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规模再次下降,对当前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2024-05-15

1. 外汇储备规模再次下降,对当前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对正常形态的回归,应该是正面利好消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外汇储备规模一直在上升早就超出了中国经济需要的规模,最后导致的国内人民币超发的种种弊端。
外汇储备过多对我们中国的影响:
正面:
1、可以抵御金融风险,防止国际上的热钱进行投机 
2、可以保证进口的需要及人民和公众使用外汇的需要(如出国留学等)
负面:
1、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汇占款过多,使央行不得不发行等值的本币
2、外汇贬值,大量的持有美元,在美元贬值的预期下我们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在降低,所以当前成立了专门的投资公司进行外汇的管理,传统上我们国家持有的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低,现在也在购买如石油等战略资源作为储备。如日本的外汇也很多,他们从来不砍自己本国的树木,大量进口国外的木材和石油储备在海底,据悉日本的石油储备至少可以满足2个多月的需求,而我们中国恐怕可能一个星期也撑不了。
3、外汇储备过多造成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国际上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当前国内房地产投资过热,给经济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外汇储备规模再次下降,对当前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2. 外汇储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看完长知识了

3.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分析

随着今年中国大幅减持美国国债,在进入下半年后,美元开始爆发强劲的上涨行情,随着美联储加息落地,中国外汇储备又一次迎来大量的换购潮,相比曾经3.99万亿美元的峰值,中国截至11月末的外汇储备最新数据为3.0516万亿美元。近两年半里,中国外汇储备进入“减重”周期。那么,到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还会剩多少呢?



中国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多少是适度规模,并没有一个统一指标,以前外汇储备超‘4万亿’时有人认为外储过多了,但降到‘3万亿’有人又担心不够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市场应该更关注目前外汇储备能否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能否抵御外部风险冲击,而非一个具体点位。

“判断外储是否健康要看合宜度,‘太胖’或者‘太瘦’其实都不健康。”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告诉中新社记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一套测算国家外储充足率的方法,根据上述方法,若将中国按照固定汇率制度来考虑,显示中国合宜的外储在2.6万亿美元左右。“外储不是越多越好,降了也并非就不健康。”

对于中国外储的存量,中国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董事杨子亚表示,3万亿美元是中国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包括高流动性的外汇资产),并不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持有的外汇及外汇资产,也不包括中国政府持有的其他储备资产。“这样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还有何担忧呢?”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分析

4. 中国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中国每得到一美元就会把它作为外汇储备存到央行里,并且把这一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给厂商,造成每年人民币的过度发行,货币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中国出口形势会下降,打击出口行业,经济下调,迫使政府筹资(印钞票)投资,拉动经济,这样反复循环,经济很可能在某一时点进入滞涨阶段。大量单一的外汇储备会增加外汇风险,美国不断对人民币的贬值,实际上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大量缩水,至今已经贬值超过20%,外汇储备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实际上也是中国和美国博弈的筹码,中国如果在东南亚大量减持、抛售美元,对于美元霸主地位必然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美元破产。外汇储备还可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陆政府紧急动用500——800亿的外汇储备使得香港挺了过来,外汇储备也是一个主权国家财富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资本

5. 如何应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下降

加强汇率预期管理,释放坚定、明晰的政策信号。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强烈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贬值预期可以自我强化并自我实现,不但打击投资者信心,也会导致短期内出现“汇率超调”,加剧跨境资本外逃,进而冲击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为此,管理层需要加强和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和预期引导,积极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节奏释放国内资金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下半场”,私人部门对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有了更高要求。“藏汇于民”不仅能实现私人部门对风险的精准化管理,扭转以外汇储备的方式管理财富的低效率格局,同时也是未来打通人民币体外循环,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关键环节,进而有助于从根本上摆脱困扰发展中经济体的“原罪”问题,转变被动防御外界冲击的不利局面。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私人部门偏好可能发生集中逆转的情况下,需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把握好“藏汇于民”的节奏和力度,有节奏地释放私人部门对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避免国内资金集中涌出引发风险。

借鉴西方国家移民管理经验,提高输入资本的使用效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黄金与美元脱钩以及浮动汇率合法化导致各国难以找到有效的手段约束储备货币输出国的行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信用输出国频繁采取量化宽松的措施导致过剩的流动性涌入发展中经济体,并以外汇储备的形式积累下来。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些流入的资金中,套利性质更强、波动性更大的短期资金占比快速上升。这类非生产性资金更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增加实体经济“美元周期”的风险敞口。因此,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移民管理经验,根据流入资金的性质有选择的加强资本账户管理,提高输入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率。减少“短期性债务性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挤出外汇储备中的水分。避免外汇储备在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时成为积累冲击的蓄水池;在国际资本集中流出时,巨额外汇储备又成为保证其资金安全流出的“降落伞”。

如何应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下降

6. 中国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对利与弊

总的来说 中国人口太多 在解决就业和温饱的前提上看 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利: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我国贸易顺差也持续增加 从而增强了我国抵抗金融海啸的能力 也大大地增强了我过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 可以大量购买海外资产 购买先进的国外设备和技术 在增强我国实力的同时又为我们的贸易国循环了消费 
弊:持续的贸易顺差是的贸易国之间产生强烈的贸易摩擦 拿美国为例 美国出现了多年的贸易逆差 本国货币每年呈现流出之势 从而大量减少了购买本国商品的需求 内需降低 货币贬值 促使美国要求我们中国人民币升值 用外汇储备购买该国的债券和其他资产 这样就可以缓解美国资金外流 也在此同时促进了美国的消费和就业 而我国则会出现顺差减少 逐渐有时会出现逆差现象 我们也正好进入一个经济转型周期 从而以内需消费为主

7. 如何应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下降

 加强汇率预期管理,释放坚定、明晰的政策信号。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强烈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贬值预期可以自我强化并自我实现,不但打击投资者信心,也会导致短期内出现“汇率超调”,加剧跨境资本外逃,进而冲击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为此,管理层需要加强和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和预期引导,积极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节奏释放国内资金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下半场”,私人部门对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有了更高要求。“藏汇于民”不仅能实现私人部门对风险的精准化管理,扭转以外汇储备的方式管理财富的低效率格局,同时也是未来打通人民币体外循环,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关键环节,进而有助于从根本上摆脱困扰发展中经济体的“原罪”问题,转变被动防御外界冲击的不利局面。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私人部门偏好可能发生集中逆转的情况下,需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把握好“藏汇于民”的节奏和力度,有节奏地释放私人部门对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避免国内资金集中涌出引发风险。

  借鉴西方国家移民管理经验,提高输入资本的使用效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黄金与美元脱钩以及浮动汇率合法化导致各国难以找到有效的手段约束储备货币输出国的行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信用输出国频繁采取量化宽松的措施导致过剩的流动性涌入发展中经济体,并以外汇储备的形式积累下来。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些流入的资金中,套利性质更强、波动性更大的短期资金占比快速上升。这类非生产性资金更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增加实体经济“美元周期”的风险敞口。因此,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移民管理经验,根据流入资金的性质有选择的加强资本账户管理,提高输入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率。减少“短期性债务性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挤出外汇储备中的水分。避免外汇储备在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时成为积累冲击的蓄水池;在国际资本集中流出时,巨额外汇储备又成为保证其资金安全流出的“降落伞”。

如何应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下降

8. 如何应对中国外汇储备快速下降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
,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2.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对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而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从而导致其规模迅猛增长。2005年和2006年,随着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向着意愿结售汇制的改革,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逐渐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汇率的弹性不足
  虽然我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汇改前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价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采取了放弃了钉住美元而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策略,并立即升值2.1%。今年以来,又升值3.2%,但汇率弹性还是有限。政府一直将维持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这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同时,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并由于可稳定预期投资收益而促使外资大量涌入,增加了资本项目顺差。
  4.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盯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最终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