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有哪些

2024-05-16

1. 货币政策有哪些

货币政策有哪些?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 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2. 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3. 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4. 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5. 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6. 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7. 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货币政策有什么用?货币政策目标,并非一个孤立的目标,而是由四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1. 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2. 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3. 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4. 平衡国际收支。就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济交易的性质而言,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主性交易,或叫事前交易,它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政治上的考虑以及道义上的动机而自动进行的经济交易,如贸易、援助、赠予、汇兑等。另一种是调节性交易,或叫事后交易,它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如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融通、动用本国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以弥补差额等。

货币政策有哪些

2. 货币政策有哪些

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然后用来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便刺激投资和消费。2、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然后来减少信贷支出的规模和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投资和消费。3、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需要保证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稳定。拓展资料什么是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也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实现其具体经济目标,并对货币供应和信贷政策、政策和措施进行各种控制和监管。货币政策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在货币供应方面采取不同的“紧缩”、“宽松”或“适度”的政策趋势。2.使用各种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调整市场利率,通过改变市场利率影响私人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影响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宏观经济运作。货币政策调整总需求的四种工具是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以及基准利率。3.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的方式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和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4.由政府支出和税收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工作和储蓄激励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这会影响货币供应。通过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应,影响经济中的利率和信贷供应程度,间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总需求和总供应趋于一系列措施的理想平衡。5.货币政策调整的目标是货币供应,即整个社会的总购买力,以个人、企业和机构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形式体现。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它一直是央行关注和调整的重要目标。

3. 什么是货币政策

     我们经常听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都是国家调控经济平稳运行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也属于这类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年度货币供应量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结构的金融根本政策。具体由中央银行负责执行,如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央行等,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包括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三个部分。
  
      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有四个: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但这四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分别叫单一目标制货币政策和多目标制货币政策。
  
      具体选择什么的目标,主要根据各个国家国情和实际追求什么而定。如美联储一般喜欢盯住就业,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自己的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一般选择经济增长,同时兼顾币值稳定,采取双目标制。但最近几年,把币值稳定提到了经济增长之前,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货币政策追求的取向有所变化。
  
      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近年来,又不断创新,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长期补充抵押贷款(PSL)。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如何传导,是货币政策实施的关键。货币政策传导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信贷,另一个是利率。信贷是数量调控,利率是价格调控。信贷调控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利率调控则完全靠市场方式。
  
       我们国家曾经长期使用信贷渠道,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也一直习惯叫货币信贷政策。后来,随着货币政策的改革和深化,利率调控越来越占更多比重。目前,仍然是信贷与利率混合使用的调控方式。
  
        信贷政策一般是引导金融机构向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对薄弱落后环节信贷资金投放倾斜。重点支持小微,民营,三农,普惠,下岗失业再就业等领域。利率渠道,实质上,央行盯住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进行金融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量的调控,是市场化调控,对央行调控手段和艺术有较高的要求。
  
  
       无论是哪种调控方式,无非是要完成年初既定的货币供应量。而一个国家的年度货币供应量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基准是经济发展中需要多少的货币供应。供应量太多,会使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供应量太少,又会引起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受到其他临时重大因素的干扰,而不得不做出加减调整。如应对经济危机和新冠疫情,各国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个是货币政策选择的问题,是个大话题,以后有机会再单独聊。
  
      刚才说到货币供应量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经济增长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测算潜在经济增长率。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潜在”两个字,我们经常听到的经济增长率都是实际经济增长率,最多再衍生出是否剔除价格因素而已。它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不是一回事。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在全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情形下,经济增长所能达到的最大水平,也是最优经济增长率。是经济学家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宏观调控追求的最高目标。
  
       一般情况下,用广义货币M2增长率代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前几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M2增速普遍接近20%。近几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M2增速大体保持在10%以内。这就是我们国家每年的货币供应量水平,也是实现的货币政策效果。
  
    

什么是货币政策

4. 什么是货币政策?

问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
 
 问题2: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货币政策的类别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5. 什么是货币政策?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不是中央银行的金融行业管理政策,它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要素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在不同的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不同的。有的国家的货币政策为多目标,它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目标;有的则为单一目标,根据国情不同,在具体选择上又有区别,有的以稳定物价或稳定币值为目标,而有的则以稳定汇率为目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对内币值(物价)和对外币值(汇率)稳定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长期的任务。在发展中稳定币值与促进经济增长是统一的,稳定币值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币值稳定的基础和必然结果。币值不稳定的重要表现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历史经验表明,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危害。通货膨胀造成价格信号失真,带来经济运行中供求关系剧变,扭曲资源配置,而且还容易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贫富不均问题,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通货紧缩容易造成企业和居民的悲观预期,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社会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不能实现,造成资源的浪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同时,它也是中央银行用于监测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相关性,即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稳定、密切相关的关系;二是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对其进行调控;三是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定期对其进行核算。我国中央银行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目前,以新西兰、英国等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先后放弃了中介目标,改为以直接监控通货膨胀为目标。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存量。其变化代表社会购买力的变化。人们用现金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人们用在银行的存款开具支票(信用卡)同样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些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都是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实践中,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监测、分析和调控。我国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用符号M0表示;(2)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用符号M1表示;(3)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用符号M2表示。在这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中,M0与消费物价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指导性信贷计划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的。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是形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始点,其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对基础货币、利率和信贷政策导向等方面。面对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商业银行按照“四自”(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三性”(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总量、投向及其利率浮动幅度作出调整,以期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最终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网格研辅导提供金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指导,各高校招生简章、网上报名、网上答疑、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收费标准、各专业目录查询。金融研究生条件、高校最新金融研究生政策法规、帮助学员正确报考理想的高校在职研究生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热门高校。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什么是货币政策?

6. 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当准备金制度普遍实行,中央银行拥有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撕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
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7. 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以下几种: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3)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4)利率
也称利息率,是指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报酬

什么是货币政策?

8. 什么是货币政策

法律分析: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也是间接调控经济的政策,其具有长期性和短期性相结合的特点。货币政策一般具有一定的目标,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货币政策目标规定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