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2P平台纷纷赴美上市

2024-05-14

1. 为什么P2P平台纷纷赴美上市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我国的P2P网贷市场还不够成熟,相关监管政策在趋于完善,P2P网贷平台尚处于合规前的整改期中。在这种大环境下,P2P平台在国内上市机会渺茫。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仍有不少的传统企业在排队上市,再加上,最近乐视网IPO遭追溯调查,多名前发审委委员被查,新一届发审委对IPO审核趋严,这就进一步减缓了企业上市的进程。因此,P2P平台想在国内上市就势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
而从国外来看,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市场对于网贷市场更加成熟,政策也比较完善,再加上,美国自身也有P2P平台上市,因此,美国政府对P2P这种模式更容易接受。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我国的P2P平台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美国股市实行注册制,公司上市排队时间较短,能够尽快满足投资方获利退出的需求,符合P2P平台各方的利益诉求。
综合这两点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的P2P平台都要扎堆赴美上市了。但对于P2P平台而言,海外上市并不等于高枕无忧。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政策正在收紧,属于一个政策调整期。政策的调整会对上市工作造成一些影响,包括上市之后未来的发展,因此上市需要做好风险防控的准备工作。
另外,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中国经营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赴美上市以及上市成功之后,也要受到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以“严”著称,并且监管成本非常高。一系列的监管会使企业达到监管要求的经营成本、合规成本大幅提高。而且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往往没有中国的高,能不能通过上市实现融资、再融资的目标,也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考验。
对多数投资者而言,会偏好投上市后的P2P平台,觉得上市后的平台对外进行的信息披露必须满足上市公司披露标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虚假数据,对此,我认为,标的的信息披露和上市后的财报披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多关注标的的信息披露、平台的信息披露,而非半年、一年的年报披露。因为标的的信息、平台的信息披露直接关乎投资人的利益安全。
同时我想提醒大家,判断平台是否合法、合规并非是否上市决定的,而是从平台的整体情况来衡量,如平台的运营人员、标的信息、风控模式、注册资金等等。

为什么P2P平台纷纷赴美上市

2. 上市公司的p2p跑路了吗

截至2018年11月20日,上市公司参股、控股以及直接股权上市的P2P网贷平台112家,其中上市公司控股平台44家,上市公司参股平台61家,直接股权上市平台7家。
截至2018年11月20日,正常运营的上市系P2P网贷平台有75家,其中上市参股平台41家,上市控股27家,股权上市7家;出现问题的上市系P2P网贷平台共12家,有8家是上市参股,4家上市控股;25家停业、转型及争议平台中,上市参股12家,上市控股13家。
截至2018年至今,P2P网贷行业已有7家正常运营平台赴美上市成功,其中4家在纽交所,3家在纳斯达克。7家平台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年和2018年。
特别提示:背景只是上市公司对P2P网贷平台发展的认可,出借人不能仅以这一个指标作为选择平台的标准,而应结合合规进度、资产端类型、平台舆情等多维度指标综合考量。您可以看看我们平台,我们是做汽车众筹的,模式和P2P大同小异,但现在来看比网贷更有优势

3. 美国P2P“鼻祖”凭什么上市

北京时间12月12日,全球最大的P2P公司LendingClub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P2P平台。LendingClub的IPO价格为15美元,上市首日涨幅高达56.2%,收盘于23.43美元,当日市值达到85亿美元。
  这家盈利并不美妙的公司早在路演阶段就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几轮路演之后,12月9日,该公司将发行价区间由之前的10美元到12美元上调至12美元到14美元,按发行数量5770万股计算,最高融资额相应地由此前的6.35亿美元增至8.08亿美元。
  与其他P2P公司一样,LendingClub盈利能力不高,今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1650万美元,去年净利润500多万美元。LendingClub贴现率在5.6%~17%,净累积预期损失2.0%~21.9%。


  与国内P2P公司相比,LendingClub的收益率并不算高,历史投资回报率在7.56%~22.68%,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LendingClub的优势在于定价、风险控制与持续经营能力。
  作为一个撮合交易平台,LendingClub负责为借贷双方撮合,一旦撮合成功,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担保的犹他州特许实业银行WebBank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同时WebBank将债权出售给LendingClub,LendingClub再将债权以收益权凭证的形式卖给出借人以完成借贷交易。公司负责贷款的审批和定价,贷款对应票据凭证的发行,以及贷后月度收款付款以及逾期后催收等服务,WebBank发放贷款,最终形成债权凭证,贷款产生的违约风险、提前还款和再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LendingClub的风控系统极佳,P2P风控不再是神话。公司自行开发了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在得到用户授权后从美国Experian、TransUnion和Equifax三大征信局获取用户的信用分数,将高于某个分数线的借款人的借款请求放置于平台上进行筹资。3家征信局通过提供数据获取盈利,与交易是否达成无关。LendingClub在筹资过程中将该分数持续呈现在平台上以供出借客户进行参考,有时候还需要借款人验证其他信息。目前只有10%的贷款申请被批准,约90%的贷款申请被拒绝。
  与传统交易相比,LendingClub效率极高。申请贷款简单,线上操作,风控有效。LendingClub的贷款审批只需7到14天,提供的个人贷款额为1000美元到35000美元,小型公司10万美元,贷款利率从6%至24%不等。
  投资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风险等级的贷款,既可以选择最高信用等级A级的贷款,也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G级贷款,还可以选择不同风险和不同收益的贷款组合。借款人的借款利率低于信用卡的利率。
  公司有明确的持续经营能力。LendingClub主要收入包括三方面:撮合交易过程中收取交易费,即借贷息差,范围1%~6%;向投资者收取的服务费;向投资基金收取管理费,费率每年0.7%到1.25%不等。
  交易手续费是LendingClub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交易手续费收入占总收入的93%。除手续费外,借款人还可能需要支付三类费用。第一是未成功支付的费用,逾期还款的费用,处理支票的费用。
  美国对P2P公司的监管有逐渐严格的趋势,在SEC注册管理,经历金融危机的美国在证券化方面不会听之任之。
  一家好的P2P公司必须具有如下特点:撮合高效、信用可控、想象空间巨大。 LendingClub平台利率虽然只有10%左右,与中国同类公司相比并不起眼,但最高的往往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才能做得最久。

美国P2P“鼻祖”凭什么上市

4. 富二代实控人曾“醉心”于P2P,控股股东豪掷2.45亿“填窟窿”

    来源:新浪财经  
    近日,浙江野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野风药业”)更新了招股书,并回复了深交所的首轮问询。事实上,野风药业创业板IPO申请早在2021年5月就获得了深交所受理,并且同年的7月其审核状态就为已问询,然而直到2022年3月16日,公司首轮问询回复才“姗姗而来”。  
     
     其实,仔细翻阅野风药业的回复函,就不难发现公司为何要历时8个月才对外披露。除了本身业绩下滑、研发投入不足以及通过第一供应商频频进行“转贷”行为外,野风药业实控人俞蘠也是问询函中的焦点,其曾经创业P2P未果、投资影视等“前尘往事”也一一浮出水面。  
     
     
     富二代实控人曾   “醉心”于  P2P  ,   控股股东豪掷   2.45  亿“填窟窿” 
     资料显示,野风药业主营业务为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甲基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等特色原料药及其中间体,下游制剂涉及抗高血压药尤其是妊娠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药物、抗帕金森病药、抗真菌药等。报告期内,公司甲基多巴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收入占比超5成,占比相对较高。  
     
     
     目前,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野风集团,持股比例为46.53%,实控人俞蘠通过野风集团、野风创投、野风控股合计持有68.83%的股份。
     
     
     
                                           
     
     
     此外,控股股东野风集团旗下业务涵盖地产、医疗、农业、金融等多个板块,俞国生家族也曾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单。然而,说起俞国生的儿子,也就是野风药业现任董事长和实控人俞蘠,虽然也是个热衷于创业的“富二代”,但经营成果并不乐观,最后还要靠家族财力收拾烂摊子。
     
     
     招股书显示,俞蘠出生于1985年,2007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在加拿大金濠会所任副总经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浙江缔顺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先后担任野风药业董事职务,并于2015年8月至今,任野风药业董事长。目前,俞蘠还在杭州幕客佳乐影业有限公司、浙江纵横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兼任董事或总经理等管理职务。
     
     
     而在此之前,俞蘠还曾在P2P、影视等领域进行投资,不但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甚至还引起一些争议。
     
     
     2014年9月,浙江金麦穗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麦穗金融”)成立,并推出的一款名为“点点搜财”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理财平台,俞蘠持股51.52%,为金麦穗金融第一大股东,并担任该公司董事长。2018年,国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力度加强,为了完成政府要求的清退,野风集团不得不给“醉心”于P2P的俞蘠垫付了2.45亿元的兑付款。
     
     
     
                                           
     
     
     哪怕背后家族势力再强,一次性拿出2.45亿元填补窟窿,也不得不“变卖资产”。野风集团为P2P平台垫付的资金分别来自出售股票、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银行借款。与此同时,对于野风药业与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控人等的资金往来情况,深交所也在问询函中多次进行追问。
     
     
       IPO   前夕剥离高毛利子公司,  研发能力孱弱六年无“更新” 
     
     
     在外“混不好”的富二代,回家继承家业就能万事大吉了?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野风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3.8亿元、3.6亿元和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3205万元、6555万元、8587万元和3599万元。近年野风药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同时,野风药业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51%、40.30%、39.04%和34.25%,近一年也有大幅下滑。
     
     
     对于毛利率下滑原因,野风药业给出解释是,由于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上游化工原料价格上涨,增加了产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外销收入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20年6月以来持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的占比由2018年的23.83%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9.4%。
     
     
     然而,猫妹却发现在IPO前夕,也就是2019年末,野风药业将原子公司浙江康吉尔药业和东阳市子阳热能等与原料药主业无关的业务划入伟升实业。虽然二者营收入合计仅占野风药业的2成,然而康吉尔主营大输液产品业务,毛利率每年均超过53%,远高于野风药业旗下其它产品。也因此,深交所要求野风药业说明其剥离两家子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
     
     
     除此之外,标榜“创新、创造、创意”特征的野风药业,其研发能力却是备受市场质疑。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野风药业研发费用分别约为732万元、976万元、1289万元和62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59%、2.55%、3.56%和3.59%。而且自从2016年后,野风药业已近6年无任何专利成果产生,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现有的5个境内专利居然有3个为他人共有专利,而境外的5项专利均为授权发明专利。
     
     
     另外,报告期内,野风药业还通过第一大供应商山东泓瑞频频进行“转贷”行为,频次高达23次,涉案金额高达1.46亿元。对此,深交所也在问询函中进行了追问,要求野风药业说明“转贷”事项形成的原因、资金流向、具体用途、是否存违法违规及被行政主管机关处罚的风险。野风药业称,由于公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公司需要通过供应商等取得银行贷款,以获取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开支,且“转贷”事项不存在违法违规及被行政主管机关处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