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决定孩子人生的丰盛

2024-05-15

1. 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决定孩子人生的丰盛

 父母就像工程师,在孩子脑中输入什么样的想法,孩子也会随之长成什么样子。关于金钱的使用,你传递给孩子的观念是什么呢?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为什么说寒门很难出贵子,三代才能出贵族?父母有钱,才能高机率地保证孩子将来富有吗?是什么决定孩子将来能否物质丰盛?不是物质,而是心灵。
  有一位朋友生活富有,个人气质修养也很好,她的兄弟姐妹都是如此。事实上,这位朋友的童年时代,物质很贫乏,但妈妈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时不给孩子们带回一些美好的小玩意儿,从来不对他们进行「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啊」之类的沉重感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感觉内心富足流动,长大以后到了社会上,就会凭借各自的能力获得财富,并且各有各的精神追求。
    童年的匮乏感影响孩子一生  
  「三代出贵族」指的不是必须积累三代的财富才能培养出贵族,而是指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经历三代以上才能转变。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将来能否丰盛。很多父母不愿意痛痛快快地给孩子买东西,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孩子由此得到的仍然是匮乏感,还有愧疚感,将来他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的亲子关系会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程式师,假如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潜意识中输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将来又怎能丰盛流动呢?
  带着匮乏感走入社会,被潜意识指挥着,他很容易处处体验到沉重,比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工作,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喜欢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的浪费。有的女孩就是这样,以前总是被父母说「护肤品太贵,不要用护肤品」,自己赚钱后忍不住买大量护肤品,却舍不得用,一直放到过期。
  如果父母经常传递的资讯是「计较物质是可耻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那么孩子未来很可能收入一般,在赚钱上不思进取,同时又物欲难填,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盲目囤积。 
   

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决定孩子人生的丰盛

2. 一个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取决于父母对待生活和金钱的态度,你如何理解?

在金钱上面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节约,即使现在我们比较富裕了,也提倡节俭。但节俭应该是理性消费,而不是在每个方面都要攒钱,在生活上降低品质。很多家长生活得非常节俭,并且希望孩子也不要浪费钱,并认为这样的孩子会有前途。但遗憾的是,家长和孩子的想法大不相同。但是节俭必须适度,过度节俭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我们必须承认贫困对人们的影响很大,有些人年轻时太穷,有很多东西没有办法拥有,所以他们就会有对自己的补偿心理。当有了工作和金钱,就无法控制自己花钱和挥霍的欲望。只要有一点钱,就必须买东西,不管是否需要它们。但有一次她因为这件事情丢了脸。老师要求大家都买一本字典,字典并不贵,所有的孩子都付了钱。

但是这本字典太破了,她不愿意,但是拗不过母亲。后来,当她去上课,看到别人的字典是新的,但她带的字典是旧的,让她感到一种特殊的自卑感。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让她变得节俭,当她上班时,如果公司有团建时,她通常不会去,她的同事们认为她很小气。她知道这很糟糕,但她无法纠正。这就是为什么她希望她的孩子将来不要那么节俭,从这位同学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年这件事情对她的影响非常大。



也许当他们将来和别人相处时,他们会变得自卑,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如此的贫穷。这很容易就会让他们内向的性格更加内向,对于金钱也会比别人更加渴望,他们觉得他们必须有很多钱才能有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以后的生活中如鱼得水,将来更有出息。

如果父母喜欢在孩子需要钱的时候过于节俭,这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过度节俭,在金钱上面产生自卑感。这会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们有很多需求,其中大部分都是一时冲动和不合理的要求,但家长不能事事都满足孩子的要求,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买。

3. 父母对钱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在家庭教育当中,金钱教育是一个会贯穿孩子一生的问题。
  
 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习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是直接影响孩子金钱观形成的第一人。
  
  
 但是在中国家庭,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样,是十分匮乏的。
  
 很多家长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意识。
  
 他们要么单纯地认为“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要么就压根不会在孩子面前提起钱。
  
  
 其实,真正的金钱教育,是教我们如何正确地获得以及如何对待自己所拥有的。
  
                                          
 极度穷养的孩子,自卑懦弱
  
  
 知乎有一个问题“男孩被穷养是一种什么体验”,一位网友说得很扎心:
  
  
 小时候,穷养也不过是别人晚餐红烧肉,自己吃馒头。这并不能影响我开心。
  
  
 长大后,遇到自己喜欢却条件比自己好太多的女孩时,那种自卑才是发自内心的。
  
  
 很多父母都是在年少时穷过来的,所以他们深信,物质的匮乏能够教会孩子懂得吃苦,知奋斗,但却忽视了贫穷同时也会带给孩子自卑与懦弱。
  
  
 穷不过是一时的,自卑和懦弱却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赵德汉,利用职权,贪污了2亿多元。他别墅里的现金,堆满了冰箱和床铺。
  
                                          
 但奇怪的是,他贪了2亿多元,拥有豪宅别墅,却依旧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吃着炸酱面,穿着土气便宜的衣服,骑着电动车出行,每个月给老人寄300元生活费,甚至连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都会吃掉,生活过得比别人更节俭。
  
  
 赃款被查封的时候他说:“我一分钱都没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因为从小“穷怕了”,所以他长大后把金钱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甚至不惜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他把钱垒成床躺在上面,守着一屋子的钞票,才会睡得踏实。
  
  
 他的所作所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童年时期,没有受到家长良好的教育与指引,从小物质的匮乏让他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作家刘墉曾经说过:
  
  
 我希望儿子未来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只龙虾吃得干干净净,让对方知道自己见过场面;
  
  
 而当女朋友家水龙头漏水时,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让对方知道自己绝非娇生惯养,而是有责任担当。
  
  
 父母希望用穷养孩子,来教会孩子懂得赚钱不易,不能贪图享乐,要有责任有担当,但穷养未必就能养出一个吃苦上进的男孩,甚至还有可能因此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想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吃苦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家境贫寒,也要有着正确地引导,指引孩子去树立志向,开阔格局,而不只是为钱奋斗。
  
 毕竟,人穷穷一阵,心穷穷一生。
  
                                          
 过分富养的孩子,自私骄纵
  
  
 节目《变形计》里有个女孩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16岁的女孩,却过着巨婴一样的生活。妈妈帮她穿衣服穿袜子,姑姑给她剪脚指甲,阿姨端着碗给她喂饭。
                                          
 平时的花销也十分阔绰,一个月零花钱四五万。为了做头发,还让叔叔开车送她去300公里之外的大连,花上万块人民币做造型。
                                          
 最令人跌破眼镜的是,花20块钱进回来的手机壳她2块钱卖出去,还特别有成就感。
  
                                          
 节目组采访她的妈妈时,这位母亲说:
  
  
 “我觉得女孩子就是要富养,这样在外面,金钱诱惑不了她,可以防止她走歪路。”
  
  
 为了“不走歪路”而被富养的女孩,到底被养成了什么样呢?
  
  
 节目中她对年幼的弟弟大打出手,大扇耳光。妈妈带着弟弟躲开,她就打电话给父亲告状:先是炫耀自己打了弟弟和妈妈,接着指示爸爸不许再给弟弟买玩具,俨然一副家中老大的姿态。
  
  
 他父亲在节目中说:
  
  
 “每个人都让着她,包括弟弟啊。不让着她,她真揍啊,她多任性你知道啊。”
  
                                          
 这样一味的宠溺忍让和有求必应,只会让她产生全世界都应该围着她转的错觉,自然会培养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骄纵、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富养未必能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当有一天父母的能力满足不了孩子的欲望的时候,孩子甚至有可能对父母产生抱怨和报复心理。
  
  
 曾经震惊世人的“汪佳晶弑母案”就是典型的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汪佳晶在日本留学5年,每年开销二三十万,留学5年花费超过150万元,而他的所有花销都是靠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支撑的。2011年4月1日,因为跟母亲要钱要不到,就在机场连捅了母亲九刀。
  
                                          
 汪母为了儿子四处借钱,可最后却换来了儿子的9刀连刺。
  
  
 这样一味付出的金钱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冷血,不断向父母索取,对父母的辛劳视而不见。
  
  
 真正的富养,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并重,既要让孩子见过世面,也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也一样来之不易。
  
                                          
 穷养富养,不如培养
  
  
 人们都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但真相往往是:
  
  
 穷养操作不当,孩子自卑不堪,格局狭小;富养把握不好度,孩子骄纵攀比,自私自利。
  
  
 真正的金钱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足够的钱或者是父母自己严格地把控金钱。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都不如好好地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知。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 告诉孩子金钱的来源,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
  
  
 让孩子知道金钱是父母劳动所得,能让孩子学会珍惜和感恩。而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如果能力不足的,就对孩子坦诚,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不配,而是需要变得更优秀。
  
  
 2. 告诉孩子,为家庭付出是让人一件骄傲的事。
  
  
 如果只是一味在孩子面前强调生活的压力,会让孩子内心惶恐不安。除了让孩子学会感恩之外,更要让孩子明白,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为了家庭付出是一件让人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3. 告诉孩子,爱财是人之本性,但要取之有道。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想要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也是人的本性追求,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君子爱财,一定得取之有道。
  
                                          
 4. 以身作则,理性消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给孩子做好理性消费的榜样。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消费当中,和孩子一起做好合理的消费计划,引导孩子学会通过储蓄来获得暂时买不起的东西。
  
  5. 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
  
  可以通过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给予孩子额外的“奖励”。但也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没有钱就不工作”的想法,学习、做作业,这些本就该自己做的事,不能用钱来交换。
  
  6. 让孩子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
  
  家长在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金钱只是一个等价的交换物,人的一生不能受控于金钱。
                                          
  音乐家贝多芬说过:
  
  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富不可以骄,贫不可以卑,人的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用心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乐。

父母对钱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

4. 妈妈的金钱观,决定家庭和孩子的未来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美国很多教人赚钱的书出版的大背景都离不开美国1971年后“养老保险计划”政策的变革和2008年的次级债金融危机,在这前后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经历了个人财富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公司养老”变成了“个人投资养老”,原先“永不会跌”的房地产变成了“投资人的坟墓”,就像《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清崎说的,世界金融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玩不好的人迟早要被淘汰。虽然美国经验不能直接复制到中国,但其涉及的价值观、金钱观建构的背景依然是比我们发达了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对于我们现在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应对未来时很有好处。《会赚钱的妈妈》也是这样一本书,虽然渠道和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它凸显出来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依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这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第一次站在女性和母亲的角度,用更高的视野向我们传达正面且富有希望的金钱观。拥有这样观念的母亲,对于家庭、孩子和社会的影响力也会更大。【摘要】
妈妈的金钱观,决定家庭和孩子的未来【提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美国很多教人赚钱的书出版的大背景都离不开美国1971年后“养老保险计划”政策的变革和2008年的次级债金融危机,在这前后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经历了个人财富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公司养老”变成了“个人投资养老”,原先“永不会跌”的房地产变成了“投资人的坟墓”,就像《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清崎说的,世界金融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玩不好的人迟早要被淘汰。虽然美国经验不能直接复制到中国,但其涉及的价值观、金钱观建构的背景依然是比我们发达了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对于我们现在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应对未来时很有好处。《会赚钱的妈妈》也是这样一本书,虽然渠道和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它凸显出来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依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这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第一次站在女性和母亲的角度,用更高的视野向我们传达正面且富有希望的金钱观。拥有这样观念的母亲,对于家庭、孩子和社会的影响力也会更大。【回答】
您能补充下吗,我有点不太理解【提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美国很多教人赚钱的书出版的大背景都离不开美国1971年后“养老保险计划”政策的变革和2008年的次级债金融危机,在这前后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经历了个人财富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公司养老”变成了“个人投资养老”,原先“永不会跌”的房地产变成了“投资人的坟墓”,就像《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清崎说的,世界金融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玩不好的人迟早要被淘汰。虽然美国经验不能直接复制到中国,但其涉及的价值观、金钱观建构的背景依然是比我们发达了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对于我们现在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应对未来时很有好处。《会赚钱的妈妈》也是这样一本书,虽然渠道和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它凸显出来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依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这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第一次站在女性和母亲的角度,用更高的视野向我们传达正面且富有希望的金钱观。拥有这样观念的母亲,对于家庭、孩子和社会的影响力也会更大。【回答】

5. 妈妈的金钱观,决定家庭和孩子的未来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做企业的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会算账;身边理财有道的朋友,他的父母往往也是精于财产管理,你对金钱的认识,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种子。中国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但又总催促孩子努力学习找工作。其实大人心里都很清楚,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我们是希望有钱背后的那份人生的轻松、惬意和自由。千万不要给自己、给孩子带来这样的错觉:作者:旅行瓶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a8d128d4d68来源:简书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摘要】
妈妈的金钱观,决定家庭和孩子的未来【提问】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做企业的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会算账;身边理财有道的朋友,他的父母往往也是精于财产管理,你对金钱的认识,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种子。中国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但又总催促孩子努力学习找工作。其实大人心里都很清楚,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我们是希望有钱背后的那份人生的轻松、惬意和自由。千万不要给自己、给孩子带来这样的错觉:作者:旅行瓶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a8d128d4d68来源:简书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回答】
友友,真心没听懂,可以再说得具体一些不【提问】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做企业的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会算账;身边理财有道的朋友,他的父母往往也是精于财产管理,你对金钱的认识,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种子。中国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但又总催促孩子努力学习找工作。其实大人心里都很清楚,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我们是希望有钱背后的那份人生的轻松、惬意和自由。千万不要给自己、给孩子带来这样的错觉【回答】

妈妈的金钱观,决定家庭和孩子的未来

6. 妈妈的金钱观,决定家庭和孩子的未来

本文参与优享话题夺宝,话题“金融经济”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美国很多教人赚钱的书出版的大背景都离不开美国1971年后“养老保险计划”政策的变革和2008年的次级债金融危机,在这前后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经历了个人财富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公司养老”变成了“个人投资养老”,原先“永不会跌”的房地产变成了“投资人的坟墓”,就像《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清崎说的, 世界金融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玩不好的人迟早要被淘汰。 
  
 虽然美国经验不能直接复制到中国,但其涉及的价值观、金钱观建构的背景依然是比我们发达了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对于我们现在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应对未来时很有好处。 《会赚钱的妈妈》也是这样一本书,虽然渠道和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它凸显出来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依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这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第一次 站在女性和母亲的角度,用更高的视野向我们传达正面且富有希望的金钱观。 拥有这样观念的母亲,对于家庭、孩子和社会的影响力也会更大。
                                          
 《会赚钱的妈妈》的作者是美国的克里斯特尔潘恩,为了摆脱结婚初期和有了三个孩子之后的财务困境,她和丈夫互相扶住,不断尝试增加收入的方法,最终发现了自己最合适的创业领域:写作与演讲,还创办了著名的Moneysavingmom.com网站。现在她致力于帮助全球的妈妈实现财务规划和财务自由,可以说是一名非常接地气、非常让人服气的作者。
  
 瓶子从三个方面来讲述《会赚钱的妈妈》中提倡的金钱观:认识、收入和支出。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做企业的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会算账;身边理财有道的朋友,他的父母往往也是精于财产管理,你对金钱的认识,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种子。中国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但又总催促孩子努力学习找工作。其实大人心里都很清楚,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我们是希望有钱背后的那份人生的轻松、惬意和自由。千万不要给自己、给孩子带来这样的错觉:
  
 “每天工作16个小时很辛苦很值得表扬”、“找工作必须要像白领、金领出入高端写字楼才算成功”、
  
 “我拼命工作没时间陪家人但我这样做是为家人好”之类的。
  
 
  
  
 作者潘恩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告诉我们,她认为最好的财富自由是:
  
 说白了就是, 想办法用自己的长项赚钱,还不耽误自己和家人享受生活。 这才是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正向的金钱观。金钱买不来幸福,金钱不是一个人努力的最终目的,但金钱可以让你实现更大的价值,让你“鱼和熊掌兼得”。
  
 这就够了!不要想着我是硕士毕业,就一定要去当经理;我是博士毕业,做个小生意太丢脸了。北大毕业生照样卖猪肉,小学没毕业的也可以靠一手好书法谋生。
  
 
  
  
 《会赚钱的妈妈》从在字里行间注入了独立精神。作者潘恩的丈夫杰西还在读法学院时,她就怀孕了,迫于家庭生计,潘恩开始了寻找在家创业赚钱的方法,这就是独立的开始。如果换作其他人,可能早就寻求父母的帮助,甚至还有不少女孩儿以“全职妈妈”作为人生目标,以至于“全职妈妈”这个名词被认为是贬义。当然,这里的“独立”不仅指独立于丈夫,还指独立于专业、独立于工作等。
  
 作者潘恩与她的丈夫杰西是最好的一种婚姻相处模式,即夫妻互相扶助的模式。一开始杰西在读书,潘恩就努力兼职补贴家用;后来杰西开了律师事务所非常繁忙,潘恩在带好孩子的同时努力开拓事业;然后杰西看到了潘恩的努力,给予潘恩一个最重要的事业提示;最终潘恩创立了Moneysavingmom.com,成为了演说家和作者,而杰西也脱离了繁忙的事务所工作,来帮助潘恩一起经营。他们现在两个人、三个孩子、赚好多钱,还有很多时间互相陪伴。
  
 《会赚钱的妈妈》中提到了几十位全职妈妈创业成功的案例,其中没有任何一位提到她之前所学的专业,作者潘恩自己也只字未提之前的专业。尤其在我国,大部分人的专业是在填志愿那几天草草决定的,又何必让它限制你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呢?
  
 独立于专业,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发掘自己的潜力:技能、天赋、激情、知识。
  
 《会赚钱的妈妈》在全书的第二和第五部分告诉我们,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百度“市面上有什么好的兼职”,而是思考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再去探索它给你列出的N种参考,会事半功倍。也就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你不应该先考虑市场的“需求”,而应该先考虑你能“供给”什么。
                                          
   技能和天赋  
  
 可以是高大上的计算机、金融、设计技能,也可以是厨艺、园艺、缝纫、家务等等。
  
 可以试着问自己:“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让我帮过什么忙?”、“你从小时候就很擅长的是什么?”来发现。不要羞于展示自己的技能,不必比全世界所有人都好才叫好,只要比你周围的人有所擅长,就是好。
  
   激情和知识  
  
 支持个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动力。你可以对健身、理财、摄影很有激情,也可以对自然、幼儿教育、音乐很有激情,无论什么,一定要源于你的热爱,如果可以,为了热爱再多学一点知识,变成专业。
  
 比如,Amy从小就喜欢带着纸笔写作,长大之后偶然的机会让她成为了影子写手。Amy花了好多年才发现这份事业很适合她,这让她在35岁生孩子之后,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支配和陪伴孩子。
  
 比如,微博上有好多全职妈妈,就是能做出好看的儿童餐,赚足了流量费。
  
 又比如,Diana有一次嫌商场给自己改的裙子不好看,就自己动手改了裙子,穿出去之后被朋友和路人夸奖,陆陆续续有人拜托她帮忙改裙子。名声在外之后,Diana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更多的商业管理和员工管理的知识,最终受到启发,决定与其自己开服装店忙不过来,不如为服装店提供咨询服务。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这样依靠国家生活和养老的工作时,我们当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的机会遍地都是, 与其做被收割的“红利”,不如自己去收割红利 。即使像美国这样你完全不工作也可以救济的环境,也是极度崇尚创新创业的。《会赚钱的妈妈》在全书中一直强调创业,注意,作者潘恩一直在说的是“妈妈的事业”,而不是简单的“兼职”。
  
 成立和管理公司是很复杂,但创业不复杂。 你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坚持下去。 《秘密》有一句名言:“当你行动起来,整个世界都会帮助你。”
  
 行动起来!如果你想写作赚钱,那就开一个公众号先写起来;如果你擅长理财,那就先试着帮助身边的朋友制定理财方案;如果你擅长厨艺,那试着把这件事情传播出去;如果你擅长哄小孩,那就帮更多的人哄小孩……
  
 要知道,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点都不拥挤,绝大部分人都会在半路自动放弃。 
  
 当然,如果决心做成事业,也需要从长计议,如需要考虑使命陈述(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你对别人的价值。比如,宜家的使命是让普通老百姓用上好家具)、制定目标(一个月后、半年后、一年后要实现什么目标?获得多少收入?一周为工作投入多长时间?)和市场营销(利用口碑、新媒体、线下聚会和人脉进行市场营销)。更具体的创业事宜可以参考《会赚钱的妈妈》第四、六、七章。
  
 如果妈妈学会了独立,孩子一定也能够独立。一本专注于儿童金钱观培养的书籍《儿童财商养成书》中也提到了独立的重要性,比如从小为孩子设置独立账户、鼓励他们思考独立赚钱的方法等,而这一切都少不了妈妈的身体力行的榜样。
  
 
  
  
 支出比收入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作者潘恩的每一笔支出,都是她认为非常具有价值的。她会花钱储蓄、花钱扩大视野团队、花钱投资于人际关系,也会花钱用于捐赠。在这里,瓶子就说最重要的两点。
  
 《会赚钱的妈妈》很明确地指出,赚钱不是为了消费。最新上市的小玩意、豪华汽车等都不是我们赚钱的目的。很多妈妈致力于“怎么”省钱,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省钱。假设一场大火把你家里的东西烧个精光,你觉得你还剩下什么?专注于你认为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地方,去花钱。
  
 作者潘恩为自己确定赚钱愿景时,她说:
  
 作者潘恩提倡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捐赠,包括利用钱、物品和技能去帮助其他人,这不仅有助于减税(因为美国规定捐赠可以抵税),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当然,这是相对自私的考虑。更长远的考虑,潘恩认为,慷慨不仅仅指捐赠,而是一种与世界相连,与他人互相付出与成就的心态。
  
 
  
  
 一个人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如影随形,拥有对金钱的正确认识,意识到金钱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此其一;用独立精神获取收入,发现自己的擅长,不断学习进取,此其二;善用支出,将金钱用在你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地方,此其三。
  
 而母亲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 拿破仑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一位母亲影响三代人,家庭是最小的“法人单位”,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无论你现在是妈妈还是爸爸,都要肩负起自身金钱观的完善和引导孩子金钱观的重任。 
  
 《会赚钱的妈妈》在书的最后,提出了"会赚钱的妈妈的宣言",里面的每一条,是我们传达给孩子和社会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更是我们和家人一起努力让未来更美好的愿景。

7. 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影响孩子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在家庭教育当中,金钱教育是一个会贯穿孩子一生的问题。
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习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是直接影响孩子金钱观形成的第一人。
但是在中国家庭,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样,是十分匮乏的。
很多家长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摘要】
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影响孩子【提问】
你好【回答】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在家庭教育当中,金钱教育是一个会贯穿孩子一生的问题。
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习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是直接影响孩子金钱观形成的第一人。
但是在中国家庭,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样,是十分匮乏的。
很多家长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回答】
看到请回复,让样样老师进一步分析来帮助你!【回答】

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影响孩子

8. 如何看待父母对孩子的金钱观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