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打击操纵股市

2024-05-13

1. 美国如何打击操纵股市

新华社信息北京9月13日电 10日出版的《国际先驱导报》刊登该报记者
       [淘股吧]
       陈刚发自纽约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如何严打庄家操纵股市的行为。文章指出,猖獗
       的幕后庄家在华尔街也出现过,但邪不胜正,操纵价格的行为最终都被监管方绳之
       以法。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中国股市有两个热门话题,ST金泰(600385)连续42个涨停,
       “恶庄”再现市场;同时,证监会出台了《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办法》和《证券
       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认定办法》,认定了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自买自卖等8类行为
       属于市场操纵行为。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新闻充分证明了中国股市监管方与庄家斗争
       之激烈。
         事实上,自从股市诞生以来,市场操纵也伴随而生,在利益驱使下,投机者与
       监管者间的较量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情况也是一样。
         美国也曾经历“强盗贵族”时代
         美国股市在早期同样是价格操纵行为盛行,当时的一些人甚至企图为价格操纵
       正名,认为这是市场本身规律决定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票欺诈几乎
       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
         “强盗贵族”时代的多数大人物,如洛克菲勒、摩根、肯尼迪等,或多或少地
       都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和欺诈发迹。在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的那轮过热的牛市
       中,坐庄的行为屡见不鲜。交易商操纵股价,快速拉高价格,将不知情的投资者吸
       引过来,然后平仓出货。因为无线电公司受到当时市场追捧,1929年美国无线
       电公司的股价曾经炒到500美元,然而到了1932年,该股的股价只剩下3美
       元。
         在1928年到1929年股市崩盘前,美国几家主要银行,包括大通国民银
       行(摩根大通银行的前身)、国民花旗银行都在股市风潮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大通国民银行主席维金被认为是最出格的庄家,他不仅通过私募基金炒作公司的股
       票,还从自己的银行借出800万美元托市。
         美国定义价格操纵范围更广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美国空前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和国会
       开始对华尔街进行清算,华尔街大量习以为常的陋习被公之于众。从1933年到
       1940年,美国相继出台了《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将市场操纵认定为犯罪。
       2002年通过的《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即萨班斯法)规定,任
       何人通过信息欺诈或价格操纵在证券市场获取利益,最多可监禁25年或处以罚款。
       这次中国证监会具体定义了8种价格操纵行为,但在美国,价格操纵行为在证券立
       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规范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规则包括1933年《证券
       法》第17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9条、第10条以及相关规则。但是
       这些规定非常原则性,具体操纵行为的认定主要还是依靠法院的判例,而各种判例
       对价格操纵行为的认定更加详细。
         根据立法与判例,操纵行为主要包括对敲和对倒、诱使他人买卖为目的的交易
       行为、锁定价格行为、集中买卖、在分销中邀买证券、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市场、限
       制证券的供给、定购证券却无意买入、公司的不当管理等等,种类远比中国多。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美国市场操纵行为数量有所下降,但其形式也变得更加
       隐蔽。上个世纪90年代,华尔街的券商采用“间接操纵价格”的办法,在198
       9年至1994年间,操纵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股市的交易价格,使得投资公
       司的利润增加,从而抬高投资公司股价。美国证交委从1994年开始调查此案,
       最后迫使华尔街的券商们被迫支付9.1亿美元赔偿。
         2001年,包括高盛、美林等在内的美国10家投资银行被指控利用在公开
       发行股票市场的垄断操纵股价。这些操纵行为非常隐蔽,主要是让首次公开上市的
       新股流向某些特定的投资者,而交换条件是这些投资者必须在二级市场支撑股票价
       格。2002年,10家投行同意支付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罚款。
         相对于美国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也必然会受到各路庄家新
       招式的考验。如何参照国外经验强化市场监管、针对性执法将成为下一个挑战

美国如何打击操纵股市

2. 高盛因腐败案被罚226亿。重罚但免罪,高盛还能崛起么?

2020年10月22日,高盛经历了一个黑暗的周四。作为全球最大投资银行,高盛显示接到了香港证监会开出的一张3.5亿美元的罚单(约23.45亿人民币);随后,根据美国司法部门公布的消息,高盛集团同一项全球监管机构支付逾29亿美元的罚款(约194);同一天,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也对外公布,将对高盛罚款9600万英镑(约8.4亿人民币)。以上罚款共计约226亿人民币。而根据高盛2019年年报及致股东函,2019年净收入为365.5亿美元,其中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为76亿美元。也就是说本次罚款仅占去年全年收入的9.23%。

大家不要忘了“重罚但免罪”,也就是说虽然高盛将缴纳巨额罚金,但是根据美国的延期起诉协议,高盛可免于被定罪。否则一旦被定罪,则高盛很可能失去一些机构客户,因为这些客户不能与有犯罪记录的金融公司合作。况且所谓的“巨额罚金”对于高盛这个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比起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机构客户简直是九牛一毛。

本次事件,起因是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因在管理成监督、风险、合规及打击洗钱等监管方面犯有严重失误和缺失,令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于2012年及2013年透过三次债券发售筹得的65亿美元中有26亿美元被挪用,因而遭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谴责及罚款3.5亿美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高盛集团第一次触碰法律底线了。高盛于2007年2月应美国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委托,推出一款给予次级抵押贷款的抵押债务债权,并向多国银行、基金和保险企业等投资者推销。而保尔森公司本身是看空美国抵押债市场的,但高盛并未在想投资者推销这项产品时说明保尔森公司的情况,导致投资者在不足一年时间内损失大约10亿美元。

3. 美国为什么保住高盛和摩根斯丹利?而放弃其他三家世界三大投行?

这么说吧 虽然同样曾经贵为街上的投资银行 但是实力上高盛和另外四家是有本质区别的 高盛去年的平均薪酬超过60w美元 你要知道奥巴马一年的薪资也只有不到30w美元 高盛持有美国包括全球多家支柱产业企业的股份同时资助美国政府部门 你认为区区一个金融危机能让全球经济主宰垮掉吗?它可以动用的资金量相当于中国10倍的外汇储备都不止

美国为什么保住高盛和摩根斯丹利?而放弃其他三家世界三大投行?

4. 高盛和美国能做空中国市场吗?

当然可以了,现在就在做空当中,先说一下媒体和国外评级机构还有外国银行,他们都在一致的唱空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股,外国银行还说什么要大量卖出一家国有银行的股票,枪口一致,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意见这么统一?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一家的,他们背后的资本都是一个派系的财团均是华尔街那帮人,他们出来唱空,假做空,我认为实则他们可能是要低价购买中国银行类股票,进而控制中国的银行市场,当他们控制的银行够多的时候,可以架空央行的权利,从而实现和美国欧洲等国一样的方法,来掠夺人民的财富。
【因为这种高端的玩法,很少有人能看的明白,我也仅仅是猜测而已。不过外国银行是“狼”,这个是确定的。】

5. 高盛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公司么?

高盛是世界领先的投资银行、证券和投资管理公司,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等各领域的众多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公司成立于1869年,总部位于纽约,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主要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

正是由于与美国政界的密切关系,现在的高盛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0年的欧债危机,高盛都是绝对的主角,以至于美国人民愤怒地要占领华尔街,欧洲的政要忍无可忍地要调查这一家投行。当一家投行的行为引起全球公愤的时候,不难想象这家投行在全球的能力。高盛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家通向白宫权力中心的大佬,更是一家遍布全球权力中枢的乌贼,它牢牢地掌握着金钱跟权力的脉动。

成立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从当年的马夫门面店到今天的华尔街大佬,从一间地下室一个雇员到如今上万亿美元资产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经历了无数次风雨沉浮,走过一个多世纪洒满鲜血的征途,终于登上全球金融的巅峰。从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萧条和对美国之外的国家进行的狙击,高盛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高科技股到高油价,高盛主导了大萧条后的每一次市场操作。

高盛只能算是最强之一,并且只是最强里面排中等层次,真正主导美国的是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现在花旗银行财团也崛起了,去查查美国十大财团,

高盛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公司么?

6. 美国高盛欺诈事件怎么会影响中国股市,而且影响很大

中国到处都有高盛的影子,最简单的前一阵子的猪肉涨价,都是高盛在操纵,英国人法国人搞的是控制产业资本,比如钢铁涨价,而美国搞的是金融资本,简单的说就是有大量的钱在中国股市,高盛一旦撤走,中国股市必跌。

7. 高盛在中国资本市场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双面”高盛 众所周知,从今年11月的CPI达到4.4%,并创出25个月以来新高的情况来看,中国内地加息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即就是加息,目前银行存款一年期2.5%的利率水平,相对于CPI而言,依然处于负利率水平。要想使得百姓的财富增长速度赶上CPI上涨的速度,投资成为百姓一个不得不为之的选项之一,因此加息对股市的下跌影响力,作用不会太大。至于上调印花税,则更显得有些滑稽。目前股指在2800点附近震荡,蓝筹股的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市场根本不存在“投机过热”迹象,何谈上调印花税呢?至于传出内地基金大佬级人物范勇宏先生被双规的消息,更显得有些好笑。范勇宏先生作为国内基金业的领袖级人物,其被双规的消息自然在市场中引发担忧,进而引发A股市场的大幅震动。事实上,上证指数再度暴跌3.98%,收于2894.54点。谣言惑众的作用已经起到了。尽管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新闻发言人张后奇先生11月17日迅速出面澄清说,此为市场谣言,纯属无中生有。但谣言对市场的负面冲击作用已是木已成舟。 值得玩味的是,高盛看空A股的传闻。如果我们再参考12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名为《要警惕和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感觉就更清楚了。该文旗帜鲜明地指出,上调印花税谣言以及某国际知名投行向投资者群发卖出中国股票邮件是大跌的导火索。文章特别指出,此前不久,正是这家投行发布了积极看好中国股市投资前景的策略报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操纵股指牟利之嫌。据此,《南方日报》亦撰文指出,该文所指的国际知名投行,依据事实,显然是指高盛无疑。这也难怪有媒体称,在此轮暴跌之前,高盛公司分别向中国境内媒体和境外客户提供了内容迥异的“阴阳”两份研究报告,一份是向内地公众唱多中国股市的;另一份却是向其客户下达卖出指令,掩护其客户从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卖出的。 为什么这次又出现了高盛的影子?为什么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经常质疑高盛,每逢中国有重大政策出台或调整之际都能“精准”押注,使其客户和自身大牟其利?高盛到底在中国资本市场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狼外婆”或是“吸血鬼”?那么,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看看高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吧!  一屠金融资本 作为国际投行大鳄,高盛对赚取资本市场的“快钱”向来是来者不拒,由此培养出其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高度敏感性。1984年,国内举办的盛大的建国35周年大庆让高盛看到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势头,为了便于就近观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动态,方便制订进军中国资本市场的策略,高盛在香港成立了亚太地区总部。 1990年,国内证券市场设立,让高盛嗅到了香味扑鼻的商机。为此,高盛动用了其在美国政界、商界、金融界等多方面的人脉资源,为其打开中国金融资本市场铺路。高盛的努力没有白费,1994年,高盛获准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与此同时,高盛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中国B股股票的外国投资银行。拿到进军中国资本市场“通行证”的高盛丝毫没有耽误这“从天而落”的馅饼,把其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步迈向了其最熟悉的金融市场:1994年6月,美国摩根投资银行和高盛正式参股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以超过每股净资产6倍的价格取得平安13.7%的股份,其中高盛投资3500万美元。2005年,汇丰银行出资81亿港币收购高盛、摩根手中9.91%的中国平安股权。高盛转让平安保险股份之后,10年投资收益高达30倍以上。有趣的是,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发行上市之日,高盛参股的高盛高华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参与了中国平安的IPO发行,为已经是赚的盆满钵余的高盛又奉献了一把。 杀向中国金融资本的第一刀让高盛品味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美味的大餐,30倍的投资回报让高盛尝到了“嗜血”的快感。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高盛把砍向国内金融资本的刀锋磨得更加锋利。2002年,高盛担任中银香港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2003年,高盛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资助该合资公司收购了价值1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及地产资产组合。与此同时,鉴于高盛在国际投行的大鳄地位,高盛也成为第一批获得中国政府发放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的金融机构,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额度为5000万美元。 2005年,对于高盛扮演的中国金融资本市场“杀手”这个角色而言,无疑是一个极为忙碌的年头。高盛先后担任交通银行价值21.6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在淡马锡控股以14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在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6亿美元入股中国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担任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中国太平洋人寿24.9%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而这一年最为引人注目的重头戏则是高盛以1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 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国内银行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高盛也非常看好国内银行上市的商机。不过,为了降低参股工行的成本,增加自己在参股工行价格上的话语权,高盛也是颇费心机。先是利用评级机构说事,惠誉国际评级在当时一份评价工商银行的报告中指出,资产负债状况近来出现的改善能否长久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惠誉认为,工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依然欠佳,截至2004年12月底,其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为4.7%就是一个明证。在此背景下,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资人要求拟上市的国内银行改善资产质量。为此,四家国有银行在上市前,政府用行政手段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了由银行剥离的2.5万亿元不良资产,这不仅使四家银行大大“瘦身”,资产质量一夜之间大幅改善,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的是一个甩掉历史包袱、资产优良的银行股权,使得国家担负了银行改制的巨大成本,也导致了工行发行价的低迷。2006年4月28日,高盛以25.822亿美元的总价认购164.76亿股工行股份。而在高盛成功地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入股工行以后,利益的驱使使得高盛为国内银行大唱赞歌,工行也在一夜间由一个资产状况不佳的银行一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而当国人沉醉于这个“全球最赚钱的银行”称号之时,高盛则是低声埋头发大财,其持有的工行股份4年获利近120亿美元,资产增值4.65倍。高盛在去年6月沽售约30.32亿股,已套现19亿美元。 通过参股国内金融机构赚取丰硕收获的同时,高盛也把屠刀挥向了俨然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内产业资本,利用资本优势和人脉资源,对国内优秀企业展开了新一轮“剪羊毛”运动。  二屠产业资本 高盛在国际投行中的卓然地位为其在国内企业开拓投行业务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很多国有大型企业寻求海外上市融资时,由于缺乏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也缺乏与国际资本沟通的渠道,这就为高盛“一个萝卜两头切”的内外通吃手法大开方便之门。 从1997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募资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至2006年,南方航空、中国石油、中国网通、中芯国际、东风汽车、北汽控股、盛大、平安保险、中兴通讯、TCL、联想集团、中海油、分众传媒、上海先进半导体的融资上市都有高盛的参与。2006年,高盛再度向国人展示了其高超的资本“吸血鬼”玩技。 2006年4月26日,高盛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后通过受让掌握60.715%股份。2006年6月1日,高盛提出全面要约收购。高盛参股双汇发展以后,借助着双汇发展这只“下金蛋”的母鸡,通过加大利润分红比例以图迅速收回参股成本,其中以2006年与2007年最甚,分红方案均为每10股派8元,其中2006年度现金分红41084.4万元,2007年度现金分红48479.59万元,分别占当年合并报表净利润88%和86%。2008年比例有所回落,每10股派6元,但仍占净利润52%。最高分红额度占净利润额度的比例高达88%,这在国内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中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随着2007年国内股市牛市的到来,高盛在狂吞双汇发展分红的同时,悄悄地把自己所持有的股权转让给鼎晖投资以及其他公司,并未在双汇发展信息披露中有所提示,直至2009年12月14日双汇发展才对外发布澄清公告,双汇发展因此受到中国证监会督查。 2006年7月20日,高盛以每股3元的价格从西部矿业前股东东风实业公司受让3205万股。2007年4月8日,西部矿业召开2006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以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股份总数32,050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按每10股转增12股,以法定公积金按每10股转增3股等方式大比例向全体股东转增,以未分配利润按10送35股比例送股。转增和送红股后,高盛持有西部矿业的股权猛增至1亿多股。2009年3月5日,西部矿业发布公告,称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 3月3日,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 L.L.C. 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出售所持西部矿业公司119,150,000股股份,所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若按减持期间市场均价8.67元计算,高盛累计套现10.3亿元。高盛持股西部矿业1.923亿股的全部投资成本只有9610万元,以减持市值和持股成本计算,投资回报高达974.3%。高盛对西部矿业的此次投资曾被业内人士指责有手续违规、利益输送、关联交易、操纵市场的嫌疑。 2007年9月3日,高盛对海普瑞增资491.76万美元,持股数增至1125万股,占有12.5%的股权比例。2009年,高盛持有的外资股变更为4500万股,平均持股成本约为1.57元/股;以海普瑞148元的发行价计算,高盛获利达93.27倍。 在随后的日子里,在新东方、阿里巴巴、国美电器、分众传媒、中国粮油控股、先声药业、英利新能源、宁波银行、中国铝业、北京控股、远洋地产、雨润食品、SOHO中国、东南融通、波司登、尚德电力、中国旺旺、远洋地产、茂业国际、太平洋航运、吉利汽车的上市融资路上,都能看到高盛这个资本大鳄的身影。而在掘金国内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后,高盛也把资本阴影伸向了刚刚迈过“温饱”进入“小康”的国内中小投资者。  三屠中小资本 今年的股市让很多中小投资者极为郁闷,因为股市中为数不多的行情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直上直下的“坐电梯”。从11月11日至今,沪指单日涨跌超过50点的大幅异动次数超过5次,使得很多习惯于波段操作的投资老手疲于应对。 导致股指直上直下的因素很多,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股指期货大幕拉开后,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了对冲时代,进入了做空也可以赚钱的股指套利时代。各种迹象表明,这一次的暴跌固然有宏观面的原因,但是,市场中存在着一股不为投资者所知的雄厚资本,利用国内指数编制上的缺陷以及金融衍生品工具通过操纵指数和影响舆论造成市场短期大幅异动来谋取暴利。而能够在市场上具备如此雄厚资本实力和影响舆论能力的大玩家中或许就有高盛的背影。 从高盛精确出台的国内外“阴阳”研究报告来看,其出台时机和市场异动时机极为吻合,由于能够看到高盛精准研究报告的都是国内外大型机构投资者,当这些机构投资者接受了高盛的投资思路,凭借其资本实力,很容易在市场中形成急涨急跌的走势,为高盛“浑水摸鱼”掠夺中小投资者的散碎资本大放“绿灯”。这些跟随高盛投资思路资本采取的是拉高权重股吸引跟风盘、在股指冲高时逐步布局股指期货空头头寸、通过散布利空制造恐慌引发股指下跌三部曲实现的。由于中小投资者资金额度所限无法参与股指期货投资,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牺牲品。 高盛“三屠”,让刚刚20岁进入青年期的国内证券市场累累受伤。而高盛之所以能够在国内资本市场“横”着走,所依仗的不就是一张国际著名投行的“画皮”?所依仗的不过是美联储高官以及美国财政部高官多是从高盛出身的美国政界资源?因此,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者和投资者来说,在国内证券市场步入20岁之际,我们的资本市场是不是也应该发挥青年人的“闯劲”和创新精神,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色之路。走中国特色资本之路,让高盛这个国内资本市场的大鳄赚取应该得到的利益,而不是谋取暴利!

麻烦采纳,谢谢!

高盛在中国资本市场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8. 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 (美国证监会)是什么意思啊?

有人说:

他曾经权高位重

身边

美女如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