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体育类怎么填报志愿 2017高考体育类志愿填报指南

2024-04-29

1. 2017高考体育类怎么填报志愿 2017高考体育类志愿填报指南

1、2017年全国不同省份的高考志愿设置是不一样的,体育类专业如何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几个院校要看考生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的通知。

2、各高中都会为高考考生发放一本高考报考指南及高考招生计划,里面会有体育类志愿的填报说明。

2017高考体育类怎么填报志愿 2017高考体育类志愿填报指南

2. 内蒙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内蒙古全民健身公众服务平台为内蒙古体育局响应全民健身、“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而推出的官方平台,旨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全民健身成为健康内蒙古、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我们将提供十分钟健身圈、健身场馆预订、赛事活动报名、户外活动推荐、科学健身与指导、人才大数据库、在线学习与教育、体育商城、沟通合作。



十分钟健身圈:在离居住地最远10分钟的步行距离内,通过平台网站和APP健身地图,快速找到可供开展健身活动的场馆、场地或设施,获得健身指导、健身知识、健身咨询等服务。

健身场馆预订:通过WEB、APP、微信公众号三个端口,足不出户预订健身场馆。

健身场馆加盟:如果您是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正规健身场馆,欢迎您加入我们!

户外活动推荐:优秀户外活动与线路推荐,带你领略世界的美!

赛事活动报名:比赛让我们更高、更快、更强,享受体育和健身的真正乐趣!赛事活动检索,WEB、APP、微信公众号三个渠道报名!

科学健身与指导:健身常识、 最新科研、运动处方、康复常识,指导公众科学、安全、有效健身。

人才大数据库:体育职业人才查询,体育企业人才需求,强大的数据库,搜到你想要的!

在线学习与教育:健身养生讲座、基础形体课、大众健身舞蹈、职业技能等学习教育视频与课件。

3. 中国体育总局开展的新项目,从哪里可以看到?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电子竞技为我国第99个体育竞赛项目(现更名为第78个体育项目),这也意味着电子竞技也是一项运动。电子竞技是达到“竞技”水平的电子游戏竞技活动。电子竞技是人们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材进行的智力对抗。通过锻炼,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头脑、四肢和意志力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电子竞技也是一个职业,类似于国际象棋等非电子游戏。特点:电子竞技有两个基本特征:电子和竞技“电子”是其方式和手段,这意味着这项运动是借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软硬件及其创造的环境进行的,类似于传统体育中的设备和场地。在电子竞技中,“装备”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是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的区别。“竞技”是指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即对抗。作为一项运动,对抗是最基本的特征。

电子竞技的类别和项目很多,但核心一定是对抗和竞争。一是研究制定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二、指导和推进体育体制改革,明确体育发展战略,编制体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区域性体育发展。三.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指导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全民体质监测。四.是统筹竞技体育发展,研究平衡全国体育竞赛、竞技体育项目设置和重点布局;组织反兴奋剂工作。

五.管理体育外事工作,开展国际体育合作与交流,以及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省的体育合作与交流;组织参加和举办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六.组织体育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七.研究制定体育产业政策,开拓体育市场;制定体育经营活动的工作条件和审批程序。八.负责全国体育协会的资格审查。九.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国体育总局开展的新项目,从哪里可以看到?

4. 体育专业类考试怎么填报志愿?是和高考填报一起么?

1、高考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与其他科类考生相同。

2、体育类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在这一批次不得兼报理工类志愿。否则无效。在其他批次可兼报理工类志愿。

3、体育类录取分本科和高职(专科)两段进行。其中,体育类本科在第一批本科录取前进行,体育类高职(专科)在第三批本科录取前进行。未被体育类录取的考生,可按其兼报的理工类志愿参加录取。

5. 怎么网上填报志愿

填报方法如下:登录我们的教育主管网站的官方页面,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填写志愿即可。

怎么网上填报志愿

6. 国家运动健身补贴

国家运动健身补贴现在没有,都是一些地方政策。
比如:聊城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和引导社会办赛的进程,规范和加强市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经费管理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以及财政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补助范围
本办法补助对象为列入聊城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及活动。
二、补助办法
1、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扶持、确保效益”的原则,对纳入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各项目,根据项目规模、社会参与程度、市场开发进度等情况进行分类补助。补助资金分为竞赛组织经费和参赛食宿费补贴。竞赛组织经费属于基本保障经费。参赛食宿费补贴根据项目类别确定。
2、竞赛组织费包括:场地费、器材费(含竞赛用文具、电脑、纸笔等)、宣传费、市内交通费、安保费、医疗保障费、裁判费(食宿、往返差旅、劳务费)、大会工作人员伙食费。
参赛补贴是指按单项竞赛规程及本办法有关规定,在编的参赛运动员、随队工作人员食宿费补贴。
3、参赛规模是指单项竞赛规程规定范围内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人数总和。补助资金主要依据各项目参赛规模和类别核定,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申请选择。 
4、项目补助类别:
一类项目:参赛规模少于300人的项目,裁判员按运动员人数10%核定,竞委会工作人员按运动员、裁判员总人数的10%核定;裁判员和竞委会工作人员如不能满足比赛需求的,根据国家和省级体育主管部门竞赛、裁判办法确定。竞赛组织费按参赛人数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补助,统筹按3天计算。参赛队伍按每人每天160元补贴,按3天计算,不收取任何参赛费。最高补贴不超过20万。
二类项目:参赛规模300-700人的项目,裁判员根据参赛人数配备20至40人;竞委会工作人员配备15至25人。裁判员和竞委会工作人员如不能满足比赛需求的,根据国家和省级体育主管部门竞赛、裁判办法确定。此类项目按每项目15万元补助竞赛组织经费。大会不予参赛队食宿补贴,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市场开发费用优先用于赛事组织。
三类项目:参赛规模700人以上的项目,裁判员、竞赛工作人员参照二类项目核定,按每项目15万元标准补助竞赛组织经费,大会不负责参赛队食宿。补助经费和市场开发确有不足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00元的标准收取参赛费。
5、补助标准和资金将视物价变化等因素,按年度进行调整。
三、开支事项及标准
1、食宿补贴标准。在编运动员、随队工作人员、裁判员及竞赛工作人员按每人每天160元核算。住宿标准为2-3人间,安全卫生,能洗澡;用餐以自助餐形式为主,干净卫生,搭配合理,同时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专职人员全程监督检查。本地裁判员和竞赛工作人员除值班人员外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2、差旅费。运动队差旅费自理。外调裁判员及竞赛工作人员差旅费,可按往返直达汽车或火车硬席、动车高铁二等座标准给予报销,中途无故停留、绕道所增加的费用不予报销。特特情况,确需邀请外省市裁判员的,费用由单项竞委会统筹解决。
3、劳务费及服装。裁判长、仲裁委主任、赛风赛纪监督主任每人每天200元,副裁判长、仲裁委员、赛风赛纪监督副主任每人每天160元,裁判员每人每天130元,辅助裁判员及其他竞赛工作人员每人每天不超过60元。不在大会食宿的,可按每人每天不超过50元的标准增加补助。发放期限按赛期内实际工作天数计算,1000元封顶。
裁判及工作人员服装事宜,由单项竞委会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自行确定。
4、奖品。比赛以精神奖励为主,另设物质奖励的,费用由竞委会自行解决。
四、资金申报审批
1、各单位按照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要求,综合往届参赛规模和本届运动会本项目比赛计划安排,依据补助标准,据实客观申报补助类别及金额,报市体育局审核确定。
2、市体育局在汇总审核各单位申报情况基础上,提出当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资助经费分配方案建议,报市财政局。
3、市财政局根据市体育局的建议,综合年度预算安排等情况,审核确定各项目补助资金分配方案。
4、各项目竞赛补助经费原则上由市财政局直接划拨至各项目单位。
五、资金管理和使用
1、各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使用补助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并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特别是食宿费补助应当专款用于参赛人员的住宿和用餐,不得挪用挤占。资金如有结余,可用于该项目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或结转到下一年比赛使用。
2、 各项目主管单位应当在比赛结束15个工作日内,向市体育局书面报告资金使用情况。
六、监管检查和绩效评价
1、市体育局将适时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对各项目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检查结果作为以后补助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2、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结合组织赛事评估,提高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
3、对于违反规定截留、挪用补助资金,或者报送虚假材料骗取补助资金等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市级其他需要财政资金补助的体育赛事也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八、本办法解释权归聊城市体育局。

7.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体育总局解读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并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对计划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计划》要点:到2015年,城乡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分别比2007年提高4·9和2·9个百分点。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解读:这些量化目标是依据过去15年全民健身事业的历史基础和发展状况,经过多次研究探讨确定的,是客观科学的。由于对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目前没有完整现状调查,因此对其发展目标仅原则性提出要求。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计划》要点:到201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解读:考虑到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没有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各地区下一步在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计划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学生标准则是按教育部有关要求提出。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计划》要点: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解读:2003年全国体育场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十一五”期间,仅国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在全国农村地区新增了20多万个体育场地,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2亿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超过100万个(块)。“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体育设施数量和面积会继续有大的发展。全民健身获财政预算保障《计划》要点:到2015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基础建设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对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解读:受财力所限,现阶段不是所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能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未来各级政府应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原则,把全民健身当作公共服务产品。除加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外,还要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计划》要点: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解读: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比例较低。安全、管理和物耗等问题是影响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应理清各方的权责界限,兼顾学校和公众的利益。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都要逐渐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也是未来体育职能部门努力的方向。对体育主管部门实行目标考核《计划》要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解读:国家体育总局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套全民健身发展评价体系,近期将正式出台。今后,国家体育总局将依据这套评价体系,对各地群众体育工作进行年度评估,从机制上保证《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体育总局解读

8. 全民健身的简述

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中国的首部《体育法》于1995年获得通过,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有60.7%的城市居民到各类体育俱乐部参加健身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在这项为期15年的计划中,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政府的目标。全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61.6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各城市社区、公园广场、草坪和路旁以及居民聚居的地段,普遍设立了便民的健身场所,并配置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北京市的所有社区和乡镇街道,都建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全民健身设施;天津市在原有基础上大规模增设户内外健身设施和场馆,全国首个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健康广场将于2004年内建成。截至2003年底,国家体育总局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已达10亿元。从2001年起,国家体育总局还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在大连、北京、长春等31个大中城市试点建设“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有的已经投入使用;同时,共有1.96亿元体育彩票公益金被投入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和长江三峡地区,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使101个县、市受益。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2003年底,中国第一个雪上高尔夫球场在内蒙古的阿尔山市开工建设,这个投资约10亿元的项目将成为世界上第六个雪上高尔夫球场。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到2005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直辖市及经济发达省会城市100%的社区、其他城市80%的社区和25%的农村乡镇建有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西部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80%的社区、其他城市60%的社区和15%的农村乡镇建有公益性体育设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万名;全国70%以上的市区街道,70%以上的县和5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指导中心或体育指导站;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3000个左右。到2010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40%左右,国民体质有明显的增强;体育锻炼场所有较大增加,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1月13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在京举行“全民健身日”新闻发布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副局长冯建中、群体司司长盛志国、政法司司长张剑以及在京各主要新闻媒体。在会上首先由张剑司长宣读了国务院关于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批复。在批复中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其后刘鹏局长表示设立“全民健身日”是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一中华民族百年梦圆的庄严时刻的最好纪念,意义深远。他披露说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关于节日的名称,有多种建议,如“体育节”、“国家体育日”、“全民健身日”等。而绝大多数意见认为,节日的名称应当突出“全民健身”,“关于节日的时间,也有不同建议,比如6月10日、8月8日、春季或秋季适当的时间等。在所有建议中,倾向于8月8日的最多。理由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全民对体育的关注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扩大全民健身节日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们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奥林匹克精神,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角度讲,8月8日最为理想。”刘鹏局长介绍说。群体司盛志国司长表示总局将做好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的宣传工作并及早谋划“全民健身日”实施方案,使“全民健身日”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2008年于中国竞技体育是极度辉煌的一年。当烟花散尽,繁华消退,全民奥运热潮渐渐褪去时,中国体育也悄然回归本位。在“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必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国务院批准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 刘鹏介绍说,胡锦涛总书记曾讲了四个重要——体育已经成为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沟通世界、联系世界的重要桥梁。因此,“全民健身日”是一个标杆,是一个推动力,推进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化,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从扩大全民健身节日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们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奥林匹克精神,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角度讲,8月8日设立“全民健身日”的目的还在于让中华民族铭记中国体育的辉煌时刻。“通过‘全民健身日’的宣传和带动,让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刘鹏表示,这将是“全民健身日”最成功之处。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剑表示,200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设立节日、纪念日和活动日的通知。“全民健身日”与“植树节”并行排列,属于国家政府立法规定,国务院批准的活动日,以后会制度化。“全民健身日”有其显著的特征,呼吁全体人民群众走向运动场,走向健身行列。同时,8月8日也有着深远的意义,纪念中华百年奥运梦圆时刻。据张剑介绍,由于社会流行节日过多,中央政府下发文件从严设立节日。2008年,中央政府共批准设立两个节日,其中包括“全民健身日”,反映了老百姓的共同愿望。是否设立“全民健身日”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两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全民健身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比如设立法定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节日,倡导健康、文明、快乐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是国家关注民生、顺应民意的重大举措。 有了节日,人民群众如何过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每个人就在所在的地方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就是最好的方式。在这一天,公共体育设施将向公众优惠或免费开放,并提供优惠的健身指导服务。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北京奥运会遗产的全民化和社会化。”目前,“全民健身日”的实施方案正在谋划,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介绍,活动主题的选择,节日气氛的营造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性和健身时效性,探索已开展十多年的“全民健身周、月”活动与“全民健身日”活动形式的结合,创新活动内容和组织渠道、方式,努力使组织开展的活动与群众日常健身活动有机结合,强化各级政府体育服务职能,提供更多的健身机会,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让老百姓乐于参与的方式,使节日的健身乐趣惠及广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