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2024-05-13

1.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区别是: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率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所得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应纳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拓展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会计利润)往往不一致。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2. 应税所得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应税所得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没有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所得税额,就是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于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4. 应纳税所得额与计税所得额的区别

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率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所得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应纳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一、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优惠事项是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优惠事项,以及国务院和民族自治地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授权制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包括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所得减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减低税率、税额抵免等。
二、知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所有收入人扣除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现金、实物和证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特殊项目外,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一般允许从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5. 应纳所得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区别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区别如下:1、含义不同:(1)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后得到的金额。2、计算方式不同:(1)应纳所得税额,就是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于适用税率。(2)应纳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的结果,用公式表示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所得税额计算方法,具体如下: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3、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应纳税所得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所得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区别

6. 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有区别吗?

问: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有区别吗?
答:应税所得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没有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年度概念,主要在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使用。

7.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分别是什么?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有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宣传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有一个很大误区,即将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错误地理解为将应纳税所得额减按50%,这造成小微企业少享受了企业所得税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4号)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实际工作中,不少税务机关没有正确理解,将所得减按50%,错误地理解为应纳税所得额减按50%,造成小型微利企业少享受了企业所得税优惠。
     例一 
    甲制造型居民企业,资产总额50万元,从业人数20人,从事非国家限制与禁止的行业,2014年度可弥补的亏损2万元,2015年纳税调整后所得为20万元,按照错误的理解,将2015年纳税调整后所得20万元先弥补以前年度可以弥补的亏损2万元,再减按50%来计算。即该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2=18(万元),然后对应纳税所得额减按50%,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应纳税额为18×50%×20%=1.8(万元)。
    正确的理解是,该公司应先将2015年纳税调整后所得20万元减按50%计算,即20×50%=10(万元),再弥补以前年度可以弥补的亏损2万元,得出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则该公司的应纳税额=8×20%=1.6(万元)。
     例二 
    甲居民企业,资产总额50万元,从业人数20人,从事非国家限制与禁止的行业,2015年度纳税调整后所得30万元,其中涉及农业种植所得15万元。按照错误的理解,则201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5万元,再将201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减按50%计算,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应纳税额=15×50%×20%=1.5(万元)。
    正确的理解是,该公司应先将2015年纳税调整后所得30万元减按50%计算,即30×50%=15(万元),再减涉及农业种植所得15万元,则201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0,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8.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所得税额,就是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于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