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024-05-16

1.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1.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强了,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大都为发达国家所占有或支配,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的。这种“比较优势”说到底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产和获取硬通货就只能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最底层,而长期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上过份依赖海外市场,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也日渐加深。2.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规模日渐扩大,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在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中,大量“热钱”用于炒汇投机谋利。据统计,90年代中期国际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而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交易额不足2%。国际货币交换已与国际贸易中的物品交换相脱节,规模庞大的金融活动早已失去了相应的物质生产与产品的支撑。大规模投机套利活动不仅直接打击了新兴工业国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也没放过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金融投机行为导致原来欣欣向荣的东南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灰飞烟灭,整个亚洲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国际投机资本的猖獗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转移产业及技术时,逼迫发展中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开放金融市场。在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发达国家资本投机财团所支配的财力远大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实力,自然就能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亚洲金融危机是这些投机资本破坏全球经济稳步发展的最明显例证。由国际投机资本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危害了亚洲国家的经济,而且也危及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以“信用”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混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就在劫难逃了。3.贫富差距加大。许多人对于经济全球化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上富裕的生活。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一部分人利用经济全球化谋利,而另一部分人被迫接受其后果。前不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逐步缩小当前世界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报告指出,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全球电话总数的74%;而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贫困人口在上述几项上的占有率仅约1%。在平均收入方面,贫富国家之间相差74倍,而在1960年,这种差距还仅为30倍。此外,200名最富有者的资产超过占世界总人口41%的人的收入总和。在过去4年里,这200名富翁的财产增加了两倍,达一万亿美元以上,相反,每日收入少于一美元的穷人仍维持在13亿左右。通过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贫富国家并没有能够平等地分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贫富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经济全球化不是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仅仅是为了某些人牟取高额利润,那么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意义吗?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中国的发展不仅对中国有好处,而且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正面影响。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和很重要的环节(世界工厂)。最典型的例子(两次金融危机)就是明证。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为亚洲经济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在本区域的国际责任就是从这次金融危机开始提升的,它让世界知道,中国有能力承担国际责任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又是全球经济复苏最主要的贡献者。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国家和世界带来了好处。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长水平,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占全球的比重预计超过12%,比198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地位得到持续提升,制造业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全球制造业的2.6%;2011年上升到20.7%,展示了全球制造大国的实力,为持续扩大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撑。201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4.16万亿美元的规模再上新台阶,首次超过美国上升为全球第一的贸易大国。同期,中国还以1176亿美元外资流入和902亿美元的对外投资规模,扮演着全球直接投资大国的重要角色,并凭借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逐步上升,开始跻身于全球金融大国的行列。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全球地位,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1980—2012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0%,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4%。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中,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上升,对带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南北”格局,促使全球经济重心东向移动,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全球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加速了全球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球分工深化,提高了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中国发展形成的巨大廉价商品、服务供给和保持持续增长的能力,对全球控制通胀和减缓全球经济波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中国对外投资为全球跨境投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赖于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增长。中国就是这样一支和平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原因在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始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此,中国制定了一条百年不变的基本路线。进入新世纪后,在确定发展目标上,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历史的任务决定了,为了解决好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致力于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同时,中国的发展方式也是和平的,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内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以负责任的大国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事务,主张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3. 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问答题

全球国有经济布局和调整对我国的启示(一)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由国有经济来实现的观念。其次,国有企业变换定位,降低规模,是一种大势所趋。国有经济有利于宏观调控的观念要转变。第三,要适当转变国有经济存在于自然垄断或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国有资本要在自然垄断、公共事业、战略竞争以及其他各种领域进行有进有退、合理的流动,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益,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空间。(二)营造客观、公正、公平的经营环境国有经济实践表明,凡是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都存在于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国外国有经济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解决国企特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而我国恰恰在这些领域问题深重,改革迟滞。因此,尽快营造客观、公正、公平的经营环境,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便成了改革的首要任务。(三)公司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影响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一方面,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使得国有经济比例较高的国家取得了不错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国有企业治理模式落后和管理混乱等也导致了种种问题。我国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经营亏损,实际上是管理问题。因此,加快国有企业治理模式改革,探索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还需政府做出努力。

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问答题

4.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5.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在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弱增长”格局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反复和蔓延严重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对其他经济体的外需造成较大冲击,全球经济发展明显减速。面对严峻的形势,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复苏预期,缓解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但不会根本改变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还可能推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乏力,预测增长率仅为3.6%。

  美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2012年前3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分别为2%、1.3%和2.7%。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得益于总统大选前的几个月消费者和联邦政府开支增加以及住房市场的改善。但美国私人非住宅投资、农业、出口形势仍然较差。不确定的因素是,美国经济面临“财政悬崖”风险,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为了防止经济再度下滑,2012年12月美联储决定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力度。

  欧元区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2012年第二季度GDP终值年率为下降0.9%,第三季度GDP初值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6%。经济增长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意味着欧元区正式进入4年来的第二次经济衰退。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12年整个欧元区本地生产总值将下降0.4%,2013年将增长0.2%。

  日本经济上升势头减弱。2012年第二季度,受外需继续萎缩影响,日本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GDP环比折年率由一季度的5.5%降至1.4%。第三季度实际GDP较上一季度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下降3.5%。这是3个季度以来日本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难以实现2.2%的目标。2013年日本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不可避免。

  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2012年第三季度,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继续减慢。2012年以来,印度经济维持低位增长态势,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为5.5%,三季度又回落到5.3%。俄罗斯一季度经济增长4.9%,但二季度减缓到4%,预计全年经济增长3.7%左右。巴西2012年上半年经济仅增长0.6%,三季度增长0.9%。对此,上述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随着这些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步显现,金砖国家的经济有望趋稳,但与去年相比将明显减速。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世界贸易增长下滑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大幅回落。世界贸易组织2012年9月发表的全球贸易风险分析报告称,受欧债危机拖累,将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4月份)做出的3.7%下调至2.5%;将2013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做出的5.6%下调至4.5%。受世界贸易增长下滑影响,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仅增长5.8%。

  国际资本流向的趋势性转变影响我国利用外资。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出现资本外流。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2012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总量收缩了44%。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受到的影响较轻。从国际收支来看,2012年我国依然保持国际资本净流入状态,但流入速度放缓,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中趋利避害、顺势而为

  一些国际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情况将略好于2012年,理由是: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银行业盈利改善;由于2012年9月欧洲央行宣布将在二级市场无上限购买重债国短期国债,债务问题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兴市场国家虽然经济增速下滑,但宏观政策尚有较大调控空间。然而,2013年世界经济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无法摆脱低速增长状态。首先,欧洲和日本经济仍将低迷。目前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的政策治标不治本,多年累积的矛盾和财政赤字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化解。日本社会人口老化等问题使经济缺乏内生动力,与邻国关系不睦也将影响日本经济。其次,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虽然喷薄欲出,但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并引领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路途尚远。第三,国际贸易保护不断加剧,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我国具备较强应对能力和其他国内有利因素,可以抵消或者减弱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速度仍然可以超过6%,远高于世界贸易2.5%的增长水平,也高于新兴经济体3.5%的平均水平。特别是,由于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多涨少,我国外贸的价格条件明显改善。从贸易结构观察,也有积极因素在积累。首先,我国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仍呈增长态势。其次,机电和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再次,中西部部分省市区出口快速增长。从吸引外资看,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我国在2012年上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说明我国经济前景仍然被跨国公司看好,我们对2013年的经济前景应保持信心。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关键在于抓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首先,坚持扩大内需,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速度并优化结构,特别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其次,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培育我国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新优势,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配套加快形成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6.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有助于我国话语权的提升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英德法意日加组成的七国集团(G7),由于囊括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协调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发达国家,也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为标志,G20逐步取代G7,开始在协调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以前,G7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们坐在一起就可以对全球经济“发号施令”,如今不行了,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国际分工链条当中。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在相对减弱,新的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没有这些新兴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很多全球经济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的一些高级职务由中国人来担任;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已有较大跃迁,基本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角色转变。当然,这一过程是比较曲折艰难的,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继续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大宗产品价格走低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
近期,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出现大幅暴跌,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稳中趋跌的态势,这里面固然有国际游资炒作、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元指数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但从基本面来看,刚需不足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暂时告别了高增长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全球经济的低迷,必然造成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价格回落应该是迟早的事儿。由于我们是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东西便宜了,我们进口开支节省了,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成本随之降低了。
过去几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严重通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当前价格下降也使过去饱受困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另外,长期以来,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被压低,虽然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改革没有到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国内的通胀也相对温和,为加紧推进这方面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我国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外需收缩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国际机构一再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包括寄予厚望的美国经济,增速从1.9%下调到1.7%。一直以来,信用卡和与之伴随的借贷消费模式风靡美国,而金融危机则给美国民众的消费理念带来巨大冲击,3年内约有500万个美国家庭关闭了信用卡账户,再加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人还不敢大笔消费。欧洲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各国财政紧缩,如希腊,过去3年,经济萎缩了1/5,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1/3,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美欧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他们的日子难过了,买我们的东西就少。以前我们出口增长一般都是每年20%多,现在很难保持两位数,去年是7.9%,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就不错了。
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增长快,贸易增长也快,经济增长降下来,贸易增长也降下来。2012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只有2.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WTO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也只有3.3%。最关键的是,每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期,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而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迷不振的时候,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2012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就比较猛,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减弱、竞争加剧,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保护更是由传统制造品扩大到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使得我国新能源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贸易摩擦将贯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全过程,应对贸易摩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热钱大进大出加大我国金融风险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牟取暴利,它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快速进出市场,制造狂热气氛,然后在高价位时悄然出货套利而走,掠夺巨额财富,甚至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
现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都在想方设法救助经济,推出量化宽松甚至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在全球大规模流动。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改2012年相对平稳的态势,出现急剧攀升,其背后有大量国际热钱流动的因素,特别是造成短期内人民币快速升值,给我国出口行业等带来巨大压力。2013年1至5月,我国有4000亿元左右来自于境外热钱流入。热钱大规模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压力大增,前五个月我国外汇占款投放高达1.58万亿元,是上年全年的3.2倍。热钱主要为追逐利差、汇差,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大大高于近乎零利率的美元,或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近2%,特别是前5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5.6%。
热钱“有进就有出”,近来对美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增强,热钱开始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撤退。这意味着投放到市场上的人民币规模相应减少,6月底所谓的“钱荒”,与此也有很大关系。热钱的快进快出,不仅造成较大金融风险,而且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造成了很大压力。热钱来时有冲击,走时也有风险。
五、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带来严峻挑战
在WTO的日程表中,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原定3年的谈判期限一拖再拖,如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而且由于各方不愿妥协退让,多哈回合几乎成为“鸡肋”,谈判前景不被看好。
与多边谈判陷入僵局相比,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双边谈判大有取代多边之势。奥巴马政府已经在全面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近期又启动了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无论TPP,还是TTIP,其目的是重塑新的贸易规则,重掌国际贸易领导权,谈判排除的都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其咄咄逼人之势溢于言表。TPP协定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欧美之间达成协议,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美欧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被彻底边缘化。这样对我们来说,在制定新的投资、贸易等规则的时候,我们无法参与,欧美贸易和投资标准的提高,促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进一步进行新一轮改革。
六、创新竞争力有被拉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面临再次被拉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带来了大量中低端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由于当前我们制造业的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在丧失,比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房价的飙升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土地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0%以上,我国出口价格优势不再;雾霾天气等使得老百姓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制造业环保成本大幅增加等等,一些跨国企业开始从我国回流到本土,或转战东南亚等地寻找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外资流入我国速度开始放缓,技术引进步伐也相应放慢。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中低端技术,需要更多的高端技术,而高端技术欧美国家从来都是严格封锁的,我们引进不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7.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有什么影响

在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弱增长”格局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反复和蔓延严重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对其他经济体的外需造成较大冲击,全球经济发展明显减速。面对严峻的形势,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复苏预期,缓解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但不会根本改变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还可能推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乏力,预测增长率仅为3.6%。

  美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2012年前3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分别为2%、1.3%和2.7%。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得益于总统大选前的几个月消费者和联邦政府开支增加以及住房市场的改善。但美国私人非住宅投资、农业、出口形势仍然较差。不确定的因素是,美国经济面临“财政悬崖”风险,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为了防止经济再度下滑,2012年12月美联储决定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力度。

  欧元区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2012年第二季度GDP终值年率为下降0.9%,第三季度GDP初值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6%。经济增长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意味着欧元区正式进入4年来的第二次经济衰退。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12年整个欧元区本地生产总值将下降0.4%,2013年将增长0.2%。

  日本经济上升势头减弱。2012年第二季度,受外需继续萎缩影响,日本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GDP环比折年率由一季度的5.5%降至1.4%。第三季度实际GDP较上一季度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下降3.5%。这是3个季度以来日本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难以实现2.2%的目标。2013年日本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不可避免。

  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2012年第三季度,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继续减慢。2012年以来,印度经济维持低位增长态势,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为5.5%,三季度又回落到5.3%。俄罗斯一季度经济增长4.9%,但二季度减缓到4%,预计全年经济增长3.7%左右。巴西2012年上半年经济仅增长0.6%,三季度增长0.9%。对此,上述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随着这些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步显现,金砖国家的经济有望趋稳,但与去年相比将明显减速。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世界贸易增长下滑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大幅回落。世界贸易组织2012年9月发表的全球贸易风险分析报告称,受欧债危机拖累,将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4月份)做出的3.7%下调至2.5%;将2013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做出的5.6%下调至4.5%。受世界贸易增长下滑影响,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仅增长5.8%。

  国际资本流向的趋势性转变影响我国利用外资。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出现资本外流。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2012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总量收缩了44%。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受到的影响较轻。从国际收支来看,2012年我国依然保持国际资本净流入状态,但流入速度放缓,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中趋利避害、顺势而为

  一些国际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情况将略好于2012年,理由是: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银行业盈利改善;由于2012年9月欧洲央行宣布将在二级市场无上限购买重债国短期国债,债务问题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兴市场国家虽然经济增速下滑,但宏观政策尚有较大调控空间。然而,2013年世界经济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无法摆脱低速增长状态。首先,欧洲和日本经济仍将低迷。目前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的政策治标不治本,多年累积的矛盾和财政赤字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化解。日本社会人口老化等问题使经济缺乏内生动力,与邻国关系不睦也将影响日本经济。其次,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虽然喷薄欲出,但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并引领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路途尚远。第三,国际贸易保护不断加剧,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我国具备较强应对能力和其他国内有利因素,可以抵消或者减弱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速度仍然可以超过6%,远高于世界贸易2.5%的增长水平,也高于新兴经济体3.5%的平均水平。特别是,由于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多涨少,我国外贸的价格条件明显改善。从贸易结构观察,也有积极因素在积累。首先,我国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仍呈增长态势。其次,机电和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再次,中西部部分省市区出口快速增长。从吸引外资看,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我国在2012年上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说明我国经济前景仍然被跨国公司看好,我们对2013年的经济前景应保持信心。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关键在于抓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首先,坚持扩大内需,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速度并优化结构,特别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其次,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培育我国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新优势,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配套加快形成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有什么影响

8.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有助于我国话语权的提升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英德法意日加组成的七国集团(G7),由于囊括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协调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发达国家,也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为标志,G20逐步取代G7,开始在协调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以前,G7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们坐在一起就可以对全球经济“发号施令”,如今不行了,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国际分工链条当中。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在相对减弱,新的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没有这些新兴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很多全球经济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的一些高级职务由中国人来担任;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已有较大跃迁,基本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角色转变。当然,这一过程是比较曲折艰难的,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继续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大宗产品价格走低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

近期,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出现大幅暴跌,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稳中趋跌的态势,这里面固然有国际游资炒作、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元指数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但从基本面来看,刚需不足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暂时告别了高增长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全球经济的低迷,必然造成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价格回落应该是迟早的事儿。由于我们是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东西便宜了,我们进口开支节省了,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成本随之降低了。

过去几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严重通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当前价格下降也使过去饱受困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另外,长期以来,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被压低,虽然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改革没有到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国内的通胀也相对温和,为加紧推进这方面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我国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外需收缩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国际机构一再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包括寄予厚望的美国经济,增速从1.9%下调到1.7%。一直以来,信用卡和与之伴随的借贷消费模式风靡美国,而金融危机则给美国民众的消费理念带来巨大冲击,3年内约有500万个美国家庭关闭了信用卡账户,再加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人还不敢大笔消费。欧洲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各国财政紧缩,如希腊,过去3年,经济萎缩了1/5,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1/3,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美欧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他们的日子难过了,买我们的东西就少。以前我们出口增长一般都是每年20%多,现在很难保持两位数,去年是7.9%,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就不错了。

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增长快,贸易增长也快,经济增长降下来,贸易增长也降下来。2012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只有2.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WTO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也只有3.3%。最关键的是,每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期,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而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迷不振的时候,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2012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就比较猛,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减弱、竞争加剧,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保护更是由传统制造品扩大到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使得我国新能源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贸易摩擦将贯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全过程,应对贸易摩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热钱大进大出加大我国金融风险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牟取暴利,它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快速进出市场,制造狂热气氛,然后在高价位时悄然出货套利而走,掠夺巨额财富,甚至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

现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都在想方设法救助经济,推出量化宽松甚至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在全球大规模流动。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改2012年相对平稳的态势,出现急剧攀升,其背后有大量国际热钱流动的因素,特别是造成短期内人民币快速升值,给我国出口行业等带来巨大压力。2013年1至5月,我国有4000亿元左右来自于境外热钱流入。热钱大规模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压力大增,前五个月我国外汇占款投放高达1.58万亿元,是上年全年的3.2倍。热钱主要为追逐利差、汇差,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大大高于近乎零利率的美元,或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近2%,特别是前5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5.6%。

热钱“有进就有出”,近来对美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增强,热钱开始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撤退。这意味着投放到市场上的人民币规模相应减少,6月底所谓的“钱荒”,与此也有很大关系。热钱的快进快出,不仅造成较大金融风险,而且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造成了很大压力。热钱来时有冲击,走时也有风险。

五、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带来严峻挑战

在WTO的日程表中,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原定3年的谈判期限一拖再拖,如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而且由于各方不愿妥协退让,多哈回合几乎成为“鸡肋”,谈判前景不被看好。

与多边谈判陷入僵局相比,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双边谈判大有取代多边之势。奥巴马政府已经在全面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近期又启动了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无论TPP,还是TTIP,其目的是重塑新的贸易规则,重掌国际贸易领导权,谈判排除的都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其咄咄逼人之势溢于言表。TPP协定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欧美之间达成协议,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美欧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被彻底边缘化。这样对我们来说,在制定新的投资、贸易等规则的时候,我们无法参与,欧美贸易和投资标准的提高,促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进一步进行新一轮改革。

六、创新竞争力有被拉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面临再次被拉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带来了大量中低端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由于当前我们制造业的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在丧失,比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房价的飙升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土地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0%以上,我国出口价格优势不再;雾霾天气等使得老百姓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制造业环保成本大幅增加等等,一些跨国企业开始从我国回流到本土,或转战东南亚等地寻找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外资流入我国速度开始放缓,技术引进步伐也相应放慢。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中低端技术,需要更多的高端技术,而高端技术欧美国家从来都是严格封锁的,我们引进不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