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撤退

2024-05-15

1. 敦刻尔克撤退

创造奇迹的敦刻尔克撤退
   这次撤退发生在1940年 5月26日至 6月 4日,是英法联军在德军围攻下从法国敦刻尔克港撤至英国本土的一次战役行动。
   1940年 5月10日,德国侵略军以装甲部队为先导,分南北两路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发起闪电式进攻。作为德国“ A”集团军群进攻主力的先头部队 7个装甲师,从南路穿越阿登山区后,迅速突破法国色当要塞,强渡马斯河,于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切断了英、法联军与索姆河以南法军主力的联系。与此同时,由北路进攻的德国“ B”集团军群也从布鲁塞尔方面向西穷追英、法、比联军。面对多路德军的强大攻势,英法联军曾组织多次反突击,但由于兵力不足,行动时间不一,缺乏空中支援和统一指挥,因而未能成功。至24日,近40万英法联军被南北夹攻的德军围困在敦刻尔克附近狭小的三角地区内,情况危急。然而事有巧合,就在24日这一天,希特勒却下了一道令人奇怪的命令,令装甲兵团“停止前进”。尽管德军先头部队一再要求,直到26日晚才获准第 2天恢复进攻。希特勒的命令,不仅使英法联军获得喘息的机会,免予全军覆没,同时也为联军以敦刻尔克为基地向英国本土撤退创造了条件。26日晚,英国政府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并任命多佛尔司令拉姆齐海军上将为撤退总指挥。为了实施撤退行动,英国派出各种舰船 693艘,法国、比利时和荷兰也派出各种舰船 168艘,合计 861艘。撤退开始后,德军加强了进攻,并派出近 300架轰炸机和 500架歼击机,对敦刻尔克和英吉利海峡进行了轰炸;同时派出鱼雷和潜艇攻击英法联军的运输船队。为掩护联军撤退,英国每日出动300多架次战斗机,同德军展开激烈的空战,先后击落德机140多架。英法联军在空军火力掩护下,经过 9天 9夜艰苦奋战,到 6月 4日最后一艘满载法军的英国驱逐舰“希卡里”号离开敦刻尔克港口为止,共有33.8万多英法联军官兵撤至英国本土,其中英军21.5万人,法军和比军12.3万人,“发动机”行动到此结束。同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留下未撤走的 4万多名法军,全部成了德军的俘虏。
   这次撤退战役,尽管英法联军损失装备物资50万吨,舰船 243艘,但它成功地实现了33万多军队的大撤退,保存了英法联军的实力,为尔后对德军举行反攻创造了条件。德国学者迪拉尔?拉夫称:“英国人成功地创造了‘敦刻尔克奇迹’。”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则评论说:敦刻尔克撤退是英国“诚心投入战争的开始,而对于法兰西是一大悲剧。”

敦刻尔克撤退

2. 敦刻尔克大撤退得时候马奇诺是不是还没动静

马其诺防线根本就没起到作用,德军是从比利时取道进入法国的。

比利时当时害怕德军进攻宣布中立,禁止盟军进入设立防线。因为和当初说好的不一样,法国就差跪下来求他了。后来德军果然不宣而战进攻比利时,法军火急火燎想要赶到地方j组织防御,结果比利时这边的军队还不放行。最后耽误了两天后法军终于到了比利时的预设防线,结果发现连壕沟都没有。法国人都快急出屎来了,拼命挖工事,这时候比利时人悄悄地从侧翼阿登方向撤退了,事先也没通知法军。德军坦克就是从阿登森林穿出来,直扑盟军后方。

最后盟军紧急撤退到敦刻尔克,由皇家海军组织撤退,法军留下来断后。断后没走的那批人,最后都被德军抓去掏煤了。而这时候德军已经成功进入了法国平原地区,马奇诺防线也就失去了作用。对那些法军来说,德军正式开始进攻法国的第一天,他们就被德军截断了后路。

二战像比利时那种坑比小国比比皆是,像中国那样一声不吭硬抗到底的一个都没有。

3. 当年二战被迫撤走的敦刻尔克 联军是防守法国哪里的联军?马其诺防线里的军队呢?为什么没动静?

二战西线初期以法、德、比边界交会处的阿登山脉为界,北面由英国远征军、比利时军队、法军的主力组成了联军,作为主要方向;南方由马其诺防线作为屏障。
在敦刻尔克撤退的联军是进入比利时境内预与德军决战的以上所指的联军,由于德军主力A集群由阿登突入法军防线软肋,打乱了联军的整体部署,联军最终败退至濒海的敦刻尔克地区,也造就了历史的一大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其代价是,担任阻击的4万法军全部被俘。。。。。。
而马其诺防线由于是永备工事,驻守了20多个法军师,在战争初期,法军最高统帅部由于方阵大乱,同时受当时通讯条件的影响,以及死板的法军条令,这支较强大的生力军始终未在战场上出现,也是法军的一大遗憾。。。。。。

当年二战被迫撤走的敦刻尔克 联军是防守法国哪里的联军?马其诺防线里的军队呢?为什么没动静?

4. 敦刻尔克: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那靠什么?

1940年的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演讲:
  
  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 
                                          
 这阐明了敦刻尔克战役的一项重要属性:作为一场战略性撤退,敦刻尔克保住了大量人力,并成为四年后反攻的根本;但作为一场战略性撤退,其背后是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任何修饰和美化,都不能掩盖其“撤退”本质。
  
  而这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最尽力,也最需要让他的观众们所记住的事情。 
                                          
 和之前的诺兰电影类似,《敦刻尔克》上展现了这位当代最成功的导演之一最好与最差的一面:精益求精与雄心勃勃,查理·考夫曼式的情绪间离,压倒性的男性主义, 这部充满诺兰特色的二战史诗电影与其说是一部挑战《血战钢锯岭》的战争片,不如说是一部纪录性质的灾难电影 ——《敦刻尔克》并没有对战争片起到突破性的革新,而是将其进行了诺兰式多层次和非线性的解构——这和《记忆碎片》《星际穿越》的做法是非常相似的。
                                          
  从第一帧到最后一帧,《敦刻尔克》是一个巨大的影像成就,提供了惊人的视觉奇观。 电影在大部分时间里几乎是完全静态的:正面战场在电影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这是与莱斯利·诺曼的1958版有所不同的叙事环境。诺兰和摄影霍伊特·范·霍特玛、配乐汉斯·季默一同,将纳粹的力量感与压迫感背景化,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混乱和恐怖的方式围绕着观众和剧中人。其中的些许灵感或许来自于乔·赖特2007年的《 赎罪》,同时诺兰为自己编写的剧本加入了巨大而独特的信心,也成功地转化为了一场罕有且壮观的银幕体验。
                                          
 这种源于实拍的壮观感,我们几乎只能在《颤栗航班93》《泰坦尼克》《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电影中看到——考虑到后者们并没有IMAX和高清摄影的加持,老一辈的电影制作者们简直是难得一遇的奇迹。如果没有娱乐性更高,商业上更受欢迎的《黑暗骑士》的话, 《敦刻尔克》几乎就算是诺兰的最佳电影了——重症爱无力的影像风格终于碰上了最合适的题材,可喜可贺。 
                                          
 作为传统的电影“手工制作”者,诺兰和昆汀·塔伦蒂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一样,是主流电影的叛逃者和纯粹主义者。即便其作品更接近工艺品而非艺术品,诺兰与《敦刻尔克》以65毫米胶片和IMAX也为观众提供了完全身临其境的“地狱式”体验。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有《拯救大兵瑞恩》,泰伦斯·马立克有《细细的红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硫磺岛来信》《父辈的旗帜》,更不用提奥利佛·斯通的《野战排》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战争启示录》了。 战争片是对优秀导演的一次全方位考核,现在,诺兰也有了他自己的战争片名片。 
                                          
 虽然与前辈们在叙事技法上有所不同,但《敦刻尔克》也继承了源自《西线无战事》的传统,由下至上地描绘个人在时代背景中的命运抉择。与大多数得到影视化的战役不同的是,敦刻尔克不是传统意义的胜利,更多的是狼狈和仓皇的撤退,因为德国的进攻迫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大撤离了英军。诺兰显然是对“战争与个人”这一母题产生了兴趣,从多个角度塑造了一系列带有英雄色彩的平民形象,巧妙地通过其擅长的交织手法,从陆海空三个不同的时空勾勒出一次英勇的救援行动。
                                          
  如果我们从《敦刻尔克》中拿掉极具代表性的复杂叙事结构,电影本身和李·马文或约翰·韦恩时代的经典战争片是有着一定相似性的。 而诺兰以复杂的方式操纵时间和空间,成功营造了悬念。三条线索交替出现,在第三幕达到高潮(简直就是翻版《星际穿越》),将历史的阴差阳错巧妙地融入了他的剧本中。在《敦刻尔克》中,所谓主角仅仅是一个用于塑造悬念的工具:上一秒飞行员正在救援海军,而下一秒他又成了需要救援的那个人,实现了有趣的对比。
                                          
  而片中没有出现过一次德军视角,这一大胆尝试使其显著地与大多数战争电影区别开来。 《敦刻尔克》由此将目标聚集在英国本身,并升华于平民主义和日常英雄,而不是让个别指挥官挥斥方遒。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情节,就是丘吉尔的著名发言,并不是由首相自己发出的,而是被一名普通士兵从报纸上大声读出来的。
  
  诸如此类的细微差别,是诺兰在《敦刻尔克》中实现的成就 :一方面,他透过复杂和(太过)震撼的音响设计,提供了沉浸感非常的银幕体验——汉斯·齐默的鼓点和噪声营造了极好的不适和恐怖感。而与此同时,画面和声响技术也被用来服务于塑造一种更高的现实感。摄影霍伊特·范·霍特玛在片中几乎糅合了最常见的恐怖元素:畏高,畏火,畏水,幽闭恐惧,黑暗恐惧,分离恐惧,在IMAX的尺寸下赋予了更多的压迫感和临场感,栩栩如生。
                                          
 在《敦刻尔克》中,无论是海滩上的英国士兵,还是飞机与船只,都是巨大的历史戏剧中的一小部分——在微观化的情境中,描绘了一个有机整体的求生之路。这种散点式的大局观念,为《敦刻尔克》赋予了非同寻常的观感,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首当其冲的,就是写实化的故事本身缺乏足够的戏剧性,散点叙事又会导致重心和凝聚力的不足(尤其是惜字如金的台词量),即便只有107分钟,也鲜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更多的是气氛塑造。 《敦刻尔克》中的诸多角色不可谓塑造失败,但明显缺乏主心骨及其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使得全片在角色上淡入白水,难以留下太深印象。
                                          
  电影没有在介绍人物上下功夫,太过于专注求生状态的时效性,消弭了角色的独特性,自然而然地疏离了观众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和距离。 而次要情节在片中也有着边缘化的倾向,使其难以积攒足够的情感力量。这也让我们怀疑,整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感染力并非是压倒性地来自我们内心,而是在特定的画面和音响效果下造成的感官错觉。
                                          
 而由于时间跨度的多变,《敦刻尔克》从正午到夜戏都有,我们经常能看到同一动作场景的不同角度,但在诺兰的调度下,有时很难判断究竟是之前的片段重播,还是另一组完全不同的镜头。这两个主要问题,是长期存在于诺兰的电影中的—— 还记得《黑暗骑士崛起》广为诟病和高度尴尬的“王八拳”群戏吗 ——设计上的不足,就和时而出现的越轴一样,陡然增加了影片本就复杂和混乱的结构,无形中也增加了观众的困惑和理解需求。
  
 而在诺兰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汉斯·季默配乐的过度使用倾向。和弦,战场环境噪音,鼓点元素的大量使用,无形中增加了观众的视听压力。但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诺兰电影本身就已经有着足够的画面表现力了,并不需要这么努力地去追逐听觉上的帮助  ,当1+1<2的时候,并不是最优解 ——回顾一下《超凡蜘蛛侠》和DCEU,就会发现汉斯·季默给电影本身带来的加成有多么重要了。
                                          
 如文首所述,《敦刻尔克》没有,也不可能夸大这一场战略撤退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英国人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集体英雄主义和希区柯克式的悬念营造,让整部电影呈现出了一种当今电影最为稀缺的复古与时代感。 对比《拯救大兵瑞恩》的R级分级,《敦刻尔克》以PG-13,表达了战争的另一种震慑力。
  
 《敦刻尔克》不是一部关于政治和伟人的电影。事实上,诺兰罕有地选择了幸存者的视角,再一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此时诺兰的冷感终于碰上了最合适的题材,没有煽情或伪善倾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也值得争论和肯定。 
                                          
 1940年的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演讲: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为了更好的明天的斗争,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显得过时。

5. 敦刻尔克英法盟军遭到了哪些进攻?

5月22日,丘吉尔再飞巴黎参加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还在万森城堡的法军总司令部会见了魏刚,对他留下了“坚定、果断和出奇的活跃”的印象。丘吉尔与法国领导人进行了讨论后,同意了魏刚南北军队会合的计划,又于第二天飞回伦敦。
但是,从索姆河南部地区发起的攻势未能奏效,由戈特勋爵指挥的英国远征军的北翼阵地也因比利时军队的溃退而陷于困境;5月25日英法联合在阿腊斯北部举行的反攻被德军挫败;5月26日,临时被任命为准将的戴高乐率第四装甲师和6个营的步兵向阿布维尔发动了成功的进攻,但由于缺乏增援和空中掩护,他所取得的战果未能巩固;5月27日,比利时投降;5月30日,戴高乐被迫南撤。由于战事发展不利,英国陆军部已于5月26日命令戈特勋爵打开通向海边的通道,命令驻守加来的英军坚守到底,从南边给予保护,以便从敦刻尔克“撤出尽可能多的人”。此时,沿海的许多港口不是已落入德军手中就是处在德军炮火的射程之内。约有40万英法盟军被迫收缩在敦刻尔克周围的一小块袋形地区,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假若德军继续追击,40万英法联军就有可能被歼灭。但奇怪的是,在5月24日,希特勒发出了要坦克部队停留在运河一线,停止向前推进的命令,使盟军获得了一个意外的重要喘息机会,争取时间巩固了敦刻尔克周围的袋形阵地。

敦刻尔克英法盟军遭到了哪些进攻?

6.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为了诺曼底登陆,这是以退为进,是这样吗?

敦刻尔克大撤退名为大撤退,但实际上是一场大溃败,法军苦心经营的玛奇诺防线被德军攻克后,英法联军失去了最后一道战役保护屏障,德军的闪电战攻势速度之快超乎了联军指挥官的预期,致使英法若再不撤退就有被德军全歼的危险。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虽然不光彩,但这次行动的确为英法联军尤其是英军保存了日后诺曼底登陆乃至解放西欧的重要实力。
下面来了解下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
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
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
他说明了英国将决心继续战斗: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7. 请问: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为了诺曼底登陆,这是以退为进,是这样吗?

不是的。
敦刻尔克和诺曼底虽然都在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海岸,但是这两者并没有什么联系。
前者主要是为了保存近40万英法军队有生力量,为将来某一天的大反攻保存实力。英法军队在当时因为绥靖政策而坐失良机,已经被突袭到马奇诺防线背后的纳粹德军装甲铁流三面包围了,再不撤就会全军覆没,当时只有敦刻尔克港还在英军手上,所以才会有“史上最成功的大撤退”,毕竟,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人。
后者主要是为了配合东线的苏联红军反攻而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其实在这次登陆之前,英美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法国的迪埃普等地区都实施过尝试性的登陆作战,结果都被证明不适合。最终选定的是这个诺曼底海滩。

请问: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为了诺曼底登陆,这是以退为进,是这样吗?

8. 敦刻尔克大撤退,40万英军为什么不反击

你首先要搞明白敦刻尔克撤退的目地。
(1)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马其诺防线,致使英法联军之前的战争准备计划彻底落空。
(2)德军的闪电战(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致使英法联军的兵团集群被分割、包围,战场形势非常不利。
(3)德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

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如果英法联军再不进行及时、有效(有组织)的总退却,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全歼。那抗击德国入侵的就只剩下童子军了(童子军是英国半军事化的少年组织)。这不仅对于当时的战局,甚至对于之后二战整体的态势发展也非常不利。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是一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英勇的精锐官兵,四年后在诺曼底登陆的英军中,这些人无疑是绝对的中坚骨干力量。
反击就完全无厘头了,既然要撤退并且希特勒阻止了装甲部队的追击那又何来反击呢,难不成再打回去等待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