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024-05-15

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逐步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如基建“游离”大账、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计量口径模糊、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都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用性,亟需进行修订。此外,在近两年国务院打击“假发票”、治理“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活动中,均对修订《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执行单一会计制度不适应某些单位的实际情况。财政部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一套账进行会计核算,执行一种单一的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能准确反映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由于省地级行业主管部门与县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往来增多,如行政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按比例上缴,上级单位也有可能对下级行政单位进行经费补助,而目前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没有缴上级支出以及上级补助收入这样的科目来反映这两类款项往来,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发生上述业务时,运用会计科目混乱,不能正确反映其资金动向。
(二)执行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暂存款科目成了人为调节收支的大水库。行政单位的暂存款(事业单位为其他应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待结算款项,许多单位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暂存款科目当作一个大水库。
2、违背收付实现制原则。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到支出结算票据而款项未支付时就更作支出并以应付款挂账,或者开出收入票。
3、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与核算很不规范。一是未正确理解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概念;二是核算科目不规范,有的设置了诸如“应缴收入”等会计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更多的是混淆资金性质,错用会计科目,有的单位甚至直接将收入抵作支出,逃避预算外资金管理。
4、会计核算方法横向之间不可比。由于各单位会计对会计制度理解上的不同以及为了人为控制支出,造成各单位对同样性质的款项会计核算方法不尽一致。主要表现在:
(1)专项资金实际上有些单位列入暂存款核算;
(2)住房基金、住房维修基金,行政单位单位一般将其列入暂存款核算;
(3)某些收入类款项,未作收入入帐,将其列入暂存款核算;
(4)支出列支科目随意性大。
5、费用列支标准横向之间不可比。为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行为,政府和财政部门制定了费用开支标准。供行政事业单位据以执行。

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政府分类收支改革后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明细科目的设置问题
根据《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事业单位应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应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依据上述要求,假设某单位是水利部门,当年度收到项目经费防汛费10万元,则应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科目下按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三级明细科目“防汛费”进行核算。防汛费开支时,则应在“事业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下按支出经济分类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如“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办公设备购置费(或其它)”。如果该单位当年度只收到防汛费10万元,则上述“办公设备购置费”反映的就是防汛费的明细支出,按此种方式进行核算清晰、明了。但如果该单位当年度收到两种以上项目资金,比如收到防汛费的同时,还收到水土保持资金,这样,我们就应该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另设置三级明细科目“水土保持”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仍按上述做法,在“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下直接按支出经济分类设三级明细核算科目“办公设备购置费”,则该三级支出明细科目与两种项目收入就无法对应。
因此,,对于收到多种资金的情况,在按支出经济分类设置明细科目时,一种方法是按资金类别,多设一级明细科目,然后,再按支出经济分类设置末级明细科目,如上述情况,则应在“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下设三级明细科目“防汛费(水土保持)”,在三级明细科目下,再设置四级明细科目“办公设备购置费(或其它)”;另一种方法是,在按支出经济分类设置明细科目下,再按支出资金类别设一级明细科目,即在“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办公设备购置费(或其它)”科目下,再设置四级明细科目“防汛费(或水土保持)”。这样,收入与支出就能相对应,使核算更清晰。
二、关于“项目支出”科目与“拔入专款”、“专款支出”核算内容的交叉问题
如前所述,事业单位应在“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项目支出”科目核算的内容,财政部有关文件中并未明确规范,但根据近年来财政部部门决算报表的要求,项目支出应反映“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以外发生的各项支出”。而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拔入专款”所反映内容“是指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它单位拔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帐的专项资金。”“专款支出是“核算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其它单位拔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报帐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支出数”。通过上述的概念分析,我们发现“项目支出”与“拔入专款”所反映的内容类似,都是用来反映事业单位在基本支出以外的,为完成特定任务所拔付的指定用途的资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拔入专款”和“专款支出”两个一级科目并未取消,但我们完全可以用“项目支出”这个二级明细科目来代替,而不用重复设置有关科目,以免造成混乱。
三、关于“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问题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按照制度,“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反映的所收到的上级部门补助资金以及所形成的支出在年终应转入事业结余。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单位补助资金可以分为三种内容:一是上级部门拔入的用于补助单位自身业务经费的支出;二是上级部门拔入的有专项用途的资金;三是上级单位拔付给事业单位的垫付资金(如上级部门委托事业单位代付的培训费、会议费等)。
对于第一种性质的补助资金,收到上级部门拔入资金时,在“上级补助收入”核算,与此对应的支出应直接在“事业支出—基本支出”中核算,不用与其它支出进行区分。在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事业单位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其上缴的收费收入,由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都有专门的使用作途,因此财政部门会对该资金进行调控后再返还给该单位,由于事业单位不是一级事业单位,所以资金返还时,财政部门往往返还给其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拔付给事业单位。这样,该资金虽然是主管部门拔付给事业单位的,但该资金的性质仍然是财政性资金,因此不能通过“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核算,而应该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科目下进行核算。
对于第二种性质的补助资金,由于该资金有专项作途,因此,在支出核算时,应将其支出反映在“专款支出”或“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中。在年终结转结余时,应将其收支转入“专项结余”或“事业结余—项目结余”。同时,在年终决算报表时,也应注意,该资金的支出虽然反映在“专款支出”或“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中,但并不是财政性资金,填报时应注意区分。
对于第三种性质的补助资金,即上级单位委托事业单位代为从事某种业务活动,如组织培训、召开会议等,资金由事业单位垫付后,上级部门再拔付资金的情况,实践中,有的单位往往通过往来科目进行反映,即在支付培训、会议费等资金时:借:应收帐款-上级部门,
贷:银行存款;在收到上级部门拔付资金时,冲减应收帐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帐款-上级部门。,这样核算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处理,使单位的收支情况反映不真实,同时,按规定,往来科目也不应列支费用。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在垫支有关费用时,应将其纳入“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进行核算,待上级部门拔付事业单位垫付的资金时,应将其做为“上级补助收入”进行核算,年终,应将其收支转入“事业结余-基本结余”。
四、关于事业单位“附属单位缴款”和“上缴上级支出”以及“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核算
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附属单位缴款”用来核算事业单位的所属单位按规定标准和比例缴纳的款项;“上缴上级支出”核算附属于上级单位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按规定比例上缴上级的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是指事业单位用非财政预算资金对附属单位补助所发生的支出。
对于“附属单位缴款”,根据财政部[2004]财综字53号文件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界定,“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因此,根据规定,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其实质上应属于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或主管部门集中收入”,这样,事业单位取得的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应按照非税收入的管理原则,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上缴到国库或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纳入预算管理,统一安排收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取得附属单位缴款收入时,在会计核算时应首先确认为负债,即“应交财政专户款”,而不应再通过“附属单位缴款”来进行反映。
对于“上缴上级支出”科目,需要注意的,一是对于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事业单位,其按比例应上缴上级部门的有关规费,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应将由事业单位将有关收费收入全部上缴财政,再由财政部门集中向上级财政部门上缴,这样,在核算时,事业单位上缴财政部门收费收入应减少“应缴预算款” “应交财政专户款”,财政部门上缴上级时,事业单位则不用做帐务处理,因此不应再通过“上缴上级支出”科目进行核算。二是按现行政策法规,除事业单位应上缴上级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外,上级部门除非有特殊文件规定,一般不应再向所属事业单位再摊派费用,因此也不用再通过“上缴上级支出”进行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问题与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问题与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会计制度;问题;改进;措施; 
       
      1 会计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科目的设置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特殊规律,结果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白,结果也会导致部门资金评价效果的缺失,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单位本身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 
      1.2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的失真 
      我国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仍然不够全面。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只是按照实际成本价值入账,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但固定资产在后续使用时则没有核算磨损价值和计提折旧,由于在单位实际业务成本核算时没有考虑折旧费用,就会使得成本核算不到位,进而出现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这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式就直接虚增了单位的资产总额,所以单位的资产核算状况也不能得到真实准确地反映。 
      1.3 会计报表信息不够准确 
      企业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组成。此种负债表的财务平衡公式是: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将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信息合在一起,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再者,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使得单位现金收支情况无法得以准确反映,不利于单位领导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管理,也容易使外部使用者对单位财务状况和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1.4 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会计监督职能缺乏有效保障的问题日益突显。在监督过程中一些有关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概念的模糊,都造成了会计监督的削弱。另外,内部监督制度的不健全,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不严密,也导致会计监督过于形式化,甚至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这样一来,单位的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也就处于监督无力的状态,从而出现大量违纪现象。另外,部门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2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完善的措施 
      2.1 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通用财务软件及网络结构建立各自的会计核算信息网络,从而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已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不仅包含事业单位核算,还包括各项专项资金的核算。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填置、会计账簿登记、成本计算到会计报表编制,都能逐渐过渡为计算机处理。 
      2.2 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核算不配比的情况,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照资金来源列支,应该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在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总之,要借鉴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成熟方法来客观准确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以更科学的方式合理反映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2.3 完善财务报表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去掉,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全面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也应该高度重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要知道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反映单位会计期间内事业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资产的流入与流出产生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获得直观准确的会计信息,预测单位现金流量。所以,随着今后单位的快速发展,增加现金流量表更能够科学有力地评价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 
      2.4 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单位必须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明确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另外,在单位部门内部,要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 结语 
      研究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同时,离不开对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的研究。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以及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得当前会计制度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导致会计制度出现种种问题。其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更应及时看到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钻研,尽快建立与完善符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5. 论如何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

对事业单位进行集中核算,虽在规范会计科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行为;规范运作机制,有效遏制腐败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单位领导认识上不到位;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指标;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等等问题。如何完善事业单位集中核算,本人建议做好以下工作:1、依法确定会计集中核算地位;2、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3、兼顾需求与可能,制订统一、可行的经费开支标准。4、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5、规范运作程序,健全管理制度。6、完善集中核算软件的银行对账系统。7、开通远程报账、查账系统。8、结合本地需要其他完善的方面。

论如何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

6. 原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包括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问题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存在一定问题。其一,记账凭证的填制不够准确。比如,因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而导致业务处理不及时、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其二,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对出纳工作监督不到位,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现金支付、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其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在使用、维护、处置等方面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财务监督问题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难度逐年提升,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有些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仅仅与报销费用和审批管理等方面有关,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体系。无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查”的监管要求,直接导致财务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着无法分清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念的情况,直接削弱了会计监督的力度。如此一来,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工作与经济活动都处于监督无力的状态之中,致使违纪现象丛生。  (三)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准确度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财务报表的构成也不同于企业。通常,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由三类构成,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构成。而且,事业单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也不同。企业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另外,事业单位所依据的平衡式为:“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收付实现制与该平衡式的运用,不仅混淆了时期和时点的会计信息,而且将单位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混淆。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没有现金流量表,其现金收支情况就无法查询和准确反映。不仅对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不利,而且不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四)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是每一家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的部分。过去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这样的环境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在资金使用方面极少考虑其效益,在重大经济决策中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核算及监督职能。同时,一些领导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意识淡薄,在某些经济业务方面缺乏良好的控制,存在控制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
更多信息请访问>>>天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http://tj.offcn.com/html/shiyedanwei/?wt.mc_id=bd14672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7. 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问题

从你的问题看,你单位应是承办B作品展会,A提供赞助。若不考虑税收因素,参考分录如下:
1、6月1日,借:其他应收款—B  50000,贷:现金(银行存款) 50000;
2、6月5日,收到A赞助款,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赞助协议中未指明其中50000为赞助B个人的,那么B所借50000,可视同你单位预付作品制作相关费用。则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50000,贷:其他应收款—B  50000;
第二种:若A赞助协议指明其中50000元为赞助B个人的,则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
               其他应收款—B  50000
3、6月10日,支付B展品制作费20000,借:其他业务支出 2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

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问题

8. 原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包括哪些

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在1997年制订的,后续通过出台一些补充规定,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科目设置与核算内容混乱,不能适应目前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2、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没有把基本建设财务信息纳入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核算;3、关于资产的确认、计量与记录较为简单,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资产入账和处置的核算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所提供的资产信息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也不利于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对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督与管理;4、没有明确区分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资金,财政补助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核算不精细,年未结转(余)的处理较为混乱,不能财政预算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需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