,为什么还说明朝君主集权强化?

1、明朝的内阁正是君权强化的表现。至于所谓内阁成员权力比皇帝还大,那仅仅是一个表象,是由于皇帝怠于行使权力以至于阁臣权力大增的现象;但是,阁臣的权力再大,其权力也是来自于君权的授予,只能依附君权存在,一旦皇帝要收回权力,阁臣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这一点和宦官权力类似。
2、言官骂皇帝也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已。从言官的方面来说,劝谏甚至骂皇帝都是他的权力和责任,这是他负责的表现;但实际上,这种骂不可能对皇权产生任何影响,相反如果言官得罪了皇帝,即使言官是执行自己的职责也会被皇帝处罚,这正体现了皇权的强化。而从皇帝的方面来说,对辱骂自己的言官不加处分只是其自身的权力自制而已,并非对其权力的制度化制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