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是什么民族的舞

2024-05-15

1. 锅庄舞是什么民族的舞

藏族。它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
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关于锅庄舞的起源,并无确切的史书记载,但从锅庄舞的表演形式和动作构成的舞蹈语言来剖析,可以确认这是一种原始的舞蹈形式。

锅庄舞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丰富完善的。由于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迷惑不解,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产生了种种迷信和宗教的形态,如巫师与巫术、拜物教与图腾。

小邦时期是锅庄舞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锅庄舞处在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初具规模。

锅庄舞在藏区真正的流传得益于藏传佛教的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存在,以及形成的寺院文化,为锅庄舞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给了锅庄舞新的生存空间。

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

锅庄舞是什么民族的舞

2. 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

 关于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
                         锅庄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普米族、羌族、藏族等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的锅庄表现形态。下面由我搜索整理的几种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锅庄简介 
         锅庄,简单来说,是一种炊具,三块石头围着一堆火,石上支锅烹调煮食,这便是火塘,三块石头便是锅庄或锅庄石。在我国西南地区,它不仅是藏族、羌族,还是彝族、苗族、普米族等各民族群众普遍使用的炊具,锅庄歌舞之名大概就是围绕这种炊具绕圈而边歌边舞而来。因为各个民族的锅庄舞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藏族内部不同地区锅庄也不尽相同。
          二、几种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 
          1.普米锅庄“搓蹉” 
         普米锅庄“搓蹉”是流行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金顶、石登、啦井等乡镇普米族聚居村寨的一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步节奏欢快,动作幅度洒脱。“搓蹉”舞表演过程中,当男领舞者用四弦伴奏时,另一女领舞者用羊皮折叠敲打,起到击鼓作用,所以“搓蹉”舞又称为羊皮舞或四弦舞。“搓蹉”舞的队形变化、舞步花样较多,队形有半圆圈、单圆圈、双圆圈,起舞者手拉手逆时针方向跳;若围成双圆圈,同向跳或反向跳都可以。队形变化有对跳、开门、钻孔、翻身、二龙吐水、满天星等。舞步有蹭跺、跨步、退步、上前等,速度一般为中速,速度慢时,舞步柔和轻盈;速度快时,舞步粗犷豪放。“搓蹉”舞脚步的动作较多,膝部自然弯曲而又有弹性,而手部的动作较少,一般只有搭肩、扣手等,上身动作有前俯、后仰、收腹、挺胸、侧身等。“搓蹉”舞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每逢走亲访友、男婚女嫁、传统节日等集会时,在山野河谷、牧场、庭院,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不分男女老少,不论民族,围着篝火,边歌边舞,通宵达旦,彻夜欢腾。
          2. 羌族锅庄 
         羌语的“圆圈舞”本应称作“洒朗”,但因随藏俗现在被人们几乎都称作了“锅庄”。羌族“锅庄”的种类很多,有供老人跳的“老年锅庄”、有礼仪性的“迎客锅庄”、还有顾名思义属于未婚男女的“青年锅庄”等等。“锅庄”舞的队形基本呈圆圈状,但有封口与不封口之分;男女分段站位和间隔站位的区别。舞队所采用的形式和名称,多根据为舞蹈伴唱的歌曲内容而定。羌族舞蹈基本由舞者自己边唱边跳,少有乐器伴奏。速度和节奏取决于歌词内容和舞者的情绪。在四川黑水县羌族还有专门的女子锅庄,其舞蹈形式和语汇雷同于藏族“锅庄”,但又远比藏族“锅庄”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转身多,其优美程度简直可以称作表演性舞蹈。而极为罕见的是,姑娘们经常面向圈外作舞,以展现每人婀娜的身姿和青春的娇媚。
          3.莎木春藏族古典锅庄 
         “莎木春”是自唐宋延承到现在的藏族古典锅庄舞。已逾八九百到上千年历史了。过去的岁月里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莎木春活动从未间断过。“莎木春”藏语,意为广场盛会。其主要道具是“巴东”,即用皮制作的鼓,鼓的两边系有鼓锤。在跳莎木春舞时,一定要持巴东鼓,一边跳,一边唱,一边摇动巴东鼓,不时有轰鸣悦耳的声响,场面热烈,还要燃起冲天篝火,众人围着篝火跳舞。莎木春主要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以东的藏巴哇地区和以西、以北的民族地区,但历史上流传面还要宽些。
          4.中甸藏族锅庄舞 
         中甸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在迪庆地区,有的地方称锅庄为“卓”(即舞蹈),有的地方称“擦拉伙”(意即玩艺)。它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之前。它是随着藏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在这里,锅庄舞有“擦尼”(古旧锅庄)和“擦司”(新锅庄)之分。擦尼相传在吐蕃祖孙二法工时就已流传于迪庆,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和原始宗教形态,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年人大都喜爱擦尼,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跳这种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擦司的'歌词内容、舞姿等都比较灵活,反映生产劳动,擦司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青年人通过擦司歌词中的比喻配对来表达相互爱慕的情意。
         锅庄舞(特别是擦尼)的歌词,有一套比较严谨奇妙的排比和比喻规律。唱词规律是唱人必唱日、月、星,唱人必唱帝、佛、智者,唱地方必唱北京、拉萨和家乡。这种固定式格式在擦尼歌词中最为突出,擦司歌词亦采用这种固定格式,但可以灵活运用,即兴编唱,任意发挥。
         德钦一带的锅庄舞自始至终有严密的顺序,一般程序为:仪瓦(锅庄序歌)、央卓(招福锅庄)、思卓(迎宾锅庄)、堆卓(赞颂锅庄)、宗卓(相会锅庄)、主卓或彰卓(辞别锅庄)、卦卓(挽留锅庄)、扎西巨(锅庄结尾歌)。其中除序歌和尾歌外,每个程序的锅庄都有数调或数十调曲子,但跳唱必须按程序来进行,跳完这道程序后再跳下一道程序。
          5.马尔锅庄 
         “马尔锅庄”流行于四川省小金县崇德乡马尔村一带,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纪之前,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门艺术处处呈现出嘉绒藏族文化特质的审美功能。在嘉绒藏语中,锅庄叫做“达尔嘎”,意为“跳舞”之意。锅庄又有大锅庄和小锅庄之分。“马尔”大锅庄是将嘉绒地区的民间舞蹈,根据固定的内容按一定程序进行编排表演。舞蹈步伐有固定的形式和鲜明的特点,其舞步缓慢,舞姿端庄稳健,情绪含蓄虔诚,具有浓郁的藏族礼仪舞蹈的风格。大锅庄主要用于重大的活动仪式,有庆贺婚礼、欢庆节日等。大锅庄的表演都有入场式、开坛仪式、锅庄表演三个部分;小锅庄的形式则带有随意性,它是嘉绒先民们用以抒发思想感情,消除疲劳和空寂的歌舞形式。小锅庄不拘时间、地点的限制,属于民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最能充分体现“马尔”人民的真实感情。歌词多以劳动、生活、爱情及自然风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题材为主。只要有二人以上,便可相向而舞。
    ;

3. 普米族锅庄舞简介

  普米族的舞蹈根据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宗教舞蹈和生活舞蹈。丧葬仪式中为亡灵开路是跳的驱邪舞,进行“送替神”等巫术活动这类的称之为宗教舞蹈。生活舞蹈中的代表就是锅庄舞。那么什么是锅庄舞呢?一起来看看。
 
   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自娱性与交际性的舞蹈,如《搓磋》、《葫芦笙舞》;又有模拟性和礼仪性的舞蹈,如《仆瓦磋》;还有崇拜英雄、自然、祖先神灵的祭祀舞和丧葬舞,如《醒鹰磋》、《寨细磋》等。舞蹈以反映耕作、狩猎、纺织等生产劳动的生活为多,用葫芦笙、笛子等伴奏。舞步刚健明快,并配以优美生动的曲调。
 
   跳锅庄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一般是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跳舞时,总要在中间燃起一堆火,与室内的锅庄相似,所以叫跳锅庄。此外,常见的舞蹈还有“初歹”(即“打跳”)、“初及”、“帕手拉”、“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蹈。跳舞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加入舞蹈行列,欢聚一堂,往往跳至深夜不知疲倦。
 
   普米族的传统舞蹈“打锅庄”就属于生活舞。一般是傍晚时分在院子或者场坝上举行。跳舞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因与屋内的锅庄相似,故被称为打锅庄。锅庄舞舞蹈动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方面的生产劳动形象。传统的`锅庄舞有七十二凋,但是现在一般只能演奏十几种曲调。
 
   锅庄舞舞步刚健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幅度有大有小,边唱边舞,保留了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普米族舞蹈大都带有集体舞的性质,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到舞蹈的行列当中。同时普米族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又经常到公共场地进行,因此很容易普及,几乎每一个普米人都会跳锅庄,普米族人聚居地区也因此成为歌舞之乡。

普米族锅庄舞简介

4. 什么是锅庄舞

锅庄是一种藏族舞,也叫“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
它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因此,锅庄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歌舞。如果你到上述藏族地区去旅游,藏民们会热情的跳起迎宾锅庄,那时,主人和客人一起翩翩起舞,其乐融融!

5. 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

    一、锅庄简介 
    锅庄,简单来说,是一种炊具,三块石头围着一堆火,石上支锅烹调煮食,这便是火塘,三块石头便是锅庄或锅庄石。在我国西南地区,它不仅是藏族、羌族,还是彝族、苗族、普米族等各民族群众普遍使用的炊具,锅庄歌舞之名大概就是围绕这种炊具绕圈而边歌边舞而来。因为各个民族的锅庄舞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藏族内部不同地区锅庄也不尽相同。
     二、几种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 
     1、普米锅庄“搓蹉” 
    普米锅庄“搓蹉”是流行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金顶、石登、啦井等乡镇普米族聚居村寨的一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步节奏欢快,动作幅度洒脱。“搓蹉”舞表演过程中,当男领舞者用四弦伴奏时,另一女领舞者用羊皮折叠敲打,起到击鼓作用,所以“搓蹉”舞又称为羊皮舞或四弦舞。“搓蹉”舞的队形变化、舞步花样较多,队形有半圆圈、单圆圈、双圆圈,起舞者手拉手逆时针方向跳;若围成双圆圈,同向跳或反向跳都可以。队形变化有对跳、开门、钻孔、翻身、二龙吐水、满天星等。舞步有蹭跺、跨步、退步、上前等,速度一般为中速,速度慢时,舞步柔和轻盈;速度快时,舞步粗犷豪放。“搓蹉”舞脚步的动作较多,膝部自然弯曲而又有弹性,而手部的动作较少,一般只有搭肩、扣手等,上身动作有前俯、后仰、收腹、挺胸、侧身等。“搓蹉”舞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每逢走亲访友、男婚女嫁、传统节日等集会时,在山野河谷、牧场、庭院,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不分男女老少,不论民族,围着篝火,边歌边舞,通宵达旦,彻夜欢腾。
     2、羌族锅庄 
    羌语的“圆圈舞”本应称作“洒朗”,但因随藏俗现在被人们几乎都称作了“锅庄”。羌族“锅庄”的种类很多,有供老人跳的“老年锅庄”、有礼仪性的“迎客锅庄”、还有顾名思义属于未婚男女的“青年锅庄”等等。“锅庄”舞的队形基本呈圆圈状,但有封口与不封口之分;男女分段站位和间隔站位的区别。舞队所采用的形式和名称,多根据为舞蹈伴唱的歌曲内容而定。羌族舞蹈基本由舞者自己边唱边跳,少有乐器伴奏。速度和节奏取决于歌词内容和舞者的情绪。在四川黑水县羌族还有专门的女子锅庄,其舞蹈形式和语汇雷同于藏族“锅庄”,但又远比藏族“锅庄”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转身多,其优美程度简直可以称作表演性舞蹈。而极为罕见的是,姑娘们经常面向圈外作舞,以展现每人婀娜的身姿和青春的娇媚。
     3、莎木春藏族古典锅庄 
    “莎木春”是自唐宋延承到现在的藏族古典锅庄舞。已逾八九百到上千年历史了。过去的岁月里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莎木春活动从未间断过。“莎木春”藏语,意为广场盛会。其主要道具是“巴东”,即用皮制作的鼓,鼓的两边系有鼓锤。在跳莎木春舞时,一定要持巴东鼓,一边跳,一边唱,一边摇动巴东鼓,不时有轰鸣悦耳的声响,场面热烈,还要燃起冲天篝火,众人围着篝火跳舞。莎木春主要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以东的藏巴哇地区和以西、以北的民族地区,但历史上流传面还要宽些。
     4、中甸藏族锅庄舞 
    中甸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在迪庆地区,有的'地方称锅庄为“卓”(即舞蹈),有的地方称“擦拉伙”(意即玩艺)。它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之前。它是随着藏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在这里,锅庄舞有“擦尼”(古旧锅庄)和“擦司”(新锅庄)之分。擦尼相传在吐蕃祖孙二法工时就已流传于迪庆,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和原始宗教形态,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年人大都喜爱擦尼,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跳这种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擦司的歌词内容、舞姿等都比较灵活,反映生产劳动,擦司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青年人通过擦司歌词中的比喻配对来表达相互爱慕的情意。
    锅庄舞(特别是擦尼)的歌词,有一套比较严谨奇妙的排比和比喻规律。唱词规律是唱人必唱日、月、星,唱人必唱帝、佛、智者,唱地方必唱北京、拉萨和家乡。这种固定式格式在擦尼歌词中最为突出,擦司歌词亦采用这种固定格式,但可以灵活运用,即兴编唱,任意发挥。
    德钦一带的锅庄舞自始至终有严密的顺序,一般程序为:仪瓦(锅庄序歌)、央卓(招福锅庄)、思卓(迎宾锅庄)、堆卓(赞颂锅庄)、宗卓(相会锅庄)、主卓或彰卓(辞别锅庄)、卦卓(挽留锅庄)、扎西巨(锅庄结尾歌)。其中除序歌和尾歌外,每个程序的锅庄都有数调或数十调曲子,但跳唱必须按程序来进行,跳完这道程序后再跳下一道程序。
     5、马尔锅庄 
    “马尔锅庄”流行于四川省小金县崇德乡马尔村一带,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纪之前,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门艺术处处呈现出嘉绒藏族文化特质的审美功能。在嘉绒藏语中,锅庄叫做“达尔嘎”,意为“跳舞”之意。锅庄又有大锅庄和小锅庄之分。“马尔”大锅庄是将嘉绒地区的民间舞蹈,根据固定的内容按一定程序进行编排表演。舞蹈步伐有固定的形式和鲜明的特点,其舞步缓慢,舞姿端庄稳健,情绪含蓄虔诚,具有浓郁的藏族礼仪舞蹈的风格。大锅庄主要用于重大的活动仪式,有庆贺婚礼、欢庆节日等。大锅庄的表演都有入场式、开坛仪式、锅庄表演三个部分;小锅庄的形式则带有随意性,它是嘉绒先民们用以抒发思想感情,消除疲劳和空寂的歌舞形式。小锅庄不拘时间、地点的限制,属于民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最能充分体现“马尔”人民的真实感情。歌词多以劳动、生活、爱情及自然风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题材为主。只要有二人以上,便可相向而舞。

锅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

6. 锅庄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

锅庄舞是藏族的特色舞蹈。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 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

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什么是锅庄舞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
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果桌”——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什么是锅庄舞

8. 锅庄舞初学教程内容是什么?

锅庄舞初学教程内容是教基本舞步,锅庄舞的舞步分为“郭卓”(走舞)和“枯卓”(转舞)两大类。
“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回起动,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比较简单,参跳人易学,故人数甚众。
“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锅庄舞甩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动双袖载歌载舞。
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其中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飞翔,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锅庄舞的历史
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
它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因此,锅庄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