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4-05-15

1. 余秋雨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我看来,余老师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一种历史责任感,中国文化的阐释和复兴需要更多他这样的人.理性深遂.博学儒雅.文化气息浓,在中国文化人中是少有的.是一代中国文人的模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余秋雨这些年不太平,不断有人批.但有的批评简直就是泼妇骂街、疯狗咬人式的造谣中伤、诬蔑诽谤,有的甚至用无中生有、不堪入目的下流语言对他进行侮辱,已经完全背离了正常的文字批评、学术讨论,究竟出于妒忌?还是批名人其实是为了自己出名?或者批评者自身卑污灵魂的宣泄? 文人相轻是中国几千年的弊病,一些才华不足又缺少度量的文人总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有才,比自己成功。讥讽、挖苦、找茬、挑剔、寻衅是这些人最大的本事,造谣生事、放大缺点、正事反看是这些人最大的快乐。其实这些人如果将这些时间用去读书研究,他也许也会像先生一样优秀,成功,可惜他们对这些反没有多大兴趣。余先生只是专心做事,从来不为自己辩解,也许就是“狗咬人,人不能咬狗”的因素吧,所以,你看到的是很多人骂他。而他不还嘴。可能是他觉得不值得与小人纠缠吧,那会把自己降格成小人的。
  就我个人而言,从高中到现在,余秋雨始终是我最喜爱的当代作家,没有之一。有些人喜欢拿余先生总参加一些电视节目说事,我就不懂了,这怎么了,通过传媒做一些评论,表达一些看法有什么不对,况且我觉得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离开书斋,离开史料,只靠提双眼睛,一张嘴,面对镜头滔滔不绝的讲,我敢说一般作家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的意见是,不要在乎网上的那些言论,用心去从他的作品中体会,相信自己的判断!

余秋雨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余秋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人中是少有的,是一代中国文人的模范,截止2020年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
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2005年7月20日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利玛窦的结论》,论述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非侵略本性,第一次从文化上质疑“中国威胁论”。
2、2005年——2008年,被香港浸会大学聘请为“健全人格教育奠基教授”,每年在香港工作时间不低于半年。
3、2013年10月18日下午,再度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演讲《中华文化为何长寿》,第一次从文化上质疑“中国崩溃论”,当天联合国网站将此演讲列为第一要闻。
4、2015年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
5、2016年9月9日,辞去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职务。被荣聘为澳门科技大学荣誉院长和特聘教授。

3. 余秋雨是怎样一个人?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中文名:余秋雨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出生日期:1946.08.23职业:作家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品:《文化苦旅》2004:中国座标人物2004:
文化散文代表余秋雨(1946~ ):慈溪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戏剧理论史稿》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获1985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信息来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的各界名流)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余秋雨是怎样一个人?

4. 你觉得余秋雨这个人怎么样

朴实清新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让人读了却是怦然心动,看似没有文采,其实笔者的写作的 ...
 就我个人而言,从高中起开始喜欢余老的文章,大气而厚重,历史底蕴强,我是不看散文的,但他的散文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辞藻堆砌. 
 余老是当今最有名的作家之一,因为有名,所以受争议,比如我,作为无名小辈会有人来争议么?我不想让所有人都来喜欢他,我也尊重他人喜好.但不可思意的是,当骂人成了一种跟风的时尚时,就是一种悲哀了. 
 "你知道余秋雨么?他的文章怎么样?" 
 "得了吧,你还余秋雨呢,知不知道他被别人骂?" 
 "那你看过他文章么?你自己觉得怎么样呢?是里面的文化内涵差了还是文章文采不行?" 
 "这个.....倒没有看过" 
 ........ 
 很显然,骂人真的是可以被传染的,你骂了我也来骂,一方面,不骂的话会被别人说落伍的?要审时度势嘛;另一方面,大家都骂,我去凑热闹,顺便围观附和,这种心态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大有人在.他们真的很悲哀.李敖是骂人出名的,但我仍然欣赏他,因为他人会给你一个信服的理由,而不是人云亦云,对于真正骂余秋雨的人,他们陈述反对他的理由,我并不反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无需都来个统一,否则学术文化界将会万马齐谙.但我反感的是跟风骂的,你骂了半天,都不知道在骂什么?-------反正有人骂,我骂就是了. 
 中国是强大了,在全球的金融风暴下,我们中国还能守住阵脚,但我们强大的又是什么?不过是那让别人羡慕的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高速增长的GDP和CPI,我们却那么难过地看到一些耻辱的现象:国外旅游胜地的汉语警示;青歌赛上文化素质让人哭笑不得的歌手;一个又一个靠出卖自己脸皮走红的网络名人……那一个个场景让人觉得心里好疼——中国文化,那曾经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沉甸甸的民族文化哪儿去了?  
 然而就是有那样一些人,只要余老一露面,一说话,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骂将起来,他们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你余秋雨惹人讨厌,说什么话都不中听,做什么事都不对,还是老实地歇着吧你! 人云亦云地说余老什么,实在是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变成跟屁虫了,这是这种人的可怜和可恨之处。  
 为文方面,有些人挑出了先生的一些“硬伤”,如果是出于善意的提醒或商榷,那么对任何人都是好事,可如果据此否定先生的知识素养,那么又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 至于有人说余老喜欢作秀,装清高,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些人怎么看先生都不顺眼,那么他做的一切就都是错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偏执心理

5. 余秋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全面了解一个人才能更好的评判他,武断的褒或贬都是不理智的。我们要事实要真相!

在我看来,余老师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一种历史责任感,中国文化的阐释和复兴需要更多他这样的人.理性深遂.博学儒雅.文化气息浓,在中国文化人中是少有的.是一代中国文人的模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余秋雨这些年不太平,不断有人批.但有的批评简直就是泼妇骂街、疯狗咬人式的造谣中伤、诬蔑诽谤,有的甚至用无中生有、不堪入目的下流语言对他进行侮辱,已经完全背离了正常的文字批评、学术讨论,究竟出于妒忌?还是批名人其实是为了自己出名?或者批评者自身卑污灵魂的宣泄? 文人相轻是中国几千年的弊病,一些才华不足又缺少度量的文人总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有才,比自己成功。讥讽、挖苦、找茬、挑剔、寻衅是这些人最大的本事,造谣生事、放大缺点、正事反看是这些人最大的快乐。其实这些人如果将这些时间用去读书研究,他也许也会像先生一样优秀,成功,可惜他们对这些反没有多大兴趣。余先生只是专心做事,从来不为自己辩解,也许就是“狗咬人,人不能咬狗”的因素吧,所以,你看到的是很多人骂他。而他不还嘴。可能是他觉得不值得与小人纠缠吧,那会把自己降格成小人的。
  就我个人而言,从高中到现在,余秋雨始终是我最喜爱的当代作家,没有之一。有些人喜欢拿余先生总参加一些电视节目说事,我就不懂了,这怎么了,通过传媒做一些评论,表达一些看法有什么不对,况且我觉得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离开书斋,离开史料,只靠提双眼睛,一张嘴,面对镜头滔滔不绝的讲,我敢说一般作家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的意见是,不要在乎网上的那些言论,用心去从他的作品中体会,相信自己的判断!

余秋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6. 余秋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中文名:余秋雨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出生日期:1946.08.23职业:作家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品:《文化苦旅》2004:中国座标人物2004:文化散文代表余秋雨(1946~ ):慈溪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戏剧理论史稿》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获1985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信息来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的各界名流)著作简介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台湾出版 1995年大陆出版 《文化苦旅》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余秋雨新作:《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 我等不到了 《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7. 余秋雨是哪里人?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1966年人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学习,后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在写散文之前,作为艺术理论家和文化史研究专家的余秋雨已经在戏剧艺术研究领域内辛勤耕耘了多年且卓有成就。主要论著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等。因为散文的原因,书斋里的余秋雨开始为广大读者与大众传媒所关注。迄今为止已出版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多本散文集,在读者中和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余秋雨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感受到一种困惑:“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背起行囊开始旅行。他一路走,一路看,昔日所积累的丰富学识忽然与那些人文山水有了碰撞。他发现,在自己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和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苍苍莽莽的大地上,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自然、历史与人这三者,也是由余秋雨开始形成的文化大散文的内涵的总体特征。

余秋雨是哪里人?

8. 余秋雨是哪里人

余秋雨,浙江人,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