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平的教学成果

2024-05-13

1. 朱建平的教学成果

主编《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高等计量经济学导论》等教材7部,副主编及参编《统计学》、《Excel2007数据挖掘挖掘完全手册》等教材6部,其中《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材200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朱建平的教学成果

2. 朱立平的研究领域

(1)全球变化的陆面响应过程与机制(主要从地貌演化和湖泊沉积角度);(2)冷区岩石风化过程与机制等。主要表现与科研业绩1、青藏高原隆起与第四纪相关沉积研究:通过对西昆仑山北麓叶城地区第四纪粗砂砾石层进行机械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从沉积的角度再次否定了第四纪早期青藏高原存在有大冰盖的观点。该套沉积反映了第四纪以来昆仑山隆起的阶段性和加速性。2、寒区地貌冷生风化研究:应用新技术手段开展了以青藏高原为典型地区的寒旱地区岩石风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认为冻融作用、盐分影响和热力破坏同为寒区岩石冷生风化的主要机制。盐分的影响是叠加在其它两种作用之上的。同一类型的岩石中,有先成破坏的岩石比其它的更易遭受风化。3、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演化研究:认为高原湖泊经历了渐新世、中新世早中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5个演化阶段,反映了高原隆起前后其自然环境由受行星风系(西风带)控制到受季风影响的演化过程。4、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地区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连续记录,反映了该区150年来的气候环境经历了小冰期余波影响及其完全消失的变化过程。不同水深的湖泊水岩界面样品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湖泊水深条件下发生的沉积,其湖芯样品才能具有稳定的环境指示意义。藏南沉错湖泊岩芯研究,确认了隋唐暖期、中世纪暖期和16世纪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事件,划分了650 AD以来沉错湖区的冷暖变化阶段和相对强度。首次在青藏高原南部获得两万年以来连续的湖泊沉积物,恢复的环境变化序列显示其与全球变化的一致性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 朱永平的在研课题

1.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及防治”课题二“非靶受体在受体上和受体后变化”(2003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3CB515402,立题时间:2003年11月,研究周期2003.11-2008.10,研究经费66.0万元)2.“芋螺毒素防治吗啡成瘾药效的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5C23G2010166,立题时间2005年5月,研究周期:2005.5-2007.12,经费25.0万元)3.“高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植入器械研制”(浙江大学科技合同编号:浙大-05-419000-38,立题时间2005年10月,研究周期:2005.10-2007.6,经费250万元)4.“特异性作用于NMDA受体的芋螺毒素突变体的设计及其抗吗啡依赖的药效学研究”(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项目编号:N20070332,立题时间2007年5月,周期:2007.7.1-2009.12.31,经费30万)

朱永平的在研课题

4. 朱勇的教育科研

主讲课程:主讲“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高等结构动力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生5名。   主要科研成果:主要从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 结构非线性分析, 地震后结构破坏及抗震性能和有限单元法的研究工作和工程力学方面教学工作。同合作研究者一起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 开发出了无剪力自锁层叠中厚板单元,编制了可进行FRP 筋(或钢筋)混凝土板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分析的FORTRAN 有限元程序,成功地对FRP 混凝土板进行了分析; 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建立一种评价中烈度区高层建筑结构层间位移角和连梁转动位移需求的快速方法, 运用该方法能简单、高效可靠地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进行了外加钢板用螺栓连接加固钢筋混凝土连梁的初步研究; 运用参变量二次非线性规划方法和有限元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接触裂纹进行了分析,得出接触对裂纹强度因子的影响关系;用有限元方法对分枝裂纹的应力场和裂纹开裂方向进行了分析。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省基金团队项目、国家地震局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在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英文文章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11篇、被ISTP收录10篇。  主要教学成果:1998获全国工科院校结构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5. 朱建平的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纵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03BTJ014、11BTJ001)、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一项(06JA910003)、国防科工委计划课题一项(KX2003-05)、国家统计局重点课题三项(LX2002-2、LX200409、2009LZ045))等20余项,主持完成企业和政府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其中独立完成的《数据挖掘的统计方法及实践》学术专著,获得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世纪之交中中国统计学科的回顾与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中国居民消费的特征分析——中基于两阶段面板分位回归(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04);金融高频数据挖掘研究评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11.06);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标准研究(统计研究2011.10);有序聚类及对地震活跃期的分析(统计研究2009.1);数据挖掘中一种新的聚类方法(统计研究2008.1);面板数据聚类分析及其应用(统计研究2007.04);数据挖掘中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9)等。

朱建平的科研成果

6. 朱斌的教育科研

研究领域  科技管理  开设课程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高级创新管理  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与创新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海峡两岸STS  学术成果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30余项,在《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部(合著)、编著4部;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作为第一获得者,主要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第九届、第八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福建省第七届、第六届、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2005-2006年度福建省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第七届、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

7. 朱平的教育科研

主要研究方向:1、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机理及其防治方法方面的研究2、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3、器官保护4、干细胞学术任职:中国免疫学会器官移植免疫分会委员代表学术专著:参与编写的《现代心脏外科治疗学》等在研课题:1、心脏大血管手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2008DFA31140,2008年9月—2012年,中国科技部,200万2、miRNA对免疫细胞的基因调控作用及其对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U0832009,2009年—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0万3、一种全新的器官保存方法(心脏干燥保存)的实验研究,2010DFA32660,2010年—2013年,中国科技部,180万4、G-CSF与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静脉注射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S2011010005836,2011年8月—2013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万

朱平的教育科研

8. 朱志平的教育科研

 1.本科课程:热力设备水汽理化过程、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发电厂水处理工程、化学前沿讲座、电厂化学发展概论。2.研究生课程:现代水处理技术、锅炉水化学工况优化。 1. 300MW、600MW、1000MW锅炉水冷壁管及690镍基合金的腐蚀特性研究。2. 火力发电厂除氧器水箱高温涂层法防腐、凝汽器管板涂胶、凝汽器铜管硫酸亚铁镀膜、凝汽器阴极保护及发电机内冷水防腐研究。3. 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大气腐蚀特性、接地网的腐蚀与防护方法研究。4. 汽包(直流)锅炉水化学调整与优化、热化学试验、凝结水精处理氨化工艺研究、补给水除盐工艺优化。5.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先进胺水化学工况研究。6. 碳纳米管复合物去除锅炉补给水中有机物的机理研究。 武汉大学应用化学学士、硕士,中南大学应用化学博士。1985年开始在我国著名电厂化学专家王杏卿教授指导下从事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的研究,主要研究凝汽器铜管的局部腐蚀与阴极保护技术在凝汽器防腐上应用问题;获硕士学位后,在电力部热工研究院参加工作,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锅炉水处理技术、水化学工况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主持1项电力部重点科研项目(灰水闭路循环系统采用活性晶种与惰性晶种混合防垢法的试验研究,1991-1994,经费24万),参与多项电力部研究课题,获3项电力部热工研究院科技进步奖。1996年调入长沙理工大学,2003评聘教授。2005.08至2006.08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作访问教授工作一年。主持完成电力部、湖南省科技攻关、电力集团公司科研项目60多项,主持的研究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1项。在《Chemistry Letter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热能动力工程》、《无机材料学报》、《Advanced Science Letters》、《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中国电力》、《中国给水排水》、《热力发电》、《材料保护》、《水处理技术》、《腐蚀与防护》、《工业水处理》等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80多篇,有多篇论文获奖,近40篇论文被SCI、EI收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