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的发球有什么技巧?如何做才能有那么多的变化

2024-05-14

1. 马琳的发球有什么技巧?如何做才能有那么多的变化

马琳是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法快,算计周密。其前三板技术当今乒坛无人能出其右,发球变化多,迷惑性强,往往能够创造抢攻机会;台内挑打既能挑直线,又能挑斜线,尤其是侧身一板暴挑质量很高;正手快带技术纯熟。马琳标志性的侧身暴冲是其最主要的得分手段。马琳的反手以推挡结合直板横打为特点,在与对手反手周旋时配合一板侧切能够有效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并随时侧身用正手暴冲解决战斗。
      发球技术是唯一可以自己掌握的乒乓技术,也是乒乓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马琳发球前会把球在球台上磕两次,然后左手掌心向上,此时球板搭在小拇指上。那么在此之前,也就是从马琳把球在裤子上捏完拿出来开始到左手掌心向上,马琳的右手拇指都是抬起来的。
       当左手掌心向上之后,马琳方才把大拇指搭在球板上,但也仅是搭,拇指头仍翘着未碰球板,食指第二关节对着虎口,中指头侧部搭着球板。此状态一直维持到马琳开始引拍发力。

马琳的发球有什么技巧?如何做才能有那么多的变化

2. 马琳发球怎练?

首先,说说马琳的控制技术。说到这,我想起了美仑美奂、无以伦比、精妙绝伦等词汇,但总觉得“火候”还差一点,形容不到位。只要你仔细品味马琳的控制技术,你就会知道什么叫有力使不上?什么叫有劲发不出?什么叫无可奈何?什么又叫变扭?从弧线的低平,到落点的精准、变化,东一下西一下,让你永远都无法猜测下一板会是什么球,会落在什么位置,就这样,让你这个大力士无形之中就变成了“绣花女”,有力使不上。试想,马琳退役了,如今国家队中,有谁可以把控制技术演绎到如此境地?精彩何来?
        其次,说说马琳的发球技术。归纳一下,马琳的发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中抛的侧上侧下,配上附加的假动作;二是低抛的转与不转球,一下中路偏正手,一下中路偏反手,一下又放到正手近网;三是高抛发球,其中既有侧上侧下,又有转与不转,还有半出台路,更有正反手的“偷袭”奔球。当然,偶尔也来一下正手反面发球。其中的核心,就是动作的极其相似和旋转的极大反差,为前三板的进攻创造机会、争取主动。同时,根据不同的对手,选择不同的发球进攻套路,以及发球的落点变化,让你无法抑制心中的惊叹与佩服!如,与波尔的对阵中,马琳坚持以中路偏正手的侧上侧下的发球为主,让波尔无法轻易挑马琳的正手,迫使波尔摆到反手或中路,马琳正好侧身暴冲斜、直、中三条线,效果奇佳!又如,在奥运会单打决赛中,马琳一改发反手的习惯,坚持以正手的转与不转的发球为主,有效避开了王皓的直拍横拉或反手拧这一板,活生生地把王皓的两面进攻变成了单面进攻,勇夺奥运冠军,真乃经典之战!欲知详情,请看《观奥运会乒乓球单打决赛有感》!呵呵,顺便做一下广告。
       第三,说说马琳的台内暴挑。应该说,在国家队中,会台内挑技术的,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但是,要达到马琳台内暴挑的境界的人,那就屈指可数了,甚至可以说无人能及。从发力的集中,到诡异的落点,再到奇快的速度,都达到了一种极至。让你看了以后,如果不拍案叫绝,肯定会倍感不爽,因为那种力量、弧线、速度,无一不冲击你的神经,让你的心潮怎能不澎湃?
       第四,说说马琳的侧切技术。有人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作“马琳切”,在下深表赞同!会使用侧切的人几乎没有,能把侧切使用到如此如火纯青的地步,天下难找,唯有马琳!会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要把强烈旋转的弧圈球“切”成又短又低的下旋球,难度可想而知。不信,你试试。其关键,在于“马琳切”直接带来的是“节奏的改变”、“旋转的改变”、“弧线的改变”,进而造成对手心理的变化,形成局部的小胜,走向全局的大胜。再试想一下,没有马琳这种出乎意料的变化球,就是你打给我,我打给你,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简单乏味的来来去去,精彩何在?乒乓球的魅力和韵味又何存?
       第五、说说马琳的吸短技术。在下认为,马琳吸短的功夫,世界各大高手,包括现有国家队的选手,也是无法与马琳相提并论的,只有暗自佩服的份了。记忆回到2005年的上海世乒赛,丹麦选手梅兹的高球,把郝帅、王皓等顶尖高手,一一放倒。而到了马琳这,顿然失灵,毫无效果,反而被马琳一一“吸”死了,化解于无形。哈哈,想想都叫人爽啊!再想想马琳退役了,这样的精彩到哪里去找啊?谁能告诉我?唉!难道500年才出一个马琳吗?如果真是这样,我真的还想让马琳再活500年!!!!
       没想到,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我的颈椎都有点酸痛了。也许是太迷马琳这小子的原故吧,觉得他的什么技术都好,还有马琳推挡的忽快忽慢,突然加力突然又减力;还有他回正手拉高调时,手挥到了脑后;还有发球前,不停地转动自己的球拍;还有对手发球前,马琳东擦擦、西摸摸,慢慢地磨蹭,让对手在那干等,不急不慢的那个样子,都感觉是那么的优美、完美!

3. 马琳发球怎练

首先,说说马琳的控制技术。说到这,我想起了美仑美奂、无以伦比、精妙绝伦等词汇,但总觉得“火候”还差一点,形容不到位。只要你仔细品味马琳的控制技术,你就会知道什么叫有力使不上?什么叫有劲发不出?什么叫无可奈何?什么又叫变扭?从弧线的低平,到落点的精准、变化,东一下西一下,让你永远都无法猜测下一板会是什么球,会落在什么位置,就这样,让你这个大力士无形之中就变成了“绣花女”,有力使不上。试想,马琳退役了,如今国家队中,有谁可以把控制技术演绎到如此境地?精彩何来?
        其次,说说马琳的发球技术。归纳一下,马琳的发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中抛的侧上侧下,配上附加的假动作;二是低抛的转与不转球,一下中路偏正手,一下中路偏反手,一下又放到正手近网;三是高抛发球,其中既有侧上侧下,又有转与不转,还有半出台路,更有正反手的“偷袭”奔球。当然,偶尔也来一下正手反面发球。其中的核心,就是动作的极其相似和旋转的极大反差,为前三板的进攻创造机会、争取主动。同时,根据不同的对手,选择不同的发球进攻套路,以及发球的落点变化,让你无法抑制心中的惊叹与佩服!如,与波尔的对阵中,马琳坚持以中路偏正手的侧上侧下的发球为主,让波尔无法轻易挑马琳的正手,迫使波尔摆到反手或中路,马琳正好侧身暴冲斜、直、中三条线,效果奇佳!又如,在奥运会单打决赛中,马琳一改发反手的习惯,坚持以正手的转与不转的发球为主,有效避开了王皓的直拍横拉或反手拧这一板,活生生地把王皓的两面进攻变成了单面进攻,勇夺奥运冠军,真乃经典之战!欲知详情,请看《观奥运会乒乓球单打决赛有感》!呵呵,顺便做一下广告。
       第三,说说马琳的台内暴挑。应该说,在国家队中,会台内挑技术的,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但是,要达到马琳台内暴挑的境界的人,那就屈指可数了,甚至可以说无人能及。从发力的集中,到诡异的落点,再到奇快的速度,都达到了一种极至。让你看了以后,如果不拍案叫绝,肯定会倍感不爽,因为那种力量、弧线、速度,无一不冲击你的神经,让你的心潮怎能不澎湃?
       第四,说说马琳的侧切技术。有人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作“马琳切”,在下深表赞同!会使用侧切的人几乎没有,能把侧切使用到如此如火纯青的地步,天下难找,唯有马琳!会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要把强烈旋转的弧圈球“切”成又短又低的下旋球,难度可想而知。不信,你试试。其关键,在于“马琳切”直接带来的是“节奏的改变”、“旋转的改变”、“弧线的改变”,进而造成对手心理的变化,形成局部的小胜,走向全局的大胜。再试想一下,没有马琳这种出乎意料的变化球,就是你打给我,我打给你,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简单乏味的来来去去,精彩何在?乒乓球的魅力和韵味又何存?
       第五、说说马琳的吸短技术。在下认为,马琳吸短的功夫,世界各大高手,包括现有国家队的选手,也是无法与马琳相提并论的,只有暗自佩服的份了。记忆回到2005年的上海世乒赛,丹麦选手梅兹的高球,把郝帅、王皓等顶尖高手,一一放倒。而到了马琳这,顿然失灵,毫无效果,反而被马琳一一“吸”死了,化解于无形。哈哈,想想都叫人爽啊!再想想马琳退役了,这样的精彩到哪里去找啊?谁能告诉我?唉!难道500年才出一个马琳吗?如果真是这样,我真的还想让马琳再活500年!!!!
       没想到,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我的颈椎都有点酸痛了。也许是太迷马琳这小子的原故吧,觉得他的什么技术都好,还有马琳推挡的忽快忽慢,突然加力突然又减力;还有他回正手拉高调时,手挥到了脑后;还有发球前,不停地转动自己的球拍;还有对手发球前,马琳东擦擦、西摸摸,慢慢地磨蹭,让对手在那干等,不急不慢的那个样子,都感觉是那么的优美、完美!

马琳发球怎练

4. 马琳的魔鬼发球怎么发?

第一步
摩擦球感练习:这一步我们不需要球台,也不需要完整的时间,只要有拍子和球,我们几乎可在任何时间、地点练习(如看电视时,和人聊天时等等)。主要内容是,用上文提到的触拍区域去摩擦应该触球的那个位置。要点是:一、要尽量薄的摩擦;二、开始时可只用手腕(要充分外展),然后逐渐加入前臂、上臂、肩、腰、腿。请注意这个练习要贯穿于整套练习之中,就是将来不再专门练习发球了,也要尽量保证这种练习。何时你觉得可用拍子前下方准确的、非常薄但有力的摩擦球的前下方时,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练习了。


第二步
台上练习:进行这一步的开始,你可能直接把球发飞或直接发到对方球台上,没关系别灰心这是正常的。你应该试着把弧线发高,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做到,球也会顺利的回跳。随着你不断调整用力方向,你发球的弧线也会越来越低。那么低抛发的不错了,可以试试高抛了。总之,这一步的过程就是从低抛高弧线练起,向高抛低弧线进行


第三步
侧下旋和不转练习:有了上两步作底子这一步就比较简单了。第二种效果要使拍头稍上翘,触球的右前下方;第三种效果要使拍头稍下垂,触球的左前下方即可。注意必须要有一手相似手法的不转发球,这种发球的重要性远高于两边的侧下旋(具体原因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浅谈乒乓球单个技术间的互关系”)。发不转时,注意将第一步“蹭”的感觉变成“托碰”的感觉。


第四步
命中率练习:当你发现你时常能发出很接近马式效果的发球时,你应当变换发以上这几种不同的发球并给自己作命中率统计了。因为这种发球手法比较细腻,所以受心里的影响就会大一些,给自己加些压力练习更有利于比赛当中这种技术的正常应用。


第五步
落点练习:大家都知道这种发球只有几个短落点要发,所以没什么好说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本人认为以前的发短球理论(第一落点越靠近球网,球第二落点越短)是很有问题的。事实上短球的基本要素也只有两点:力和时间。所谓力是减少给球向前的力。时间是尽量使球在后高点期,即下降期过网。只要有这两点支持,你会发现你能发出第一落点就在你面前的漂亮短球,这样的短球才更具迷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