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有关的资料

2024-05-15

1. 高士其有关的资料

分类:  资源共享 
   问题描述: 
  
 高士其是什么样的人?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样的成就?
 
   解析: 
  
 高士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省福州市人,一九○五年十一月一日生。高士其自幼喜爱文学。
 
 一九二五年,高士其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一九二六年夏,转入芝加哥化学系。一九二七年夏,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细菌学系。一九二八年,在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严重后遗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以致全身瘫痪。
 
 一九三○年秋,高士其学成归国。在陶行知、李公朴、艾思奇的影响下,开始进行科学文艺创作。一九三七年八月,高士其奔赴延安。一九三八年底,参加中国 *** 。
 
  
 
 高士其在一九三五年,写了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读书生活》半月刊上。从这时起,至一九三七年八月离开上海止,可说是他科学小品创作上的最旺盛的时期。他用有点僵硬、发抖的手,写下了近百篇科学小品。尽管此后他也写了不少科学小品和科学诗,但是,我以为他的作品最精华的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一九三六年四月,高士其的第一本科学小品集《我们的抗敌英雄》(与别人合著),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六年六月,高士其的第一本科学小品集《细菌大菜馆》,由通俗文化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七年初,高士其的第四本科学小品集《抗战与防疫》(该书后又曾改名为《活捉小魔王》、《微生物漫话》出版),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自一九三六年起,高士其在《中小学》杂志上连载《菌儿自传》,每期发表一章,至一九三七年八月写完最后一章。这些文章后来编成《菌儿自传》一书,于一九四一年一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高士其应陶行知之约,写过一本《微生物大观》;应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之约,翻译了《细菌学发展史》;他还应《开明中学生手册》、《大众科学》、《申报》周刊、《新少年》半月刊、《读书》半月刊、《妇女手册》、《力报》、《言林》等报刊杂志的约稿,写了许多科学小品文。
 
 高士其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富有战斗性。他是为了战斗而写作。他的作品,象一指把锋利的匕首,剌向 *** 反动派。
 
 高士其在他的第二篇科学小品《我们的抗敌英雄》中,用极其饱满的政治热情,讴歌了白血球:
 
 "白血球,这就是我们所敬慕的抗敌英雄。这群小英雄们是不知道什么叫做无抵抗主义的,他们遇到敌人来侵,总是挺身站在最前钱的……一碰到陌生的物体就要攻击,包围,并吞,不稍存畏缩退怯之念,真是可敬。" 
 
 "血白球尤恨细菌,细菌这凶狠的东西一旦侵入人体的内部组织,白血球不论远近就立刻动员前来围剿……"
 
 在这里,不用加任何注解,读者就可以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高士其的科学小品,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清新。
 
 例如,高士其在科学小品《听打花鼓的姑娘谈蚊子》一文中,巧妙地用凤阳花鼓调,写了蚊子的危害,写出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痛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说弄堂,话弄堂,弄堂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疟蚊子,十人倒有九人慌; 
 
 大户人家挂纱帐,小户人家点蚊香, 
 
 奴家没有蚊香点,身带疟疾跑四方。
 
 说弄堂,话弄堂,弄堂年年遭灾殃,
 
 沟壑不修污水涨,孑孓变成蚊娘娘;
 
 多少人家给她咬,多少人家得病亡,
 
 卫生不把疟蚊灭,到处寒热到处昏。
 
 "说弄堂,话弄堂,弄堂年年遭灾殃,
 
 从前苍蝇争饭碗,如今蚊子动刀枪,
 
 大街死去劳力汉,小弄哭着讨饭娘,
 
 肚子还欠七分饱,哪有银钱买金霜?
 
 (选自叶永烈《论科文艺》)

高士其有关的资料

2. 高士其是谁?

高士其,原名高仕锜,乳名贻甲,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他从1935年起拿起笔来为当时艾思奇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撰写科学小品,文章发表时均署名“高士其”。朋友们问起改名的动机时,他解释道:“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1918年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获得英语、国语、化学、博物各科优等奖章。1925年夏,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2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正当高士其准备报考化学系研究生之际,高士其的姐姐突然因病去世,于是他转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一次在研究脑炎病毒的过程中,瓶子破裂,不幸被病毒感染了,从此留下了终生不治的残疾,但还是坚持读完了医学研究院的博士课程。在学期间,被选为芝加哥大学国际学生年会代表,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公共卫生学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