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

2024-05-14

1.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我们单单的从名字上来看,认知+行为,认知就是观念,我们对待不同事物所产生的不同的理解和反映(有些是固化的,有些原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只是被压抑着的);行为,从经典条件反射的科学实验来看,如果改变了我们固有的行为方式,重建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会随着重新改变的行为而顺应(发展心理学有过这样的段落:婴儿的心理起源于动作。换句话说,人类的最初的心理变化是随着动作发展而来的{我突然想到,男女关系的问题--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如果只有嘴上而没有具体行动上的爱,确实很难打动女人心})。一个主张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就能够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一个主张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就能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当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这里所讲的认知行为疗法。
  
 2016年11月9号我编辑了阿尔波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EBT)(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还有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以上三种都属于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现在也比较流行的(SFBT)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有些观念我觉得也是参考了认知行为,当然更多的,还是引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后面我们在慢慢讲讲。
  
  我的某些咨客,包括很多有过资料的记载的(当然都是隐去真实姓名的)咨询记录,来访者在经历10次左右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后,大都会有这样的收获:“我改变的不仅仅是当前的情绪和行为,更重要的是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些改变足以支撑未来的大部分压力)”。(每介绍一种疗法,我都会介绍这样的疗法的优缺点,以便来访者更好的参考和选择)。认知行为疗法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和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能够起到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内心冲突本身就很严重,自身就很固执(偏执)的来访者,个人建议不要用这样的疗法作为主要的咨询方式。
  
 所有的认知行为疗法都具有一下的特点: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的关系。②假设(选择相信)心理的痛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不合理的认知观念造成的。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④一种短期和再教育式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这里涉及到两位在心理界有影响的前辈。一位是阿伦•贝克,他在认知疗法中所重点关注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相应的错误的观念(是以当前的认知为关注点);还有三个重要的概念也属于贝克的理论①:共同感受。②自动化思维。③规则。另一位是V.C.雷米,此人更倾向于人本主义,(此人读博时的导师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咖}),雷米更注重于错误观念存在的状态,错误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存在的并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作用。
  
 上文提到了两次错误观念,足以说明错误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者不适当的评价,也就是说个体错误的自我的概念(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而是错误的理解和表达了自己),而且这些错误的观念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达(以抑郁状态举例:不是在某一方面不行,而是在各个方面都不行;不适现在没有希望,而是将来也没有希望;不是过去的我毫无价值,而是现在和将来我都毫无价值;不仅仅是我现在孤立无助,以后也是孤立无助的等等),每一种观念都是一种错误的自我观念(其实这些只是表层的错误观念,更深层的,中心位置的错误观念都是建立在解决了表层或者边缘的错误观念基础之上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策略)。
  
 那么,错误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用贝克的理论来解释这样的疑问。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①共同感受。②自动化思维。③规则。这三个理念是连贯性的,从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共同感受;到人们不加注意认知过程,让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以模糊和跳跃的形式出现,并形成了自动化的反应(就像1+1等于几一样,我们会随口说是2,但是一滴水+一滴水,会有2滴水出现吗?如果我们根据客观的认知过程来判断结果,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自动化思维。再到我们个体在现实世界中遵循的一定的→规则(我们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往往是被动习得的}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并用这样的规则评价过去,预期未来,但是,如果个体不顾客观的条件,过分的按照规则行事(刻板),势必会导致与大环境不协调的事情发生,从而影响自己。综上所述,个体的认知过程很重要,歪曲和错误的认知必将导致错误的假设和错误的推理,并产生错误的观念。歪曲和错误的认知主要包括:1.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2.选择性概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仅仅根据一个事件和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3.过度的概括:会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的信念并不适当的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4.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5.个性化:(很多人都有,尤其是有自恋倾向的)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7.极端思维(有偏执人格倾向的人):非黑即白的方式来思考,是或不是的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治疗性质的认知技术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事,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每个人也做过很多事,有蠢事,也有智事...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感受所给我们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都是同等的,这就等于是直接的告诉我们:“并不是我们过的好了,心理就健康了,也并不是过的不好,心理就扭曲了。”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很多时候,事实就摆在那里,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就看当时我们是以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运用认知疗法,探究一下,什么样的认知过程,相对而言不是错的。
  
 ①:识别自动性思维。这属于我们个体的思维定势,先占观念一样,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太能够在不良情绪出现以前就意识到存在这样的思想。(我个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都会有第一印象(第六感),并会以第一印象为参考,随着交往的加深逐步的修正或者肯定,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思维定势,而是一种经验,不过我们在这里纯粹的是学习认知疗法,我只是表达一下我个人的不同看法)。如果你是咨询师,那么在咨询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学会发觉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②识别认知性错误。昨天讲到的那些歪曲性的认知都属于认知性的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来访者本身更难于识别自己的哪些认知是错误的。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街上,看到豪车的那一刻,我们或许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纯属自动性的):开车的肯定有钱。不过我们会识别这样的思维是否正确→可能是司机开着的。后面的我们就很难识别了→买这车的人肯定有钱(不一定哦,谁知道车主是否是负翁呢? 或许身上背着繁重的债务呢。)这种属于认知性错误中的任意的推断,过分的概括化。我们要识别,我们要认清。
  
 ③:真实性的验证。我们选择相信来访者(来访者必定也是相信)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认知)会给来访者(因为来访者本身就相信)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这也是一种治疗技术,叫做认同。人们都喜欢和认同自己的人交流,而且,对认同自己的人的防备往往是最低的)。上面的如果进行的顺利,下面就会毫无压力的进行,就是鼓励来访者对这样的选择去验证,看到底是不是符合实际;一旦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注意,不适你告诉来访者的,是来访者自己意识到的!!!),来访者就能自觉的加以改变{这是正儿八经的认知疗法的核心}。打个比方:洁癖症患者(这里以反复洗手的洁癖症患者为例):他相信如果自己不把自己手上的细菌病菌洗掉,洗干净,自己会得病,并因此焦虑,所以会通过反复的洗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其实到这里,来访者是没有痛苦的,让来访者痛苦的是犯强迫的过程:知道洗干净了,还是要强迫自己,手没有洗干净,要再洗,再洗,再洗,生怕细菌没有洗掉)如果用认知行疗法来治疗这位患者,在核心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建议他有意的减少洗手的次数(并陪伴他渡过焦虑的过程),并让他自己去检验这样做是否会真的给他的健康带来伤害。(大量的事实证明不会带来伤害的)
  
 ④:去中心化。这点在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身上尤为突出。很多来访者常常感觉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评论(妄想的前奏)。如果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者换一种言语和行为方式去与人交往,看看他人是否会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发生的变化(事实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⑤: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一般正常的心理问题,都会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开始,高峰,消退),但是,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来访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抑郁和焦虑会一直不变的持续下去。所以,如果使用认知疗法的话,咨询师就要帮助来访者对这样的起伏的过程有所认知,这样,来访者就会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增加治疗的信心。这也是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使用面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使每一位想要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必须要掌握的治疗技术。当然,我再此编辑的内容还不完善,各位前辈和同行如有需要修正,添加和补充的,可以随时留言~~

认知行为疗法

2. 什么叫认知行为疗法?


3.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呢?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呢?

4. 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区别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流派,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咨询流派下面的疗法。

这里会涉及到作为心理学流派的认知心理学跟作为心理咨询流派的认知学派是否一致的问题,应该说还不是很一致。

作为心理学流派的认知心理学怎么说呢,我们《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做了一个概括,叫做 知 情 意 需要 动机 能力 人格,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就是这个知,有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等,从信息加工的机制层面去研究它们。当然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会把作为心理咨询流派的认知流派包含进去的,只是这个在不同的学者那边会有争议。

作为心理咨询流派的认知流派则是共同的核心假设的一系列疗法的统称,这个核心假设认为认知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疗法有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矫正、认知加工疗法等等,但这些疗法也各有各自的理论模型,并以此建立自己的心理病理学模型与治疗模型还有人格理论。

同时我会认为如果有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学科的训练,对掌握并运用好认知行为疗法是有帮助的,比如我们有了关于记忆的知识以后,就会知道如何更好的诱发并挑战来访者的自动思维。

5. 你对认知行为疗法有什么看法?

公司创始人艾伦·贝克(Aaron Beck)仍然健在,我想,到7月,他就100岁了。(可能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拥有好的想法。)我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每个人都是。而不是向大批未经测试的学生传授的可怕的稀释配方。
很久以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我用死记硬背的数字涂色“工作表”来强迫我所有的客户,我就会被踢出我的课程,因为我身体的软部分。

贝克对治疗的杰出贡献却以一种极其淡化的方式被灌输,因为你用它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而且治疗几乎没有质量控制,至少保险公司喜欢它,因为它见效快,而且很难证明它的无效。
没有一个称职、有效的治疗师是“一刀切”的。不管愿意不愿意,没有真正的治疗师强迫客户接受特定的“治疗”。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争论我们的非理性想法可以带来更好的感觉。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在2000年前就精彩地提出了这一点。贝克教的更多。

我幻想着去罗得岛州的普罗维登斯站在贝克医生和他结婚68年的妻子居住的房子外面的街道上。和其他成千上万的治疗师一样,我要默默地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头脑之一致敬,他改变了我们对思考的看法,改变了我们如何用真正的认知和认知行为方法来帮助人们(他是这两种方法的父亲)。我还要为在很多情况下被认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行为道歉,尤其是那些工作表。CBT是很棒的治疗方法!我进行了两次训练,都是在小组中进行的,这是我推荐的。安静的人,倾听和吸收一群热情的人可以激励整个群体。

如果群组或私人会话不可能,你可以在自己的[1]上做一些事情。成功率很高。如果你想尝试CBT治疗焦虑或抑郁,但没有去看CBT治疗师,你可能不需要这么做。很多研究发现,自我指导的CBT是非常有效的
在我的推荐信中,找到NAMIs的网站,它应该是你的朋友。NAMI代表的是国家精神疾病协会,是我们的伟大倡导者,是你需要时可以使用的真实信息的来源。

你对认知行为疗法有什么看法?

6. 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区别

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但是,两者在治疗手段、治疗对象、治疗病因等方面有所不同。【摘要】
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区别【提问】
可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治疗手段的不同,治疗对象的不同、治疗病因不同之类的【提问】
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但是,两者在治疗手段、治疗对象、治疗病因等方面有所不同。【回答】
1.治疗手段的不同:认知疗法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认知重构,也就是帮助患者更改不积极的思维方式,使其看待事情的角度更加积极。而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手段则主要是行为改变,即通过控制情绪和改变行为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回答】
2.治疗对象的不同:认知疗法的治疗对象是人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于改变患者的不积极思维方式。而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对象是人的行为方式,主要用于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和情绪症状。【回答】
3.治疗病因的不同: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主要是由错误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帮助患者更改不积极的思维方式。而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不良的行为和情绪症状造成的,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帮助患者控制情绪和改变不良的行为。【回答】
总的来说,认知疗法更多地关注患者的思维方式,认为改变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心理问题;而认知行为疗法更多地关注患者的行为方式,认为改变行为和情绪可以解决心理问题。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治疗的对象和手段的不同,但都是在帮助患者改变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善心理问题。【回答】
那在使用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时候【提问】
分别要注意什么呀【提问】
那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呀【提问】
好滴!【提问】
谢谢~【提问】
在使用认知疗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的思维方式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某些经历或者教育方式造成的,因此要尊重患者的个人背景。2.在认知重构过程中,患者需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要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感。3.认知疗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耐心地陪伴患者一起完成认知重构。【回答】
4.认知行为疗法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注意培养患者的责任心。【回答】
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是基于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并且都认为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解决心理问题。其次,二者都是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参与的治疗方法,需要患者参与到治疗活动中来,并且需要患者的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后,二者都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回答】

7. 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是关注解决认知和改善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重点是通过咨询技术改善来访者对事件的想法和态度,从而帮助来访者调整个体状态,客观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
  
 个人的感受最重要,感觉好会拥有平和自由的人生,能灵活的应对事件和问题,情绪是决定感受的重要因素,而决定情绪的,是个体对事件赋予的意义,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和解释,才能改变个人的感受。
  
 认知行为治疗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应急事件,通过改善对应急事件的看法和解释,改变来访者的认知。从眼前的棘手问题改变来访者的状态
  
 认知行为治疗建立在来访者对信息如何处理的基础上的。当来访者对信息的处理是扭曲的“绝对化,概括化,。。。”通过处理信息处理的方式,改善来访者内在状态。
  
 同时,关注来访者的想法和信念,帮助来访者改善认知高度和认知的广度。
  
 前些天,我个人情绪出现一些问题,决定无法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感到非常挫败和沮丧。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没办法改变行为模式的人。所以,我的行为反应是,不再想要读书和学习,觉得自己做不好,好增加压力。图个啥呢/ 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的观察发现,我认为自己是个无法改变行为的人。因为我学了21天的训练营而没办法掌握其中的技能。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21天就的学会这些技能,化为能力才行的。不然我就是笨蛋。这是一个绝对化的思想信念“只有21天掌握了,只有每个工具当天熟练运用不忘记,才是有意义的。这个信念是扭曲的,不是吗/
  
 认知行为治疗这个方式,能够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到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帮助人本身提高认知,改善面对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

8.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方法

1
  
 猜测想法法。有时候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太强烈,以至于他不能思考与情绪一起出现的想法。咨询师可以对来访者提出一些可能的想法,让他来决定其中一些想法是否与自己的想法或情绪一致。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努力推测潜在的思维。如果来访者坚持说自己没有想法只有情绪,阻碍了他对想法的识别,咨询师可以在他负性情绪非常强烈的时候,对他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想法的猜测。
  
 2
  
 两种标准法。两种标准就是要求来访者思考,如果将他目前的判断标准应用到别人身上会得到什么结果。来访者被引导去思考他们对自己采用一个标准,对别人采用另外的标准。咨询师可以问他们以下的问题:为什么会对自己比对别人要求更加严格?为什么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会采用不同的标准?这些问题有助于来访者认识到什么标准才是最合理的。
  
 3
  
 垂直下降法。垂直下降法是一种了解来访者的潜在想法的有效方法。对来访者来说,负性的想法有时候会是真的,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会给来访者带来担心或害怕。垂直下降就是探索引发这种负性情绪的潜在信念,进而可以削弱担心或害怕的想法。咨询师将来访者当时的想法写在纸的最上面,然后画一个向下的箭头,指向他们的想法背后隐藏的一系列想法或事件,进而获得这些想法所包含的潜在意义。
  
 4
  
 重新归因法。重新归因法就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重新探究事情的原因,重新为他们分配责任,减轻来访者对不良结果事件应承担的责任。因为有时候不良结果的事件本来不是来访者的责任,而来访者却把责任归于自己,进而自责,感到内疚和抑郁。
  
 5
  
 理解特殊意义法。不同来访者对词的意义理解也会不同,因此,咨询师不能认为自己知道来访者用某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而要彻底地理解某些词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意义。弄清来访者表达的意思,可以让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思维过程更加了解,有助于治疗的开展。
  
 方法/步骤2 行为方法
  
 1家庭作业法。家庭作业是让来访者在治疗以外的时问里也要寻找机会去运用所学的认知原则。例如,咨询师要求来访者,在生活中用一张自助表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情绪,持续一周。在表的右侧记录负性清晰,表的左侧记录与负性情绪相关的想法(如下表)。也就是说,来访者要记录是什么想法导致他负性情绪的产生。这样,咨询师就可以知道来访者在生活中遇到的负性情绪以及当时他们的想法,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2角色扮演法。一些来访者缺乏社交技能,或虽然对某种形式的交流方式熟悉,但是当需要使用时却缺乏应用技巧。认知治疗中的角色扮演是用来揭示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发展他的理性思维,修改他的核心信念。通过角色扮演可以练习生活中需要的技巧和方法。咨询师要与来访者进行一些自信练习和角色扮演,促进来访者社交技能的发展。
  
 3
  
 辩护律师练习法。辩护律师练习,就是让来访者想象自己被带到一次审判中,并成为辩护律师,而原告则是他的自动化思维。他的任务就是反对原告的诉讼,也就是跟自己的想法挑战。通过辩护律师练习,很多来访者会发现把自己想象为别人的辩护律师,要比想象为自己的辩护律师容易得多。来访者可以将他们自己放到一个要求验证、质疑证据以及挑战原告,即我们期望律师去做的任何事情的角色中。辩护律师练习可以让来访者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提出挑战,形成新的信念和思维方式。
  
 4
  
 行为实验法。用行为实验的方法可以直接测试来访者的思维或假设的信度。如果治疗方法有效,行为实验将是来访者认知和情感改变的有效途径。行为实验往往结合家庭作业进行,内容包括:来访者表达了一个消极的预测,咨询师建议他在一周内验证他的想法或认知;咨询师为来访者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去进行改变认知的实验,并提出改变的建议;咨询师询问来访者,假如实验结果肯定了来访者的担心,他们将如何应对,这样咨询师就可以提前做好进一步处理的准备。
  
 5
  
 成本—效益分析法。咨询师让来访者检查他持有的某一信念的结果,包括正性的和负性的,一旦结果呈现给来访者,他就可以选择继续维持原来的信念还是用一个不同的信念来代替。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让来访者写出他现有的信念的成本和效益各是什么,肯定正性想法,否定负性想法。可以让来访者绘制表格,在表的左边写出当前信念的有利之处,右边写出不利之处,当不利之处远远多于有利之处时,来访者会觉得当前的信念对他不利,就会做出改变信念的决定。
  
 6
  
 饼图法。很多时候,人们会用“全或无”的方式来看待事件,即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对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干预方法,就是制作“饼图”。饼图的做法是,要求来访者在仔细考虑的基础上,在图中分隔出大小不同的份额,不同的份额代表他们在某个事件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和所承担的责任。接着让来访者指出事件的原因,以及每种原因在图中所占的比重。最后让他们思考自己在每个事件中承担的责任有多大。
  
 7
  
 分级暴露法。在治疗中,来访者往往会因为他当前的状况跟治疗目标相差很远而感到不安和焦虑。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的同时,要帮助来访者每天进行减缓焦虑的活动,然后把治疗目标细分为一个个步骤,经过一个步骤的治疗便达到一定的效果,依次积累,最后完成治疗目标。把治疗目标步骤化的过程就是分级暴露,它可以帮助来访者树立信心,一步一步地靠近治疗目标,实现治疗的效果。
  
 方法/步骤3 情绪方法
  
 1
  
 书面发泄。书面发泄就是让来访者自由地写下困扰事件来表达情绪,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是一种自由表达情绪的方法,即让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得到发泄。尽管困扰事件引发的负性情绪可能短时间内会增强,但几天或几周的治疗后,负性情绪和压力就会降低。
  
 2
  
 情绪启动法。在来访者有焦虑情绪时,他们更容易高估某些事件的危险性。情绪启动法就是让来访者考虑情绪是怎样影响思维的,即让他们考虑情绪与思维的因果关系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启动法可以让来访者学会如何去创造一种特殊的心境,从而去矫正他们的情绪启动。如果来访者正在用一种负性情绪进行思维,那么这种负性情绪可以被引导和矫正为一个积极的情绪,他们的思维也会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下重新进行。
  
 3
  
 意象重构法。意象重构是让来访者用戏剧化的方法,重新建构事件,改变最初导致焦虑和不安的事件的性质。意象重构可以激活来访者的自我中更强大、更有力量的成分,来对抗自我中弱小的、失败的部分。意象重构可以结合家庭作业的方法使用,咨询师让来访者回忆过去的不良经历,并详细地写下来,之后马上进行意象重构。在重构的事件中,来访者变得更自信、勇敢、自主和强大,他可以完全控制自己,把不良的经历弱化,达到治疗的效果。
  
 4
  
 识别情绪图式。不同的来访者会对负性情绪产生不同的想法或行为,也就是说,来访者会对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情绪图式。这种治疗方法的关键就是让来访者识别各种各样的情绪图式,咨询师考察来访者处理不同情绪的不同策略,根据他们的情绪图式,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来访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