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明智,阅读《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感悟和洞见

2024-05-14

1. 读书可以明智,阅读《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感悟和洞见

读书使人明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这是我阅读《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后的感受。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即是比较原始的爬虫类大脑的人,对于任何事情,习惯于得过且过,懒得动脑筋,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过得比较糊涂。
  
 自从参加笑薇读书营,学习了多种读书方法之后,用边读书边思考边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感觉自己大脑转动得快了,对事物间的一些联系比较容易发现。
  
 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条理了很多,不似以前大脑里混沌一片。
  
 在阅读《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一书时,我内心是抗拒的。看到书中多是我不熟悉的词句,看起来晦涩、高深又繁多,尤其是读前面三章时,内心真的很崩溃。
  
 第一章就那么短短的两页,我反复读了几十遍上百遍,一个词一个词的抠,弄不明白,思路又混乱。
  
 然后就往后翻翻,企图找到点解释和灵感,可是越看越多,脑海里越混乱,整整思索并愁了两天。
  
 最后才好象懂了但又有点堵在某个点上的那种状态下,才免强写完了第一篇读书笔记。
  
 真真正正崩溃了的时候,是在第二章,这一章整整扣了五六天,就那个拆“切”法,前面“切”名词还容易理清点,多维“四度”那儿没给我卡死在里面。
  
 那些企业名词对我这种生活小白,简直是天书了。一次次产生了放弃读这本书的念头。
  
 一个词在书里翻了前面找后面,前面学过的词,在后面再看到时,又倒回去再仔细的咀嚼。
  
 那个MECE原则,即不懂英语词汇,又理解不了书中的解释。最后想起来万能的百度,去查看后,再结合书上的解释,才完全理解了它的含义。
  
 在写第二篇日记时,为了弄明白“切”分定义演员人物星值的准确数据,我拿出了当年学数学时的劲头,在纸上一遍遍地演算,计算每个子类目上的具体分值,最终弄懂了这些数据逻辑与每级类目的算法,演算出精准数值。
  
 
                                          
 抠明白了这一章,第三章时的阅读就顺畅了一点。当完成第三篇读书笔记的时候,大脑里对这本书的概念才算真正的理解和明白,对结构化战略思维有了清晰的逻辑框架。
  
 写出了第三篇读书笔记时,我感觉自己大脑豁然开朗起来。自己好象活过来了,这一个周的煎熬,若不是笑薇老师和芒果班班、及读书群里、好多书友们的鼓励和答疑,我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
  
 书中的下部虽然内容很多,但是已经对此战略思维没有思维障碍的我,阅读和理解便通畅快速多了,这时候的思路很通达。
  
 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新概念,理解起来很容易与前面或以前的知识加以联想,自动关联,好象大脑会自觉去搜索相关信息。
  
 在第五章第一节——对问题本身的推敲是思辨者的行为特色,归纳“敲钉子事件”的两种思维特点。
  
 第115页中间一段讲战略思维是在“做”之前,强迫当事人跳出思维定式和实施细节,从全局和需求角度考虑问题并定义问题本身,是强调理性“想”的思维。
  
 读到这个“想”字的刹那,我突然有种明悟的感觉。也真正的理解了书中讲的“战略思维是解决’解决什么问题’的问题逻辑思维方式。”
  
 由此我脑中闪现了一节相关内容,是我在读张萌的《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书中,张萌帮小伙伴设计人生梦想蓝图时的七联问,这些问题对于梦想设计路径的规划很有帮助。
  
 当时,我在想,张萌太厉害了,无论是谁,只要你说出心中的梦想,她都会根据梦想,通过一层一层的发问,追问出这个梦想的真假和路径的对与错,综合找到适合梦想者的梦想和实施路径。
  
 当时,我感觉太神奇了,对她的这种思考问题的能力羡慕不已,总是幻想有机会跟她学习,自己有一天也学会象她一样的超能力。
  
 而我学习到《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的这个“想”字的一刻,联想到了张萌老师的追问梦想路径的问题时,忽然明白,她用的这个思维不就是这个结构化拆“切”法吗?这两种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是一样的啊。
  
 我当时非常激动,我是不是已经学到了张萌老师的那种思考问题的逻辑方法了呢?应该是的。当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幸好自己坚持下来了,坚持啃下来这本书,要不然就失去了学习这曾梦寐以求的思考问题的好方法了。
  
 那一刻我也想起了,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里讲过,对于读书类目,要学会试着跳出自己喜爱的舒适类目图书,去大胆地阅读重未接触的类目范围。
  
 自己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对朋友熟人推荐的书单要来者不拒,去认真阅读,会遇见不一样的新认知,原来这是真的,这个道理将让我铭记。
  
 读书的道理与日常生活中为人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只有遇到困难,坚持不放弃,才会找到你想得到的真知;只要勇敢跳出舒适区,在新的领域大胆尝试,才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读书可以明智,阅读《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感悟和洞见

2.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第5-9章
  
  
 新麦肯锡五步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串起战略项目解决从开始到交付的5个关键步骤:定义问题、结构化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交付。
  
 在第一步定义问题环节,作者给我们举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就是关于女人买包的问题,女人之所以喜欢买买买,背后的逻辑其实是把钱分成了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只要让她觉得所有的钱都是自己的钱,就不会再肆无忌惮的花钱了。所以问题其实并不是表面的问题本身,而是要看到它背后的逻辑。
  
  
  
 所以说,在定义问题时,第一步是要摸清问题的大背景,从全局角度看待这个具体问题。第二步要定义成功解决问题的最终验证标准。第三步是要明确问题的边界。第四步是要弄清楚解决问题时的限制条件。第五步需要明确问题解决的相关人员和责任人。第六步是明确能调配的资源。
  
  
  
 而在第二步结构化分析中,“切”问题是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核心,逻辑是结构化分析的必备基础。主要有两个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理出个别具体的结论。
  
  
  
 例如:我们看到的第一只乌鸦是黑色的,看到的第二只乌鸦也是黑色的,直到看到的第N只也是黑色的。后来发现,没有见过其他颜色的乌鸦。因此,我们总结,乌鸦是黑色的。这是归纳法。
  
  
  
 古人云:“天下乌鸦一般黑。”学会了这条规则之后,有人说路上见到一只乌鸦,不用去看也可以推断这只乌鸦是黑色的。这是演绎法。
  
  
  
 第三步: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的关键举措是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与一般业务研讨有明显的区别。在心态上,它要求团队成员以放松的心态参与讨论,不要努力显示自己的聪明或高明。在讨论中,任何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观点是“愚蠢的”。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头脑风暴的成员自由畅谈,对事不对人地坦诚反馈,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个意见。
  
  
  
 第四步:验证假设
  
 为信息收集而做的验证假设调研工作分为两种:案头调研和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要对被访者有足够的尊重,尊重表现在通晓换位思考,懂得聆听和提炼。
  
  
  
 比如有一次高晓松在访谈C罗的时候,就说了一句很不尊重的话:“你准备什么时候退休?”对于精力旺盛不服输的C罗来说,这就是一种不尊重的体现。
  
  
  
 另外要知道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是一个逐渐深入的反复循环过程,也是新麦肯锡五步法的主干。
  
  
  
 第五步:交付
  
 交付时实际上市一种高效的商务沟通,这种商务沟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讲故事”,但是这里的讲故事不是忽悠,而是遵循故事线原则,可以简化为3W2H,即为什么、用什么、怎么解决、为什么是你、投入产出。

3.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读书笔记(3)

彭小六在他的《洋葱阅读法》之快速阅读中给我们分享了一个能帮助我们快速阅读的口诀——“因概少切复”,这也是快速阅读的五个关键步骤: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其中切重点是辅助我们理解概念,以便让我们快速获得认知的重要环节。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一书中也提出:战略思维要求我们超越问题的细节,从更高层面看待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分析得越深,获得的洞见越多,解决问题也就越快。
  
 这里的分析也就是“切”,“切”是结构化拆分的常用叫法,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本功。学会了如何切问题,并能以树状的逻辑结构呈现出框架,就能帮助我们在做事之前“想清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洋葱阅读法》的切是深挖,重在理解;这里的切是多重思维的维度碰撞,穷尽所有可能,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分析框架,快速得出结论。
  
 例如,我们分析“人”,从性别可以切出“男人、女人”、从职业可以切出“医生、老师、工人”等、从地域可以切出“南方人、北方人”……如果按照结构化战略思维能力切分,世界上的人就会被分成两种“思辨者”和“吃瓜群众”。
  
 切分名词时,要注意“切”的基本规则:MECE原则,即子分类相互独立无重叠;子分类加起来穷尽全部可能。以按性别切分为例: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逻辑上不重叠,符合第一点;男人和女人是人类的总和,符合第二点。
  
 MECE原则不光是切分名词的规则,也是问题逻辑切分的关键。
  
 学会了“切”这个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本功,可以迫使我们放弃常用的“惯性思维”去看问题,更多的启用“慢性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成为一个能做出正确判断的思辨者。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读书笔记(3)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