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闻联播的内容

2024-05-13

1. 中央新闻联播的内容

  非常感人的新闻,建议你看一下.
  路人接住坠楼儿童骨折
  称系母亲本能没有后悔

  这是从跌落点向上拍摄的女童从10楼窗台坠落的楼房。新华社发


  吴菊萍的家人逗乐她的儿子,吴菊萍躺在病床上露出笑容。新华社发


  7月3日,躺在病床上的吴菊萍左臂已经固定,消肿后等待手术治疗。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眼看即将成为悲剧。刹那间,过路女子吴菊萍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了一下女孩儿,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

  视频:女子接住从10楼坠落孩子 病床上接受采访
  来源:CCTV新闻频道
  从2日起,发生在杭州一小区这惊险而感人的一幕,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徒手接住坠楼女孩的英雄妈妈吴菊萍为“最美妈妈”。

  孩子从小区10层楼坠下

  2日12时15分,白金海岸小区居民张女士抱着15个月的儿子在花园散步,突然听见头顶上传来小孩哭声,还听见有个老太太大声喊“别爬!”

  呼喊的老太太站在22幢3单元10楼的阳台上,张女士顺着大妈面对的方向看,发现一户人家的窗沿上,居然坐着一个很小的孩子。“我看着小孩先把右腿跨出了窗外,然后又用手拉着窗户,左腿很快也跨了出来。小孩爬得很快,大约只有1分钟,整个人就挂在窗台上了。”

  2单元901室的潘先生说,“我看到孩子时,她已经挂在阳台上了,两只手使劲扒着窗台,脚下是悬空的。”潘先生马上从家里拉出一架2.5米高的梯子。901的阳台与1001卧室的窗台,斜着距离约为3米,潘先生伸长胳膊把梯子举出去,想把孩子的脚接住,可梯子前端只能碰到孩子的脚底。

  潘先生说:“我想让她的腿卡在梯子的木格子里,再把孩子拉回来。一边叫家里人快去楼上,叫孩子屋里人快开门救人。”

  潘先生的弟弟跑上楼,看见孩子的奶奶正在1001门口撬门,对面住户在帮忙。可是门怎么也打不开。

  在窗台上坚持1分多钟后,孩子终于支持不住,掉了下去。“我看见孩子一松手,就用梯子挡了一下,可是没有挡住。”潘先生最后的努力,让孩子的身体在空中转了方向。孩子的头向后仰,脸朝上平躺着摔了下去。

  陌生女子奋不顾身救人

  小区物业保安冯清政说,在危急的瞬间,一位女士从人群中箭步冲出,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重重摔倒在地。

  “我只记得这位女士躺在地上大哭起来,大概太痛了,很多人一起把她扶起来,我跑过去抱起孩子,孩子愣了一下,哭出声来。”冯清政回忆,当时孩子身上只有一些皮外伤。

  同样目睹事情经过的业主俞大姐说:“我以为那个女士是小孩的妈妈,我看她想也没想就直接过去接住了孩子,说真的,我们当时只是在旁边着急,但谁也没想到要冲上去接孩子。”随后,救人的女士被送往医院。

  小区业主们在业主论坛上开了专帖,为不慎坠楼的孩子和那位勇敢的女士祈福。

  救人者尺桡骨多段骨折

  3日下午,记者在杭州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三楼病房见到了因无畏救人而被网民称为“最美妈妈”的吴菊萍。

  吴菊萍躺在病床上,不到1米6的身体裹在一件薄薄的棉布小洋裙里,左臂被缠上了厚厚的绷带。她床头的病历卡上写着“吴菊萍,1980年出生,左尺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

  “尺桡骨是人手臂中最精巧的一根骨头,不仅起支撑的作用,还负责手臂旋转功能。”吴菊萍的主治医生、副院长金登峰是著名的骨伤科专家,他告诉记者,像吴菊萍这样的伤势,在尺桡骨骨折中算非常严重的。

  金副院长说,她是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件好事的。“如果孩子偏差一点点,落在她脖子上,她可能高位截瘫;落在头上,就可能当场死亡。”金副院长不免感慨,“我也是一位15岁孩子的爸爸。我非常敬佩吴女士,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金副院长说,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每年治疗2000多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有信心把吴女士治好。目前,估计需住院3周。基本恢复要3个月,彻底好要半年以上。

  此外,被救的孩子目前在经过手术后,正在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生命暂时已无大碍。

  医院免去全部治疗费5万元

  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金登峰副院长说:“我接到了富阳市卫生局陆国民局长的电话,他从记者那里得知了吴女士的事情。陆局长叮嘱我,有位英勇救孩子的女士在你们医院治疗,你们要拿出最好的本领,全力救治女英雄!”

  金副院长估计,治疗费在5万左右,“我们医院帮她全部免掉。”

  ■对话·伤者

  倒下时知道接住了孩子

  救人者吴菊萍说,事发当天下午1时左右,她和爱人小陈出门赴同事之约。快走到小区门口时,就听到她婆婆的喊声,顾不上多想,他们拔腿往回赶。

  赶到出事的楼下,已经有四五个人在下面。隐约听见保安冲着对讲机喊“10楼……一个孩子。”“要掉下来了!掉下来了!”

  吴菊萍说,因为阳光非常刺眼,模糊中看到是隔壁家的孩子挂在窗台上。“我当时也没细想,心里很急,踢掉高跟鞋,往楼下快速靠近几步。这时,听到楼上一声尖叫,我下意识地双手手臂一张,真是嗖的一下,很快很快,左手臂一阵剧痛,我整个人就倒下去了。”

  “我知道,我接住了。我人也晕了过去。”

  事后,据其爱人小陈补充说:“我是富阳人,想到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治疗骨伤很有名气,我就抱起老婆,往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送。”

  这是母亲本能我没有后悔

  吴菊萍讲述起惊险的一幕时,只微笑着淡淡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今年31岁的吴菊萍有一个刚刚7个月大的儿子,还没有断奶。由于吴菊萍治疗时要服大量药物,医生建议她给孩子断奶。吴菊萍说:“本想再喂一段时间,现在为了治伤不得不为孩子断奶了。”“不过我没有后悔,毕竟我接住的是一条生命,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获救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

  在爱人小陈眼里,吴菊萍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特别是做了母亲之后,变得勇敢,凡事敢担当。”

  他告诉记者,吴菊萍是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事发后,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到公司。“电话中她只是说胳膊断了,可能要请三个月的假,语气轻描淡写。”正在输液的吴菊萍在旁边示意爱人不要再讲下去,她说:“我是农村来的孩子,一直蛮普通的。没啥特别的。”

中央新闻联播的内容

2.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直播吗?

  是直播,包括其他电台新闻节目,所以才会有补妆,打哈欠事件
  从96年开始改直播的,有兴趣就看具体的

  ——————
  《新闻联播》过生日 见证中国巨变30年
  2008-1-2 4:55:08


  昨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30岁了。1978年1月1日,这档在中国乃至世界拥有特殊地位的节目第一次亮相荧屏,自此开始了它对中国历史的见证之路。

  30年中,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变,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新闻联播》的传播模式,仅从播出方式上来讲就经历了直播、录播再直播的曲折进程。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言人,这些变化又是极为慎重的、渐变式的进步过程。

  开播 头两年看不到主持人

  1977年12月31日,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编辑黄一中用蜡板刻印出《新闻联播》第一份串联单,上面多了一行字:“从明天起使用新闻部拍摄的《新闻联播》片头。”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在平静中开播。赵忠祥说,当时台里的电视节目非常少,每天19点开始节目预告,紧接着就是20多分钟的新闻节目,随后再播放一两个专题片或剧院演出,就结束了全天的节目。这档新闻节目是当时台里唯一的新闻节目。那时,新闻全部用胶片带拍下来送回播音室,胶片带播放的同时,播音员同步配音,实现在电视荧屏上的直播。

  1979年底,《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播音员图像。此前近两年,观众只能听到播音员的声音,看到的只有新闻背景画面。赵忠祥回忆,第一次出现播音员图像时屏幕中只有他一个人,他和李娟、沈力、邢质斌4位主播轮流配音。不久就出现了沿用至今的一男一女两人播报新闻的画面。

  初期 地方新闻坐飞机进北京

  赵忠祥回忆,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或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有的新闻要几天后才能与观众见面。大部分新闻都以手写稿传给主播。

  早期《新闻联播》的播音室是一个40平方米的小屋,摄像机、照明灯,加上满地电线,走路都要很小心。

  探索 女主播尝试“微笑播报”

  “上世纪80年代,是《新闻联播》变化最多的一段时期。”当时的主播卢静表示。从1983年开始,卢静、罗京、张宏民、李瑞英等新一批播音员进入《新闻联播》。

  “随着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加强,我外出采访时看到了很多新鲜的播报方式,例如女主播的微笑。”1984年,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尝试了微笑播报,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随后观众普遍反映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机”。

  改革 引进提示器

  1979年赵忠祥跟随国家领导人去美国访问,看到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有提示器,回国后就向台里打报告,从国外引进了这个装置。“它是播音台前放置的一块类似玻璃的屏幕,能让播音员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字幕。对播音员非常实用。”赵忠祥说。

  随后,录像设备的引进,让新闻录播有了可能。重大时政新闻和诸如一长串领导名单等绝不能出错或比较繁琐的稿件,都能够提前录好。地方台新闻也由航空运送改为微波干线传送。

  卢静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央视第一次聘请了国外化妆师,随着央视搬进位于复兴路的大楼,《新闻联播》也搬进了新的播音室。

  成熟 录播改直播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这个直播与19年前的直播截然不同。19年前是不得不直播,而现在是主动直播,是为了更加贴合新闻传播规律对自身提出的要求。”赵忠祥表示。

  这一新闻播报形式的质变,给《新闻联播》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卢静复述了罗京对她描述的一段经历:“有一次一条重大新闻节目开始后才送到演播室,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当时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件,罗京看到稿件的同时就必须播报出来。突然有一张怎么也找不到了,李瑞英在桌下急得满头大汗。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的最后几句时,从凌乱的稿件中找到,才有惊无险。播完后两人都虚脱了。”

  点评 节目越办越亲民

  “2000年之后,《新闻联播》在形式上已没有大的变化,更多地在于新闻内容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表示,“《新闻联播》的信息量正在逐步加强,新闻视野也在进一步加宽。时政新闻也越来越亲民。”张颂认为,对比十六大和十七大的时政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后者更加亲切更容易让受众接受。

  随着地方台上星、各种节目形态的出现,分散了《新闻联播》的收视群体。“如何提高《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开始成为新的课题。”张颂说,“这必须依靠《新闻联播》本体的变化。” (法制晚报)

3. 中央电视台什么时候开始播放新闻联播的?

播出的时间是每晚的19:00-19:30分.
播出的历史是如下:
你问的是哪一年吧资料如下:
学界有这样一种看法: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的开端到现在的40余年中,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联播》,各个地方台相继响应,由此掀起了“时政新闻”群或“国家新闻”群。第二次浪潮是从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开始,以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焦点访谈》和1999年5月17日开播的《新闻调查》为代表的“深度新闻”群和“调查新闻”群。中国电视新闻的前两次改革浪潮都是由中国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发起和推波助澜的,电视新闻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始作俑者是地方电视台。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收视率一路狂飙,位居南京地区所有电视节目AC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之首,在南京地区的影响力可与CCTV《新闻联播》收视率相媲美,得到的美誉也是“盆满钵满”。2003年11月《南京零距离》拍下了1.0088亿的天价,其推动改革浪潮的威力可见一斑。《南京零距离》随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

中央电视台什么时候开始播放新闻联播的?

4.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属于什么 新闻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担任主播。 
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节目于1978年1月1日起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直播。2003年5月1日,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试播,该节目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2019年8月1日,因CCTV-7由“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国防军事频道”,该节目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国防军事频道并机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频道和部分地方台进行转播,每期为30分钟(有时可能会延长)。

扩展资料
在一个更加开放的舆论环境中,《新闻联播》应该成为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有效渠道,这就要从自身的定位出发,使《新闻联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因为只有被接收的信息才能产生传播的效应。
《新闻联播》运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编排风格。从播出顺序来看,依次为时政报道、常规报道、国内简讯、国际简讯。四大版块虽偶有调整,但总体维持着次序的稳定。其中,时政报道作为 《新闻联播》的传统题材和优势资源,在整个节目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时长往往占据整个节目的近 1 /2; 新闻性较强的常规报道,往往处于较弱的地位。而 《新闻联播》近期改版的一个主要举措,就是对时政报道进行精简,并强化常规报道的地位。

5. 央视新闻联播什么时间重播?

首播时间:19:00
重播时间:CCTV13 21:00;CCTV4 22:30
首播频道:CCTV1  CCTV13
新闻联播简介——
外文名称:XINWEN LIANBO
别 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类 型:新闻资讯
导 演:郭子源
主持人:郭志坚、康辉、刚强、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
制作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部
首播时间:1978年1月1日
播出频道:CCTV-1、CCTV-4、CCTV-13、各省级卫视、部分地方台
在线播放平台: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NEN视频)东北新闻网 
播出状态:播出中
播出方式:直播
语 言:汉语普通话
前 身:全国电视新闻联播
现演播室:央视旧址229演播室

扩展资料: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担任主播。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节目于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
2018年1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联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广泛地服务于海内外电视观众,自当天起,CCTV-4(亚洲版)于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闻联播》。
(原亚洲版次日凌晨2:00,欧洲版次日凌晨3:00,美洲版次日凌晨5:30的重播不变)2018年9月14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手语播报。
参考资料:央视网-新闻联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联播

央视新闻联播什么时间重播?

6.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少时间?

新闻联播属于直播,每集长度为30分钟,因为是直播,所有有时候时间会延长,这个是无法说准的。
节目于1978年1月1日起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直播。2003年5月1日,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试播,该节目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
2019年8月1日,因CCTV-7由“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国防军事频道”,该节目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国防军事频道并机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频道和部分地方台进行转播,每期为30分钟,有时可能会延长。

节目制作
《新闻联播》运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编排风格。从播出顺序来看,依次为时政报道、常规报道、国内简讯、国际简讯。四大版块虽偶有调整,但总体维持着次序的稳定。
其中,时政报道作为 《新闻联播》的传统题材和优势资源,在整个节目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时长往往占据整个节目的近 1 /2; 新闻性较强的常规报道,往往处于较弱的地位。而 《新闻联播》近期改版的一个主要举措,就是对时政报道进行精简,并强化常规报道的地位。

7.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播放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在每天19:00播放。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担任主播。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节目于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


扩展资料
《新闻联播》发展历程:
1,1978年12月,《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
2,1979年9月1日,央视每日播出的国际新闻节目《国际新闻》开播。
3,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名称并入《新闻联播》,之后完全并入《新闻联播》。
4,2008年2月3日,央视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开始着手改进《新闻联播》,主要改进《新闻联播》用语、资讯量等方面。
5,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画面配置改版,同时由欧阳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联播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播放

8.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历史

1976年党的生日那天,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向1985年:主持人罗京微波干线沿线的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或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快则一周,慢则半月才能跟观众见面。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伊始,新闻栏目就承担起“新闻立台”的责任。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它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新闻联播》创办当年的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历史的巧合,使《新闻联播》肩负起记录时代变迁的重任。因此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忠实的记录者。
  《新闻联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无所不包,它以客观、生动、丰富的纪实手段记录了中华大地30年来每一天发生的变化。因此它是一部最真实的历史教科书。
  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到普通党员;从耄耋老人,到少年儿童;从白领阶层,到蓝领职工……都是她的忠实观众。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同一时空下,情系祖国的振兴,关注民族的未来。因此她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1979年9月1日起,央视创办新栏目——《国际新闻》:新华社每天专门为它编发5分钟国际简讯;加播英美合资的“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外景片;并从香港收录新闻,航寄北京。
  1980年劳动节起,《国际新闻》保留栏目名称并入《新闻联播》。后来,《新闻联播》改进编排,不再把口播国际新闻与国际新闻外景片分开,《国际新闻》完全并入《新闻联播》,巩固了《新闻联播》的龙头地位。此间,地方台新闻由航送改为微波干线传送,《新闻联播》播出时间增至30分钟。
  1981年春天举行的青岛会议,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这使她在短时期内拥有了最庞大的记者队伍,构建了世界观众群体最大的新闻传播网。全新的管理理念、杰出的人才队伍、务实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新闻联播》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视新闻事业不断进步。因此她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领军者。
  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央把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从此,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新闻联播》都是最权威的发布机构。
  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时政消息由《新闻联播》首发,确立了她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的地位。
  1984年起,《新闻联播》派遣驻外记者,收录台湾中华电视台《华视新闻》;并和亚广联A、B、C区的国家、地区交换新闻,加强了有关第三世界的报道。
  1987年起,《新闻联播》收录美国CNN等国际新闻。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目前,《新闻联播》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个记者站(点),并与CNN等全球知名的电视机构建立了新闻节目交换合作关系,“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成为她的宗旨与特征。世界重大突发事件常常成为《新闻联播》“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新闻联播》播报的内容也往往成为境外主要媒体的国际报道。因此她是中国了解世界与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时效性进入争分夺秒的新时期。
  
  上世纪末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新闻联播》,《新闻联播》走向世界。
  2005年以来,《新闻联播》越发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越发关注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关注普通党员的奉献,关注普通单位的经验。弘扬了真善美,起到“感动中国”的公益效应,遏制了不良现象蔓延。
  2006年新闻频道改版后,各节目都有自身的侧重点,而《新闻联播》则是全部新闻的精选与总结。其间,播音员的新老更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