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2024-04-28

1.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民族英雄。
1894年(光绪二十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2、关天培
关天培(1781年1月8日-1841年2月26日),字仲因,号滋圃,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人数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
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朝廷追谥为忠节,加封振威将军。

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2.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是什么?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莫言、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等。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人物经历:
1955年2月17日,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历对他有深远影响。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劳动7年,放牛、割草、种高粱、种棉花、割麦、推车、挖河等。 1973年秋,到县第五棉油加工厂工作(农民合同工)。

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历史书籍,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等。

3.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朱自清、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钱学森、莫言、林清玄、鲁迅、张金麟。
一、袁隆平。
袁隆平 (1930.9.1 -2021.5.22)。籍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二、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三、钱三强。
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于敏。
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五、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六、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七、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八、莫言。
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九、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十、张金麟。
张金麟是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是我国094战略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我国船舶核安全工程的先驱者之一。张金麟1936年出生,距今已有81岁的高龄了,然而他还是坚持在工作,这种精神真的是很无畏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4.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朱自清、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钱学森、莫言、林清玄、鲁迅、张金麟。
一、袁隆平。
袁隆平 (1930.9.1 -2021.5.22)。籍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二、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三、钱三强。
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于敏。
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五、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六、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七、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八、莫言。
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九、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十、张金麟。
张金麟是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是我国094战略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我国船舶核安全工程的先驱者之一。张金麟1936年出生,距今已有81岁的高龄了,然而他还是坚持在工作,这种精神真的是很无畏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5.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是什么?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是:
1、徐本禹,从繁华的都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倾颓的教室,抗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2、当洪战辉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生活过早地让他开始收获,他由此从一个男孩变成了男子汉,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平凡的人,也可以是生活的脊梁。

精神的脊梁
一本好书,可以陶冶人类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无法揣测世事的变化,然而从书中我们可以品味不同的人生。
每一本好书,都演绎了千变万化的世界,你所看到的,想到的,都蕴含着太多的哲理,而这些,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是什么?

6. 10个当代中国脊梁人物的事迹有哪些?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朱自清、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钱学森、莫言、林清玄、鲁迅、张金麟。
一、袁隆平。
袁隆平 (1930.9.1 -2021.5.22)。籍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二、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三、钱三强。
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于敏。
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五、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六、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七、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八、莫言。
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九、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十、张金麟。
张金麟是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是我国094战略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我国船舶核安全工程的先驱者之一。张金麟1936年出生,距今已有81岁的高龄了,然而他还是坚持在工作,这种精神真的是很无畏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7. 什么人物被称为"中国的脊梁?主要事迹是什么?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中国的脊梁”问题是鲁迅在完成《非攻》一个月后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年9月)中提出的,学界一般认为它反映了鲁迅历史观的变化:在历经对中国传统的绝望之后,鲁迅不仅从历史上,而且在现实中发现了“中国的脊梁”。

什么人物被称为"中国的脊梁?主要事迹是什么?

8. 民族脊梁精神的名人事迹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2]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3]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